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收藏》2012,(9):198
圆明园:从康熙开始,清朝6位皇帝用了150余年时间修造的这座皇家园林,它以宏大的建筑规模、杰出的造园技艺、精美的山水园林、丰富的文化收藏而享誉于世,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和"万园之园"。1860年10月18日,圆明园惨遭英法联军的野蛮劫掠和焚毁,沦为一片废墟。原创巨制:在圆明园史料中,以故宫博物院馆藏的清代郎世宁绘《圆明园十二月令图》最为详实,它记录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秀丽,是圆明园最珍贵的历史遗产。为纪念这座人类建筑史上独一无二的"万园之园",由景德镇官窑博物馆制作的《圆明园十二月令图》系列瓷板画,完美再现圆明园昔日的繁华胜景。  相似文献   

2.
《收藏》2012,(13):190
圆明园:从康熙开始,清朝6位皇帝用了150余年时间修造的这座皇家园林,它以宏大的建筑规模、杰出的造园技艺、精美的山水园林、丰富的文化收藏而享誉于世,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和"万园之园"。1860年10月18日,圆明园惨遭英法联军的野蛮劫掠和焚毁,沦为一片废墟。  相似文献   

3.
《收藏》2016,(11)
正水力钟与圆明园圆明园,北京西北郊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由圆明园、绮春园和长春园组成,也叫圆明三园,统称"圆明园",其盛名传至欧洲被誉为"万园之园"。法国大作家雨果曾惊叹说:在世界的一隅,存在着人类的一大奇迹,这个奇迹就是圆明园。圆明园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  相似文献   

4.
我国园林是世界园林三大体系之一。园林艺术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具的特点。概括讲我国园林是以自然山水为蓝本,经过艺术加工,在一定范围内,将山光、水色、四时景物荟萃一处。明代造园家计成在《园治》一书中提出的“虽由人做,宛自天开”,就是我国造园艺术尊崇的真谛。 在新中国邮票中,有许多邮票表现皇  相似文献   

5.
圆明园旧物     
刘锡荣 《收藏》2020,(3):12-13,12
夕照苍凉,远山含黛,天低鸦归,村树炊烟。有断壁残垣,于苍穹之下,冲天迎残照,矗地恸悲歌。圆明园的西洋楼以西式的残存,火炬一样煊着中华民族的羞红,浸辱于斯。我之所以又写圆明园,首先因它曾是世界上最大最好的园林一一万园之园,其次因它是侵略者的罪证,再次则是为我收藏的几尊铜炉也曾是圆明园的旧物。  相似文献   

6.
徐宗宁 《收藏》2010,(8):138-148
2010年是圆明园罹祸150周年。为表纪念,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和台湾秦风老照片馆在8月主办“残园惊梦——奥尔末圆明园历史影像”展。用12帧奥尔末圆明园底片冲洗出的7.2幅大型原件照片,清晰地记录了西洋楼遭劫后的残容遗貌。为纪念在战火中消失的这座汇集中西文化的皇家园林,我们在此以徐家宁先生所撰专文向读者介绍该展。徐家宁先生从事圆明园历史文化研究多年,此文将有助于读者还原昔日这座皇家园株至极至美的景象,以及了解这12帧作品在战火中的神奇经历。  相似文献   

7.
2007年4月8日,中国邮政发行《扬州园林》邮票一套3枚,其中第2枚是"个园"。个园于清代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在明代寿芝园旧址上重建,是当时大盐商、两淮盐业商总黄至筠的私人住宅园林。正门不大,对面照壁上嵌一个巨大的"福"字。前面是住宅,三路三进六十间古屋庄严整齐地排列。后花园内有多种竹子,园主人特别爱竹,认为竹本固、心虚、体直、  相似文献   

8.
徐家宁 《收藏界》2010,(8):30-35
2010年是圆明园罹难150周年,为此,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和台湾秦风老照片馆在8月主办“残园惊梦——奥尔末圆明园历史影像”展,用12帧奥尔末拍摄的圆明园底片冲洗出72幅大型照片,清晰展现了西洋楼遭劫后的残容遗貌。为纪念在战火中消失的这座汇集中西文化的皇家园林,我们在此以徐家宁先生所撰专文向读者介绍该展。徐家宁先生从事圆明园历史文化研究多年,他的文章将有助于读者还原昔日王庭至极至美的景象,以及了解这12帧作品在战火中的神奇经历。  相似文献   

9.
岳岩 《收藏》2010,(11):6-11
关于圆明园的修复,一直是社会公众关注的话题,并因此引发过激烈的争论。 主张修复、甚至重建圆明园的人被圆明园万园之园之美所激励,而反方则饱含着无法排遣的圆明园之痛——无论是怎样完美的修复,都无法将历史的伤痕熨平、抹去。  相似文献   

10.
《收藏》2015,(5):2
潍坊十笏园文化街区是山东省、潍坊市两级重点文化产业项目集南北造园艺术为一体,融明清建筑风格于一身是山东半岛面积最大的古建筑群之一最大程度地融合了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传统资源、人文气息构架了一座兼容并蓄的文化产业综合体十笏园文化街区将于201 5年4月1 7日正式开街。为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繁荣  相似文献   

11.
圆明园     
圆明园座落在北京西郊海淀,与颐和园紧相毗邻。它始建于康熙46年(1707年),由圆明、长春、绮春三园组成。占地350公顷(5200余亩),其中水面面积约140公顷(2100亩),有园林风景百余处,建筑面积逾16万平方米,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间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它继承了  相似文献   

12.
园林舫又称“不系舟”。造园家给它下的定义是:“水边或水中的船形屋”。园林舫的原型是江南画舫。江南园林多以小巧著称,园中水面也小,不能划船,便在水面仿舫的轮廓造木石的舫,供人在内游玩宴赏。苏州怡园的画舫斋,狮子林的石舫,环秀山庄的补秋  相似文献   

13.
费永华 《收藏》2009,(3):108-109
《御制圆明园图咏》是光绪十三年(1887年)清廷根据乾隆十年(1745年)内府刻本《御制圆明园四十景诗》精刻石印再版,其封面采用帝王专用的明黄团龙纹云锦装帧。上卷首页刻印朱红寿山福海三龙戏珠行云图,三龙拱托的粗线竖框内篆书《御制圆明园图咏》书题。次页楷印朱红大字“光绪十三年七月天津石印书屋敬谨摹勒上石”。  相似文献   

14.
蔽体之衣,衣上作绣纹;食之甘味,仍须造型;居所之处,不仅有屋宇亭台,还将大自然融于其中……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一点东西方是相通的,于是产生了园林艺术。世界造园由来已久,形成了中国、欧洲和西亚三大体系。1.中国的园治中国造园历史悠久,商周的“园”和“囿”即为人工所作。中  相似文献   

15.
《收藏》2010,(11):17-20
圆明园的欧式建筑.今已不可复睹.但乾隆年间留下的《西洋楼铜版图》,却使这一园林奇观得以永存,是为不幸中之大幸。  相似文献   

16.
首都北京是我国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的中心。这座凝聚了3000多年文明的东方名城,拥有众多历史文化遗迹。1999年11月28日发行的FP11《北京风光》邮资明信片全套10种,其中首次出现在我国邮资票品上的有2处。 圆明园在海淀区东部(属清华大学邮政局,邮政编码100084)。原是园明、长春、绮春三园的合称,曾被誉为万园之园,占地5000余亩,周长10余公里,其中水  相似文献   

17.
汉斯  赵元 《集邮博览》2008,(6):74-75
中国园林建筑艺术有着悠久的传统,在世界造园艺术中,独树一帜,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享誉海内外。颐和园作为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皇家园林,设计精湛、意境优美,表现丰富,融合了我国南北方多处著名景观的精华,是我国古园林建筑的奇葩,更是世界园林建筑的宝贵遗产。颐和园始建于公元1750年,位于山水清幽、景色秀丽的北京西北郊,原名清漪园,两年后改名颐和园。颐和园集传统造园艺术之大成,借景周围的山水环境,饱含中国皇家园林的恢弘富丽气势,又充满自然之趣,高度  相似文献   

18.
《网球天地》2009,(2):116-116
中央党校体育馆位于北五环肖家河,东面和南面分别是美丽的皇家园林圆明园、颐和园。体育馆四周绿荫环绕,湖水荡漾,与中央党校的综合楼相映成辉,是一座以完成党校教学任务为前提兼对外开放的综合性体育场馆,由国家体育总局下属的北京华体登临体育场馆管理有限公司管理。  相似文献   

19.
园林是裁植花草树木供人们游览休息的风景区,造园艺术也是人类文明改造自然环境的结晶。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地理气候和民族文化甚至宗教都对造园艺术产生重大的影响,从而形成了风格各异的园林艺术。从各国邮票上也可欣赏到各具风采的园林艺术,嗅到大自然的气息。 人类最初的造园活动始于新石器时代的菜园和猎苑,其功能为纯实用价值的生产单位,并不具有审美情趣。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们逐渐将审美趣味扩展到建筑物的外部环境,将原来用于物质生产的菜园和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典园林 ,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 ,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在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中 ,历史最悠久 ,内容最丰富。自殷商的囿到明清的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自然山水园林 ,集中体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品位。达到了“虽有人作 ,宛自天成”的艺术效果 ,而“诗情画意”为中国园林的精髓和造园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竖画三寸当千仞之高 ,横墨数尺体百里之回”中国写意画的基本原则是对大自然精华的萃取 ,不重形似 ,而重神韵 ,通过画家的再创造 ,把从自然生活中的观察体验到的美 ,通过取舍、提炼 ,并融入画家个人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