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我国的独立董事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我国的独立董事存在着一些固有的缺陷,并且与我国的监事会制度存在严重的冲突,我国也缺乏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条件,所以,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不具有可行性.我国应当致力于监事会监督机制的完善.  相似文献   

2.
公司监督制度中,主要有以德国为代表的监事会制度乖以美国为代表的独立董事制度.我国公司法确立的是监事会制度,但又不同于德国的监事会制度.我国现有公司监事会制度在实践中存在诸多弊端.借鉴德国的监事会制度,提高监事会的法律地位,改进和完善监事会这一专门监督机构的构成和运行机制,并适当吸收英美国家的独立董事制度,有效改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较为混乱的现状,比较符合我国的国情.  相似文献   

3.
一般认为 ,英美法系国家公司制度中独立董事的功能 ,实际上相当于大陆法系国家公司中的监事会制度。但是 ,我国公司里的监事会作为专门的监督机构并未产生良好的制约效果 ,而是形同虚设。因此 ,如果我们能够将独立董事制度引入到我国的上市公司 ,并针对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对独立董事制度加以改造 ,这对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独立董事制度之所以能够起到监事会不能起到的作用 ,是由于独立董事具有一系列不同于监事会的特点。首先 ,独立董事制度与监事会的性质不同。独立董事制度属于董事会的内部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制度安排中,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的职能定位均在于监督,对二者职能之间的冲突和协调已成为我国公司内部监督机制的核心内容.文章从独立董事与监事会在制度安排和实际运作的关系状态的角度,探讨了我国上市公司中监事会制度与独立董事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5.
引进独立董事制度对于完善我国公司的监督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要使其和我国现有的法律制度相互融合 ,还存在众多的障碍。本文从独立董事的基本功能出发 ,分析了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的不同 ,并进而提出了架构独立董事与监事会关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监督制度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2006年<公司法>的实施,我国上市公司形成了监事会制度与独立董事制度并存的双层内部监督体系.然而,独立董事制度与监事会制度的职权冲突决定了二者无法在现有公司制度框架下有效协调运转.重构上市公司内部监督制度可区分短期和长期两种制度安排.独立董事制度与监事会制度并存是短期的过渡安排,上市公司内部监督制度宜逐步过渡到单一的监事会制度上来.  相似文献   

7.
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入独立董事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是公司法研讨的热点问题.本文从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发展状况入手,分析独立董事制度存在的问题,并从独立董事的功能与职责、选任机制、激励和保障机制、监督和约束机制、与监事会关系以及法制建设等方面论述应如何完善.  相似文献   

8.
我国上市公司“二元制“治理模式与英美“一元制“有所不同,在引入独立董事制度时必须与我国国情结合起来加以完善。在存在监事会且监事会功能失灵的情况下,是取消监事会,还是把独立董事制度与“二元制“模式相结合。上市公司虽然实行了独立董事制度,但怎样与监事会实现功能互补;独立董事的独立性怎样保证;实效问题、薪酬问题、人员构成问题等。这些都是难以解决且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此进行分析,希望能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9.
我国引入独立董事制度遇到不少问题,亟需在实践中加以解决.完善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具体对策包括:明确独立董事任职资格、完善选任机制、任期机制、薪酬制度、责任机制、界定独立董事比例以及完善董事与监事会的关系、建立独立董事行业协会等.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上市公司“二元制”治理模式与英美“一元制”有所不同,在引入独立董事制度时必须与我国国情结合起来加以完善。在存在监事会且监事会功能失灵的情况下,是取消监事会,还是把独立董事制度与“二元制”模式相结合。上市公司虽然实行了独立董事制度,但怎样与监事会实现功能互补;独立董事的独立性怎样保证;实效问题、薪酬问题、人员构成问题等。这些都是难以解决且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此进行分析,希望能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中西方独立董事制度进行比较,认为我国在实践中存在着独立董事独立性不够、独立董事与监事会关系职能重叠及监管力度不够等问题。应采取营造独立董事制度成长的良好外部环境、建立和完善独立董事及相关法律法规建设、独立董事制度的引入不应脱离中国国情以及独立董事的选择制度应科学透明等措施,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国独立董事制度。  相似文献   

12.
“独立董事”制度的引进是我国最新修订的公司法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所做的又一次立法努力和尝试。要合理建构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的关系,实现“独立董事”与我国现有“二元制”公司治理结构的无缝对接,必须考察两者的产生与发展轨迹,从准确定位独立董事和监事会监督性质、明确界定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的不同职责、完善独立董事与监事会自身机制三个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3.
石倩 《华章》2013,(19)
我国引入独立董事制度旨在健全公司内部监督机制,保护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以及构建科学的经营管理结构。但由于我国采用的是“二元制”公司治理模式,且我国上市公司大多存在“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特点,独立董事制度在移植到我国的实践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通过增强独立董事的独立性、理顺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的关系以及明确独立董事的法律责任予以解决,使我国的独立董事制度真正发挥效用。  相似文献   

14.
独立董事制度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立董事制度是西方国家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 ,但与我国的现状存在着多方面冲突 ,因此 ,目前在我国不宜引进独立董事制度 ,而应借鉴大陆法系公司法法人治理结构上的德国模式 ,确立监事会在治理结构中的中心地位  相似文献   

15.
独立董事制度目前在我国处于一种尴尬境地,一方面独立董事成了“人情董事”、“花瓶董事”,另一方面有关独立董事被诉的案件日益增多,独立董事未能起到预期的作用。这根源于我国引入独立董事制度时未充分考虑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将独立董事与监事会作为一种强制性并行的监督机关,二者职责不清,造成监督功能弱化。我国应借鉴日本公司法的做法将独立董事与监事会作为选择性监督机构,二者只能择其一,同时设立各专门委员会,增加独立董事比例,适当减轻独立董事的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6.
独立董事制度是在英美一元制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这一特殊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我国引入独立董事制度不仅要了解其发展的基本条件,还要解决其与二元制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监事会之间的矛盾,同时独立董事相对于管理董事的独立也至关重要,并应建立以独立董事的事前监督,监事会监督及股东大会的最终的三层监督机制来完善我国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7.
独立董事制度是在英美一元制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这一特殊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我国引入独立董事制度不仅要了解其发展的基本条件 ,还要解决其与二元制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监事会之间的矛盾 ,同时独立董事相对于管理董事的独立性也至关重要 ,并应建立以独立董事的事前监督、监事会监督及股东大会的最终监督的三层监督机制来完善我国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为切入点,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存在的问题,诸如独立董事缺乏独立性、其选任程序和职权设计不尽合理及在立法上对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的职权厘界不清等,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法律救治方法,其要旨在于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发挥独立董事应有的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19.
独立董事制度作为“一元制”欧美国家改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一种制度安排受到许多专家学者的青睐。中国引入独立董事在于弥补监事会功能缺陷,但在实行“二元制”治理模式的我国独立董事与监事会可能产生职权冲突,必须采取措施协调独立董事制度和监事制度的功能与发挥作用,形成一种合力,共同维护公司的合法经营,促进整体目标的实现,达到各种利益的平衡。  相似文献   

20.
论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立董事制度是为了弥补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中监事会监督职能的不足而引入的;经营权和所有权高度分离,所有者缺位的背景下保持独立董事的独立性是独立董事能否发挥作用的关键。我国的独立董事不仅是公司的监督者,还是股东利益特别是中小股东利益的代表。要在保持监事会的前提下,在独立性、提名、薪酬、构成比例、权责、人才储备等方面完善我国的独立董事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