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吴青、陈恕伉俪,是作家冰心、社会学家吴文藻的女儿女婿。我与吴青、陈恕伉俪的交往始于上世纪末,为编《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冰心、吴文藻合著)那本书。冰心的这本书,本列入"丛书"第一辑,最早托萧乾介绍,热心的萧乾对我说,他已经答应冰心,她年纪太大,不要再给她揽活了,因此一直被搁置。没有冰心、吴文藻加盟丛书,我总觉得太遗憾,因多年前本就与冰心有多通信函交往,我就硬着头皮给吴青、  相似文献   

2.
认识张中行先生的时间并不长,每次到他那里,都愿意听他聊天。有一次去向他约稿,谈起了当前散文的写作, 先生忽然对我说: 好的文章,许多写得都十分轻松,并不给人一种用力去写的感觉。鲁迅、周作人的作品,就很自如,那是写到了境界的。 那次听他讲了许多事情,惟独这一句话,我记得清清楚楚。后来仔细想了一想,觉得真是经验之谈。我在读了张先生的大量文章后,发现先生的文  相似文献   

3.
黄源先生离开我们已经好多年了,但是他的音容笑貌仍然常常在我的眼前出现,他的海盐口音虽然多年没有听到了,但一想起黄源先生生前每次开会讲话时的情形,立刻耳畔响起老人家浓重的海盐口音。我在粉碎"四人帮"以后,因为业馀学习现代文学,研究茅盾,与黄源先生有过二十多年交往,聆听过他老人家的多次教诲,也多次得到他老人家的无私帮助,尤其是他八十多岁的高龄,  相似文献   

4.
在新闻圈内,大凡熟悉冯英子先生的,都尊称他冯英老。冯英老是我的老师,因为建国前他曾任教于上海民治新闻专科学校(建国后并入复旦大学新闻系)而我是1947届民治新专的学生。虽然冯英老没有授过我的课,但称他老师是名正言顺的。然而,作为师生辈,在长期的交往中,我发现他大半是把我当作他的老朋友,而并没有认真地把我视为他的学生的。我认为这或许不是我的凭空忆想,比如,我如果隔了较长时间没有去看望他,一旦去了,相见之下,他会脱口而出:“喔。老兄您来了。”我之所以写下我的这种感觉,因为它可以充分说明,冯英老的为人…  相似文献   

5.
在每个人的记忆库里,大抵都有一些闪闪发光的珍宝。五年前我对叶圣陶先生的一次采访,便是一颗特别珍贵的宝石,在我的记忆里一直闪烁着璀璨的光华……那是1982年11月下旬,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我参加了新华总社组织的大会报道组,负责上海,江苏,河南三个代表团的报道。我在江苏代表团的名单中发现了叶圣陶先生的名字,会务组的同志告诉我,叶老今年88岁了,但身体还很清健,他的家就在离招待所不远的东四八条胡同,说不定他老人家会来参加小组讨论呢。  相似文献   

6.
1956年春,大概是三月间,我到纽约胡适之先生家里去看望他和他夫人。胡先生见到我就说:"你知道我这几天作甚么?我在写丁在君(文江)的传。他曾经告诉我说,《野叟曝言》里写的中国西南地理,大致不错。你有《野叟曝言》没有?"  相似文献   

7.
金岳霖先生     
西南联大有许多很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是其中的一位。金先生是我的老师沈从文先生的好朋友。沈先牛当面和背后都称他为“老金”。大概时常来往的熟朋友都这样称呼他。关于金先生的事,有一些是沈先生告诉我的。我在《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一文中提到过金先生。有些事情在那篇文章里没有写进,觉得还应该写一写。  相似文献   

8.
林寅 《新闻天地》2008,(9):39-40
8月2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专门看望为我国科技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何泽慧老人。这不是总理第一次来看望她,3年前,温家宝曾在中秋节来到这里登门看望何泽慧,临走时和老人约定每年来一次。一诺千金,继去年再次探望后,今年温家宝又一次登门看望老人。而出门的时候,总理忽然回转身来,用双手握住何泽慧的手笑着说:“我一年来看您一次。希望您明年比今年更好。”  相似文献   

9.
新闻漫画家访谈栏目自开栏后,一直空着一期版面,那是给漫画家丁聪先生留下的。这位用良知和正义作画一生的前辈,在硝烟中成长,在作画中成熟.他笔下的漫画折射出百年来中国社会的历程。我们始终在关注着、追踪着老人家。我们既不能过多地打扰已是古稀之年的老人,又要把老人家不凡的漫画生涯告诉我们的读者。终于,2005年10月,我们的编辑在吉林卫视看到纪录片栏目《回家》播出的献给丁聪90岁寿辰的特别节目《漫画时代》。辗转、曲折,终于和制片人取得联系。该栏目组两次跟随丁老寻访上海故居,整理三年来的采访实录、节目文稿。从采访到播出,他们一直沉浸在激动、感慨、无限钦佩之中。播出后,手中的笔依然离不开老人家。于是他们作为编辑部的特约记者,写下了这篇专访——[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2010年12月29日,洛风同志(原名张凤葆),以92岁高龄驾鹤西去,离开了我们。我之所以在时隔一年以后,才写这篇悼念并纪念他的文章,这其中有一定的原因。在2008年以前的十几年中,每年春节,我都和我的老伴一起,去看望洛风同志,给他拜年。但在2009年以后的两年中,我因一直在生病,没有去看望过他。2011年1月下旬,我病情稍好后准备春节前再去看望洛风同志,于是给他的家里打电话,没想到他的家人告诉我,洛风同志已于一个月前  相似文献   

11.
陈村 《网络传播》2005,(11):86-87
巴金先生于10月17日下午七点零六分去世,享年101岁。我在二十几分接到朋友打来的电话,要我核实。打宗福先的手机,他在病房,告诉我巴老刚才去世了,我听到电话中传来的哭声。我在当版主的“小众菜园”发了个帖子《巴金先生去世》,并将它在99书城论坛总固顶。独自坐了一会,想想老人家的一生过得真是艰难。  相似文献   

12.
(一 )1956年 ,我在南京大学历史系任教时 ,因为和数学系的老教授余光火良先生同是安徽人关系 ,平时有些来往。余先生是安徽桐城人 ,原来是金陵大学理学院数学系的教授。一天 ,我到余先生家中谈起了陈独秀的事情。余先生说 :“我们安徽人不叫他陈独秀 ,都称他的字 ,叫他陈仲甫。”余先生接着说 :“陈仲甫判刑后 ,关在南京老虎桥模范监狱里 ,我和我内人李相珏 (按 :李相珏为李相敷之妹 )每月都到老虎桥监狱去看望陈仲甫 ,把他的换洗衣服拿出来洗洗 ,也给他做些小菜送去。1937年上海‘八·一三’事变后 ,有天我突然收到陈果夫、陈立夫兄弟二人…  相似文献   

13.
著名女作家韩素音在她的一篇题为《我讲几句心里话》的文章里,对要写什么样的新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位外国作家说:“告诉读者几个秘密,你们大概都知道邓小平、万里等人喜欢玩桥牌。你们可知道朱镕基先生会唱京戏?以前新华社香港的副社长李储文是上海京戏协会的主要成员,吊起嗓子来真是不同凡响。万里先生还爱打网球,不要以为他老人家跑不动了,这也是新闻。北京的领导人把你们的生活趣事多说一些,这样老百姓会更感亲切。即使大人物也会和太太吵架,也有不听话的儿女。我们都是人,我们不是神,有血有肉的人,有喜有悲的人。在这…  相似文献   

14.
金岳霖先生     
西南联大有许多很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是其中的一位。金先生是我的老师沈从文先生的好朋友。沈先生当面和背后都称他为“老金”。大概时常来往的熟朋友都这样称呼他。关于金先生的事.有一些是沈先生告诉我的。我在《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一文中提到过金先生。有些事情在那篇文章里没有写进.觉得还应该写一写.  相似文献   

15.
蒋介石之死     
翁元 《出版经济》2006,(5):25-26
1975年4月5日上午,蒋经国和往常一样,一大早就到士林官邸来看望父亲.通常,他早上会和蒋介石就一些政务,做短时间的交谈,他们交谈时,从不避讳我们这些在一旁的随侍.那天,我依稀听见蒋经国告诉老先生,说他上午要去参加纪念张伯龄先生的100岁诞辰,下午还要到阳明山陈大庆和苟云生的坟上看看.一会儿,他就退出老先生的房间,从小楼离去.  相似文献   

16.
金岳霖先生     
汪曾祺 《出版参考》2005,(14):40-41
西南联大有许多很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是其中的一位.金先生是我的老师沈从文先生的好朋友.沈先生当面和背后都称他为"老金".大概时常来往的熟朋友都这样称呼他.关于金先生的事,有一些是沈先生告诉我的.我在<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一文中提到过金先生.有些事情在那篇文章里没有写进,觉得还应该写一写.  相似文献   

17.
书画与著述怡情两相彰──我的业余生活朱建亮最近,酷爱书画的《图书馆》编辑部韩继章先生因偶见我一幅赠友人的山水画,而忽然生出邀我写一篇杂记的念头来,谓我学术上已尽人皆知而业余书画生活尚待介绍云云,收到邀函,我自然高兴。因为这是一件很有趣味的事情。我的学...  相似文献   

18.
金岳霖趣事     
西南联大有许多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是其中的一位。金先生是我的老师沈从文先生的好朋友。沈先生当面和背后都称他为“老金”。大概时常来往的熟朋友都这样称呼他。关于金先生的事,有一些是沈先生告诉我的。我在《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一文中提到过金先生。有些事情在那篇文章里没有写进去,觉得还应该写一写。金先生的样子有点怪。他常年戴着一顶呢帽,进教室也不脱下。每一学年开始,给新的一班学生上课,他的第一句话总是:“我的眼睛有毛病,不能摘帽子,并不是对你们不尊重,请原谅。”他的眼睛有什么病,我不知道,只知道怕阳光…  相似文献   

19.
严农 《军事记者》2004,(11):63-64
1938年春,台儿庄大捷之后,先父严怪愚到了徐州。同旅社住的一位《武汉日报》的记告诉父亲,说:“名记范长江明天便要到徐州来了!”语意中似挟讽诮。父亲说:“本是名记嘛!我们欢迎!”他愤愤地说:“什么名记?!我就不信那一套!未来之前,先创气氛,要别人为他准备住处,安排生活;既来之后,又大宴宾客,到处拉扯,简直像个大官僚!老实说,没有《大公报》这块牌子,凭他的本事,他‘红’得起来吗?”(长江当时是汉口《大公报》战地特派员)父亲说:“我佩服的倒是他的本事,而不是《大公报》这块牌子。  相似文献   

20.
记得初识冰心先生的作品是念小学的时候,那时虽然不能全部读懂其中的意蕴,但冰心先生作品中洋溢的纯净、童真以及女性特有的爱与柔情,却已在我心中烙下不灭的印记。转眼间,自己的人生岁月已从日出走到了正午,其间冰心先生的作品断断续续又反复读过诸篇,这些经过近百年时光磨洗的文字,一次又一次的撩动着我的思绪。2004年社里决定由我来主持《冰心儿童文学全集》的改版工作。与文字编辑的沟通以及分析发行部门的市场信息反馈,我将本书的设计定位锁定在“经典时尚”、“优雅纯美”、“儿童情趣”、“物有所值”这四个基础上。对于这样一部经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