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是党对新闻宣传工作的基本要求。正面宣传能够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达到团结、鼓励、稳定的积极作用。然而,由于新闻传播过程的复杂性,因传播者操作不当、或因受众对所接收的新闻信息的不同解读等原因而导致的正面宣传产生负面效果的现象时有发生。这种不容忽视的现象亟待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深入研究媒体传好地引导社会舆论.赢得人民观和现代传播学理论为指导.论述了当前实现优势传播、提播规律,以科学的传播观指导新闻实践,与时代共振、与受众共鸣.从而更群众,这是现阶段党对新闻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新闻从媒介传播规律和受众心理等方面剖析了当前影响正面宣传的主要因素.高和改善正面宣传质量的根本途径。[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新闻的传播过程,表现为媒介发出信息到受众接受信息的分享过程。确切地说,新闻传播是指新闻信息从记者到受众的空间延续过程。新闻信息发出却没有被受众接受,称之为新闻半传播。新闻没有被受众接受,标志着新闻在传播中失落,是新闻半传播现象的外部特征,也是最基本的特征。 剖析常见的新闻半传播现象。我们可以发现这里存在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因素。从客观上说,由于受众的多样化,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信息渠道多元化,使得  相似文献   

4.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归根到底是解决新闻报道为谁服务的问题。衡量包括新闻报道在内的精神文化产品的好坏,最终要看人民满意不满意,喜欢不喜欢。依照传播学的理论,传播效果问题的核心,是受众对于传者所传播的新闻信息是否接受。受众接收到某项新闻信息,对此表示认同,并受到一定程度的正面影响,有效传播才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5.
韩萍  李响 《军事记者》2009,(2):25-26
兵家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受众是新闻传播行为的接受者,也是新闻信息最终的归宿和消费者。随着现代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各种媒体的不断出现,在受众信息选择余地不断扩大之时,军事新闻必然面临着怎样才能满足和适应受众心理需求的问题。受众接收媒介信息的心理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对受众的心理给予关注和研究,既是应对媒介激烈竞争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军事新闻宣传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新闻报道在正面宣传中产生了负面效应,在当今新闻媒体上屡见不鲜,反映了有些编辑、记对正面宣传中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缺乏应有的认识,以为只要正面宣传就不存在任何消极影响,对其给受众带来的传播效果不去认真研究,甚至产生了负面效果也不在乎,由此使得新闻媒体和新闻传播工作的形象受到损害。  相似文献   

7.
王燕 《河北广播》2009,(5):70-72
新闻受众心理是泛报刊读者、广播听众、电视观众在接收新闻信息时的心理活动。新闻信息传播出去能否使受众接受,得到受众的认同和赞赏,可以说是检验新闻传播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从传播学上讲,新闻是一种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传播活动是一种特殊的信息传播活动,它除了要遵循真实、客观、公正、全面、迅速的原则之外,还必须遵循客观的新闻传播心理规律。作为新闻从业者,认真研究受众的接受心理对采写优秀的稿件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8.
新闻互动是对传统新闻传播过程的丰富和发展,是新形势下一种新的新闻传播方式。它不同于以往“我播报你接受”.板着面孔说教灌输的形式,囿于“传播者(记者)→信息→媒体(编者)→受众(这里仅指报纸读者)”的单向传播路径。而着眼于记者、编者、读者间构成回环链路.以期达到良好的宣传报道效果。这实际上也是一种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新闻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9.
新闻传播是新闻媒体向受众传递社会新闻事件的一个交流的过程。没有受众的存在,新闻媒体就失去了其报道的意义和价值。受众是新闻传播存在的重要前提。基于此,就受众在新闻传播中存在的特点与重要性进行论述,以期促进新闻传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新闻媒介在传播信息的同时,总是有选择、有倾向地向受众展示人与其他各种对象的关系,这是新闻传播实施人文关怀的一个重要体现。同样,娱乐新闻作为新闻媒介的重要宣传方面,也要承担一种人文关怀的责任。然而,综观目前娱乐新闻报道的现状,愈演愈烈的炒作之风让人不得不审视起传播过程中人文品位下降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
新闻传播的目的是为了向人们传递信息.消除人们认识事物的不确定性。然而,受众在接受传播过程中,往往偏离传播的初衷,使传播的效果与目的产生较大偏差.甚至有时出现与传播目的相反的情况,形成对正面报道的负面解读。  相似文献   

12.
地方政府网站英语新闻是宣传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窗口,是对外传播的重要媒介,在地方对外传播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政府英语网站如何贴近中国的发展实际,贴近英语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英语受众的思维和语言习惯是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本文以浙江省政府网站的英语新闻为例,报告笔者在澳大利亚访学期间在英语本族语读者及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下的研究.针对地方政府网站英语新闻,他们提出了改进网站设计,增设新闻传播内容和样态,改进语言质量,提升新闻跨文化传播能力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3.
新闻的传播力,是指媒体传播的信息被受众接收并接受.进而启迪其理念,促使改变其态度和行为,使媒体的传播力产生独特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14.
马晓雪 《新闻传播》2010,(5):144-144
随着新闻传播模式的不断推进,新闻策划越来越成为关键的新闻元素。如何把握新闻报道策划的原则,如何进行合理并具有新意的新闻策划都成为新的新闻命题。新闻是关于新鲜事实的信息,同时.新闻也是被受众关注的事实,传者是为受众服务的。经过传播,被受众接收并关注的事实才是新闻,新闻报道是传递新鲜事实的手段和过程,新闻策划则是有计划地整合和预测一个新闻事实。新闻报道作为一种传播手段和过程,可以进行一定的取舍和强化,即进行新闻报道策划,但一定要有原则,要尽量还原其真实,使新闻事实接近于客观事实  相似文献   

15.
郭天一 《军事记者》2004,(12):12-12
传统新闻学理论认为,标题是帮助受众选择新闻信息的向导,是引导受众理解和阅读新闻的纲要,是满足受众新闻信启、需求的手段。一句话,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和“广告牌”。进入信息时代后,人们工作、生活节奏加快,对信息的选择,接收越来越“快餐化”,新闻正逐步进入“读题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新闻标题能否简洁醒目地抓住读的视线,在实现新闻信息有效传播的过程中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姚莉 《新闻窗》2011,(3):50-51
作为信息传播者的新闻记者,其获得新闻信息的最根本、也是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新闻采访,事实是第一性的,只有通过采访,事实才能进入记者的视野,之后经过其"加工",最终成为被受众所接收的新闻;而面对同样的新闻事实,擅长新闻写作的与不会写的记者把事实报道出来,传播效果的差别可能很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记者的看家本领就是新闻写作。作为新闻记者,只有处理好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之间的关系,才能在新闻传播方面有所建树。  相似文献   

17.
随着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爆炸式流行,信息传播越来越碎片化,传播效率也越来越高。广播媒体在面对信息碎片化浪潮时,媒体从业者们从提高新闻节目的密度、提高内容丰富度、加快播报节奏等方面,抢时效、抢信息量、抢受众。但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也出现了新闻价值缺失、工作态度随意、新闻权威性下滑等诸多问题,为此广播媒体在应对新闻传播碎片化趋势时,要有责任意识,从理论高度解释新闻背后的意义,从而让受众了解事件的全貌。  相似文献   

18.
新闻传播是一项特殊的信息传播活动,它除了要遵循真实、客观、公正、全面、迅速的原则之外,必须充分尊重和体现受众的意愿和心理,以期达到有效的传播。受众心理是指新闻信息接受者的各种心理活动及心理特征,它是影响和制约新闻传播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受众需求的产生与变化,受众对新闻信息的接受过程,受众对新闻信息的反馈等,都与受众心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新闻传播的受众本位,就是“指大众传播媒介在信息的传播活动中,应以最大限度地维护大多数受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以满足受众获取多方面信息需要为己任,以提高受众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科学素质为目标”。  相似文献   

20.
张家恕 《新闻界》2006,(6):73-74
新闻写作/传播策略指的是为实观新闻写作/传播目的、目标而采用的对策或方案。由于新闻写作/传播的根本目的和目标,是实现受众对新闻信息的接受,因此本文所探讨的新闻写作/传播策略,主要是针对受众的接受而言,即探讨为了达到让受众接受新闻信息的目的而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