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肖庆霞 《新闻知识》2005,(9):47-48,35
近年关于新闻播出形式的“播“与“说”争论不断,孰优孰劣,孰是孰非,莫衷一是。实际上,播与说各有优劣,互相依存,互相补充。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各级广播电视传媒中,新闻节目一直以来占据着重要地位。因此,各台无一例外地下大气力进行着改革和创新,不论是节目的内容.形式,还是播音员.主持人的播音方式,都在进行着探索,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近年有一种观点认为,时代在前进,新闻节目传统的播音风格过时了,所有的新闻节目应该一律由”播”新闻改为“说”新闻。这种观点在业界引起很大的反响和争论。对新闻的“播”与“说”孰优孰劣,孰是孰非,莫衷一是。笔者认为,新闻节目的播与说不是矛盾体,是由不同节目内容的需求决定的.播与说各有优劣,互相依存,互相补充。  相似文献   

3.
庄玮 《新闻世界》2009,(9):49-50
随着社会转型,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对媒介的需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电视媒体为满足受众的需求,改变传统的播音方式,产生了“说新闻”的形式。这种改变带动了新闻播音的又一次变革。近年来,有一种观点认为,传统的新闻播音风格已经过时了,所有的新闻节目应该一律由“播”改为“说”,这种观点在业界也一直争论。本文通过解剖“播”与“说”这两种形式来探讨新闻播音中“播”与“说”的异同。  相似文献   

4.
金震茅 《视听界》2002,(5):52-53
当前的新闻播音类型分类处于众说纷坛的阶段,而且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新闻从“播”到“说”“聊”,既是一种话语方式的转变,同时也触发了传统播音类型的裂变。随着新闻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新的播音祥式还会不断出现。从目前对新闻播音类型的界定来说,存在着概念混淆,定义含混的通病。有鉴于此,笔试图对当前的新闻播音类型作一番梳理和归类,抛砖引玉,就教于新闻界同行。  相似文献   

5.
张研 《记者摇篮》2006,(7):63-63
说新闻与传统的播新闻相比较,显得更加亲切、自然、流畅、口语化、更容易被受众所接受,尤其在播报民生新闻时,“说”更能密切与受众之间的关系,变“播”为“说”是时代的要求。作为播音的一种形式,说新闻符合播音的再创造性,是播新闻的一种突破、一种尝试。那么,如何才能把新闻说好呢?笔者仅就广播直播新闻如何变“播”为“说”谈谈一孔之见。一、采用谈话似的表达方式采用谈话式表达方式,首先要寻示对象感。说者不能机械的见字出声,片面追求“近话筒、小音量”的所谓亲切感,而是应心中有人,如同与知心朋友交流一般,避免产生居高临下空谈的…  相似文献   

6.
几年前,当香港电视传媒所惯用的“说”新闻这种电视播音形式落地中国之后,立刻拥有了为数众多而且相对固定的收视群体,其代表是凤凰卫视的《时事直通车》、《凤凰早班车》等新闻栏目。这种颇具亲和力的新闻播音形式也刺激了大陆的电视界同行,他们纷纷开始学习模仿,进而开始深层次的反思,并对传统的、单一的新闻播音形式进行批驳,甚至有部分电视同行提出电视括音到了该说的时候。由此,电视界也展开了一场“播”与“说”的辩论。那么,电视新闻到底是“播”好还是“说”好呢?在笔者看来,无论是“播”还是“说”,都只是电视新闻括音…  相似文献   

7.
陈聚成 《河北广播》2006,(6):100-101
随着广播改革的不断深化,很多纯粹的播音节目已经越来越少了,以往大家耳熟能详的《文学欣赏》类节目已经陆续被更符合广播规律的主持人节目所代替,主持人的“说”代替了播音员的“播”。但是以“播”为主的时政新闻节目在各级电台都是必须保留的。因此对新闻播音的思考并不过时。  相似文献   

8.
老舍先生说:“人的耳朵是不耐烦的”。如今,随着人们价值观、艺术观、审美观的多样化,人们对新闻播音已不满足于一种形式。广播新闻节目的播音也越来越多样化,从播新闻到说新闻甚至演新闻,播音“自然化、自由化”已成为一种时尚,而那种具有庄重美、含蓄美、婉约美的“艺术化”的传统播音被当作“过时的传统”而受到冷落和嗤笑。传统播音正面临着来自可听性和收听率两方面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高展 《青年记者》2006,(10):72-73
“说”新闻是新闻类节目的一种创新,但不能一“说”了之,它也有自己的度。“说”与“播”应在各自范畴内发挥最大的作用,包括他们之间所需要的一些自然交叉和渗透。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在播音界议论最多、争议最大的就是播音语言的表达方式,即“怎样播”。同一篇稿子,几个人播,会有不同的播出效果,即使都从“内容出发”,但表达方法各不相同,特别是新闻播音中的模糊认识和问题就更多了。矫正了过去的“高、平、空”,“冷、僵、远”,又出现了“低、虚、软”,“轻、柔、甜”;排斥“新闻腔”后,又演绎了“表演腔”。改掉了”呆板化”,又趋于“自由化”;近几年还派生出带口语的“说新闻”。如此种种,令听众不知所以然,还误导了年轻播音员背离了播音的正确创作道路而走入歧途。 播音实践中之所以出现诸…  相似文献   

11.
安卫光 《今传媒》2011,(8):125-126
随着社会转型,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对媒介的需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电视媒体为满足受众的需求,改变传统的播音方式,产生了"说新闻"的形式。这种改变带动了新闻播音的又一次变革。近年来,有一种观点认为,传统的新闻播音风格已经过时了,所有的新闻节目应该一律由"播"改为"说",这种观点在业界也一直争论。本文通过剖析"播"与"说"这两种形式来探讨新闻播音中"播"与"说"的异同。  相似文献   

12.
吴莉 《新闻爱好者》2002,(11):41-41
随着广播电视节目改革的不断深化,新闻播音从播到说的走势越来越明显,现代说新闻在节目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对这一改革,媒体自身及受众,墙内墙外都有不同的反馈意见,有褒有贬,或抑或扬。究竟新闻的播与说哪一种形式更符合广播电视宣传的需要,更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我们不断完善,这些问题是本文试图探讨的。一、播新闻是在广播电视宣传的长期实践中形成并不断完善的。我们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自成立的第一天起就是作为党的喉舌而存在的,一直担负着政策导向、舆论监督的神圣使命,新闻节目是完成这一使命的主要…  相似文献   

13.
新闻类节目是各级广播电视台站的骨干节目,也是收视率最高的节目.因此,作为新闻节目的重要环节——播音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把新闻播好,更好地为受众服务,本试就新闻播音避免“一种格调”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新闻节目流程都是由编辑编好稿子再由播音员一字不落地“播”,目前,不少电台正尝试编播一体,由主持人选编稿件再夹叙夹议“平民化”地“说”出来,这就是“说新闻”。其实,“说新闻”就是新闻节目的“主持人化”,这也成为时下新闻节目变革的一种尝试,在这样的背景下,主持人如何才能说好新闻,怎样“说”才能符合节目变革的需要?笔者把近两年来“说新闻”的体会总结成文,以期与同行交流探讨。  相似文献   

15.
广播新闻节目,是人们生活中获取信息的一种途径,随着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加,广播新闻不仅要创新内容,也要丰富播音语言样态。文章从融媒体时代广播新闻播音特点出发,介绍了广播新闻中的播与说以及两者区别,阐述了融媒体时代播新闻和说新闻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无论是"说新闻"还是"播新闻"都是新闻播音员播报形式的具体表现,因此,不管是"播新闻"还是"说新闻,"在驾驭节目时具备了足够的"功力",并能根据节目的定位和表现形式在播、说、评、访的主持形式和风格上因势利导,形成个人的人格化、个性化的特点,为广大受众所接受、认可,就是一个成功的传播者。将这些不同的形式相辅相成,和谐统一地运用起来就是一个成功的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17.
杨伟 《视听纵横》2004,(4):115-116
播音风格是播音员在播音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和个性特征,纵观历史,不同时期的播音风格可以折射出不同的时代特征。今天,科学技术高度发展,人民的精神化生活日益丰富,人们开始不再满足于听“正襟危坐”式的播新闻。为了适应这种变化,我们的新闻传播中出现了一种新的概念——  相似文献   

18.
最近几年,广播电视新闻节目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随着新闻板块、民生新闻栏目的大量涌现,播音员主持人的播报方式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传统的“播”新闻正受到“说”新闻的挑战,一时间,“说”新闻成了一种时尚潮流。那么,怎么把新闻说好,播新闻和说新闻是否格格不入呢,下面结合自己的工作体会和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播报”一直是新闻的传统表现方式。在这种方式中,新闻节目的播音员字正腔圆,语势稳健,非常讲究分寸感。但是,1998年陈鲁豫《凤凰早班车》的开播,带来了令观众耳目一新的“说新闻”方式,与传统的“播新闻”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不过,由于长期以来中国新闻只有“播”这一种形式,因此,“说”确实让人感到新奇。  相似文献   

20.
计亮 《新闻世界》2009,(9):58-59
新闻具有的“新鲜、真实、时效、价值”等特点,对播音员的新闻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文结合实例,详细论述了播音员如何把握新闻的特点,体现新闻之“新”、“真”、“快”、“要”,从而播好新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