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7 毫秒
1.
1937年7月7日,北平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就此全面进攻中国。时河北省除冀东二十二县为冀东防共自治政府统治未爆发战事外,其余全部沦为战区。7月29日北平失陷,30日天津弃守。9月24日省会保定沦陷,25日沧县陷落。10月10日石门沦陷,15日顺德(今邢,  相似文献   

2.
抗战胜利后,华北境内滞留着大量日俘日侨。鉴于天津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国民政府规定,北平、天津、冀、晋、察、绥等华北地区的日俘日侨在各地集中后,来到天津,经塘沽港集中遣返。从1945年10月到1946年8月,在美国和日本的协助下,中国政府以高度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3.
中共满洲省委成立于1927年。1927年10月24日,东北地区党员活动分子会议(1928年初,东北地区第二次党员代表会议追认本次会议为东北地区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在哈尔滨召开。会议决定:中共满洲省临时委员会正式成立,临时省委机关设在奉天(今沈  相似文献   

4.
刘长海 《河北科技图苑》2009,22(6):61-61,78
2009年10月12日上午,驻保定市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现场研讨会在河北金融学院(原保定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举行。河北省高校图工委副主任兼秘书长杨华和秘书处工作人员刘渝、河北金融学院副院长李占平及驻保八所高校图书馆的领导即张长安、张梅、商奎、尚建宇、陈立、贾振国、刘长海、刘雁、杜菊、王华英、张梦桃、田丽、卢增强等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河北金融学院图书馆馆长刘长海主持。  相似文献   

5.
《档案天地》2008,(5):F0003
1928年春,南京国民政府继续北伐,征讨奉系军阀张作霖控制下的北洋政府。6月2日,奉军败退关外,国民政府控制了北京、天津及河北地区。28日,国民政府颁令,改直隶省为河北省,撤销京兆地方,所辖各县划归河北省,北京改称北平。7月4日,河北省政府在天津成立,商震首任主席。  相似文献   

6.
这里选辑的是馆藏档案中章炳麟于1933年1月至1936年4月间致冯玉祥的五封亲笔信。 这五封信均未署年代。按:1.28事变和上海抗战发生在1932年。日军进攻热河在1933年2月。何应钦代张学良主持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在同年3月。冯玉祥因察哈尔抗日同盟军遭到日蒋联合进攻,被迫离开张家口去泰山,是在同年8月。章致冯的前三信中,有“始知汉卿于兄已有接洽,而宋、庞、孙三部亦已愿受指挥”,“正以平原作战与蔡廷锴等在上海有殊”,“大约敌人近计,唯在力攻热河”,“自察事结束后,华北形势,愈走愈歧”,“敬问山居清胜”,等语。是此三信其年代应为1933年。又按:宋哲元被任为国民党政府冀察绥靖公署主任在1935年11月;被任为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正式主持冀察两省军政事务,在同年12月。北平学生联合召开追悼郭清大会在1936年3月31日。章致冯后两信中,有“溥仪定三月一日入北平”,“以明轩局促之势,伪主果来是否能类兵痛拒,”“前闻北平学界因开郭清追悼会”等语。是此两信其年代应为1936年。 这五封信,涉及面广,是研究这一时期的历史和章炳麟、冯玉祥这两个历史人物的重要史料。  相似文献   

7.
曹立朝 《档案天地》2010,(3):22-24,31
1928年7月国民政府河北省政府宣告成立后.1928年-1935年,7年间河北省会在津平保之间辗转徙移。这段历史,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档案的记载,能够真实地反映这一历史。  相似文献   

8.
首都图书馆(即原北京市图书馆)是北京市属的公共图书馆。它的前身是1913年建立的京师图书馆分馆和京师通俗图书馆,还有1917年在中山公园内设立的中央图书阅览所(后又改名为中山图书馆和革命图书馆)。它们的领导关系都属于伪教育部,在1928年改属伪北平特别市市政府领导,因改名为北平特别市市立第一普通图书馆,后来其它二馆也合并为一。它完全为反动统治阶级服务,一切革命的进步的书刊被禁止与读者见面。直至解放后它才向人民群众敞开大门,成为党和政府向人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的助手。首都图书馆在1956年十一月从西华门迁至国子监——封建王朝培养知识分子的最高学府——并已于今年三月十八日正式开馆。首都图书馆的主要任务是:第一,为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9.
1928年春,南京国民政府继续北伐,征讨奉系军阀张作霖控制下的北洋政府。6月2日,奉军败退关外,国民政府控制了北京、天津及河北地区。28日,国民政府颁令,改直隶省为河北省,撤销京兆地方,所辖各县划归河北省,北京改称北平。  相似文献   

10.
驻日本大使狄克逊致外交部电机密第11号东京1934年1月19日致外交部长本人。驻北平使馆12月30日第879号函已收阅。冯·塞克特将军的第二次中国之行,将重新激起这里对德国顾问在华活动的不满,从而严重影响德国和日本的关系。我希望外交部长说服布隆堡阻止塞克特的这次行程。外交部长10月份与我谈话时,曾打算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11.
北京的市花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颁布《特别市组织法》和《市组织法》,将城市划分为特别市和普通市两种。当时有南京、北平、广州、上海、天津、青岛、汉口被列为特别市,享有与省平级的行政地位。北平特别市政府成立后,着手进行市政建设,  相似文献   

12.
<正>1935年1月25日至26日,首届华北冰上运动会在北平南海冰场举办。共有来自北平、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热河和哈尔滨等七省市的89名运动员参加了这次冰上盛会。华北冰上运动会是中国第一次综合性冰上运动会,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冰上运动的发展,是中国冰上运动史的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13.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前夕,中央文献研究室在《党的文献》第4期上发表了陈云于1935年10月15日在莫斯科向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书记处会议上作关于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情况报告的全文。这是继1935年1月8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的《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即遵义会议决议)、1935年2月8日中央书记  相似文献   

14.
1997年10月24日6时40分,解放军报社离休干部、原通联处处长、高级编辑董存杰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解放军总医院逝世,终年69岁。董存杰同志是个“小八路”。他1928年11月生于平原省濮县(今湖南省濮阳市)郭庄村,在1942年9月就进入了抗日民主根据地冀鲁豫边区第一中学读书,1944年以后在冀鲁豫区党委当缮写员、文印组长。那时,正是抗日战争十分艰苦的岁月,冀鲁豫地区斗争尤为残酷。部队经常一边打仗,一边行军,吃不饱,穿不暖,风餐露宿,野菜充饥。在一次反扫荡战斗中他颈部负伤,弹片一直留存在体内。年仅十四五岁的董存杰同志带伤…  相似文献   

15.
抗战时期,在平北地区人们一直传颂着一个神奇的名字--"小白龙",他就是闻名平北的八路军晋察冀十团团长白乙化. 白乙化,字野鹤,满族人,1911年6月11日出生于辽宁省辽阳县石场峪村,1928年考入沈阳东北军教导队,旋入东北讲武堂步兵本科,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毕业于北平中国大学.  相似文献   

16.
<正>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挽救覆灭之势,蒋介石国民政府于10月20日迁至重庆,妄图以四川为基地"反共复国"。10月23日,刘伯承、邓小平向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发出进军川黔的作战命令。郭汝瑰,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与党组织失去联系,解放战争期间重新与党组织建立了联系,并投入隐蔽的情报战线,源源不断地将绝密军事情报提供给中共中央,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1948年,淮海战役即将结束时,  相似文献   

17.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病逝于北京,灵榇暂厝西山碧云寺。因临终时他希望将遗体葬于南京紫金山麓,为了尊重他的遗愿,1926年国民政府开始建墓。1928年底,国民政府特派林森、郑洪年、吴铁成赴北平,设立迎榇专员办事处,筹备孙中山奉安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在首都北京,曾建立过一所存在不到一年、和现今在北京的中国政法大学同名的一所单科性政法院校——中国政法大学。 1949年,随着解放战争的迅速胜利和人民政府的即将建立,国民党的反动法制开始彻底崩溃。为了给新中国准备第一批政法人才,在批判旧的司法制度和法律、系统地建立适应人民民主国家的法律及司法制度的努力中,党和政府汲取解放区的司法经验和教育成果,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共同纲领”为指导,着手在北京筹划建立第一所政法院校。 1949年5月22日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文教部部长张宗麟宣布接管在抗日战争时期由北平迁往重庆,1946年又迁返北平的前朝阳学院。6月20日成立拟议组建“北平政法学院”的筹备委员会举行了第一次会议。8月5日奉华北人民政府通知,将即将筹设的“北平政法学院”改为建立中国政法大学,任命谢觉哉为校长(兼),李达、左宗纶为副校长。9月1日至3日、20日至22日分别举行了两次新生入学考试,10月25日第二部和第三部新生入学,11月6日由校长谢觉哉,副校长李达,左宗纶主持了隆重的开学典礼,正式宣告中国政法大学成立,新中国第一所政法院校诞生了。  相似文献   

19.
这里的首次,是指新中国诞生以后的第一次。1949年10月3日,第一届“全国新华书店出版工作会议”(以下简称出版会议)在北京召开。当时,领导全国出版工作的行政机关———出版总署尚未成立,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出开会通知,由中宣部出版委员会(简称出版委员会)承担会务工作,由新华书店总编辑胡愈之主持会议。此前9月19日,《人民日报》报道“新华社北平18日电:新华书店为加强编辑工作,聘请胡愈之任总编辑,叶绍钧任副总编辑。”(笔者注:绍钧是名,字圣陶)。北平和平解放后,中宣部为了统一领导平津及华北地区党的出版工作,在1949年2月23日成立了出版…  相似文献   

20.
赖晨 《档案天地》2012,(8):33-34
1928年国民政府迁都南京,政治、经济、军事中心也随之南移,无工业和其他支柱产业的北平(今北京),文教遂成为最重要的命脉产业。30年代前期的北平市面,主要靠一些大中学校维持繁荣。1931年,北平有26所高校,几乎占全国的一半。中等学校,1938年有88所;初等学校,1935年有246所。北平有两个国立研究院——北平研究院、中央研究院的一部,有全国最大的图书馆,古建筑、文物、文献、资料、书籍的丰富,成为学术研究最便利之处,其他的专门文化机关也很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