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冠疫情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主要体现在就业机会的紧缩、工作方式的革新、就业渠道的转换、求职心态的调整等方面。全球疫情仍在肆虐,我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已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疫情防控常态化和毕业生总规模高位攀升,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必须面临的两大课题,“云就业”模式将成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形态和主要方式。本文提出,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心,要从应对系统性风险转向适应常态化防控,聚焦需求端、供给端和服务端,创造性地做好云求职、云招聘和云服务,以更坚定的决心推进就业工作,以更有效的举措开展网络招聘,以更优化的流程改进就业服务,以更精准的指导推动生涯规划。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梳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现状,就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高校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分析,创新探究了高校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路径,对培养更多契合社会发展和岗位需求的新型人才、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章首先阐述了疫情常态化背景下高校就业服务育人的重要性,然后分析了疫情常态化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疫情常态化背景下高校就业服务育人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因素,经济增长放缓、校园封闭管理、疫情散点反复、企业战略预期的调低、校招岗位的不断减少、线下招聘渠道受阻等,对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均有不利影响,如何在校园招聘中脱颖而出,是每个毕业生面临的现实问题。结合当前实际情况,从学生角度、学校角度、企业角度和政府角度等分析,以期为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毕业生校园招聘困难问题的解决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5.
疫情常态化背景下,"云就业"平台已成为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渠道。基于信息技术采纳和自我效能理论,探讨影响高校大学生自我效能产生的条件因素及导致的结果因素,从而研究以自我效能为中介的大学生"云就业"平台采纳意愿的影响因素。文章通过结构方程对构建的大学生"云就业"平台采纳的影响因素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感知风险、感知真实性、感知易用性、主观规范通过自我效能显著影响行为意愿,感知成本对自我效能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新冠肺炎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部分学生有着自己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够根据就业形势实时调整,但仍有较多的学生没有及时调整就业观念和心态,对未来求职方向充满着迷茫与困惑。通过对疫情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就业观念、学习态度和就业心态、合理选择岗位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当前大学生就业观念转变与抉择的思路、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一年之计在于春。对于广大2021届高校毕业生而言,"金三银四"正是求职择业的黄金时期。202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达909万人,较上年增加35万人,加上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经济增长还未恢复到疫前最高水平、国外疫情防控致使留学机会紧缩等原因,2021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8.
张华  张莉 《高教论坛》2022,(8):58-60
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就业供求关系是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状态、就业结构、就业趋势的重要因素。新形势下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既具备良好的经济发展条件和完备的工作机制条件,也面临就业总量压力增大、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就业供需服务体系有待完善、“慢就业”加剧等挑战。在就业工作推进上,要在就业政策、就业路径、就业服务体系、人才培养与就业指导上完善政策措施,提高高校毕业生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  相似文献   

9.
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的实践和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随着高校招生规模连续的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出现了难题。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不仅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而且也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发展进程。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关键在于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结合我校的工作实践,笔者认为应从建立完善的就业领导体制、进一步推进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改革、大力开展就业指导、多方面开拓就业市场等几个方面来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  相似文献   

10.
微信公众号使用便捷、功能丰富、发展成熟,有助于高校搭建线上平台进行就业服务、就业指导和就业管理工作。目前,高校就业公众号还存在平台定位单一,综合效能发挥不足;推文缺乏规划,传播影响范围较小;投入不足,运营水平亟待提高等主要问题。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国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高校要加紧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把握高校学生特点,组建稳定的师生团队,积极宣传就业公众号,运用信息化手段保障更高质量和更充分的就业。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调查高校毕业生职业自我效能感的状况,分析影响毕业生职业自我效能感的现实 因素,发现高校毕业生职业行为过程的自我效能感偏低,不同类型毕业生职业自我效能感有显著差 异,高校需要通过开展多种渠道的就业指导工作,提高大学生职业自我效能。  相似文献   

12.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国经济发展和就业市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加上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双重压力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为严峻。面对这种形势,如何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高校辅导员如何因势而新地做好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对高校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辅导员工作视角出发,分析出现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3.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职校毕业生就业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浙江省机电行业协会对当下职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进行分析,提出促进职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可行路径:完善行业协会参与职校毕业生就业的制度建设和法律法规,加强行业协会服务职业院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自身管理和建设,行校合作共同打造职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综合服务平台,加强行业协会促进职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14.
高校辅导员是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抓手。本文提出重视"两课"教育,做好就业前期工作;做好就业信息调研,利用新媒体拓宽就业渠道;加大政策宣传力度,鼓励创业,鼓励去基层;做好特殊学生的就业教育和帮扶等对策,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相似文献   

15.
高职毕业生是高校毕业生中的"学历矮子",其就业渠道狭窄、就业质量不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拓宽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已成为影响社会发展和稳定的重大问题。该文对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进行分析,结合高职生的实际情况,提出对高职生进行职业指导、校企合作、鼓励基层就业、开展创业教育等措施,可拓宽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门路。  相似文献   

16.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高校辅导员面临着工作角色更多元、工作内容更复杂、工作方式更综合、工作要求更严格等一系列的新变化。高校辅导员应当“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做到五个“到位”,通过“有态度、有高度、有力度、有温度、有效度”五个维度的工作来积极回应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辅导员工作所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  相似文献   

17.
广角要闻     
《广西教育》2011,(27):4+36
我区3.18亿元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本刊讯为做好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自治区财政厅计划筹措3.18亿元专项资金用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大力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3.18亿元专项资金重点用于做好以下三项工作:一是支持毕业后自愿到我区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服务期在3年  相似文献   

18.
后疫情时代,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复杂严峻,高校“稳就业”“保就业”的任务重。本研究在对后疫情时代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特点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当下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面临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重道远、高校传统就业指导服务尚有不足、就业趋势和渠道发生重大转变等情况。针对后疫情时代的特点,本研究对缓解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困境的对策进行探析,提出以市场为主导,落实国家政策,促进毕业生创业等多渠道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相应举措。  相似文献   

19.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部分高校学生在面临经济困难的同时,在心理建设、学业成长、就业能力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高校应明确现阶段学生资助工作的基本内涵和意义,明确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现状、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分析疫情防控常态化下资助育人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积极探索建设资助协同育人体系的路径,在全面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同时,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能肩负起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复杂,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群体规模不断增加。这反映出高校毕业生在当前就业环境下的现实态度与选择,也深刻揭示促进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意义。为精准指导帮扶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通过实证调研剖析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主要成因、帮扶需求等。结果表明,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成因主要受就业能力高低与就业意愿强弱双重影响,就业帮扶需求集中在求职核心能力指导帮扶、求职多元保障支持两个层面,就业帮扶关键人物排名靠前的分别是学生本人、家族成员和高校辅导员。据此,引入二维度“象限”分析法,将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分为5个群体类别,并针对性提出具体就业帮扶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