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调查:还原事实关注细节师:同学们,你们看我今天开心吗?生:开心!师:怎么知道的?生:表情!生:笑!师:笑有很多种。一种真的是很高兴,开怀大笑;一种是苦笑。你看我的笑是什么笑呢?(生迷惑不解)师:猜不出来了?最近老师有点烦。昨天晚上七点多,我接到一个电话,是我们学校的庄老师打来的,电话里面她不停地在哭。到底发生什么事情呢?想了解吗?生:想!师:为了解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老师先进行了调查,并且做好了记录。这儿有几份记  相似文献   

2.
案例1师:今天顾老师第一次给大家上课,你们对我的印象如何?生:很好。师:你还想对老师有更深的了解吗?生:想。师:你们能猜出我的年龄吗?提示一下:顾老师的年龄能被4整除。生1:24岁。师:你的猜测真让我高兴,如果时光能倒流那该多好啊!好了,继续猜!  相似文献   

3.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的身份吗?生:孔老师,校长老师。师:应该是老师校长,不是校长老师。非常感谢你!老实"坦白",我是一名校长,但是,今天在课堂上,是你们的什么?生:老师!朋友!师:对。今天我和你们在课堂上是朋友。是朋友你们对我应该怎么样?  相似文献   

4.
[案例]师:同学们,你们猜猜,今天老师口袋里鼓囊囊的,究竟装着什么?学生纷纷猜测:我猜是几本书;我猜是一把伞;我猜是玩具……师:(慢慢地从口袋里拿出糖果)没想到吧,是一颗颗穿着裙子的糖果。请你们用眼睛仔细观察最外面的糖纸,你看到了些什么?你又想到了什么?生:我看见糖纸像一件花花绿绿的外衣。师:观察到了它的颜色,想得真不错。还有不同的吗?生:我觉得它像一座小房子,糖娃娃就住在里面。师:挺有创意,与众不同。来,我们一起请出里面的糖娃娃吧。怎么样才能请出来呢?请大家想想办法(请一位学生上台演示过程)。你们都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他…  相似文献   

5.
师:亲爱的同学们,欢迎来到肖老师的"快乐作文",我们的口号是——(出示幻灯片,师生齐声)我的作文我做主!今天这节课,肖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它是谁呢?请大家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它闪亮登场!师:面对这位新朋友,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生:我第一眼看到这个新朋友,它毛茸茸的,十分可爱。师:哦,你从它的外形发现它的可爱。你呢?生:它的颜色很艳丽,它的小嘴儿真可爱。  相似文献   

6.
一、导入新课:(课件,观看图像资料)师:这是农民以前种地的情景。现在用拖拉机耕地,联合收割机直接就把粮食运回家。你们看,现在农业发生了多大变化呀!今天,咱们一起学习第34课《农业的变化真大》,谁来读一读课题?(生读完后,全体读)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师:看到课题以后,你想知道些什么?生:我想知道农业有哪些变化?生:我想知道农业的变化到底有多大?师:要想弄懂这些问题,咱们得好好读课文。师:我很喜欢这篇课文,老师想读一读,可以吗?师:老师读完了,你们现在想做点什么?生:老师我给您提个意见,我觉得您读得太快了。师:谢谢你,我一定接受你的…  相似文献   

7.
一猜礼物,揭谜底   关键词:规范(语言的规范)   (师拿出一个礼盒子,举在空中)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请你猜猜盒子里是什么.   生:我猜可能是文具.   师:你真的在猜,用了"可能".其它同学也像他一样来猜一猜,好吗?   生:我觉得也许是书本.……  相似文献   

8.
一猜礼物,揭谜底   关键词:规范(语言的规范)   (师拿出一个礼盒子,举在空中)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请你猜猜盒子里是什么.   生:我猜可能是文具.   师:你真的在猜,用了"可能".其它同学也像他一样来猜一猜,好吗?   生:我觉得也许是书本.……  相似文献   

9.
一、创设情境,漫谈礼貌师:同学们,初次见面你们怎样问候我?生:你好!师:有礼貌。生:老师,您好!师:更有礼貌。谁能说说,用"您"为什么比"你"更有礼貌?生":您"是对不认识的人的一种尊称。生":您"也是对年长的人的一种尊称。  相似文献   

10.
一、课堂教学片段镜头一:通过游戏来热身师:老师给大家每人准备了一份礼物,大家想要吗?生:(高兴地)想!师:这份礼物就是放在你们身后的泡沫板,老师喊1、2时大家向前跑,喊3时你们马上停住看看谁先拿到礼物。点评:通过这种游戏,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自然而然被激发,上课的热情也得到提升。师:我想考考大家,用你们手中的拼板玩些什么游戏?生1:拼图!生2:扔!生3:顶在头上!……  相似文献   

11.
康立军 《山东教育》2004,(10):44-44
片断一:师:今天有这么多领导和老师来指导我们学习,你们高兴吗?生:(异口同声)高兴。师:(指一生)我看你最高兴了,告诉大家你今年几岁了?生1:我今年12岁了。师:还有想说的吗?生2:我今年11岁了。生3:我今年10岁了。师:还有年龄更小的同学吗?(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生4:(王兵)有,我今年9岁。师:那你们想了解有关老师的问题吗?(想)生1:老师,你今年多大了?生2:老师,你的体重是多少?……师:刚才同学们问了有关我的一些问题,告诉你们,我今年27岁。至于有多重,一会儿你们会知道的。(这时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师:根据王兵今年9岁,老师今年27…  相似文献   

12.
师:小朋友,还记得我是谁吗? 生:蔡老师! 师:亲切地称呼一声,行吗? 生:(亲热地)蔡老师好! 师:(亲切地)小朋友们好!小朋友,你能告诉我,你是谁呀? 生1:我是李冰清。 生2:我是陆萧丰。师:多好听的名字呀!请小朋友把自己的名字端  相似文献   

13.
[片断1]创设情景,揭示课题。师:小朋友,咱们来做个游戏好吗?师:老师说一个词语,你用身体语言来表示,拍手。(生拍手。)师:拍手。(生拍手。)师:跺脚。(生跺脚。)再按顺序拍手——拍手——跺脚练习一次。师:小朋友,你们猜猜接下去应该做什么呢?(大部分学生会猜是拍手,学生欢呼。)师:哇,猜得真准,谁来说说你们是怎么猜的?生1:我听老师是按拍手、拍手、跺脚这样来说的。生2:我发现我们是先拍两次手,再跺一次脚的。师: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像这样按顺序变化、有规律的排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找规律。(出示课题:找规律…  相似文献   

14.
孙建锋 《湖南教育》2004,(20):35-36
实录师:同学们好!生:老师好!生:(班长手捧一束鲜花献给老师)我代表全班同学祝孙老师教师节快乐!师:(双手接过鲜花)谢谢!我手中的鲜花很漂亮,就像你们的张张笑脸;我手中的鲜花也很珍贵,它象征你们美好的心灵,寄托着你们的信任。中国有句古话:“来而不往非礼也!”接受了你们的礼物,我理当回赠你们一份礼物,请看大屏幕———能给予就不贫穷教师节那天,一大群孩子争着给老师送来了鲜花、卡片、千纸鹤……一张张小脸蛋洋溢着快乐,好像过节的不是老师倒是他们。一张用硬纸做成的礼物很特别,硬纸板上画着一双鞋。看得出,纸是自己剪的———周边很粗…  相似文献   

15.
计建华 《四川教育》2004,(12):26-27
【案例】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电视吗?生:喜欢!师:你们喜欢看些什么电视呢?生:我最喜欢看《米老鼠和唐老鸭》。生:我喜欢看《西游记》,里面有孙悟空。师:说到《西游记》,告诉大家,计老师也很喜欢,你们先说说喜欢里边的哪个人?生:孙悟空。他很有本领,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他还有一根金箍棒,能大能小。生:我喜欢孙悟空是因为他专门打妖怪。师:真好,有了本领应该为民除害,做有意义的事情。生:老师,我还会演孙悟空!师:你真主动,大家来看看他演得怎样?(生上台演)生:他的手做了这样一个动作(作猴子探路状),脚也勾起来了,很像。师:你们想试试…  相似文献   

16.
《6、7的认识》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42页的教学内容。案例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好,老师给你们带来一组动画片的镜头。(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呈现童话情境)师:你们看到了什么?生_1:我看到5位蓝精灵。生_2:我还看到1个生日蛋糕。师:看得真仔细!这群蓝精灵正准备为他们的蓝妹妹开生日庆祝会呢!  相似文献   

17.
敖小英 《江西教育》2012,(11):37-38
<正>【片段一】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是谁吗?生(齐):知道!师:知道我叫什么吗?(生笑)不敢说是吧,看我来写。(师在黑板右侧认真板书:于永正)师:那你们想怎么称呼我?生(齐):于老师。师:有别的吗?生:我想叫您于爷爷,因为您很慈  相似文献   

18.
【案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生:喜欢!师:你们喜欢什么小动物?生1:我喜欢小兔子。生2:我喜欢小狗。生3:我喜欢小猴子。师:老师也喜欢小猴子。今  相似文献   

19.
如果我问你,西瓜是什么形状?你一定觉得很奇怪,西瓜不是圆的难道是方的?告诉你,西瓜还真有方的。这是一节小学一年级的美术课,请看我们学生的表现——片段一:设置情境,激发兴趣,让问题呈现在生活与谜语中。师:今天老师先给大家猜一个谜语,看谁能猜对,有信心吗?请大家听好了——身穿绿衣裳,肚里水汪汪,生的儿子多,个个黑脸庞。生(齐声):西瓜。师:你们了解西瓜吗?把你们知道的说给老师和小朋友们听一听,好吗?生:西瓜是圆圆的、大大的,也有的不是很圆。生:西瓜皮是绿色的,上面有黑色的花纹。生:有的瓜皮是青色的,还有深绿色的。师:你们还了解哪…  相似文献   

20.
正一、起:感知"怀念"师(播放季羡林小时候与母亲对话的录音):这是我国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小时候和妈妈的一段对话。你们猜猜他是谁?生:季羡林。师:录音中的母亲给你们留下什么样的感觉?生:她很爱她的孩子,很关心她的孩子。师:这样一位慈祥的关心、自己孩子的母亲在季羡林先生二十岁的时候,却永远离开了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季羡林先生的散文——(生读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