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毛金云 《新课程研究》2009,(12):175-175,178
《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指出:“中小学教育阶段是青少年儿童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是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加强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基本素质,而且会成就学生美好的人生。  相似文献   

2.
学校班级管理与学生养成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学校的班级管理与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关系非常密切。近年来,天门市实验小学不断创新和加强班级管理,坚持把养成教育落到实处,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为他们的成长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是教书育人的重要内容。要搞好这项工作 ,就必须紧紧围绕“小学生养成教育研究”这个中心课题 ,把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养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 ,就需要加强班级管理工作 ,使养成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等相关教育的全过程。首先 ,应确立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进行养成教育的制度和方案 ,使这项工作走上规范化和制度化之路。为此 ,应根据各科课堂教学的特点 ,以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为目标 ,制订课题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研究”实施方案 ,确立指导思想、目标内容和实施细则、实施…  相似文献   

4.
赵志国 《天津教育》2014,(17):54-5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将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为此,我校非常重视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并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研究,明确了抓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四个“关键”,形成了“抓关键、重细节、促养成”的工作模式,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5.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构建养成教育体系、完善养成教育机制、优化养成教育策略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思考的问题.在实践中,应积极营造养成教育的“大环境”,搭建养成教育的“大课堂”,打造养成教育的“大品牌”,拓展养成教育的“大舞台”.只有把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定位为“根”的事业,才是真正对学生的未来负责.  相似文献   

6.
学校班级管理与学生养成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和改进来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学校的班级管理与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关系非常密切。近年来,天门市实验小学不断创新和加强班级管理,坚持把养成教育落到实处.培养学生照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为他们的成长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进入“十一五”,晋城市教育局提出“一手抓教育均衡发展,一手抓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工作思路,他们以“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抓手,提升学校管理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007年12月全省中小学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现场会在晋城市召开,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晋城市城区红星小学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认真落实市、区教育局关于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精神,不断创新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积极构建养成教育“三重三化”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不仅优化了育人环境,推进了课程改革,促进了学校内涵式均衡发展,为学生的幸福成长奠定了基础,还带动了所在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9.
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对学生具有极强的感召和激励功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的行为习惯。注重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使“行为养成教育”具有人文性;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使“行为养成教育”具有操作性;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使“行为养成教育”具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10.
晋城以“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抓手,采取行政推动、课题推进的策略,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形成了一批有特色的示范校,提升了学校管理水平,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学生的行为习惯也有了明显改观。5月下旬,我刊举办了以“晋城市的养成教育”为主题的第二届通讯员集体采风活动,  相似文献   

11.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提高对养成教育的理解与认识 加强学校德育工作,需要研究的课题很多,其中最需要解决的是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问题。什么是“养成教育”呢?首先理解“养成”一词,就是通过抚养、教育使孩子成为合格的人。“养成教育”是一种使自然人成为社会人的教育,是基本技能的教育。  相似文献   

12.
泽州县结合本地实际,采取措施积极推进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一是加强领导,健全机制。专门成立了养成教育工作领导组,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配合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齐抓共管机制。二是大力宣传,营造氛围。县教育局召开“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动员会,各教学区积极组织开展养成教育大讨论,在全县营造养成教育的浓厚氛围。三是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确定泽州一中和周村小学作为全县养成教育的试点校,进行重点培养,形成示范,以点带面,使全县中小学养成教育整体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13.
肖志红 《文教资料》2010,(27):123-124
优化中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社会发展对学校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加强和改进中学生德育工作的需要。本文从分析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优化应遵循的原则入手.探讨了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优化的具体途径,以期能促进学生真正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实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陈军剑 《考试周刊》2010,(5):220-221
本文针对日前中职学生日常行为表现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探讨了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质,讨论了在中职教育中,重视激励的作用,引导学生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强化规范。常抓不懈,促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经常化;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配合。创造良好的行为养成环境等加强中职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李娟 《成才之路》2010,(26):6-7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它往往从行为训练人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本文从对中职学生实施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入手。简要地对中职德育中忽视养成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着重探讨符合中职学生特点的养成教育模式,就如何对中职学生实施有效的养成教育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义务教育阶段体育教学中的养成教育加强了学校体育的德育功能,有益于学生终身体育的发展。体育教学中的养成教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树立“健康第一”,养成良好的身体,心理的健康行为习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运动技能、运动参与、社会适应能力的教育,为实现教育目标,采取教育的策略是: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和养成良好体育习惯,培养养成教育中终身体育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7.
陈冰 《教育导刊》2001,(20):47-48
实施养成教育,教会学生做人,是学校德育的基本任务,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校构建了“养成教育“的办学模式.养成教育包括了道德观念、道德情感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养成教育的关键是内化,学校通过对学生道德行为、学习行为、生活行为等的教育和训练,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8.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它是德育的"质"的指标。养成教育关系到孩子的成人、成才,关系到社会的进步。然而,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学生的养成教育出现了很多令人担忧的新问题。针对这些新问题本人主要从班级管理者和教育者的角度分析在班级管理中如何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  相似文献   

19.
车驰明 《学周刊C版》2019,(5):145-146
培养学生养成的良好行为习惯是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部分,但由于学校在养成教育认知上、教师在养成教育行为上、家长在养成教育方法上等多方面存在着问题,学校应该借助各种活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利用示范引领,带动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通过班级管理,促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理念明确提出:“要初步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关心集体,认真负责、诚实、勤俭、勇敢、正直、合群、活泼、向上等良好品质和个性品质,养成讲文明、讲礼貌、守纪律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它从行为训练人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村小学生在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及家庭习惯等方面存在许多偏差,只有加强养成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习惯,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促进其终身发展.培根曾经说过:“习惯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所以,教师必须抓住时机,循循善诱,使孩子们真正做到“好习惯,早养成,益终身”.那么,作为教师,该怎样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