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孩子自私源于谁“为什么我的孩子这么自私?我对他那么好,可是他一点都不知道心疼我,更别说对别人了……”许多家长发出这样的慨叹。孩子的自私,除了有本能意识外,主要还跟家长们的误导有关。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有责任让孩子懂得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要分担共享的道理,树立关  相似文献   

2.
我的孩子今年12岁,上小学6年级,我和爱人都没有兄弟姐妹,奶奶爷爷外公外婆和我们三家就这么一个孩子,对他的疼爱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可是我儿子对所有的爱熟视无睹,以自我为中心。为什么我的孩子这么自私?河北家长李微孩子的自私,除了有本能意识外,主要还跟家长们的误导有关。有些大人们爱逗小孩玩:“宝宝,这个苹果给我吃了。”“宝宝,这个洋娃娃我抱回家啦。”小孩通常会本能地把自己的东西赶紧往身后藏,或者是赶快往自家跑。久而久之,他们的自私心理会越来越强烈,直到有一天连自己的妈妈也不准乱动他手里的东西。有好东西也想不到与别人分享…  相似文献   

3.
我遇到过这么一位家长。他的儿子放学不按时回家,和一群孩子爬到学校的大铁门上玩儿。这是很不安全的!于是我逐一找来了他们的父母,讲孩子行为的危险性。其中有一位家长居然惊喜地对我说:“老师,你说什么?我的孩子爬铁门?真的?他敢爬铁门了!真好,真好!”家长的反应让我一头雾水!也就是这位家长的儿子,读到高年级的时候竟然向他的语文教师提出:“我不写作文、不写日记行吗?我可以用图画来代替!”他的语文老师“慷慨”地答应了。后来,这孩子考上了美院。父亲的“另类”,让儿子也很有个性!父亲希望儿子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也许爬铁门是孩子…  相似文献   

4.
随着儿子一天天的长大,我发现自己过去的想法很自私。在我的潜意识里总是有意无意地把自己摆在家长的位置,时间久了,不仅拉大了与儿子的距离,而且还错过了与儿子交朋友的机会。儿子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有一天,他兴高采烈地对我说:“爸爸,给我10元钱。”我问他要钱干什么,他说:“爸爸,你相信我,过两个月以后我再告诉你好吗?”我一听就火了,蛮横地说道:  相似文献   

5.
曾有一位李姓家长写来一封信。信是这样写的:自从8年前儿子落地后,我生怕孩子染上独生子女惯有的毛病——自私、待人缺乏宽容,因此平时十分注意家教,尤其是教育儿子“打架不是好孩子”,严禁孩子在外“寻衅滋事”。“六一”儿童节那天,我带孩子到公园玩,儿子很快与一个年龄相仿的男孩玩了起来,片刻后,不知何故,两个男孩发生了口角。我看见对方男孩  相似文献   

6.
一位爸爸下班回到家已很晚,劳累并且有点烦。他发现5岁的儿子靠在门旁等他:“爸,我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什么问题?”“爸,你一小时可以赚多少钱?”儿子问道。“假如你要知道的话,我一小时赚20美元。”“喔。”儿子低下了头,接着又说,“爸,可以借我10美元吗?”父亲发怒了:“如果你问这问题只是要借钱去买毫无意义的玩具的话,给我回你的房间并上床。好好想想为什么你会那么自私——我没时间和你玩小孩子的游戏。”儿子安静地回到自己的房间并关上了门。父亲坐下来还很生气。约一小时后,他平静下来了,并觉得自己可能对孩子太凶了——或许孩…  相似文献   

7.
我的儿子才上小学四年级,可是经常欺负学校的小朋友,同学们都怕他,说他是“小霸王”。我们教育他、训斥他甚至打他,都没用,他仍然骄横跋扈。怎样做才能改变我的儿子呢?江苏无锡王强孩子爱欺侮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娇生惯养,过于溺爱。凡事以孩子为中心,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使孩子从小形成自私、蛮横、跋扈的个性,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忘却了社会环境的不同,恃强凌弱,不能协调同伴间的关系。2.孩子观看那些内容充满暴力的影视片,不能辨别是非好坏,模仿片中的暴力动作而欺凌弱小。3.有的家长或其他亲人在待人接物上态度粗暴,蛮不讲理。有的…  相似文献   

8.
儿子放学回来,撅着嘴,一声不响地坐在书桌前。“又是怎么啦,才开学几天?”我走过去问。儿子委屈地说:“妈,今天评班干部,我又没评上!”又是这个老问题。作为家长,又是教师,我不能不替孩子考虑这个问题。公平地讲,儿子各方面表现不错:成绩名列前茅,兴趣广泛,人缘也挺好,有一大群好朋友。上个学期,我曾就他是否适合当班干部问题跟他们老师了解过。老师笑笑说,每个家长都认为自己的孩子  相似文献   

9.
问:我的儿子今年11岁,脾气特别犟,老是和我们对着干。交待他做完家庭作业后再去玩耍,他偏说:“我不嘛!”孩子损坏了邻居家的东西,我们命令他去道歉赔偿,他也说:“我不!”孩子为什么总是与我们作时、顶牛呢?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答:首先,家长不要轻易说“不”字。当孩子对你提出某种要求  相似文献   

10.
陈钰 《教育导刊》2006,(3):55-55
当家长在外辛苦工作,劳累奔波了一天后回到自己为之付出努力的家时,却要面对孩子违反纪律的投诉,你会怎样?是大发怒火,抑或严厉批评呵斥?或是听之任之,来个“冷处理”?下面,先来听听两位家长的感言。家长一:不打不成器我曾热衷于这一传统而“高效”的方法。早晨,我的一巴掌能让只顾着玩的儿子乖乖吃饭;晚上,我的一巴掌又能让儿子乖乖地离开电视机上床睡觉。这种方法即时见效,让我深信孩子“不打不成器”。但是,随着孩子渐渐长大,我的内心越来越感到不安和焦虑——孩子开始说谎了,他说慌是因为怕挨我打,这让我很震惊。我开始意识到自己管教育…  相似文献   

11.
Q杭州家长李云来电问:“我的孩子有自私、小气的毛病,有什么好的东西她先要,有什么好吃的她先尝。可是在集体生活里,大家应该互相谦让,互相帮助才行。我们劝说过她,但效果不大。请问,怎样才能有效地帮孩子改正自私、小气的毛病呢?”A主持:独生子女家庭,孩子承受着太多的宠爱,时间一久,幼稚的孩子就会在长辈的这种关爱中滋生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以为什么都应该是“我”的。要想纠正孩子这种坏毛病,关键在于家长智慧地引导和教育。我们看看杭州市学军小学的部分家长是怎么说的。观点1改善家庭教育环境最重要。我的孩子是由他的外婆带…  相似文献   

12.
杭州一位家长来电说:我那读初二的儿子常常偷偷往外打电话。瞧他的神态,我担心他早恋了。我想,万一他早恋了那该怎么办?主持:正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开始对异性产生浓厚的兴趣,即所谓的“情窦初开”。实际上,这是一种心理发展的必然历程,只要我们家长对孩子作出适当、正确的引导,它不会影响孩子的成长的。下面我们听听部分家长是如何对待孩子所谓的“早恋”问题的吧。  相似文献   

13.
江苏南通一位家长来信说:我儿子今年上小学四年级,我发现他话越来越少,越来越难沟通。早上叫他好起床了,不要迟到。他回你一句“:烦不烦?”叫他抓紧时间好做作业了,他又说“:烦死了。”叫他快点洗漱,早点睡,他不耐烦地说“:谁不知道。”我真不明白,我没说错啊,怎么这样难沟通?答:家庭教育是建立在亲子沟通的基础之上的,所以,与孩子建立平等的亲子关系,进行良好的沟通,是有效教育孩子的前提。以下建议供你参考。1.做孩子的朋友。放弃家长的权威,改变控制孩子的意愿。尽可能避免使用一些如“应该”“不要”等命令式的词语。尊重孩子,在态度上…  相似文献   

14.
曾听到家长的抱怨:“我问儿子在幼儿园学了什么,儿子说就是玩,玩沙、玩积木、看花看树看动物。你们幼儿园到底学不学知识呀?”也曾听到妈妈们这样讨论:“我孩子总是不静下心来好好学习,就知道玩,啥也不会,从没听他唱歌或讲个故事。” 到底什么是孩子的学习?孩子该学些什么?孩子们应该怎样学习?这些一直是困扰着  相似文献   

15.
曾听到家长的抱怨:“我问儿子在幼儿园学了什么,儿子说就是玩,玩沙、玩积木、看花看树看动物。你们幼儿园到底学不学知识呀?”也曾听到妈妈们这样讨论:“我孩子总是不静下心来好好学习,就知道玩,啥也不会,从没听他唱歌或讲个故事。”到底什么是孩子的学习?孩子该学些什么?孩子们应该怎样学习?这些一直是困扰着  相似文献   

16.
一个雷电肆虐的风雨之日,我想到了托儿所的儿子。当我赶到托儿所时,儿子“哇”地大哭着向我扑了过来。站在旁边的一位家长埋怨我:“你怎么到现在才来?你孩子刚才可能害怕,哭得很厉害。托儿所阿姨威胁他说,再哭就把他扔到外面去。”“她怎么能这样对  相似文献   

17.
去幼儿园做家长培训时,总会遇到家长问:“我的儿子怎么那么贪玩呀?他总是坐不住,一点也不爱学习。”抑或是:“这间幼儿园让孩子花在玩上的时间太多了,教  相似文献   

18.
在一次中学生心理课上,老师当堂提出了一个问题“哪些同学和家长是知心朋友?”儿子略加考虑后,第一个举起了手。在儿子心目中,我与他有着父子和朋友的双重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还要从“玩”上说起。儿子长到3岁的时候,生性好动的性格日益显露。傍晚,刚从幼儿园回家的儿子便软磨硬泡地拉着我去“开球”。当时,家里的旧足球太大,常常是儿子把球踢出去了,自己也摔个屁股蹲。见儿子的眼泪就要掉出来,我又把球传到他的跟前,他破涕为笑,站起来,接着又是一脚。天黑了,我边给儿子洗澡边和妻子讨论: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对孩子身心的发育是有益的,与孩子同玩也是初建亲情的过程。于是,我带儿子选购了  相似文献   

19.
史峰 《家长》2013,(12):11-12
现在,不少家长抱怨孩子太自私,缺少责任感,不体谅父母的辛苦。说实话,我也曾深有同感——因为对儿子太娇惯,以前我儿子在家总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有时我们想让他帮我们做点事,简直比登天还难。不仅如此,他还总能说出一大堆拒绝我们的理由。这不,一天妻子正在厨房做饭,因为天热,妻子热得满头大汗,眼看汗珠要滴到炒菜锅里了,她急得对客厅里的儿子喊:“儿子,快帮妈妈拿条毛巾来,擦擦汗。”  相似文献   

20.
体恤儿子     
著名作家梁晓声先生是我刊的老朋友、老作者,他曾经为我刊写的“我开始告诉儿子”一文,获得浙江省期刊评奖优秀文章,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这次他在百忙的创作中又为我们写下了“体恤儿子”这样充满深沉父爱的文章,家长朋友们,你们是否在心灵深处,也这样的体恤孩子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