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瑞虎 《钓鱼》2005,(21):49-49
手竿搏大鱼,常常有断线折竿跑鱼之忧;用矶竿搏大鱼,常常没有那种较刺激的手感,于是有的钓友把调性较好的手竿改制成矶竿,集手竿的手感和矶竿的安全’陛二者之优点于一身。矶竿以走线方式来分可分为外走线矶竿、内走线矶两种,在外走线矶竿的改装过程中,常用矫正牙齿的钢丝线手工弯成过线环,费工费时,在有风浪的时候使用易缠绕,没有内走线矶竿方便。如何快速改制一支由走线矶竿呢?笔者有一良方,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刘定龙 《垂钓》2009,(10):32-33
矶竿,原用于海边矶石上垂钓,凭借其抛竿放线优势和手竿的长度特点,能在复杂的海边礁石上将鱼直接提上来。近年来,矶竿多用于淡水钓,被称作“手海两用竿”。  相似文献   

3.
1.钓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冬季水库矶竿钓翘嘴鮊,首选钓具应是矶竿,竿身应在5.4~6.3米之间。竿体太长使用不方便,竿体太短在扬竿中鱼后由于竿身短弧度小容易跑鱼。线轮应选体型偏小重量相对轻的,线长100米或50米均可。  相似文献   

4.
刘定龙 《钓鱼》2010,(23):16-17
矶竿钓 慎放线 用于海边矶石上垂钓的矶竿被用做”可以放线的手竿”使用,是因其有放线遛鱼的优势。结合手竿的长和抛竿的抛投遛鱼功能,被称做“手海两用竿“。不过,可别认为有了放线装置,钓大鱼就稳操胜算了,矶竿被当做手竿近钓。便有了和抛远钓不一样的地方。不了解矶竿台钓的特点,注意好细节,很可能会大鱼爱跑掉、小鱼钓得少。  相似文献   

5.
一兵 《钓鱼》2009,(16):1-1
钓鱼人离不开渔具,得一好钓竿,心中乐开怀。从小时候三节竹竿、两节芦苇竿,发展到今天小矶7.2米、溪流5.4米碳素竿样样有,心里那个乐呀,不知道有多高兴!前一段日子,好友送来一支4.5米的手抛两用“矶竿”,我安上渔轮后一试,嗨,确实变了,以后再也不怕跑鱼了。  相似文献   

6.
王建生 《钓鱼》2007,(5S):37-37
常听钓友说海竿炸弹钩跑鱼,其实手竿也跑鱼,没有哪种钓鱼方法能保证不跑鱼。跑鱼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关键是少跑鱼和避免不必要的跑鱼。要想炸弹钩少跑鱼,我们就应对炸弹钩上鱼过程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7.
王大友 《垂钓》2005,5(10):28-30
矶竿也称手海两用竿,自问世以来广受众多钓友所青睐。其实矶竿只是抛竿的一种,只不过在制作上更为轻便、精致而已。由于竿梢较细.在用于抛竿钓时主要彰显的是灵敏,而用于串星标以手竿方式底钓大鱼时,由于其独特的性能,再加上绕线轮的自动放线功能,更显示出此竿所特有的魅力,而传统手竿在遭遇大鱼时往往受到一些固定因素的制约,最终多半会以断线跑鱼而告终。  相似文献   

8.
李哲 《钓鱼》2004,(17):36-36
在水库,使用手竿钓大鱼往往会受到长竿、死线的局限,而造成断竿、断线、脱钩跑鱼。如何避免不断竿、不断线又能成功地将大鱼擒获,很多人由此想到抛竿。然而,人们在运用抛竿来作手竿钓时,往往因抛竿的竿体较重,长度受限,使钓点过近,难以如愿。因此,矶钓竿就成为钓鱼人钓大鱼的新宠。  相似文献   

9.
王大禄 《钓鱼》2009,(8):14-15
矶竿,又称手海两用竿。原本为人站立矶岩之上,居高临下抛钩饵垂线而钓的理念而设计,多用于海岸矶岩垂钓。在外观上同海竿几乎没有什么不同,只是海竿显得粗壮较短,矶竿却比较细长轻便。海竿一般3米左右,4.5米以上的就少见了。而矶竿,一般都在4.5米以上。它线轮轻小,竿身比海竿细软轻便,普遍挂立漂垂钓,鱼讯反应比较灵敏,既可以像手竿那样操作使用,又可以同海竿一样进行远投垂钓,兼有手竿、海竿两项功能。因此,为越来越多的钓友所喜爱。  相似文献   

10.
陈中春 《垂钓》2005,5(9):33-33
手竿野钓,在发现有鱼咬钩时,应根据以下几种情况来确定提竿的轻重“挑力”,才能有效保障一提即中,避免脱钩跑鱼。  相似文献   

11.
邹思全 《钓鱼》2005,(19):39-39
有鱼上钩时担心钩豁鱼嘴而跑鱼。故提竿过轻,如果是大鱼咬钩,竿梢在小幅度“点头”时,轻提竿就容易穿不透鱼嘴。因为大鱼的嘴唇肥厚,会在收线过程中脱钩。  相似文献   

12.
于文福 《钓鱼》2007,(11X):61-61
我的手中有海竿、矶钓竿、筏钓竿、手竿、船钓竿与路亚竿多种,数十把。可是唯有三根光威生产的竿与众不同。说到不同,当然很多,然而其中最大的不同,就是根根竿里都有一段故事,都有与我难割难舍的深情,都有与我闪光荣誉相关联的缘分。因此,每当我在闲暇之时或者在挥竿收鱼之际,一接触这三根光威竿的任意一支,立即把我带到甜蜜的昨天,带到引以为荣的往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姜丙利 《垂钓》2012,(11):44-45
在传统钓活动中,不少新手常常把握不好最佳的抬竿时机,不是抬竿早了跑了鱼,就是抬竿迟了跑了·鱼,或者发生鱼把钩子吞到喉咙里的情况。在此,我谈一谈自己多年来的出钓体会,但愿能对新手有所帮助。首先,谈到抬竿时机,就不能不了解影响提竿早、晚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郅辽 《钓鱼》2005,(23):40-40
钓竿长了,重了,钓鱼时都是竿把贴臂后跟抵肘,以手为支点,把竿作论臂直扬式。“台钓”用4.5或3.6米短竿,手握竿把,提竿是抖腕式。除了钓竿的长短轻重这个原因外,抢臂与抖腕哪个跑鱼多?或者说跑鱼与提竿有没有因果关系?[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陈中春  郭红明 《钓鱼》2009,(3):32-32
手竿野钓,在发现有鱼咬钩的漂讯信号时,应根据以下几种情况来确定提竿过程中的轻重“挑力”,才能有效保障一提即中和避免脱钩跑鱼。  相似文献   

16.
筏竿是抛竿的一种,它与其他抛竿(海竿、矶竿、路亚竿等)、手竿相比有其独特的优势,所以,笔者平时垂钓,更钟爱使用筏竿。我个人认为,筏竿的主要优势特点是:竿体细小,竿尖柔韧,灵敏度高,传递鱼讯快,使用灵活。经多年实钓比较,在同一水域(钓场),同时使用筏竿、海竿、矶竿时,筏竿上鱼更快、更多。笔者认为,在灵活利用筏竿优势上,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7.
伽玛G 《垂钓》2008,8(5):75-76
1.矶竿:浮游矶钓用竿视目标鱼而定,硬度1~1.5号的、长4.8~6.3米的矶竿为常用产品,5.3米矶竿最实用,好矶竿的导眼出线顺畅,竿体重心偏后,长时间持竿不会有累的感觉。  相似文献   

18.
姜丹 《垂钓》2012,(12):32-33
在水库最常见的一幅场景就是一边玩手竿旁边还打出几把抛竿,手竿上鱼玩手竿,抛竿上鱼看抛竿,两个钓点间来回奔波,疲于应付,丢口很常见。而矶钓竿正兼备了这两种钓具的特长,可以一竿多用,远近兼顾,小鱼照钓,大鱼不跑,主线不断,浮标不丢,是玩水库的绝佳利器。  相似文献   

19.
施童立 《垂钓》2013,(9):49-51
上矶,竿长2米~3米,属于矶竿中的轻武器,用于堤坝、码头、船桥等地,目标是海洋中的中小型鱼类,讲究近距离快速起鱼,所以厂家往往把小矶竿设计成轻巧的材质、敏锐的调性、强韧而弹性十足的竿身。  相似文献   

20.
于洁 《中国钓鱼》2001,(2):14-14
一、竿具配用不当。在水草、芦苇、竹桩等障碍物中钓鱼用软调手竿配长线,稍大一点的鱼上了钩,一次提不出水面,钻进草从之中,造成损竿、断线、折钩跑鱼的现象。在精养塘中(无水草障碍物等)钓大鱼,使用硬调或超硬调手竿配短线垂钓。大鱼上钩了,竿无弹性,线短又无法遛鱼,极易拉豁鱼嘴唇,或断线损钩跑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