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东”字本义古有“日木说”,今有“囊橐说”,后者较合理地解释了甲骨文中“东”字的不同形体并存的原因;“薨”字专用为诸侯之死;“昔”字指“从前”,“过去”,亦与“夕”相通,意为“夜晚”;“胡”字本义为野兽颈下的垂肉  相似文献   

2.
《墨子·公输》中“公输盘诎”一句 ,“诎”多被释为“穷尽 ,同‘屈’” ,不妥。本文指出 ,“诎”字本义是语塞 ,可引申为穷尽 ,此句用的是其本义 ;表穷尽义时 ,常用“屈”通假“诎”。“屈”字本义是秃尾 ,可引申为短的意思 ;“屈”常通假为“诎” ,表穷尽义 ,因其出现频率高 ,后人误将借字当本字 ,本字当借字 ,颠倒了两字的通假关系。  相似文献   

3.
“鼻”字的本字为“自”字。东汉许慎《说文》一书中说:“自,鼻也,象鼻形。”也就是说,“自”是一个象形字。其本义就是指鼻子。由于人们在说到自己的时候经常会指着自己的鼻子.故“自”的字义后来逐渐演变为作第一人称代词“我”“自己”解.  相似文献   

4.
“唯”“惟”二字在现代汉语应用中长期处于混用状态,这种现象在语言中并不多见,它违背了语言的经济性、标准化和信息化原则,因此现代汉语中对“唯”“准”二字的规范势在必行。对“唯”“惟”进行考察分析,发现二字的本义并不相同,通用也具有一定的条件,从而提出在现代汉语中,除“惟其”、“惟妙惟肖”个别词语外,对其他没有区别意义作用的“惟”与“唯”的异形词,应该考虑合“惟”取“唯”。  相似文献   

5.
孙景龙 《学子》2003,(12):58-58
2003年6月8日中央电视台“开心辞典”节目有一道题,问“脱颖而出”的“颖”字的本义(字幕写作“本意”)是什么?给出的正确答案是“锥子把上的环。”“脱颖而出”语出毛遂自荐的故事。《史  相似文献   

6.
《示儿》中“死去元知万事空”为什么不用“原”而用“元”? “元”字的本义是“人头”。《左传》中有“狄人归其元”的句子,意思是:狄人把他的头颅送了回来。后来由“头”的意思引申出“第一”“原来”“本来”等意思。“原”字的本义是“水源”,后来引申出“开始”“本原”“原来”“本来”等意义。  相似文献   

7.
高中语文第三册《琵琶行 (并序 )》第二自然段“寻声暗问弹者谁 ,琵琶声停欲语迟”的页末注⑦中 ,对“暗”字的注释为 :“[暗 ]这里是轻声的意思。”多年来 ,对这一注释 ,一直无人质疑。但是 ,只要我们联系上下文意推敲 ,就会发现这条注释于情不通 ,于理不合 ,令人费解。现在 ,我试从词义、词性分析着手谈谈自己的一管之见。从词义上说 ,“暗”的本义在《说文解字》中为 :“日无光也。”成语中“暗无天日”“暗淡无光”等就是用其本义的证明。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 ,历史上的某些单义词逐渐朝着一词多义的方向发展 ,“暗”字也由本义…  相似文献   

8.
竟·章·竞     
查《现代汉语词典》时,发现“竟”“章”“竞”三个字都收在“立”部,“竟”和“章”还收在“音”部.这是为什么呢?在《说文解字》中,“竟”字收在“音”部,解释为“乐曲尽为竟,从音儿”。段玉裁注释说:“此犹章从音十会意。儿在音下,犹十为数终也,故竟不入儿部。”据此可知“竟”宇由“音”和“儿”两部分组成,本义是奏乐完毕。  相似文献   

9.
“孚”在甲骨文里习见,其形体上从倒手状,下为子形。将其隶为“孚”已无异议,但是关于此字的本义,学界比较倾向于“俘虏”说,即为“俘”的初文。但有些学者还是提出了疑问,因此,此字的形本义至今未有一个定论。  相似文献   

10.
无锡东林书院中的一副对联是无人不知的 ,这便是 :“风声雨声读书声 ,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 ,事事关心”。此联传为顾宪成所撰。就是这副对联 ,却有着一段至今尚未破解的悬案。此联一直流传着两个版本 ,一是现在的版本 ,另一版本是把现在的“事事关心”换成“事事在心”。无锡的史学专家王赓唐先生认为 ,“在心”与“关心”在感情色彩上有轻重之分 ,“在”字本义是“居”和“存” ;“关”字是牵连或涉及的意思 ,程度上有很大不同。“入耳”与“在心”都是动宾结构的词组 ,而“关心”则是词语 ,不甚相称。另外 ,王先生还认为 ,明代心学思…  相似文献   

11.
读《语文学习》2010年第9期姜燕萍《“相”、“见”是什么词》一文,颇觉“相”字字义还可作些梳理,以使读者了然于胸。“相”在文言中是个常见的字.要了解它的意思,可以顺藤摸瓜,从字的本义开始探究,一线串珠,引出一长串“相”字的引申义来。  相似文献   

12.
现代人的“名字”是一个词,“名”“字”一家,意义相同。但是,对于古代中国人而言,名是名,字是字,不可混淆。  相似文献   

13.
“做”“作”之间的区别很多人查过字典,但是人们仍然常常混淆。现辨析如下:“作”“做”的本义不相同。“作”的本义是“起来”,“日出而作”是说太阳出来就起身,“日落而息”是太阳落山就休息。“作”从“起来”引申为“发难”“兴起”。“做”的基本义是“制造”,表示制造具体东西时,用“做”。例如:做饭、做家具等。  相似文献   

14.
老北京有“东富西贵”的说法,“富”和“贵”两个字有着深厚的历史人文背景,并非字面上的那种有钱人多和少的肤浅之意。但是一直以来,这句话里说的“东”和“西”到底指的是哪里,可谓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15.
一、关于德育的概念 在讲“德育”之前,笔者想先谈谈对“道德”的理解。有人说道德即规范,指外在于人的知识;有人说道德即德行,指内在于人的品德、品质(包括知、情、意、行等方面)。笔者认为要理解“道德”,首先得溯本追源,“道”本义为“道路”,引申为规律和规则,指外在规范,是未转化为个体内在心理的社会规范;“德”本义为“得”,引申为“品德”“道德品质”,指内在规范,是已经转化为个体内在心理的社会规范。因此,所谓“道德”,是上述两方面的结合,它既包括外在于人的社会规范,也包括已经内化于人的德行。  相似文献   

16.
本运用历史献和现代方言相接合的研究方法详细考释了元曲存疑词语“刮马儿”的含义,即“刮”是“騧”的借字。本义指一种骏马,引申义为“跑、奔”,元曲用为引申义,“刮马儿”的词义就是“奔马”。另外对“海马儿、耍马儿”作了筒明的辨析释义,从而使词形相似但词义根本不同且易引起人误解的三个元曲词语有了确诂,并为权威工具书的修订提供了确切资料。  相似文献   

17.
“飙X”新义     
在现代汉语中,“飙”由其本义“暴风”引申出一些新义,“飙X”也成为时下流行的构式。“飙”具有下面四种新义:“暴风般的,急速的”、“急速地行动”、“奋力地争取、比拼”、“奋力地展示”。“飙”的新义与本义之间或者具有相关性,或者具有相似性,前者是转喻机制发生作用的结果,后者是隐喻机制发生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妻”字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国学者受麦克伦南人类古有掠夺婚习俗之说的影响,于语言文字等领域搜寻例证发明中国古有掠夺婚习俗之说。徐中舒主编的《甲骨文字典》承“新说”,认定“妻”字是中国古代掠夺婚习俗之反映。本文对此提出数点疑义;并简述中国古无掠夺婚习俗的原因,从根本上否定了《字典》等对“妻”字的解释。遂又参考汉儒之说,提出“妻”字本义是“与夫齐等的女主人”  相似文献   

19.
有些汉字意味极长:“错”与“读”即是。先说“错”,错明明是一种糟糕,但“错”字里头却偏偏带个了“金”字。邪了!难道“错”真的有金子般的价格?细细地想想,还真的是这么回事。这就是错误乃是一种教训,能从反面给人以启发,每经历一次错误,也就聪明了一点,这便是“错”字带“金”的道理。我们所说的“失败乃成之母”和“吃一堑长一智”,是说“错误”有用,它能使人猛醒。从这一点上,也的确其价如金。让我们再看读书的“读”字。“读”这个字左侧为“言”,这好懂———书中的确有“言”。人们读书时,的确能读到不少“至理名言”。那么,为什么…  相似文献   

20.
“说”是现代汉语中的常用字,在上古也是一个高频字。但是,上古“说”的用法极为复杂,除了“谈说”“喜悦”等义外,还有“游说”“止息”“解脱”等义。在字形上,也常和“悦”“脱”“税”等字混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