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岑汉君 《中国档案》2003,(12):22-23
一种现象企业产权转移的过程中,我们经常能看到档案随资产移交的消息。然其实质,这些档案在移交的同时则伴随着一种企业档案信息的有偿转让。单位开始实行分房货币化制度,买了房的职工需提供购房审批表才能申请住房补贴,我们公司的一位职工去当地一家房地产管理部门复印一份审批表,一花就是三十几元,该职工大概了解了一下费用内容,包括复印费、服务费、档案利用保护费等,项目合理,效益可观。我们十分赞叹该单位的生财之道,同时又不得不关注一个曾经一度成为热点的议题:档案的有偿服务。任何现象的出现都有其合理性,企业档案管理出现商业化倾…  相似文献   

2.
正一、水利工程档案管理概述水利工程档案是指水利工程在前期、实施、竣工验收等各建设阶段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其中工程实施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档案是整个项目档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最有效的现场记录凭证,对工程的质量、进度、款项拨放有详细的记录,为工程竣工后出现问题的负责方,提供书面依据。二、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单位的职责划分1.建设单位是编制工程档案的责任单位。它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档案资料编制实施管理。在招标投标及与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签定合同时,要对工程档案的套数、费用、质量、移交时间等提出明确要求,并及时收集、汇总  相似文献   

3.
1998年3月,国家档案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等四家单位联合颁布了<国有企业资产与产权变动档案处置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对于如何处置国有破产企业档案(以下简称破产企业档案)作出了明确规定:一是移交企业主管部门,一是移交所在地国家档案馆.  相似文献   

4.
新《档案法》将档案形成单位或移交单位/保管单位列为档案开放审核的主体之一,明确了其在馆藏档案及尚未移交进馆档案开放审核中的责任。机关档案室作为形成单位或移交单位/保管单位的档案机构,在开放审核中的作用不容忽视。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发现机关档案室存在开放审核机制不完善、责任不具体、与解密审核的关系不明确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不仅能够提高档案开放审核的工作效率,也能够提高机关档案室的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5.
姜红 《北京档案》2018,(3):32-34
面对建设项目多、投资大、标准高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如何高起点、高标准地抓好项目档案工作,已成为建设各方关注的重点问题.结合某轨道交通集团建设项目管理实际,分析影响项目档案质量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采用了既科学规范又独具特色的"制度覆盖全、责任追溯准、培训渗透深、过程管控细、移交把关严"对策,使项目档案质量控制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动态简讯     
《北京档案》2006,(10):52-52
昌平区加强农村干部离任档案移交工作为进一步规范农村“两委”干部离任时档案移交工作,昌平区委组织部、民政局和档案局联合制定了《农村干部离任档案移交暂行办法》并于最近发放农村执行。(张亮)怀柔区档案局成立档案寄存中心为解决转制(破产)企业及档案保管条件有限的单位的  相似文献   

7.
基层单位档案交接有两种情况:一是档案管理人员调动工作,需办档案移交手续;二是依据档案工作的现行规定,部分档案的管理发生了变化,这就涉及到两个单位之间的档案移交。作为基层档案管理人员,我曾参与过档案交接工作,从中发现了如下问题:  相似文献   

8.
伍星 《贵州档案》2001,(3):31-32
根据中央组织部关于干部人事档案工作实行目标管理的要求 ,笔者有幸参加了贵阳市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考评验收领导小组 ,对贵阳市南明区教育局、乌当区委组织部等 5家单位的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目标管理上等级的考评验收工作。通过对软硬件工作的听、看、查及档案人员的直接反映 ,开展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目标管理 ,档案无论是在收集、分类、整理方面 ,还是在管理体制、提供利用等方面确实比较规范 ,利于工作。但按要求整理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又不得不引起注意。其中 ,打孔装订、四边切平的方法是否可行 ,值得认真思考、推敲。笔者认为 ,干部人…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勘察设计单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勘察设计单位将由现行的事业单位改为科技型企业,使其成为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法人实体和市场实体,并逐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依法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公司。勘察设计单位对人事、劳动、工资等方面将进行改革,档案工作如何顺应这种变化,配合单位的改变,是档案人员应考虑的问题。思考一:档案队伍在单位的改制中应保持相对稳定80年代中期,勘察设计单位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探索着走向市场,在这种形势下,档案的作用逐渐受到关注。尤其在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  相似文献   

10.
正1上海市徐汇区档案局(馆)双档案移交的实践上海市徐汇区档案局(馆)"双档案""移交是指将实体档案和数字档案同时移交档案馆。具体做法是移交单位要在区档案馆的指导和监督下负责将移交的档案通过外包公司或者其他形式(一般是外包形式)数字化,然后通过物理归档的介质传递方式(通常有移动硬盘、光盘、优盘)将数据移交给档案开发科,数据拷贝到外网电脑上经杀毒,技术人员将数据挂接到内网的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服务器上并导入数据库中,校对人员结合纸质档案目录校对系统中的数据,对于错误较多的则要求移交单位重新整理,最后数据核查无误后,清查数据后填写移交单,通过领导审核才能接收实体档案入馆。  相似文献   

11.
全面了解我国档案移交接收的现状,可以为健全档案移交接收制度体系和完善相关规定要求提供现实依据。2021年4月,课题组对全国各级综合档案馆的档案移交接收情况进行问卷调查,从移交接收的范围、时间、流程、责任主体、电子档案移交接收等方面了解现状。调查发现上述几个方面的移交接收工作均存在一定的不足或困难,建议在制度构建与完善过程中明确档案移交接收范围划定新思路,建立移交时间的一致性规定和灵活机动机制,明确相关业务主体的权责关系,加强移交接收工作执法检查,强化电子档案移交接收工作。  相似文献   

12.
动态简报     
《北京档案》2021,(3):62-63
东城区档案工作首次纳入"三级联创"考核指标体系近日,东城区2020年度落实党建主体责任综合考核评价("三级联创"考核)实地考评工作正式启动。"落实档案工作"首次被纳入考核体系,考评对象为17个街道工委及区委8个直属党(工)委。通过把落实档案工作纳入"三级联创"考核指标体系,能够督促各参评单位重视做好档案工作,推动《机关档案管理规定》全面落实,有效促进各单位档案工作管理水平,从而将党管档案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3.
张兵 《山西档案》2002,(6):33-33
《山西档案》2002年第4期发表王永平的文章“小城镇建设档案管理浅说”(以下简称王文),认为山西省建设厅《关于加强小城镇建设档案工作的通知》对小城镇建设档案的管理机构、管理范围及移交程序方面的规定有悖实际”。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4.
从接收移交看基层档案工作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档案资源建设是档案工作最前沿最基础的工作之一.如果没有丰厚、高质量的档案资源就无法保证档案工作的顺利进行,就不能很好地为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为社会大众服务.北京市档案馆接收档案范围涉及到200多个单位,各市属单位的档案是我市档案资源不断得以补充的源泉.但从目前的接收工作情况看,有些单位忽略了档案的基础工作,移交的档案不能全面系统地反映本单位主要职能活动,使档案的利用价值减弱,长此以往必将给馆藏资源建设带来不利影响.近日,笔者对近几年向北京市档案馆移交档案的80家单位进行了工作调研,发现了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近日,国家档案局印发了《电子档案移交与接收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对电子档案移交与接收工作中涉及的单位职责、移交范围、移交时间、移交的基本要求、移交与接收的方式、移交与接收的流程、接收及其保存管理的基本要求等作出了明确规定。该《办法》是2009年两办发布《电子文件管理暂行办法》后,国家行政管理部门就电子文件、电子档案规范化管理制定发布的又一个重要规章,标志着在信息化发展较快的地区,已经产生一定数量电子档案的部门和  相似文献   

16.
颜野 《云南档案》2015,(2):15-17
<正>电子档案是数字档案馆建设的核心内容,在大数据时代,实现电子档案规范管理和移交与接收,是档案工作发展的基本要求。我省《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推进数字档案馆(室)建设,实现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和及时移交",明确将电子档案管理及移交作为新形势下全省档案工作的重要任务。电子档案规范移交与接收工作作为档案工  相似文献   

17.
关于档案目标管理的一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取得的显著成效(一)提高了档案管理的整体效能。通过开展档案目标管理,结束了各类档案各自为政、分散管理的状况。加强了档案部门的职能作用,使档案部门担负起了制定档案工作规划、计划,组织具体实施,对所属的基层单位进行业务监督、指导、培训、检查等职责,使档案部门的职能进一步明确、具体和加强,提高了档案管理的整体效能。(二)强化了档案业务建设。通过目标管理,达标单位制定了一套较完整、实用的工作制度和实用、科学的分类方案、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收集了长期未归档的文件,整理了杂乱无章的档案,丰富了馆(室)藏内容…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所在集团公司成员单位的档案工作调研,结合所在单位的档案工作实践,分别从管理、技术和业务三个层面提出档案工作"八化"管理(档案管理制度体系化、档案考评常态化、档案人才队伍专业化、档案管理平台网络化、档案利用便利化、档案库房智能化、档案资源数字化、档案编研系列化),为企事业单位做好档案工作确立了一个纲。管理层面和技术层面的"六化"为业务层面的"两化"提供管理和技术两个方面的有力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19.
档案的集中统一管理,是我国50多年来实行的档案管理模式和制度,它的基本要求是:各机关产生的档案分别集中到机关档案室保存,10年之后,各机关档案室将长期保存的档案再移交综合档案馆保管,专业、部门档案馆的档案则要30年移交档案馆,实际上,大多数综合档案馆没有接收专业部门档案馆的档案。这种管理模式没有实现完全意义上的档案的有效集中管理,档案长期分散在各单位、各专业部门档案馆,如果信息流通不畅,极易形成"信息孤岛",影响档案信  相似文献   

20.
黄文锋 《浙江档案》2005,(10):34-34
建好工程档案的主要内容就是通过分析工程建设项目的特点,找出工程档案管理的难点和重点,导入质量管理体系管理工程档案,以保证高质量地移交工程档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