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围棋天地》2011,(18):22-22
各位老师,各位棋友:你们好!我是广州一个患脑瘫残疾的女孩,也是个围棋爱好者。我叫罗宇洮,大家都叫我洮洮。我学围棋已有十多年了。  相似文献   

2.
汪芬 《围棋天地》2011,(17):109-109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围棋爱好者在提高棋艺的历程中大都曾受益于棋书,我也不例外。在林林总总、琳琅满目的藏书中,我最珍爱的是《围棋八大课题》。  相似文献   

3.
疑惑     
《围棋天地》2011,(18):23-23
《围棋天地》编辑们你们好!我是《围棋天地》的一名忠实读者,自从2005年开始学习围棋至今,每期《围棋天地》必看,认为《围棋天地》是一本围棋爱好者必须拥有的杂志。  相似文献   

4.
汪安利 《围棋天地》2011,(19):108-108
我是一名村委会主任,俗称村长;同时,我也是一名资深围棋爱好者。今天,围棋不仅是文人雅士的一种休闲娱乐方式,更是一项启迪智慧、助人长进的群众性的体育活动。群众性的围棋活动离不开围棋图书,特别在农村,  相似文献   

5.
小囡看棋书     
秀博 《围棋天地》2004,(22):9-9
我是一名围棋爱好者,前几天无意中发现我三岁的女儿捧起《围棋天地》认真地翻看,赶紧抢拍了一张照片,引以为荣,并发给贵刊,表示支持。(瞧,多可爱!)  相似文献   

6.
我爱木野狐     
莫田德 《围棋天地》2011,(23):23-23
我是一铁杆围棋爱好者,以为围棋应当有自己的主题歌,以便更好地宣传围棋、扩大影响,笔者写了歌词,无奈无力作曲,恳请有才有识之士为我歌词作谱,共成佳作。有意者请发邮件联系modnde415@163.com。  相似文献   

7.
我是一名象棋、围棋爱好者。我了解到,围棋从存有和局到取消和局,是其艺术发展进程中有重大意义的变革与进步,而至今象棋仍未与时俱进。笔者认为,象弈保留和局的弊端至少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8.
网上著名的飞扬围棋论坛(www.flygo.net/bbs)是很多棋迷尤其是棋书爱好者的聚集地。我的好友甘淳是飞扬的会员,因为出国、北上北京工作等种种原因,曾长期远离围棋,近来他对围棋恢复了兴致,并在2013年底飞扬围棋论坛5D交流赛中夺冠。对一位有30年棋龄的老棋迷来说,这样的回归尤其可喜可贺。  相似文献   

9.
《围棋天地》2014,(20):21-21
《围棋天地》雅致与温馨并蓄,既有专业的严谨性又有对业余的包容性,既可以是职业棋手精确的专业分析又可以是业余爱好者唠唠家常或说说心里话。这不,我要借助这个平台谈谈我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借助围棋展开教育工作的事,您感兴趣吗?  相似文献   

10.
学校往事     
张翔 《围棋天地》2013,(24):20-20
我的父亲是位围棋爱好者,水平大慨业余1段左右。1982年全国围棋段位赛在北京举行,父亲担任裁判认识了什刹海体校教练翟燕生老师,由此10岁的我走进了围棋的世界。 那时候我住在天坛两门,每天下午4点放学后,胸前挂着月票,挤公交车去体校。大家现在抱怨北京交通拥挤,其实我小时候情况也差下多。  相似文献   

11.
三、桂子山上俩画家1993年发行的纪特邮票中有两位作者来自位于武汉桂子山的华中师范大学。1993年4月30日,《围棋》邮票发行,这是美术系教师钱忠平首次"触邮",当年他才27岁。在回复我的征求信中,钱忠平告诉我《围棋》邮票不为人知的一段故事:当年国家邮政局为发行世界第一套围棋题材的邮票,广泛向美术界征稿。在岳父的鼓励下,不是围棋爱好者,也不集邮的钱忠平动了心。当时,围棋热正风靡亚洲。  相似文献   

12.
黄燕京 《围棋天地》2013,(15):20-20
《天地》2013年第13期编者“银发爱好者”一文,颇具前瞻性,作为一个年届七句的“资深”棋迷,读了很温馨,作为一个省的围棋协会主席很感认同。文中提出“老年人围棋推广问题,是我们必须面对的”,“围棋关怀老人,也是围棋自身发展的需要”,我非常赞赏。  相似文献   

13.
《围棋天地》2014,(14):104-104
由沈阳市体育局主办、沈阳国际软件园独家赞助的首届沈阳国际软件园杯2014沈阳围棋甲级联赛于6月7日.8日在沈阳国际软件园隆重举行.来自全市各行各业16支代表队的64名棋手进行了激烈的角逐。去年举办的2013保利地产杯首届沈阳围棋超级联赛.在沈阳市体育局、沈阳市棋牌院、沈阳市围棋协会和各界领导、企业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也受到广大辽沈围棋爱好者的好评并积极参与。今年沈阳国际软件园携手沈阳围棋超级联赛和沈阳围棋甲级联赛.再次为沈阳围棋的爱好者们提供了一个同场竞技的平台。除了棋迷朋友大呼过瘾之外.赛事还吸引了一批围棋高手与围棋爱好者的关注.在软件园刮起了强劲的“围棋风”。  相似文献   

14.
寂寞高手     
我有两个朋友都 是围棋的爱好者,其中 一个还是高手中的高手,工作的闲暇时分我们经常在一起谈论着许多事情,围棋便也是一个话题,但很遗憾,每到这个时候我总是  相似文献   

15.
感谢李喆     
十三 《围棋天地》2013,(11):M0001-M0002
作为专栏的编辑,作为一个围棋媒体人,作为一个围棋爱好者.很想在这里说一声感谢李抬.说出了我一直很想说.却一直没有开口说的话。  相似文献   

16.
哥哥的状态     
我收到了《围棋天地》杂志社约稿,约我谈如何看待哥哥状态低迷的问题。虽然我个人认为哥哥也没特别明显的状态不佳的情况出现,但几乎所有的围棋爱好者都认为哥哥职业生涯最大的危机时刻到来了。  相似文献   

17.
颜鹏程 《围棋天地》2014,(23):21-21
我是一位体育爱好者,更是一位围棋爱好者。多年以来,我有一个习惯,喜欢在报纸、杂志或者网络上摘一些重要比赛的信息或数据。只不过有时由于工作影响,这些信息或数据是断断续续的。  相似文献   

18.
段文忠 《围棋天地》2008,(12):102-103
《围棋天地》作为目前全国唯一的拥有众多读者的围棋期刊,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我作为贵刊的忠实读者,也作为一名执着的围棋爱好者谈谈关于贵刊定位的一点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姜勇 《围棋天地》2010,(7):21-21
“暴力围棋”这一俗语已经在围棋爱好者当中流行开了,在平时的言谈中常常会蹦出这一名词。笔者认为使用暴力围棋这一俗语欠妥。  相似文献   

20.
《围棋天地》2014,(11):17-17
再过几个月,就是首届中日围棋擂台赛举办三十周年了。这三十年的围棋发展演变史当然值得大书特书,而包括天地的不少编辑作者在内,众多爱好者的个人围棋史,其实也是和这三十年大致重合,我们这些年从围棋中获得的好处,同样是值得大书特书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