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汪登伟 《武当》2015,(1):50-53
笔者以为,张三丰最重要的著作《金丹直指》与《金丹秘旨》保存在《金丹破疑直指》(《登天指迷说》、《服食大丹说》)和《玄谭》(《返还证验说》、《一粒黍米说》)中。这几篇文献内容前后照应,自成一系统。虽然用了采补、双修的术语,却另有含义。如果张三丰真传下了丹诀,与其相信前面所说的三种,还不如相信这"抉破虚空内外两个真消息"的龙虎大丹法。因为,作为一代大师,在丹道的继承传播中,必定会有自己独特的、难以被常人超越的、对后世具有重大影响的东西,"抉破虚空内外两个真消息"所述丹理  相似文献   

2.
汪登伟 《武当》2014,(11):40-43
张三丰(一作张三峰),明初传奇道士,因不赴皇室征召反而声名鹊起。明中后期至清初,内家拳及诸多丹诀又依托其名下,更使其声名远播,被道门称之为隐仙派,武术界则称他为太极宗师。近世研究张三丰者颇多,大都集中在他的生平和拳法及其丹法丹理的阐述上。而对其丹法丹理的研究,大都受限于清道光年间李西月编撰的《张三丰先生全集》(以下简称《全集》)。  相似文献   

3.
谢怀召 《武当》2006,(7):39-41
人为何可以学仙? 丹道学的终极目标就是为了所谓的“成仙”。而学仙的首务必须知道为什么可以学仙,可以成仙,其理何在。如果连金丹大道的基本原理都无从知晓,那么就无从分辨方法的对错与正邪,导致盲修瞎炼,也容易人云亦云,无所适从;或难以树立信心,将信将疑。所以,大多数丹书开篇首先要阐述成仙之理与性命之要。如《性命圭旨》之《大道说》和《性命说》,《三丰全集》之《大道论》,《黄元吉道门语要》之《探性命之源》等。  相似文献   

4.
《武当》2003,(9)
A18《金丹真传白话浅释》 第三版修订,内容更为丰富详细,全书增为20万字 龙虎丹法,乃修炼界数千年之核心秘密,乃丹道命功之极致,效捷力厚,只须条件具备,即使愚妇愚夫,纵120岁,只要一口气在,得诀而行,修炼者可以不劳而获,刻期成功。使人真正意义上返老还童,体貌顿异之功效,在天元清修而育,必经得真师真诀,然后借助虚空阴阳,如此数十年苦修才能达此地步。而对于金丹真传一脉来说,仅仅筑基第一步功夫而已,百日即可成功。本书全面系统的阐述了金丹九转真传之理法。更将筑基、得药、结丹、炼己、还丹、温养等金丹秘诀一一揭示,层次分明。  相似文献   

5.
孔德 《武当》2010,(10):47-49
三丰派 三丰派,即张三丰派。这里所指张三丰乃元明之际的武当丹士张三丰。(按:历史上曾有三个张三丰(峰)。一为《神仙鉴》所载刘宋时张三峰,号朴阳子,传房中御女三峰采战之法,正统丹道家深恶痛绝,因元明张三丰原名三峰,后知其故避“三峰”不用而改三丰。二为北宋徽宗时武当内家派创始人张三峰。  相似文献   

6.
孔令宏 《武当》2007,(10):42-44
张三丰,名通,又名金、全一、君宝、思廉、玄素、玄化等,字君实,又字玄玄、山峰、三峰、铉一等,号昆阳,又号玄玄子。因为他不修边幅,人们称他为张邋遢。《三丰全书·芦汀夜话》记载,张三丰自称生于蒙古定宗三年(公元1248年),曾为中山博陵县令,后弃官出家,在终南山遇到火龙真人,被授予丹诀,后赴武当山修炼,不久出走,不知所踪。  相似文献   

7.
太极拳的确是张三丰创造发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肇平 《武当》2005,(10):35-36
最近.道友介绍我阅读萧天石先生主编的《道藏精华》第二集之五《张三丰太极炼丹秘诀》。笔者在《张三丰太极炼丹秘诀》卷二《太极长生诀》中,发现几篇有关《太极拳》的论著,足以说明“太极拳”的确是张三丰刨造发明。比如《太极拳论》、《太极拳歌》、《太极七十二图势》等五篇,篇篇都是讲“太极拳”与“行功”之奥妙。  相似文献   

8.
钱惕明 《武当》2007,(4):12-15
武当丹派的源流 武当派始祖张三丰,北宗传人,而丹法却承接南宗,并融会贯通,主张性命双修,三教同流。现世存留的《张三丰全集》,是道家内丹学史上的一部名著,也是武当丹派武功行走架的指南。  相似文献   

9.
《武当》2013,(12):I0005-I0005
《丹道法诀十二讲》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胡孚琛研究员倾毕生学力精心打造的传世之作。胡孚琛教授是该院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全国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会长。  相似文献   

10.
刘铁成 《武当》2011,(10):9-11
(接上期)二、三元连中,一气太玄世传的丹道流派虽多,然莫不以三元丹法为纲宗。所谓三元者,人元金丹,地元神丹,天元大丹者也。历史明载,古来三元丹法得其全者有二人,一为纯阳祖师吕洞宾,一为武当张三丰祖师。三丰祖师得三元丹法之大成而创法武当,  相似文献   

11.
同尘子 《武当》2007,(12):38-40
《金丹真传》,乃丹家最重要著述之一。《金丹真传》原传于孙教鸾。教鸾得异人安先生之传,在其子汝忠、汝孝的襄助下,实修效果昭然若揭。而汝忠、汝孝也因此而得教鸾之嫡传,遂著成《金丹真传》一书,羽翼圣经,垂示后代,受到丹家之重视。  相似文献   

12.
谢怀宇  谢怀召 《武当》2006,(12):39-40
金丹大道有两家三元之分。两家者,内丹与外丹;三元者,天元、地元、人元。所谓内丹者,结丹于人身之内的丹田玄窍之中,无质生质,成就阳神。外丹者,结丹于人身之外的金鼎神室之内,无质生质,成就神丹。内丹者,在人身之“中”的神室内结丹。外丹者,在身外之神器内成丹。二者理法相同  相似文献   

13.
《武当》2013,(6):4
现优先面向各地宫观、道学爱好者、企业单位征集冠名权;名额有限,先到先得。《丹道法诀十二讲·珍藏版》介绍:《丹道法诀十二讲·珍藏版》是一部参透社会人生奥秘的旷世奇书。是一份满载中华道学文明精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位学者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耗时30年呕心沥血献给读者的传世之作。噫!真人未生,道在天地;真人已往,道在丹经。欲读丹经,须明法诀,学者望契仙缘,此为问道正途,可剪荆棘而入门径,拨迷雾而现真相,幸勿轻易视之也。  相似文献   

14.
胡鸿章 《武当》2004,(12):42-45
欲得金丹,须先明人身中的玄关一窍。而这个窍古来从不轻易传人,甚至不许坐私传之。是以在一些丹经中多以隐语、暗喻、巧比、行话等等方法来表述。大都以还丹为界,前后各有一个名称。在还丹前《道德经》名之日“玄牝之门,《参同契》日‘规中”’,《金丹四百字》日:玄窍。还丹后《道德经》日:“玄牝”,《参同契》日:“真人”,《金丹四百字》日“玄珠”。还丹前后这两者通称日“玄关”。  相似文献   

15.
唐黎标 《精武》2006,(12):42-42
邱祖,即是全真道龙门派的创始人邱处机(1148~1227年),字通密,登州栖霞(今属山东)人,是全真道北七真人之一,师承王重阳。《小周天歌诀》是他的一首丹诀力作,用通俗语言阐述了丹道功夫中百日筑基的丹诀隐秘,对于道教静功的修炼者而言是极具指导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武当丹派武功,自始祖张三丰开山以后,绵延数百年,以武当剑等武功称著于世。自上世纪初,第十代传人李景林(芳宸)扩大传授范围以来,更成为世人仰慕的武林瑰宝。武当丹派的由来先从“丹”字说起。丹字的本  相似文献   

17.
杨春  沈智 《武当》2005,(5):31-32
张三丰为宋明间的道士,字君实,号玄玄子,辽东懿州(今辽宁彰武西南)人。据载,张三丰在青少年时期就已精通少林和武当拳法,精研文武二道。其后,他的武技流传达数百年,至今方兴未艾,地域遍及大江南北。有关张三丰的种种神迹流传甚广。据《王征南墓志铭》、《宁波府志·张松溪传》和清朝黄百家《内家拳》等,称其为"武当丹士"。张三丰是内家拳的奠基人, 有"夜梦元帝授之拳法,劂明以单  相似文献   

18.
雪僧 《武当》2003,(4):46-48
胡孚琛先生所谓的龙虎丹法三家相见,即乾鼎坤鼎并用,与丹家本人,三家相见者也。也就是胡孚琛先生所谓的《金丹真传》上的工夫。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看一看前人古仙的评述。 陈撄宁先生在《答苏州张道初君十五问》中云:“《金丹真传》,繁琐无当,不如《悟真篇》之简易。后人疏忽,每每混作一谈,虽以知几子之聪明,且不免为其所误,何况余子。《金丹真传》之法,比较《悟真篇》又下一等,绝对不是我们所谓神仙眷属之说,请勿误会。”在《答福州洪太庵君》一文中云:“用乾鼎不合《参  相似文献   

19.
谢怀召 《武当》2007,(6):41-43
陈撄宁先生所批评的是何种“阴阳丹法”?陈撄宁先生《读知几子〈悟真篇集注〉随笔》云:“至于《金丹真传》亦不合《悟真篇》本旨。知几子  相似文献   

20.
李国兴 《武当》2006,(6):41-44
张三丰,元明之际著名道士。他不仅精通内丹术,又擅长拳术。太极拳即其所创。张三丰的内丹功法及其理论,具有极其显著的时代特征。这对我们了解内丹学术的历史演变过程,有着特殊的研究价值。张三丰丹法的内炼思想,主要体现在《大道论》、《玄要篇》、《道言浅近说》和《无根树》等著述中。其阐述简明扼要,直接了当,颇具特色。现将其内丹功法的实际操修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