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绘画三千年》一书的出版,使我们在重要而又漫长的旅程中向前迈出了一大步。我之所以说这是一次意义深远的旅程是考虑到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中国文化与文明”系列丛书的产生,反映了当我们步入  相似文献   

2.
郝玲 《生态文化》2007,(6):I0002-I0002
“未出土时先有节,到凌云处总虚心。”11月2日晚,“竹藤之夜——国际竹藤组织成立十周年文艺晚会”在世界上惟一所有乐器都由竹子制作的乐团——北京良宵竹乐团演奏的美妙旋律中拉开序幕。晚会为观众送上了一场视觉与听觉盛餐,轻松的旋律、浓郁的风情、优美的舞姿让观众在欣赏是、感受美的同时对竹藤文化、竹藤艺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从而成为我国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之后的又一新的文明形态。从简单意义上理解,生态文明是对其他文明的一种补充,而从深层次上来讲更是一种升华。它既是其他三种文明在生态环境等领域的延伸,又是其他三种文明最终发展的落脚点。  相似文献   

4.
《中国报道》是一本世界语的综合性杂志,她创刊于1950年,在各国世界语者中拥有一批读者。他们从这本刊物中了解中国,并与中国的世界语者建立联系。发展友谊。读者喜爱《中国报道》,称誉她为“最精美的世界语刊物”,这其中有我们摄影记者的功劳,是他们不辞辛劳,用照相机记录下中国优美的风光、多姿多彩的风情、丰富有趣的人民生活,用一幅幅精美的图片向读者们展现了中国美好真实的形象。受到了读者的好评。现在我们摄影部的记者以年轻人为主,他  相似文献   

5.
戚天法 《文化交流》2009,(10):72-74
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的孟姜女故事家喻户晓,脍炙人口。优美的《孟姜女》小调到处传唱,小调旋律中人们熟悉了孟姜女、范杞梁、秦始皇。孟姜女的忠贞爱情故事,早在国人的记忆中定格,且根深蒂固。  相似文献   

6.
“寂寞是一种自由,让眼睛跟背影远走,我抱紧云的双手,想学会在天空游泳,问那只没目的的信天翁,可望见天堂的窗口?” 肩披2002年冬季的雪花,带着这曲优美、浪漫的歌声,纪如璟——一个拥有亮丽青春的外形、与众不同的气质,活得真实而又充满幻想的女孩,在蛰伏两年之后,又走进歌迷之间。她一路走来的脚步非常坚实,以两度春秋潜心打造的新专辑《寂寞的自由》出炉了,其主打单曲《寂寞的自由》,以优美特别的旋律,抒情的曲风,空灵、个性化的声音魅力,使许多歌迷为之一喜。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老、少、边、山、穷县,一个苗、瑶、侗、壮、汉5族共存,仅有16.7万人口的小县,如何做好对外宣传工作?我们对此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几年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外宣办、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和中国外文局的肯定,2000年在《宣传与文明》、《对外大传播》上先后刊出了介绍我们工作经验的文章。  相似文献   

8.
歌唱艺术就是以人声为乐器的一门音乐艺术,在音乐艺术中歌唱艺术的表现力是很强的,歌声最能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它把人们的语言揉和到美的旋律中,去为人们开辟一个崇高的精神境界。歌唱者运用熟练的发声技巧,把歌曲的旋律与歌词的思想内容用真实的感情生动地表现出来,去感染听众,使听众与歌唱者之间产生一种自然的内在联系,使听众受到感动,受到了鼓舞。 歌唱者需要有美好的声音,这是很重要的条件,如何通过锻炼,把声音修练的优美纯熟,这是每一个歌唱演员所必须追求的,但是歌唱的艺术表现不能只凭优美的声音和  相似文献   

9.
陶波湖是新西兰北岛中部高原边上的一个火山湖,面积很大,湖区有至今仍然十分活跃的多座火山,火山顶的积雪为陶波湖提供大量的水源。广阔而碧蓝的湖水,高矗而洁白的雪山,构成新西兰一幅美丽的图画。来往于新西兰首都惠灵顿与第一大城市奥克兰的游客,都要在此湖边驻脚,以欣赏这里特有的美景。夏季的一天,我们走平川、绕山沟、上高原,用了半天多的时间,从惠灵顿来到陶波湖边。公路一直绕着湖边走,让我们饱览了陶波湖的湖光山色。下了汽车,湖边优美的风光吸引住大家,喜欢摄影的自然先抓紧拍摄湖山风光,其余的都像个内行的观赏家,恨不得一下子把…  相似文献   

10.
《萧萧》是满含悲剧色彩的作品,尽管沈从文依旧用田园牧歌般的文字为读者描绘了一幅风俗画,但是在这美好的背后却满是不幸与悲伤。萧萧对人事的不知使她一步步走向了不幸,而在萧萧之后,又不知有多少人在不良文明的驱使下,在自身的蒙昧中走向同样的结局。在这悲剧书写的背后,既有沈从文对湘西世界的理性体察,也有他对民族文化的矛盾与担忧。  相似文献   

11.
引言:联合国是个似乎熟悉,却又十分陌生的地方。少部分有机会到过 纽约的国人,顶多也就是到联合国大厦参观一次,拍几张照片,立此存照。更 多的人对联合国的了解都是来自媒体的报道.而媒体的报道给人的印象不外乎 就是联合国机构臃肿庞大、会议繁多、效率低下、好事干不成几件、坏事也挡 不住几起.而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不想方设法进入联合国,能当上安理会成员 则更是大家追求的目标。特别是安南的安理会改革方案不久前掀起的一场世界 性的轩然大波.至今,仍在人们耳边回荡。联合国到底为什么如此这般?其魅 力或者说魔力何在?这部世界上最为庞大的外交机器如何运行? 本刊特别约请长期跟联合国打交道的外交官陈伟雄带领读者进行一次 "联合国纸上游"。大家会发现,陈伟雄是一位出色的导游,他的讲述就像是在有滋有味地慢慢剥开一个橘 子,又像是缓缓展开一幅美丽的画卷;他带你从正门进去参观富丽堂皇的大厅,更难得的是他领你去欣赏 小巷背后的民风;他让那些鲜为人知的有趣的故事跃然纸上;他让各国外交官那些各具特色的表情栩栩如 生。他的介绍内容丰富.文笔犀利风趣.语言诙谐幽默。在世界上大家都离不开联合国的今天.欢迎读者 与我们一起进行一次难忘的旅行。 --黄友义 (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兼总编辑)  相似文献   

12.
陈昌泉 《职业圈》2010,(25):71-72
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我们要按照十七大的部署和要求,坚持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并重,大力推进平原县的生态建设,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实现平原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从2013年秋季提出至今,"一带一路"倡议已经实施五年时间。对于这一倡议,国际社会从陌生到熟悉,从旁观者到参与者,共同见证了"一带一路"带来的发展机遇、变革动力与共赢效应。来自不同主体的声音汇聚在国际舆论场上,形成了几种明显不同的论调。对于这些论调,我们要区别对待、合理回应,以有效引导海外舆论导向,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对于正面舆论,我们要积极回应,共同唱响合作共赢的正能量;对于中性舆论,我们要耐心解释、用心沟通,用建设实践与成就说服人;对于别  相似文献   

14.
“文化”和“文明”的概念都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二者相互关联,但又有各自的意义,其关系是相对的,也是互相包容的。文明体系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和人的文明。文化与文明的区别可以从几个方面看:从时间上看,文化比文明早;从空间上看,文明有地域性,文化可以多方向传播;从内容和形式上看,文明为内,文化为表;从性质上看,文化有积极的和消极的方面,文明是进步状态。文化创造文明,文明推动文化。  相似文献   

15.
"文化"和"文明"的概念都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二者相互关联,但又有各自的意义,其关系是相对的,也是互相包容的。文明体系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和人的文明。文化与文明的区别可以从几个方面看:从时间上看,文化比文明早;从空间上看,文明有地域性,文化可以多方向传播;从内容和形式上看,文明为内,文化为表;从性质上看,文化有积极的和消极的方面,文明是进步状态。文化创造文明,文明推动文化。  相似文献   

16.
文明的层次     
前几年去美国,天天乘着一辆大巴东奔西跑,开车的是位美国师傅,他对我们的态度先是老皱眉头,后来又像个拨浪鼓似地总摇头,最后快要分手时才改成笑容满面。最初,我们吃的喝的擦的,每次都会将剩余的杂物丢弃在座椅上下,下车游逛之后回到车上,看见车厢已被收拾得干干净净,脸难免发烧。人有脸树有皮,从此大家变得文明起来,再有杂物都会自觉地放进垃圾袋、塞进座椅背后的网筐里。正当我们为自己终于懂得如何文明而高兴时,又发现在停车休息期间,美国师傅还要把我们的那些小垃圾袋——装入一个大垃圾袋,再拖到车厢的前面。看见他一  相似文献   

17.
电子音乐跳跃着当代文明的旋律,而我却偏偏难忘乡间那秋夜绵绵的唧唧虫鸣。秋夜的百虫之声呵,你催化了我怀乡的黏稠的情愫。  相似文献   

18.
正这一幅幅神秘抽象、色彩艳丽的画卷,就是舟山的渔民画。踏浪而来,蘸海作画。海岛上的渔民画家用大海的天真纯朴和无限的想象,把美好的愿望以及真挚的情感,通过一幅幅奇趣构思的斑斓图画表现出来,画中浸透了海味。1980年首届舟山渔民画展览成功举办后,舟山的渔民画升华为一种反映海洋文化、海岛风情的优美画卷,成为展示中国海洋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提起红色革命歌曲,脑海中就会立刻闪现出几首耳熟能详的旋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东方红》《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走在大路上》等,一首首经典作品中充满斗志的旋律加上令人振奋的歌词,不管何时回味起来都会心怀感动,会不自觉地激荡起对祖国的满腔热爱与自豪。这就是红色革命歌曲的魅力所在,不管身处何地,无论年龄、职业,只要放声歌唱,就可以瞬间震撼心灵,凝聚力量。本文主要从社会学视野研究红色革命歌曲的思政教育价值,旨在用红色革命歌曲的文化影响力来优化与丰富思政教育内涵。  相似文献   

20.
我们知道,文化是文明的活的灵魂,文明是文化活动的凝结;文化体现了人的能动性自觉性,文明是人能动地改造世界改造自身的成果;文化主要反映人的精神状况,包括情感、思维能力、价值观念等。它有积极与消极之分,而文明反映社会整体状态。涵盖人、社会、自然环境的互动关系,标志着进步与发展。可见,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作为灵魂和主体能动的方面,文化建设的状况决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