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社会公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实现高校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分析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的原因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现状,提出加强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的对策,对加强高校学生的公德意识培养具有十分必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分析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和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大学生社会公德建设的对策,即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开展公德实践教育、倡导网络信息文明、弘扬校园高雅文化、培养良好自身形象。  相似文献   

3.
当前大学生在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爱护公物和保护环境等方面,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公德缺失现象。造成大学生缺失社会公德的原因主要是受传统伦理思想、封建社会的宗法制度、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以及当前公德教育存在缺陷、我国公民道德法律化程度偏低等。加强大学生公德教育,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转变观念,探索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新方法;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载体作用。  相似文献   

4.
杨梅花 《文教资料》2011,(19):223-225
目前高职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的现象比较突出,对此本文从高职大学生社会公德的现状入手,分析了高职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的深层次原因,旨在为高职院校实施社会公德教育及探究如何培育高职大学生公德意识及公德行为教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德育资源,为大学生社会公德提供了深厚的发展动力。只有根植于深厚的民族文化传统,汲取“母体”的生命养分,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本文从优秀传统文化的辨析入手,分析现代公德教育的问题,探索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与道德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社会公德行为中存在一些弱化现象:轻视社会公德,公德意识不强;能认知社会公德,但存在知行不一的倾向:自我评价较高,但内化不够;能参与公益活动,但具有选择性;等等。加强青少年社会公德教育应优化社会公德教育环境,提高公德建设的实效性,重视公德教育方法的创新,注重社会公德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社会公德是整个社会道德文明的基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青少年是社会的重要主体,他们的社会公德状况在相当程度上影响整个社会的公德水准。加强青少年的社会公德意识教育,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正常的社会秩序。青少年社会公德意识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他们的公德认知、增强公德情感、坚定公德信念,促使他们将社会公德意识转化为社会公德行为。青少年社会公德意识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公众交往公德意识教育、公共场所公德意识教育和人类环境公德意识教育。青少年社会公德意识教育的途径主要有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及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8.
王宁 《黑龙江教育》2002,(10):20-20
作为教师,在学校里你是否会看见这样的情景:教室里,常是满地废纸、果皮和杂物;书桌上,到处可以欣赏到离奇的雕刻、绘画、书法等“艺术作品”;洁白的墙壁上,印上了醒目的“球印”等等。这些都是学生公德修养差的表现。强化教育对小学生进行公德教育应以“熟知社会公德内容,明确遵守公德意义,争做遵守公德小公民”为主要内容;以培养小学生公德意识和遵守社会公德自觉性、自律能力为核心;以把小学生培养成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表率为目标。班主任要注意发挥主题班会的作用,任课教师要加强学科渗透,利用多种教育形式使小学生接受公德…  相似文献   

9.
加强社会公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要加强直接关系社会公德进步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伦理道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的重点是青少年,因而学校在社会公德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学校加强对青少年的公德教育,首先应从学生在校园中的一言一行抓起,强化其公德意识。  相似文献   

10.
社会公德是青年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中最基本的、与大学生现实生活联系最直接和最紧密的组成部分,关系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高等教育中,应当从引领广大青年学生勇担社会责任,提升自身素质做起,从剖析和透视大学生公德现状和公德教育现状的视角出发,深入研究大学生公德的缺失问题,并根据青年学生的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大学生公德教育.  相似文献   

11.
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然而,作为社会佼佼者的大学生,其社会公德状况却令人担忧。本文认为,大学生社会公德的缺失,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环境三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学生到了大学阶段,家庭教育的影响已经基本定型,社会环境的变化还需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所以,作为实施高等教育的大学,要加强德育教育、注重知行合一,树立公德榜样、引导公德行为,营造德育环境、形成良好氛围,承担起对大学生进行社会公德教育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
社会公德教育与养成,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本文分析了大学生中的社会公德现状及形成原因,对加强其公德教育与养成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整体推进,迫切要求高校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教育,培养公德意识。这不仅是创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规范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加强高校的社会公德教育,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环节,将起着保证学生政治方向和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作用。因此,高校必须充分认识到社会公德在人才培养中的主导地位和保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部分大学生身上存在着有违社会公德的现象,这与大学生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所应具备的社会公德意识不相符。高校必须采取多种方法对大学生进行社会公德教育,包括加强大学生家庭伦理知识的教育;改进德育课的教学方法;加强教师的德育修养,发挥教师的道德表率作用;强化社会实践环节;宣传公德模范,树立道德榜样。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教育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列举了当前大学生存在的公德缺失的现象,并进一步分析了产生这些现象的具体原因,进而提出了几点可行性的改善对策.  相似文献   

16.
社会公德是社会全体公民修养的反映,是基础文明修养的重要内容,重视和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是学校教育的应有内容。良好的校园公德环境对大学生的成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当前公共生活日益成为当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高素质群体的大学生,其社会公德素养对整个社会的公德水平提升影响深远.是否认可公共规则和维护公共利益是提升大学生公德水平的前提和关键.本文在厘清公共意识和大学生社会公德水平的基础上,试图从公共意识的角度来探讨如何促进大学生社会公德的养成.  相似文献   

18.
公德是社会道德规范中基本的部分,是维系社会秩序的根基。现在的大学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其公德建设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本文列举了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缺失的表现,分析了成因,并从健全社会公德教育体系、实行差异化教学、创新教育形式和内容等方面展开了应对策略阐述。  相似文献   

19.
高等师范院校大学生的公德水平不仅会直接影响当代人的道德风貌和社会风气,还会影响到下一代,影响到整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和民族素质的高低.因此,加强高等师范学生社会公德教育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作者先后在厦门经济特区几所高校学生中进行抽样调查,经综合分析,得出特区大学生社会公德的一些特点:社会公德认知水平和行为方式总体上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社会公德观念和行为方式受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影响而较多地呈多元化发展趋势;社会公德的行为方式与认知水平两者之间存在一定差距,“知德容易行德难”;相当一部分特区大学生考虑“自我” 的因素较多,只想自己做好,对别人的不道德行为则给予一定程度的容忍而不愿去纠正。据此,作者提出若干学校教育对策:要优化校园公德环境;改革公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把外在要求转化为内在需要;注意大学生社会公德实践活动;强化教育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