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哈同花园,原址东起西摩路(今陕西北路)、西迄哈同路(今铜仁路)、南自长浜路(今延安中路)、北至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园主是英籍犹太人欧司·爱·哈同(S.A.Hardoon),因其妻子罗迦陵原名俪蕤,故名"爱俪园",习称哈同花园.  相似文献   

2.
回音     
正@蔡美权:最近翻阅《档案春秋》过刊,发现有多篇有关哈同花园的文章,在此我想提供一则线索。我手头有本笔记本,其中有八张有关哈同花园的绘画作品,是《爱俪园梦影录》的作者李恩绩所绘,对于研究哈同花园的历史原貌似有所参考价值。李恩绩是哈同花园的画师,写过不少关于哈同花园的掌故。@微尘:时光荏苒,2019又翻开了新的一页。翻阅《档案春秋》杂志,它如同一把扫帚,把历史灰尘毫不留情地扫去,留下一件件往事人物的历史本源,任时光的流水再也冲刷不去。祝愿新的一年里,  相似文献   

3.
1913年6月15日,在上海爱俪园(即哈同花园)内,举行了一场本世纪初的文明结婚典礼.一时宾客盈门.  相似文献   

4.
在徐州睢宁县高作镇一带,至今还流传这样一个歇后语,潘老祥去上海——找孬.什么意思?孬,北方语系以劣为孬.潘老祥何许人?姬觉弥的嫡亲叔叔.姬觉弥又是谁?旧上海爱俪园的大总管也. 爱俪园,在民国时期的上海可是大名鼎鼎.该园是上海滩上最大的私家花园,为英籍犹太商人哈同的私产,又名"哈同花园". 关于姬觉弥,曹聚仁在《爱俪园之忆》中说姬原名叫潘孬,年轻时流浪北方,曾经在晚清皇宫里住过一段时间,因此知道一些宫廷的礼仪.后进哈同花园,也因此自比大太监李莲英,把哈同夫人罗迦陵服侍得如同慈禧一样.  相似文献   

5.
<正>上世纪阴十年代,上海威海卫路有一处叫做"张家花园"的里弄(即今威海路590弄),北面弄口与麦特赫斯脱路(今泰兴路)相通。弄内住宅整齐,路面开阔,两侧植有夹竹桃、冬青等树木,环境比较幽静。当时弄内有一所"私立光明小学"(今弄内84支弄1号),为二层住房结构,楼下有天井、大厅和教师办公室,楼上有4—5间房间作为教室。"树群义务夜中学"(简称"树群夜校")就租办在此,晚上在这里上课和进行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6.
1912年2月26日邓拓出生在福建省闽侯县(今福州市)道山路一个清贫的知识分子家庭。父亲邓鸥予在中学任国文教员,母亲严佳绮是家庭妇女。 1917年邓拓进道山路天皇岭小学读书,学名邓子健。 1922年开始学习书法、收集文物。经常同二哥邓仲辅到附近的乌石山去观摩石刻,描绘临摹,用自制的“扫帚笔”蘸着清水练习书法。  相似文献   

7.
回音     
正瞿铭荣:《档案春秋》2020年2月刊上《伏罗希洛夫访问上海记》一文,使我回忆起当年情景。1957年4月,我就读于"时代中学"读初一下,那时学校在延安中路1135弄底(今"延安饭店"西侧弄底,靠近华山路)。伏罗希洛夫到沪那天市里组织市民在马路上夹道欢迎,正好路经延安中路。我家住在"慈厚南里"的安南路(今安义路)弄口(现在静安嘉里中心香格里拉大酒店),下午我到"慈厚南里"的延安中路  相似文献   

8.
正清朝末年的扬州,先有仪董学堂(校址在今扬州市解放桥西堍东关小学),后有两淮中学堂(校址在今扬州市东关小学,部分校址在今扬州市东关街)。进入民国,始有省立第五师范学校(校址在今扬州市广陵路梅花书院)。这三所学校是江苏省立扬州中学发展史上早期的三座里程碑。今天人们使用的三所学校开办日期,是  相似文献   

9.
敖庆善,达斡尔族人,姓敖拉(译音)氏,名庆善,字同甫,原籍黑龙江齐齐哈尔音沁屯(今为齐齐哈尔市郊区卧牛吐乡音沁大队),后从音沁迁居他哈,最后定居齐齐哈尔。他生于清同治六年(1867年),卒年不详。据满洲报社发行的《东北人物志》636页记载,敖庆善六十岁还在世。(按该书记载其名为敖庆喜,当是检字之误。)他是黑龙江较早的一位藏书家,生平好学,喜爱读书,并精通满、蒙、汉三种语言文字,从  相似文献   

10.
场所作为一种空间界限,不仅具有地理意义,而且有一定的社会文化内涵,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清末民初的哈同花园作为沪上私园之首,其特殊的场所空间吸引着众多阶层。它从最初的私人专用,拓展为政治要人聚会之地、文人雅士交往之所和慈善救济筹款之处。花园的空间布局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们行为活动的同时,又塑造着花园空间中的场所精神。这种场所精神是人与空间长期互动的结果,它在历史积淀中形成,并在历史进程中不断发展与演变。通过吉光片羽的诗词、楹联和叙事文学的情感表达,不仅可以探索清末民初园中之人对花园场所精神的感知,还能更好地理解现存历史建筑的文化内涵及其背后的时代烙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