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新作文》2007,(1)
一考生人生之旅,有太多的陷阱和荆棘,老师、家长、同龄人都这么说。于是乎,人生路上多了“保护神”,时刻提醒我们安守学校,“莫踩雷区”。可我们呢,还会什么?是不是要冲出保护,到新课堂——社会实践中去重新打量世界?于是,我终于有了一次“壮举”。寒假中的我,天天饱受书山折磨。我终于设法溜了出来,正巧遇上对门同班的他。“怎么样,出去找点活计干干?”他眨着同我一样疲惫的眼。几小时后,我终于领会了他所谓的“工作”——推销樱花热水器,散发广告传单。想不到,一场悲喜剧正在等着我们去上演。捧着一大叠如雪的纸片,我才发觉自己心乱如麻,…  相似文献   

2.
2003年冬,在一次会议上,我结识了秦皇岛的蔡蔡悦茹老师,交谈中,小蔡老师那清新的教学思想和年轻人的蓬勃朝气吸引着我,于是产生了去采访她的念头。可是小蔡老师却微笑着对我说,“在我们育花路小学,我只是最普通的一员,还是去采访我们校长吧,你肯定会有更多的收获。”她的一番话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是什么力量能让一个年轻的老师对她的校长如此信任,如此钦佩,育花路小学会是什么样子?现在,终于有了一个很好的机会,我决定到秦皇岛育花路小学看一看,去采访那里的校长——谢和娜。  相似文献   

3.
今年2月,湖南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省会长沙召开,我们湘西代表团驻在河西的枫林宾馆。在代表名单上看见了滕昭蓉的名字,于是便产生了要看看她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念头。但是,我又不想直接去问别人,我要凭直觉,凭感受去认识这位蜚声教育界的女性。我开始在为数众多的女代表中观察。我终于发现了她。从她那文静的教师举止,从她那不时流出“给(念gi)果卯呷祥”的浓烈的乡音中发现了她。  相似文献   

4.
下园实习时,有一个女孩引起了我的注意。她叫小仪,好像对什么事都不在乎。比如,我们第一天去幼儿园实习,其他小朋友都很兴奋,只有她好像没看见一样,一点都没反应。后来班上老师告诉我:“这个孩子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对什么都不在乎、无所谓。”我觉得很奇怪:她真的是什么都不在乎,什么都不感兴趣吗?一个四五岁的孩子应该对什么都好奇才对啊!于是我就格外关注起她来。一天,班上老师请“最凶”的小珍做小老师维持纪律,不一会儿,活动室里安静了下来。就在这时,小仪忽然说:“你干吗踩我?”在安静的活动室里,她的声音显得特别响。小珍立刻冲到小仪…  相似文献   

5.
2003年冬,在一次会议上,我结识了秦皇岛的蔡悦茹老师,交谈中,小蔡老师那清新的教学思想和年轻人的蓬勃朝气吸引着我,于是产生了去采访她的念头.可是小蔡老师却微笑着对我说,"在我们育花路小学,我只是最普通的一员,还是去采访我们校长吧,你肯定会有更多的收获."她的一番话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是什么力量能让一个年轻的老师对她的校长如此信任,如此钦佩,育花路小学会是什么样子?现在,终于有了一个很好的机会,我决定到秦皇岛育花路小学看一看,去采访那里的校长--谢和娜.  相似文献   

6.
星期四上午,我刚上完课,学生刘芳就跟着我到了办公室,说要请假。我挺纳闷,今天才星期四,她是位住校生,学校离她家有八九十里路,她请假要去做什么呢?我问她:“有什么事吗?”她支支吾吾地说出两个字:“想家。”想家是不能成为请假回家的理由的,这一点我们都知道,但我却不能以此拒绝她,否则下一次她会想出其他的理由回家,比如家里有什么事了,头疼或肚子疼了,等等。于是我向她讲述了我曾经的亲身体验。我说,当初我在离家300多里的大学念书时,也是第一次离家那么远,第一次成为住校生。当然开始时特别想家,想念家的温暖,…  相似文献   

7.
女儿宁宁出生后,就生活在一个丰衣足食的环境里。对她而言,营养丰富的食品,漂亮鲜艳的服装鞋帽,功能各异的玩具,琵琶,计算机,VCD……似乎均是为她而存在的,她理所当然地享受着这一切。孩子一天天地在长大,我总觉得她身上好像缺了点什么。 “妈妈,我们打的去上幼儿园吧!”“妈妈,这张纸不好画画,我重新拿一张好纸画。”“妈妈,我们去吃肯德基吧!”在多次听到女儿的这些话语后,我终于明白,女儿身上所缺失的是节俭和珍视他人劳动的意识和品德。 于是,我们开始在生活中教育孩子。我们带女儿到郊外去观察庄稼的生长过  相似文献   

8.
胆小的妹妹     
我最怕什么?当然是我那胆小的妹妹了,一想起她,我就会毛骨悚然,每次见她,我就会“掉一地”的鸡皮疙瘩。每次她到我们家,打开门,听到她说的第一句话准是:“吓死我了!告诉你呀!我刚才在上楼的时候看到了一个长着绿色的大爪子的‘僵尸’从楼上鬼鬼祟祟地往下跳着走,好可怕哟!我还看见……”她就是这样,每次到我家来,都会告诉我一堆她在路上的“所见所闻”,都是什么僵尸呀、鬼呀一类的。有一次,我们俩在书房翻书,突然,她把《聊斋志异》给翻出来了,我笑着说:“你最好别看这本书了,小心里面冲出个鬼来!把你给吃了!”她虽然…  相似文献   

9.
我有个美国朋友,我们都叫她戴比,是个儿科医生,也是一个很懂得教养孩子的母亲。一次,我们一起野餐,戴比的二女儿歇若,不知为了什么原因,同另一个孩子闹了起来。她先是找到戴比告状:“妈咪。安娜不让我玩跳绳。”戴比对她说:“亲爱的,去同安娜协商一下。”戴比的话引起了我的注意。让孩子去与另一个孩子“协商一下”,这个说法我觉得挺新鲜。  相似文献   

10.
小时候,我就听妈妈说坐过山车特别好玩、刺激。可是好几次的机会都因为我年龄小、身高不符合要求而被拒之门外。为此,我心里一直闷闷不乐。今年“三八”节那天,妈妈单位组织女教师到广州番禺长隆欢乐世界一日游.她答应带我一起去。于是,坐过山车这一愿望终于实现了。  相似文献   

11.
童年趣事     
每个人都有童年,童年是美好的。童年有说不完的话,童年有讲不完的事。童年也会给我们带来快乐的回忆。记得有一次,妈妈叫我把糖放进柿子里,做糖拌柿子,然后她去洗菜。我想:不就是做糖拌柿子嘛,有什么了不起的!于是,我便把调料盒拿了过来。左看看,右看看,终于找到了一盒雪白的“糖”, 但好像又比我平常看到的砂糖细小,可能是高级白砂糖吧,也就没多想。放完糖后, 我自己先尝了一口,但这一尝,差点没吐出去。这味道又怪又威,叫什么糖拌柿子!我就问妈妈:“妈妈,你怎么买了烂柿子回来啊?”“不会呀!”妈妈说完也尝了一块,刚放  相似文献   

12.
当了三年的“孩子王”,酸甜苦辣样样都品尝到了,品来品去,觉得酸也甜,苦也甜,辣也甜!不是么,在我们的教育下,孩子们能有一个幸福的童年,这难道不是一种甜蜜吗?你喜欢他吗?小敏是一个大胆的孩子,她给我班的一个男同学写了两次“情书”,全班都知道了。我想这件事没有隐瞒的必要了,于是在班上我问她:“你喜欢他吗?”她毫不犹豫地回答:“喜欢”。我又说:“老师也喜欢他。”她抬起头很疑惑地看着我。我说:“你看,他学习好、品德好,爱帮助同学,真的很招人喜欢。你喜欢他什么?”她说:“他学习好。”我说:“你信不信咱们班还有好多同学都喜欢他。”…  相似文献   

13.
女儿今年13岁,不知怎的,这两年我俩总是不和,什么都说不到一块儿,凡事她有理,处处和我作对。为这事,我曾用过很多办法,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但效果甚微,我百思不得其解。女儿放暑假了,让她去参加个“班”学点什么,她说我应尊重她自己的意见,给她一点自主权。我怕她每天在家,一不小心会发生冲突乃至“战争”。于是,我想  相似文献   

14.
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沟里,有一位睿智的老太太。所有的孩子都喜欢向她问问题,而她总是有问必答。小孩子中有个调皮的捣蛋鬼。有一天,他抓到了一只小鸟。他立刻招来一群朋友,对他们说:我们去耍弄一下那个老太太,好不好?我先问她我手里有什么,当然她会说是只鸟。然后,我就问她这只鸟是活的还是死的。她要是说死的,那我就松开手让鸟飞走;她要是说活的,我就猛地一捏,给她看一只死鸟。这样,她怎么也答不对了。”孩子们都认为这是个绝妙的主意。于是,他们爬上山,进了老太太的小屋。“老奶奶,我们要问您一个问题。”他们大声喊道。“我手里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15.
捉蟋蟀     
晚上,我吵着让爸爸带我去游泳,爸爸灵机一动,说:“你要去捉蟋蟀还是要去游泳?”我一听捉蟋蟀,一蹦三尺高,连忙说:“当然要去捉蟋蟀了。”于是,我们拿着手电筒、盒子和网出发了。爸爸告诉我:“注意听声音,有蟋蟀声传来的地方肯定就有蟋蟀。”于是,我竖着耳朵听声音,终于听见一块石头底下有“嚁嚁”的声音,于是我就打着手电筒,翻开石块,却什么也没有看见。我又去别的地方找,忽然听见无花果树下有叫声,我就轻轻地走过去。可它躲在树下,我又没法钻进去,只好垂头丧气地走开了。我看见爸爸用一根草插进一个小小的洞里,我问爸爸这是干什么,爸爸说:…  相似文献   

16.
我们班有一辆21世纪的新型“拖拉机”,这辆“拖拉机”在我们学校是大有名气呢,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你可别以为那是装砖头、运石子的运输工具,其实,她是我们班的同学高佳姝。她可是我们班一流的“拖拉机”。有一天中午,陈老师只布置了一点点作业,大家都赶紧做作业,想多抽点时间做自己的事。而“拖拉机”却先去玩,到下午快上第一节课时,她才拿出作业本慢悠悠地写起来,我正好是她的组长,下课铃响了,同学们都冲出教室玩去了,我急忙把收来的本子数了数:“王杰、陈静……才5本。嗨,又少了她的本子!”我气急了,跑到她的座位前又吵又叫,她一点也…  相似文献   

17.
下个周末,乡里要举行篮球比赛,各学校的训练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星期四下午的自习课,我发现教室的东北角有3个空位。我问附近的阳:“他们都打篮球去了吗﹖”阳没吭声。第二天,天色阴沉。我拉开灯,教室内顿时亮了许多。同学们书声琅琅。我巡视着,忽然发现阳的“与众不同”。她趴在书桌上,书本摊开在腿上,头部的阴影落在书上。我俯在她耳边轻轻地说:“这样看书对眼睛不好,请你抬起头,好吗﹖”谁知她吼道:“就这样坐想咋坐就咋坐”我顿时哑然,热血上涌,如万箭穿心。但一看到周围的学生正悄无声息地盯着我,我便命令自己:冷静…  相似文献   

18.
《中学生数理化》2009,(12):12-12
一个男孩即将去赴他人生的第一次约会,非常紧张,不知道到时候应该说些什么.于是他向老爸讨教,回答是:“我的儿子,有三个话题适用于此类场合:食物、家庭和哲学.”  相似文献   

19.
褚军 《陕西教育》2005,(1):24-25
女儿九岁了,正处在开始懂事的年龄,放学回来不愿在家里呆,如果不施加压力,没一次是自觉完成家庭作业的,吃完了饭,碗一推,就百事不管,或看电视,或玩其他玩具去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独立”性也开始冒头了,对我们的高压教育开始出现了叛逆苗头,我和丈夫都很着急,心想这样下去,不但驯服不了她,反而会促使她对父母产生不信任感和逆反心理,把她引向反面,于是,我和丈夫反复商量,终于找到了“民主监督”的这剂良药。  相似文献   

20.
春天来了!草绿了,花开了,同学们个个都想出去放松一下,踏一踏青,欣赏欣赏生机勃勃的大自然。于是,我们盼呀盼,终于盼来了这一天。星期四,“零……”一阵铃声把我们从教室外催进了教室。“嗒,嗒,嗒……”李老师迈着轻快的脚步向教室走来。不用说,光听这脚步声,肯定是有什么喜讯了。顿时,我们都挺直了身子。李老师进了教室,看到我们个个精神饱满,本来嘴角就有一丝笑意的她笑得更甜了:“同学们,有一个好消息带给你们……”还没等李老师说完,有一个知道内幕的同学就喊道:“老师,我知道,下周一我们要去春游!”他这样接话,如果在平常,老师非发脾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