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职院校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目标不仅是活化教学资源,而且是实现一种共同体意识的培育。从团队与管理关系来看,高职院校教学管理部门需要借助创造性的活动整合资源以塑造教学创新团队。通过以A高职院校机械工程教学创新团队为案例进行研究,发现高职院校通过合作教学塑造教学创新团队是一个教学身份认同、巩固共同体意识、集体行动达成、集体身份建构的塑造过程。高职院校从身份、群体和行动三个维度进行整合式管理创新,运用多种教学管理整合工具,塑造教学创新团队教学身份认同,培育和巩固共同体意识,实现集体行动中的一致性,进而形成集体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2.
以西部、中部、东部三地的24所高职院校(每地各8所)的126个教学团队的612份问卷为例,首次考察团队共享领导对高职教师团队教学创新的影响,以及检验团队心理安全在它们之间是否存在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团队共享领导、团队心理安全将分别对高职教师团队教学创新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良好的团队心理安全将增强团队共享领导对高职教师团队教学创新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3.
职业教育改革推动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高职院校教师结构走向复杂化和多元化,建设跨域校企互兼互聘教学团队是当前国家加快职业教育改革进程的迫切需要。根据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和实践经验,设计互兼互聘教学团队的组织结构,创新互兼互聘教学团队运作模式,构建其保障机制,破解当下高职师资队伍建设难题。  相似文献   

4.
“双高计划”是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提出的新要求。在此背景下,文章主要探讨了“双高计划”对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工作的意义,进一步总结现阶段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以便采取针对性改革措施,实现高职院校教师创新团队建设目标。在“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需形成完善的团队建设机制、强化团队综合能力培训、深化教学改革实践工作、注重技术创新引导,为取得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成效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5.
加强教师团队建设是高职院校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培养"双师型"的教师团队是创建高职特色的关键和前提,也是示范建设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分析目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指导措施。建设示范高职院校需要灵活创新体制机制、多维重构的教学团队和完善的制度保障,形成专兼结合、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高水平、"双师型"的教学团队,加强示范院校的内涵建设,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6.
李文敏 《考试周刊》2010,(16):212-212
机电技术是高职院校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其具有交叉性和互融性的特点。机电技术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涉及的知识面较广,需要准备的前期课程也较多,因此,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整合师资力量,形成知识技能互补、教师队伍相互合作的教学团队。然而,我国高职院校中教学组织和管理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造成机电教学团队结构较为松散,必须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探索构建高职院校中机电教学团队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是高职院校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突显高职特色的前提和关键。这种团队具有专业指向性、组成多元性、研究多维性、行为整合性、发展互动性等组织特征。高职院校需要从重构教学团队、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团队学习和完善制度保障等环节切入,充分发挥各团队成员的特长和优势,通过整合培育形成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高水平教学团队。  相似文献   

8.
建设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是推进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有其特定的主体职能,其组建往往遵循不同的逻辑。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组建方式主要有基于单一专业的课程设置组建、基于专业群的跨界整合组建、基于负责人的项目团队重构组建、基于成果导向的资源适配组建等四种组建逻辑。在团队运行中,则存在多种内外冲突的制约。为促进团队增值发展,高职院校应优化团队构成,增强团队适应性;纾解现实冲突,提升团队共治水平;聚力成果导向,促进团队价值输出;改进绩效评价,赋能团队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建设一支"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是高职教育办出水平与特色的根本保障,也是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重要任务.通过对几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双师"教学团队的典型案例剖析表明,通过遴选团队带头人,培养与引进"双师"素质教师、建立专兼职教师资源数据库、确定教学梯队的结构和营造团队文化组建"双师"团队;通过确立企业外聘教师管理制度、团队建设管理制度及建立评价和激励的长效保障机制等,是"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的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   

10.
基于"双高"背景开展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协同创新该项活动,能够满足我国社会产业发展的需求,有利于促进教师团队建设,改革教育模式,进而增强高职院校的竞争实力,更好地保障"双高"计划的成功实施.现阶段,我国"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中还存在着众多的问题,团队合作的基础比较弱,产教没有做到很好地融合.因此,这就需要加强体制机制建设,结合现阶段的一些标准促进产教相互融合,让企业也能够充分地参与到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中来,并开展一系列相关的培训,增强"双师型"教师教学团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进行团队建设是当代组织领导者不可或缺的技能,企业团队建设有利于增强组织灵活性,提高劳动生产率,进一步强化激励机制,优化企业内部公关,极大地提高员工素质与技能,提高信息传递的速度与质量。针对企业团队建设中的问题,提出了团队建设的原则和方法,指出了团队建设的误区。  相似文献   

12.
自20世纪90年代团队自反的理念提出至今,有关团队自反的理论及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无论是理论文献还是实证研究均表明,团队自反不仅有利于改善团队效能,而且对团队创新也有显著的正面影响。本文通过对相关问题的回顾分析认为,以往研究缺乏对样本追踪的动态分析,且存在评价方法单一、测量工具不完善等问题,有待于学者们进一步探讨和完善。  相似文献   

13.
构建团队学习的核心问题就是团队学习与效果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从团队构成和团队过程两个影响因素探讨构建大学生团队学习模式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化大生产形式下,企业不但需要分工,更需要协作。日新月异的环境变化要求组织建立一种更加灵活的、注重横向合作的分权化结构。在高效率、高产出的企业中,团队将成为主要的工作单位,也是企业保持其竞争优势的运作单元。有效管理团队的能力已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何有效地激励团队,提高团队的绩效是企业亟待解决的难题。文章从研究团队出发,分析了团队的优势;在个体激励与团队激励的比较中,总结影响团队激励的因素。做出了不同组织对个体激励和团队激励的选择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团队激励薪酬模式,并对实施前提和实施过程进行阐述和分析;探索性地提出了实施团队激励薪酬模式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5.
高校院系辅导员团队建设的意义、现状与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院(系)辅导员团队建设,是基于管理学团队协作理论和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现实需要提出来的,对于辅导员自身发展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院系辅导员团队建设上存在结构不合理、合作不深入等问题。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团队"组阁"制、建设共享型团队文化等路径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6.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推行研究生导师团队模式成为新时期研究生培养的客观需求,而导师团队的水平则是决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通过在研究生导师团队的构建中引入贝尔宾团队角色理论这一改革建议,在研究生培养模式上积极创新,这是新形势下符合研究生培养特点的一种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7.
Team psychological safety is critical to team learning. When a team feels safe to talk about difficult issues and each team member feels comfortable to express feelings and ideas, the team continuously learns and improves its performance. Amy Edmondson identified team psychological safety in 1999 as a key to high-performance teams, and Google confirmed this in an internal research project in 2015. A lot has been written about team psychological safety, but very few research or experiences demonstrate how to increase the level of psychological safety in a team. The author has measured psychological safety in a team before and after a series of action learning sessions. The results are very encouraging: action learning increases the average level of psychological safety in the team and reduces the dispersion in team members’ evaluation of team psychological safety. A test was made to verify if the mere dynamic of team members participating in a facilitated workshop would have the same impact on the level of psychological safety, but this was not the case. It can therefore be concluded that action learning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eam psychological safety and helps a team move toward high-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团队、团队精神的概念以及团队精神与足球运动的关系进行分析,提出加强培养足球运动员的团队精神,可以使球队的凝聚力、战斗力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对个人创新与团队创新的创造力的对比分析,提出了创建团队创新基础与创新环境的关键任务,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具体的创建步骤。  相似文献   

20.
企业团队建设中的三大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志平 《培训与研究》2004,21(2):102-103
鉴于团队在当前企业竞争中的极端重要性,本对我国企业团队建设的现状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指出了当前团队建设中的三大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