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2 毫秒
1.
研究了铁电-驻极体复合材料的受辐射效应,发现吸收一定累积剂量的γ辐射后,复合材料的体电阻ρ、介电常数ε、纯热释电系数P、压电常数d33的数值和热电驰豫、极化驰豫特性都将发生变化。一种复合材料存在两个累积辐射剂量数值界限:r和R0。当累积辐射剂量小于并接近r0,复合材料的ρ、ε、P和d33的衰减趋势与自然老化基本相同;当累积辐射剂量大于R0,复合材料将永久损伤,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γ辐射的电离作用导致  相似文献   

2.
给出了一种铁电体热机模型,讨论了铁电体极化对热机效率的影响,得到了铁电体热机等温等电压下不可逆卡诺循环效率的表示式。  相似文献   

3.
应用改进的有效媒体理论研究了铁电-聚合物颗粒复合材料的热电性质,当颗粒浓度在渗流阈值附近时,界面效应非常重要。因此,在有效媒体理论中,考虑到颗粒的界面效应,得到了铁电颗粒复合材料的热电系数在渗流阈值附近有一陡增,这与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一致。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新型铁电复合材料ATGS-PVDF受γ辐射效应。实验发现当吸收一定累积辐射剂最后,复合材料的体电阻ρ、电容率ε、纯热释电系数P和热电驰豫时间τ都将发生变化。还发现对于此复合材料存在两个辐射剂量的数值界限R1和R2。当累积辐射剂量小于或接近RI时,复合材料的ρ、ε、P和τ的变化趋势与自然老化规律基本相同;当累积辐射剂量达到或超过R2后,复合材料将产生永久听见伤。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γ辐射的电离效应在复合材料中产生的正负电离电荷和局域辐射势阱是复合材料产生上述辐射效应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基于最近理论上对复合铁电隧道的研究,进一步探讨了复合铁电隧道结中介电层势垒和铁电层势垒的空间相对位置对电子隧穿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固定铁电材料极化方向时,交换介电材料和铁电材料的空间相对位置,将显著影响复合隧道结的隧穿电导,且当介电层的厚度达到1nm时,隧道结隧穿电导的差异会达到两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6.
依据氯化钠溶于水的过程分析,构建简洁而实用的分子电性分析模型。在补充电子式等相关化学用语的基础上,充分借助电性分子电性模型,对钠和氯相关的反应进行分析预测并实验验证。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宏微结合、实验验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在逻辑推理和实践探究中不断提升师生的化学学科理解力。  相似文献   

7.
复合材料因其具有特殊的介电特性,在微电子器件和纳米电子器件的研究领域正日益受到人们重视。近年来,指导复合材料研究的介电理论已引起人们的浓厚兴趣。本文综合论述了金属—绝缘体复合材料的介电理论和绝缘体—绝缘体复合材料的介电理论的研究现状,对目前有关复合材料的介电理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及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铁电─驻极体复合材料的受辐射效应,发现吸收一定累积剂量的γ辐射后,复合材料的体电阻ρ、介电常数ε、纯热释电系数p、压电常数d33的数值和热电驰豫、极化驰豫特性都将发生变化。一种复合材料存在两个累积辐射剂量数值界限:r0和R0。当累积辐射剂量小于并接近r0,复合材料的ρ、ε、p和d33的衰减趋势与自然老化基本相同;当累积辐射剂量大于R0,复合材料将永久损伤。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γ辐射的电离作用导致复合材料内部局域态分布的改变是产生上述辐射效应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利用平均场近似下的横场伊辛模型理论,研究含结构过渡层与界面耦合(铁电界面耦合和反铁电界面耦合)的铁电双层膜的尺寸对其极化与介电极化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极化与介电极化率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呈现不同性质,强烈地依赖于构成铁电双层膜的两铁电层的厚度。  相似文献   

10.
在Thomas-Fermi模型的框架下,研究了铁电复合隧道结中的退极化场和电势分布,分别给出了铁电与介电复合势垒、铁电和铁电复合势垒以及界面有自由电荷分布情况下的隧道结中的势垒分布,这对进一步研究铁电复合隧道结的隧穿电导以及铁电隧道结的应用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新型铁电复合材料ATGS-PVDF受γ辐射效应.实验发现当吸收一定累积辐射剂量后,复合材料的体电阻ρ、电容率ε、纯热释电系数P和热电驰豫时间τ都将发生变化.还发现对于此复合材料存在两个累积辐射剂量的数值界限R1和R2.当累积辐射剂量小于或接近R1时,复合材料的ρ、ε、P和τ的变化趋势与自然老化规律基本相同;当累积辐射剂量达到或超过R2后,复合材料将产生永久损伤.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γ辐射的电离效应在复合材料中产生的正负电离电荷和局域辐射势阱是复合材料产生上述辐射效应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对用格林函数方法研究铁电材料的相变性质和介电性质的研究作了一个较为详细的分析和总结,对现有文献中的处理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两种最常用的近似方法(MGT和EMA)研究了金属/绝缘电介质复合材料有效介电函数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不同的方法描述的结果是不同的,MGT方法得到介电函数实部始终随温度单调递增,而EMA方法得到介电函数实部随温度增加或减小,同时两者的数值也相差较大,因此不同的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对系统的有效响应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应用不可逆热力学研究了铁电相变中的不可逆性.一级铁电相变中的“热滞”和铁电体的多畴结构可在最小熵产生原理的基础上得到说明.推出了两个结论:(1)热滞不是一级铁电相变体系的内禀性质,体系表面的有限性与热滞是有关的;(2)多畴结构的出现可归因于温度梯度方向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基于相变的热力学理论,数值模拟了单畴BST薄膜在四方结构衬底上的相图,并讨论了其介电特性.研究表明,与立方衬底上的相图相比较,该种情况下的BST相图较为复杂,并有新的铁电相出现.另外,其介电特性的分析表明在相界点部分极化强度分量是不连续的.  相似文献   

16.
应用有限时间热力学理论,研究热阻及回热损失对铁电斯特林制冷机生态学优化性能的影响,所得结论可为铁电斯特林制冷机的研制和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结合新工科建设和"传感器与信号调理"课程教学需求,设计了汽轮机装配建模与热态测控虚拟仿真实验.采用三维建模仿真软件SolidWorks/3DMax实现了汽轮机关键组件的虚拟装配设计和认知操作,并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了汽轮机本体热态运行理论模型与状态调控接口,实现了设备热态实时控制、传感器设计与参数测量...  相似文献   

18.
MCM-41和HMS孔内组装[Eu(bpy)2]3+及其光致发光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浸渍的方法在MCM-41和HMS介孔材料孔内组装[Eu(bpy)2]3 (bpy:2,2-联吡啶).所得介孔复合材料经XRD、ICP等离子发射光谱、IR、N2吸附实验及光致发光谱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与介孔材料母体相比,组装稀土配合物后的介孔复合材料的BET比表面积、孔径和孔容均有所下降;组装稀土配合物的介孔复合材料在氙光源激发下,均发射出特征的Eu3 光致发光谱;与组装稀土配合物的HMS介孔复合材料相比,组装后的MCM-41介孔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光致发光效率.MCM-41介孔材料是一种比HMS合适的载体,有助于增强介孔材料孔内组装稀土配合物的光致发光效率.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复合材料与电磁波相互作用的理论,利用平均场的方法得到了长波长近似下复合材料的有效介电系数,同时结合实测结果作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复合材料与电磁波相互作用的理论,利用平均场的方法得到了长波长近似下复合材料的有效介电系数〈ε〉,同时结合实测结果作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