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消费社会:现实的MATRIX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波 《新闻界》2005,(2):130-130,117
“这就是你一生中都会体验到的感觉。感觉到这世界出了什么问题。你不知道问题是什么,但知道它在那里。就像在你脑中有一个碎片,搞得你快发狂了……到处都有Matrix。它无时无处不包围着我们,甚至在这里,这个房间里……是这个世界蒙蔽了你的双眼,让你看不见真相。”  相似文献   

2.
档案缘     
李洁 《档案与建设》2003,(12):22-22
我的爸爸在档案馆工作。 记得幼时,爸爸就经常带我到那儿玩。那时,我还不知道档案是什么,就总是看到爸爸还有叔叔阿姨们都对着一叠叠的“纸”在各自忙着。出于好奇,有时我会悄悄伸出手摸摸这一叠叠的“纸”(后来知道叫案卷)。这  相似文献   

3.
若有人问,什么是企业信息化,但我不知道它在哪里。那么大多数的答案是,它就在你我身边!  相似文献   

4.
朱丹  刘纲 《大观周刊》2006,(19):I0032-I0033
在昆明餐饮业,能支撑10年以上,运转良好的餐厅就可以称得上“老字号”了。云南的第一家引进外资餐厅,第一家海鲜专营酒楼,从1996年开业到今天,昆明新人人海鲜酒楼用自己的成长经历,见证了昆明餐饮业改革开放后的整个发展历程。让我们一起走进新人人,走近酒楼的总经理龚德宏,听她讲企业发展中经历的故事。[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出版参考》2005,(7):1-1
后工业化时代造成的后果之一就是人的机械化与模式化再生产。比如说,人们喜欢洋快餐,因为它的原料、制作工艺包括服务都被严格限定,这就保证了你无论什么时候购买,从外观到口味都始终如一。但是,传统的京味小吃虽然让出了餐饮业的半壁江山,却依然不会断绝拥趸者——也许你抱怨今天的焦圈炸得火大了,昨天的炒肝咸了,但你总时不常地会想念这些不总能标准化口味的零吃——它们也许不能满足你当时的食欲,  相似文献   

6.
一顿晚饭一个人花一千元港币到底是太贵还是太便宜?这得看你是从什么角度来看这顿饭了。假如你是一般食客,你或许会觉得这简直是穷奢极侈;但你若是一个餐饮业的行内人,你可能就会认为这一餐的取价恰到好处,甚至物超所值了。庄祖宜就是如此一位内行人,全靠她,我才知道香港星级餐馆真是艰苦经营,在那里吃饭实在是太过“划算”。而这位香港内行人,居然是个台湾女子。  相似文献   

7.
我们听说最近流行文艺复兴,而所谓的文艺复兴实际上有两种,一种和意大利有关,但我们不怎么关心,另一种则是指打魔兽的人四渡赤水出奇兵,比如HeroDeathKnight(这是个挂羊头卖狗肉的,名叫死骑、用的是暗夜,你说这暗夜怎么可能选到死骑当英雄)——我们下面的death来称呼他——的暗夜就打得很豪放,开局BR-BM,这根本就是112时代的流行战术,谁都知道他要出兽王,但是他的对手——我们下面用cloud睐称呼他——就不知道,所以他还是按部就班地BC-BA-BZ.  相似文献   

8.
掌握新闻研究的动态,了解某个方面理论研究的前沿,这是写好论文的前提。 长期从事新闻工作的同志、尤其是远离编辑部的记者都有这样的体会:一天不看报(包括电视、广播),就会闷得慌;一段时间不看报,就不知道写什么。这是因为没有媒介给你提供外界的信息,不知道当前在宣传什么,难以选准自己要报道的方向;不知道哪些已经作过报道,哪些还没有作过报道,失去了判别新闻事实价值量的参照系。 论文写作也有类似的问题。比如,你想写一篇关于第四媒体的论文,你起码要粗略了解理论期刊近期有关这方面的论文发了些什么,研究已经拓展到了…  相似文献   

9.
<正>到过成都的朋友都知道,成都周边有一条路叫东大路。如果你坐成都地铁的话,你会发现,地铁二号线有一个站,就叫东大路站。这条路通往哪里?为什么叫东大路?这条路曾经繁华过吗?东大路其实就是从成都到重庆的大路,因为成都历来是四川的省府驻地,到重庆是往东南,所以就叫东大路了。在重庆,当地人也叫这条路为东大路,而不叫西大路。其实道理很简单,就像现在一样,重庆到成都的铁路叫成渝铁路,高速公  相似文献   

10.
早在1989年,范用先生曾自拟过一则讣闻,其中有这样八个字:匆匆过客,终成归人。这份淡定和通达,让我陷入沉思。在中国干出版这一行的,大概无人不知道范用。有人叫他范老板,有人叫他范公,也有人叫他老范,称呼虽然不一,对他的敬重并无二致。他一生没得过什么大  相似文献   

11.
来回几次我终于明白,书是可以这样出的:不用自己投稿到出版社,然后望穿秋水地等啊等,而是有人主动来约稿,人家叫你写什么你就写什么,写好给钱。  相似文献   

12.
今天我想向大家介绍一下图书馆界最近几年兴起的虚拟咨询技术。图书馆界的朋友都知道.在常规的图书馆服务中都存在咨询服务。所谓虚拟咨询,是一个随着网络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的发展而突现出来的图书馆咨询服务项目。那么究竟什么叫虚拟咨询?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个想法,认为所谓虚拟,就是人不在现场,图书馆员可以坐在家里,不用坐到咨询台去,读者有什么问题,你就可以在家里遥控回答。  相似文献   

13.
不知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场面:到部队采访,旁人介绍,这是某报的某某记。接待说:知道,知道,久闻大名!然而,此时若有人再问一句你的作品,能说出一二三的恐怕不多。  相似文献   

14.
“在固定互联网时期,你不知道和你聊天的是不是一条狗,而在移动互联网时期,你不仅知道它是一条狗,而且还知道这条狗有什么爱好.”这句话很形象地解释了移动互联网与固定互联网的区别.不知不觉中,互联网已经由固定互联网步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如何看待移动互联网对传统媒体的影响,正在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人们都知道它,却往往看不清它。它是谁?请您猜一猜,这是哪座山?从牙牙学语的孩子,到白发苍苍的老人。谁都会背出这首诗。但能亲临其境的人却不多。这座山上就有李白的诗境。我们是坐着轿子上山的,歇脚时,就和轿工们聊了起来……“你能不能讲讲‘日照香炉生紫烟’的感觉是什么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媒科技》2014,(18):32-39
那个时代的中国特别急于了解外部世界。当大家真正投入到商业社会时,不知道怎么做,也不知道什么是一家好公司,所以大家讨论百年企业,讨论如何从优秀到卓越……其实,我们心底里是很嘲笑这种管理学的,管理学实际上是基于人文主义和过去很多哲学理论衍生出来的一个非常浅薄的分支,但是不管怎么样,不能要求每一个商业浪潮中的个体有这样的知识结构,能够知道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了解一个企业怎样从优秀到卓越,这就可以了。  相似文献   

17.
卫明 《视听纵横》2004,(4):35-38
有人说,中国传媒已经进入到一个过剩时代;有人说,中国传媒已经进入到一个主流化时代;有人说,中国媒介的发展已经到了经营时代。电视竞争的日趋激烈和电视新闻的种种变盘,令现在的电视人不知道该怎么办,怎么做新闻了。现在的观众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新闻?搞电视新闻的感到很是困惑。尤其是省市一级地方电视台,业内要受到  相似文献   

18.
远方的声音     
在云南的远方,你永远会感到有某种声音永不停息,有某种声音越过风和群山传来。这是河流的声音,云南人都知道,河流就在他们的周围。10年前,我在我的诗歌中写道:“在我故乡的任何一个地方,你都会听到人们谈论这些河,就像谈到他们的上帝。”河流对于云南,不是文明史上的象征,不是古代的传说,而是越过时间传布到你的生命中的轰隆巨响。  相似文献   

19.
如果你是一个细心的读者,就可以在前几年编辑出版的科普读物中,经常发现这样的句式:“外国有人……”,外国有人提出过什么定律,外国有人有过什么重大发明,外国有人对人类作出过什么贡献……历史上的创造发明,都是确有其人在那里干出来的。这些人有名有姓,早己载入史册,为什么到了我们的读物里统统抽象成  相似文献   

20.
全国七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新华社一位记在山东团一个小组听代表讨论结束后返回住处,途中不少人在讨论晚饭后做什么。有人问威海市市长吴隆江,他说要去西单夜市看看。晚餐时,这位记问吴隆江:“晚上你去买啥?”吴隆江回答说:“不买什么,因为威海第三产业发展太慢,想抽‘两会’的这个空到北京取经。”听市长这么一说,这位记马上意识到这背后有新闻,于是就说:“我跟你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