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人的嗓音,就是一件乐器,一件能用不同语言表现音乐的奇妙的乐器。人要做到能正确、科学地发声并利用好嗓音这件乐器表现音乐,了解嗓音生理结构和发声原理是前提。要做到自如调节共鸣腔体,必须经过严格、正规的训练。自然的歌唱与人的情绪、心理和其他肌肉、器官积极配合、协调有极大的关系,甚至是歌唱活动“生死存亡”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学习和掌握美声唱法的过程,等于用我们的歌唱训练来制造我们的嗓音乐器。每个学习美声唱法的人,他们的性格、文化素养、理解能力、嗓音条件都有所不同,因此我们必须把握好呼吸、咬字的基础和混声概念的规范性。  相似文献   

3.
一个好的歌唱者,必须正确、能动地调动和支配自身与歌唱有关的各个器官,构成一个健全而良好的歌唱“乐器”,以完成全身心的完整的艺术歌唱。在此过程中,既要进行艺术嗓音发声的机能训练,又要进行用嗓音来表达音乐风格能力的训练。在这一系列训练以及作品的表达过程中,充满着复杂的生理和心理的活动,并且心理活动对歌唱者的歌唱表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分析心理活动的各种表现入手,从心理的主客观方面分析了心理活动对歌唱的影响,归纳了歌唱发声中的几种心理障碍,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4.
现代嗓音科学的研究必将促使声乐教学从传统的经验主义的教学状态中走出来,朝着现代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嗓音训练一定要遵循嗓音科学的基本原理。人类的嗓音生理结构有其规律性。这就要求我们对歌唱噪音的结构及功能特性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并在考察分析中与传统的听觉判断经验相结合,方可使嗓音的鉴别与训练多一些科学性,从而提高训练的效率。本文是根据十多年来对数百例歌唱嗓音的考察研究,在积累的大量资料基础上所进行的有关歌唱嗓音生理结构特征之一般规律的尝试性总结。  相似文献   

5.
嗓音是人类表达语言的重要工具,是上天赐给人类最好的礼物,它比一切乐器都要优美动听,更打动人心。对于歌手来讲,嗓子不仅是发生的器官,更是生命,所以,歌手要像保护自己眼睛一样保护嗓子。歌手要想永久的唱歌,就必须要使嗓子时刻处于良好的状态,要科学合理正确的使用它、保护它、爱护它。只有这样,歌手才能拥有"自由"的嗓音,准确地按照自己的思考演绎歌曲。本文简要分析了在流行音乐演唱中嗓音产生疾病的原因,并从歌唱与非歌唱因素中提出一些简单且有效的方法来帮助演唱者加强嗓音的保健。  相似文献   

6.
李美君 《考试周刊》2009,(23):182-183
职高幼师学生学习和掌握美声唱法的过程,等于用歌唱训练来制造自己的嗓音乐器,这既能提高学生自己的演唱水平,又能为以后的幼儿歌唱教学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本文从练好呼吸、注意咬字和运用混声等方面阐述了职高幼师美声歌唱教学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廖丽娜 《高教研究》2004,20(1):43-46
歌唱作为一门专业技能,已经具有系统科学的理论和训练方法,并被称为“声乐”。声乐艺术是人类嗓音、语言和音乐的完善结合。也是声乐艺术门类中以人体作为乐器的艺术形式。歌唱教学也是直接对人的发音机能、技巧和心理进行综合训练的过程。事实证明,声  相似文献   

8.
声乐教学中的歌唱共鸣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嗓音的本身就是一件乐器,一件能用不同种语言表现音乐的奇妙的乐器。这个乐器使用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歌声发挥的好与坏。所以我们说人要做到能正确、科学的发声,如何利用好这件纯乐器——嗓音,即发音器官,如何来表现音乐之美,就是我们声乐教师教学的目的。歌唱的声音要讲究音域、音量、声音色彩,那么除了这些靠气息控制正确的发声方法外,更要靠正确掌握人体对发声共鸣的原理及作用,才能真正了解声音质地之纯美、之浑圆、之宽厚、之空旷、之震撼。共鸣能够形成音质之变化,是发声体能量基础上的一种互动。当某个物体振动发出声响时,影响到…  相似文献   

9.
前段时间,我们成都市幼教研究会音乐组进行了“游戏与幼儿歌唱能力训练”的专题实验研究。现将情况分述如下: 一、幼儿歌唱能力训练的分项内容及方式方法1.幼儿发音器官的训练在《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音乐教育大纲中,规定歌唱训练的首要任务是让幼儿做到基本正确地运用嗓音歌唱。这就提出了对幼儿的发音以及歌唱技能进行相应的科学训练的要求。根据幼儿发声器官的生  相似文献   

10.
由于嗓音乐器不能用肉眼直观观察,它给声乐学习者带来许多困惑。在嗓音乐器训练过程中,遵循生理肌能改造原理、物理运行机理和心理上“放松的专注”原理,可以为声乐学习者理清学习思路,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欧阳浩 《教师》2010,(16):102-103
唱歌似乎人人都会,只要有一副健康的嗓音器官,就能歌唱,但要唱得美妙动听、声音具有穿透力,除了要有一副好嗓子外,还要进行歌唱发声的学习和训练。  相似文献   

12.
在声乐教学中,很多的只是注重嗓音技巧方面的训练,而缺少并忽视对学生歌唱中的心理素质的研究.而不良的心理素质可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变化以致影响嗓音的歌唱,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特别注意正确引导,逐步改变学生歌唱中的不良心理.  相似文献   

13.
唱歌似乎人人都会,只要有一副健康的嗓音器官,就能歌唱,但要唱得美妙动听、声音具有穿透力,除了要有一副好嗓子外,还要进行歌唱发声的学习和训练.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变声期的学生声音粗糙、嘶哑,嗓音易疲劳、容易跑调。如果不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变声期的嗓音问题,却要求学生拥有圆润、明亮、优美、统一的歌声是不可能的。在多年的合唱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咽音练声方法可以帮助学生训练嗓音、保健嗓音,使声音训练提高快,收效好。著名声乐教育家王宝璋教授用他的歌唱实践及教学实践,验证了咽音理论的科学性、实用性,使它更具有说服力。咽音练声方法不但是保健嗓音、增强嗓音歌唱能力和扩大音域最有效的方法,同时又是训练时间短、收效快的练声方法。为了让学生在变声期里的嗓音得到保护…  相似文献   

15.
要想掌握科学的唱歌方法,发声训练这一过程是再普通不过的了,它是自然的嗓音通过锻炼加工直至适应艺术创造的良好途径.发声训练犹如体育运动,若想使歌唱发声系统各器官的肌肉有力并协调一致,提高歌唱的能力,就必须有一个长期的、有规律、有目的、科学的练习和学习原则.  相似文献   

16.
吕志明 《文教资料》2011,(10):81-83
从一般听觉意义上讲,说话与歌唱均产生于同一生理机能.是人体内部同一发声器官的“生理一物理”功能反应。但从嗓音训练的角度洞悉,说话与歌唱在发声机能上的运行机理和机能状态,既有联系又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作者通过分析比较认为,二者在发声机能上的有机结合能有效提高嗓音训练效益和促进嗓音发展。  相似文献   

17.
声乐是一门艺术,歌唱的过程是一个乐器制造的过程,要用歌唱的训练来重新制造它,使之适合歌唱的需要并要用生理的、科学的方法爱护、调理、使用它。标准是正确的声音概念,是我们的耳朵,这个耳朵就是我们所讲的音乐听觉,对从事音乐活动的人来讲,良好的听觉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谈咽音用于艺术歌唱王玉珍“咽音”是传统意大利歌唱方法的声乐家们用来区别、分辨歌唱嗓音训练时,以一种特殊的方法、通过人体独特的发音机能,发出的具有明显音响特征和别具嗓音色彩的一种声音。所以“咽音”不仅是个专业术语,而且它还包括着一个与众不同的练习手段和...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人体的八大器官作了浅要介绍,指出正确运用这些人体的“歌唱乐器”,才能进行有的放矢的训练,培养全身心整体艺术歌唱习惯。  相似文献   

20.
歌唱是声音的艺术、听觉的艺术,又是情感的艺术。要想演唱好歌曲,歌唱者首先要保持正确的歌唱姿势,认真训练嗓音以及歌唱呼吸、发声的科学方法,掌握咬字吐词归韵的客观规律,在乐感中加入情感,做到声情并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