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8年11月29日,电影《平原游击队》中敌后武工队长李向阳的原型、曾任北疆军区司令员的郭兴,在新疆军区驻洛阳干休所去世,享年94岁。抗战时期,郭兴领导的太行军区敌后武工队,同日军进行英勇斗争,被晋冀鲁豫军区授予"模范武工队"称号,郭兴也被评为"一级杀敌英雄"。如今,"双枪李向阳"的英雄形象已经沉淀在人们的记忆深处,新疆军区驻洛阳干休所被附近群众称为"向阳院",向阳院外有条"向阳路",郭兴老家河南辉县建有郭兴事迹展览馆。  相似文献   

2.
宋鑫娜 《北京档案》2015,(12):45-47
提起敌后武工队,很多人脑海中会闪现出李向阳这个光辉而经典的银幕形象,抑或是冯志所创作的《敌后武工队》小说中魏强等武工队员深入敌后,与敌人斗智斗勇的精彩桥段.在影视作品或小说中所运用的夸张与虚构的艺术手法我们暂且不谈,但是中共领导下的敌后武工队在抗日战争期间所立下的累累战功却是不争的事实.在"见证抗战——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京津冀档案文献展"展厅内,有一组档案总是能引起参观者的驻足,那是《冀中军区九分区敌后武工队如何开展工作》的一份文件,这份保存在北京市档案馆的油印小册子详细记述了冀中平原武工队开展工作的方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新闻世界》2005,(4):55-56
吕正操将军在《冀中回忆录》一书中回忆:“反‘扫荡’中,冀中七分区最早产生了武工队的形式。第一个武工队于一九四二年五月十三日在沙河南岸西城村枣树林里产生。队长兼支书张英(继任潘纯)。  相似文献   

4.
今天,当我捧起重印的长篇小说《敌后武工队》时,顿觉心潮澎湃,思绪万端。 记得在上小学的时候,我就曾读过不少有关抗日题材的长篇小说,如《烈火金刚》、 《平原枪声》、《苦菜花》、《铁道游击队》、《敌后武工队》等等。事隔二三十年,但这些作品所展示的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和感人肺腑的抗日英雄形象,以及英雄们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都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如今想起来仍历历在目、记忆犹新。正是这些闪烁着爱国主义思想火花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光芒的作品哺育了我们这一代人,它给我们力量,催我们奋进,教诲我们继承革命传统,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不懈努力。 《敌后武工队》描述的是一支短小精悍的武装工作队深入到敌后,开辟抗日战场,打击  相似文献   

5.
七月流火,相聚人稀。然而就在12日,大港区老干部局的会议室里却春意盎然、欢声笑语。从四面八方。顶着炎炎烈日,闻讯赶来的人们。进屋便紧紧地握着一位个头不高,但身板硬朗、年过八旬老人的手,捶胸拍肩,祝福问安。回到一别60年的大港。看到时常思念的大港人。老人感动得两眼都有些湿润了。他就是60年前曾在大港与日寇、汉奸浴皿奋战的冀中九分区敌后武工队的分队长贾正喜(前曾误报道为。武工队队长。)。他于1944年来港之前。  相似文献   

6.
建立乡镇新华书店繁荣农村图书市场中共保定市委宣传部唐东浩,孙敢慧保定市新华书店郑建会农村图书发行渠道现状目前,农村县以下图书发行渠道。基本上有五条:一、农村图书流动供应员。这是国有新华书店的“武工队”。由县新华书店派出三五人,用自行车驮上一两包书(价...  相似文献   

7.
中国类型电影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类型电影研究首先要面对"类型电影"问题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电影类型和类型电影的混乱。电影类型是对某一时期所有电影的一种笼统分类,类型电影是一个历史性概念,是电影成规与惯例集合的结果;二是商业电影与类型电影的模糊。类型电影仅是商业电影中的一种低预算类型;三是"中国式类型电影"的复杂形态。由于缺乏成熟的电影工业和电影市场基础,又被赋予了政治功能,中国类型电影呈现出不同于好莱坞类型电影的自身特性。  相似文献   

8.
电视电影是一种新兴的电影品种,它是通过电视作为媒介,电视台通过电视进行传播的,电视电影是在电视和电影的夹缝中,产生了这种新型的、结合了电视和电影共性的影片模式。电视电影具有交集式的艺术特征,以电视作为电视电影的平台,电影作为电视电影的根基。在艺术特征上,电视电影在很多方面有别于电影和电视剧。  相似文献   

9.
电影诞生一百年来,在西方形成了很多的理论流派.他们高举各自的理论主张想证明什么是电影,或者说电影是什么。他们从电影的形式、艺术特点到根本任务进行了详尽的探讨。电影的基本组成部分是镜头。那么电影镜头是遵循什么原则组接在一起的呢?目前形成一致的看法是电影镜头根据电影文法进行组接.同时电影的叙事遵循一套完整的文法规则——电影语言。  相似文献   

10.
白洋淀上的八路军水上武工队,是一支让日寇闻风丧胆,被群众视作亲人的抗日武装力量。他们出没在白洋淀的芦苇丛中,袭击日寇的汽船和水上运输队。同时,他们也是一支群众工作队。他们发动和组织群众用各种巧妙的方法和敌人作斗争。白洋淀的老百姓亲切地叫他们“雁翎队”。1941年5月24日的晋察冀日报上,发表了记者张帆撰写的通讯《雁翎队》,第一次用文字记录和描写了这支英雄的队伍。  相似文献   

11.
孙柯 《报刊之友》2013,(7):92-93
“十七年”电影以前中国的电影放映中,85%以上都是欧美电影,欧洲和好莱坞的电影一直占中国电影业的主导地位。据夏衍先生回忆说,中国电影刚刚兴起的时候,制作电影的人员班底——演员、摄影师,甚至导演,没有一个是科班出身,只是一些爱好电影的人聚集在一起,这些“半路出家”的早期电影制作人员拍摄的影片,情节和风格往往是模仿美国电影。笔者希望以《小玩意》和《魂断蓝桥》两部电影的对比,来说明当时美国电影叙事模式和技巧在中国电影中的渗透,当然,中国电影依然保留着中国的印记,但是这样的模仿无疑是中国电影成熟路程当中大步的跨越。  相似文献   

12.
电影批评,作为对电影作品的一种理性思考,与电影理论、电影史同样也是电影文化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电影研究的重要内容。基于此,主要对电影批评的一些方法流派作了简单的梳理。  相似文献   

13.
电影是诉诸视听的具有非凡艺术感染力的独特艺术样式,电影审美接受是电影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对于电影艺术创作实践也具有重要指引作用。本文经多维度地深入讨论电影审美接受的现象与规律,最终强调了电影审美接受是电影艺术作品创造与艺术价值实现的中心环节这一重要接受美学理念。  相似文献   

14.
史鑫涛 《视听》2022,(3):105-109
如果说电影是导演的精神世界的外在显现,那么阿巴斯的电影展现的就是他的稚子之心和童真心态.乐观精神是阿巴斯电影的基调,平等态度是阿巴斯电影处理人与事的基本原则,游戏设置是阿巴斯电影的童趣显现.阿巴斯在关注生命日常的同时,也在不断思考和探索电影实验的可能性.他的电影实验不是关于时间和空间的序列和结构问题,而是关于意义建构和...  相似文献   

15.
电影资料馆是电影艺术档案收藏和管理的主体。台湾电影资料馆的电影艺术档案管理工作成就突出,尤其在电影艺术档案管理思维、电影资料馆运作机制以及电影艺术交流等方面颇值得参考。  相似文献   

16.
农民工电影,在中国电影史上必然产生深远的影响。农民工电影的电影史意义,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民工电影是历史变迁的影像表现,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历史的重大变化。二是农民工电影具有深厚的人文价值。三是农民工电影是中国电影底层转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电影史上的新现象之一。  相似文献   

17.
电影是一种艺术表达形式,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与艺术领域的重要结合,电影发展史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创新改革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当前数字技术在电影领域中的应用,给电影的各个相关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对电影创作和电影美学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在数字技术发展时代,如何正确地看待和认知电影美学,做好相应的电影艺术创作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话题。基于此,本文对数字技术对电影美学产生的冲击以及其他相关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究,以期为电影的现代创作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杨丹丹  朱静雯 《传媒》2015,(4):57-59
电影市场是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978年以来,我国电影市场建设在电影制片、发行放映、投融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存在电影版权后续产品开发不足、产业竞争力有待加强、电影扶植政策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同时,大数据在电影制片中的应用、电影产品类型的多样化、电影消费市场向广大农村和西部地区转移等都将是未来电影市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司思 《东南传播》2014,(4):35-37
本文简要论述了从音乐电影的产生到现代音乐电影的现况,音乐电影是以音乐为题材的一种电影艺术形式,它是由普通电影和音乐糅合而成的电影表现形式,音乐片现代发展为音乐与舞蹈结合的歌舞片。本文通过对好莱坞、宝莱坞音乐电影的对比,分析我国音乐电影的市场空白和发展现状,最后基于我国国情和民族文化等方面,分析了今后我国音乐电影的发展前景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电影的技术性和艺术性共同孕育了构成电影的种种要素,但何者才是电影最本质的属性,"电影是什么",这是电影学界一个永恒的母题.本文借助与科技发展息息相关的科幻电影为研究对象,以科技在电影理论、制作维度上递进的创新和颠覆,探讨科技究竟只是依附在电影上的物质外壳,还是其不可剥离的血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