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活给自己看     
她是个很成功的女子,不到30岁的年纪,有诸多小说出版,虽然没有给她带来太大名气,却带来了足够的财富——那些小说,大多被影视公司选中,然后她自己改编成剧本,三年的时间,她就在那个美丽的城市拥有了足够优越的生活。也许是性格的缘故,她却并不为此张扬,不太爱说话,穿平常的衣衫,不化妆不戴首饰。  相似文献   

2.
2000年,刚从郑州一所职业技术学校园艺花卉专业毕业的我,好不容易在上海赤峰路的一家花店找了份工作--帮忙卖鲜花. 第二年年4月,老板去了加拿大.临走时她把这个小店留给了我.该怎样经营它呢?一天,我和朋友聊天时听说现在很多人都把自己买籽种花草当作乐趣,而且在欧洲,连跨国公司的总裁和国会议员都自己动手种花草.  相似文献   

3.
王海鸰通过对不同时期婚姻家庭生活的描写,反映出现代女性角色意识的觉醒给家庭婚姻生活带来的冲击.她的"婚姻三部曲"从不同的角度关注当今婚姻生活存在的深层次矛盾,揭示了现代女性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与出路.  相似文献   

4.
周子云 《职业圈》2012,(25):24-25
孟子是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孟子从小丧父,全靠母亲倪氏一人日夜纺纱织布,挑起生活重担。倪氏是个勤劳而有见识的妇女,她希望自己的儿子读书上进,早日成才。  相似文献   

5.
<正>尼娜老奶奶,或者叫刘墨兰,也许是在中国生活时间最长的俄罗斯(裔)人。新华社报道说,她本人也承认早已变成中国女人。尼娜在童年时离开俄罗斯故乡,如今把她和祖国联系起来的,只有零碎的记忆和喜爱的俄语歌曲,如《喀秋莎》。尽管一生历尽磨难和生离死别,但俄罗斯老奶奶如今说,她很幸福。同时她用自己的一生证明,重要的是热爱劳  相似文献   

6.
帅周余 《职业圈》2006,(10):36-38
好生意门路不容易找是许多投资创业者特别是中小投资创业者无奈的感叹。夸张点来说,在五花八门的项目当中,寻找到合适的项目简直是海底捞针。而在市场竞争异常激烈、行业门槛抬高的情况下,投资做生意没有好的项目可不行。几乎所有的成功者都经历过艰辛的寻找项目的过程。最近记者采访“兵人”专卖店——“八角之家”的主人刘俊英,且听听她怎么说。  相似文献   

7.
走进秋水伊人色彩工作室,迎面的是色彩顾问林娴,只见她身着一件暖驼色低领针织衫,脖子上一围细细的沙青色小丝巾,下身穿一条茄紫色九分裤.天!她居然敢这么配色,可看起来又很协调、很养眼.林娴说她自己是秋季型人,秋季色系中的任何一种颜色都能相互配搭,又绝不会"格色",只要配搭得当,就会十分漂亮.  相似文献   

8.
霍然 《职业圈》2004,(11):31
家住吉林的齐立女士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当初一个偶然的经历使自己选中了泥巴动手店,更想不到上手惨败后又奇迹般地起死回生--"店中店"模式让她在两年时间内摆脱了贫困,跨入了令人羡慕的小康队列.如今,她已经开办了3家泥巴动手店,每月的收入都超过万元.  相似文献   

9.
李云龙 《职业圈》2006,(7):29-30
本命年的大红服饰这几年红火了,到处都能见到卖的。但是如果时间倒退到三四年前,想要买齐本命年的服饰,还得跑上好几家店。是谁最先发现了本命年服饰的商机,炒红了“本命年服饰专售”这个概念呢?记者特地找到了京城首家本命年服饰专卖店的开创者,她向记者讲述了自己慧眼识金山,逐步扩大经营的过程。从2003年开始两年多时间,她从中收获了近百万元财富。主人公巧借民俗赚大钱的经历,会带给我们怎样的创业启示呢?《穷爸爸·富爸爸》里面有句话说得好:真正的财富是一种思维方式,而不是存在银行里的钱。  相似文献   

10.
谢健 《文化交流》2002,(2):22-24
当宁波姑娘陈帆红(网名"菜青虫")坐着轮椅登上"首届中国网络小姐冠军"的领奖台时,来自海内外的许多新闻记者发出了由衷的赞叹:"陈帆红是一个真正的才女!"她不仅人长得漂亮,网络技术高超,即兴演讲精彩,文学功底扎实,在音乐方面的才华也令人折服:她弹得一手好钢琴,还自己作曲、填词、编曲、制作,自弹自唱了<离开了就不要再回头><哎呀呀豆豆><人在江湖>等多首歌曲,其中的<菜青虫之歌>更是被一些幼儿园老师从网上下载,教孩子们广为传唱.  相似文献   

11.
两年前,于清大学毕业后却找不到工作,很多用人单位都以不需要为由将她拒之门外,原因便是她学的专业--人类营养学.在人们的意识里对营养学的认识还非常淡薄,很多人认为这不过就是个吃饭的问题,吃饭还需要人教吗?那段时间,于清整日愁眉不展,甚至后悔当初选错了专业.  相似文献   

12.
玛莎拉蒂一般不靠广告扩大销售,只是希望目标人群知道自己是谁,在这些人群中找出自己的目标客户.因为,它拥有法拉利的先进技术,它把超级跑车的基因近乎完美地融入到豪华轿车的身躯里,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就是汽车工业的"极品".  相似文献   

13.
浙江天台山女儿姚沁,从130多个国家的162名参选佳丽角逐中脱颖而出,在美国一举登上了“国际第一小姐”的宝座,成为有史以来华裔小姐获得如此殊荣的第一人。 不久,她从美国出发,受当地国际文化交流协会等著名团体的邀请,遍访法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等欧洲诸国,受到当地政府和人民的热烈欢迎,被誉为“美的使者”、“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日报》撰文称她为“和平大使”。  相似文献   

14.
阔别家乡十多年的女艺术家古仪带着这几年来创作的一百幅作品,来杭州举办大型个人画展。 古仪(原名励国仪),是著名国画大师潘天寿的儿媳,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的夫人。她少年时代与潘公凯同时求学于浙江美术学院附中,附中生活开始了她对艺术之梦的探索和追求。尽管因“文革”她的求学生涯充满着艰辛和挫折,但是回忆起附中生活,她仍十分愉快地说:“虽然那时没有很多可看的画册,我们仍从学校图书馆找出前苏联列宾、苏里科夫的画册,进行翻拍,装订成册供自己学习。图片是用潘公凯手工制作的放大机放的,放得十分清晰,比照相馆里放得还好。”“文革”结束后,古仪在出版社任美术编辑,创作了大量的儿童连环画和书籍插图,其中有些作品在瑞士、法国、伊朗等国获奖。  相似文献   

15.
<正>米兰·昆德拉说,生活就是一种永恒沉重的努力。但在"奔百"俄罗斯老人尼娜的身上,沉重与她无缘。我们感受并记住的,是被皱纹紧紧包裹的笑容和暗哑却依然动听的歌声。尼娜不久前成为中国媒体的焦点。她人生的大部分时光在中国度过,在这里变成一位真正的中国女人。91岁,来华84年,她或许是在中国生活时间最长的俄罗斯人。尼娜出生在苏联沃洛格达省瓦赫涅沃村,从战争的硝烟中一路走来,她一生经历了太多的生离死别和风风雨雨。  相似文献   

16.
紧裹着一件红色方格子外套的“周璇”,仰躺在候车室的长凳上,如果不是略带着沙哑的“招牌”嗓音,人们差一点就认不出躺在长椅上的便是朴素而美丽的演员张柏芝“。小周璇”刚刚得知自己的身世,原来自己是被领养的,受不了这个打击的她离家出走,借宿在候车室的长椅上,她被“启明”  相似文献   

17.
赵光 《文化交流》2007,(1):69-72
你想和汤姆克·鲁斯、贝克汉姆、姚明、张柏芝这些心目中的偶像零距离接触并尽情合影吗?找到孟露她就能让你美梦成真。这位27岁的宁夏女孩,照顾着包括克林顿、比尔·盖茨、荷兰女王等在内的众多世界名人,从穿衣、化妆到头发护理,她几乎样样都管。因为,孟露工作的地点在举世闻名的杜莎夫人蜡像馆。这位名人蜡像维护师的生活,令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18.
戏曲是一门特殊而复杂的艺术,它运用独特的表现形式来展现世界。戏曲中的人物,既不是天上掉下来。也不是地下冒出来的。而是人生活中(历史的生活或现实的生活)引发出来的。然而,戏曲中的人并不等于生活中的人。如果说生活中的人是“自在人”;那么,戏曲中的人则是演员运用戏曲的表现形式、夸张、虚拟创造出来的艺术形象。 人类有三种古老的戏剧文化,另外两种也早已消亡,只有中国戏曲代代相传深入人心。中国戏曲是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她综合融铸了中华民族自  相似文献   

19.
新安江的崛起,屈指算来也不过是40多年时间。尽管她没有辉煌的过去,但却有着年轻的今天。她有着自己的绰约风姿,娇美气质,还有那充满时代气息的新潮与浪漫…… 旧时的新安江人,一般指生活在五百里新安江两岸的山民,他们中有的也因地域的情结而同时被称为徽州人、严州人。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国家在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选择在新安江下游的建德县与淳安县交界处的铜官峡兴建我国第一座大型水力发电站——新安江水电站之后,在电站下游6公里处形成了一个以当年的建设者为主居住的小城镇,那小镇上的人因新安江水电站的缘故也被冠上赋有时代意义的新安江人,由此,新安江人群中增加了新的成员和新的血液。  相似文献   

20.
冬冬 《职业圈》2006,(6):32-33
春运高峰的火车上,常常遭遇“内急”的尴尬:拥挤的车厢,若想“方便”一下谈何容易!一位西北打工妹回乡时就遭遇了这种尴尬事,但她却从中发现一个商机:推销成人尿不湿!给孩子准备的“尿不湿”,成年人会接受吗?事实上,她不仅推销出去了自己的“前卫产品”,还过上了月赚2万元的舒适生活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