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唐代以来,小说、戏曲等文学作品中的妓女大都是正面形象,她们虽不幸沦落风尘,但却能够保持人性美好的一面.然而到了近代,随着社会的转型,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显著变化,妓女也成为社会腐败的一个缩影.本文认为,《九尾龟》虽然将笔墨主要集中在对青楼妓女的刻画之上,写她们如何逢场作戏,如何反目跳槽,一个个被扭曲的灵魂如何在人生特殊舞台上演出一幕幕悲喜剧,但它决不仅仅是“嫖界指南“.因为它生动形象地揭示了近代都市社会心态,具有丰富深刻的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2.
唐传奇是中国文言小说的一个高峰,尤其在女性形象的塑造和创新方面,更是取得了引人注目的 成就.值得注意的是,在唐传奇中,作者塑造的女性多是与男性产生情感纠葛的妓女.本文尝试从唐代妓女职业的历史发展与唐代妓女和文人关系等方面来探讨其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3.
沈从文的小说塑造了一系列女性形象,有纯洁幼稚的朴素少女、饱经风霜的底层寡妇、情义深重的风尘妓女等等,她们的人格或闪烁着迷人的光芒,或隐藏着女人的芬芳,或带着暗淡的色彩。无论怎么样,沈从文都对她们的形象赋予如湘西清水的质朴与善良。着重以野花为媒介,对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女性进行分类研究,并从作者所采用的塑造手法入手,对她们形象的共同特点进行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4.
《儒林外史》在刻画男性士子形象的同时,塑造了不少女性形象,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本文试从人物身份、行为方式和观念等方面把书中的女性分为四类:母亲形象、妻妥形象、妓女形象和“才女”形象,并结合当时的社会思潮,从传统文化和女性自身独特心理等角度对她们进行分析,进而探讨几类女性形象的成因。  相似文献   

5.
金晶 《文教资料》2011,(13):12-14
从古至今,妓女被排挤在社会的边缘,她们一直是丑恶肮脏的代名词。妓女在文学里也是个异数,然而她们的生活往往在一种特殊的背景下凸显最真实的社会现象,透视最隐蔽的世道人心,提供最新鲜的审美体验,因此很多作家的作品里都出现过她们的身影。本文从具体的文学作品出发,分析现代文学中的典型妓女形象。  相似文献   

6.
沈从文小说中成功塑造了一系列女性形象,既有纯清稚嫩的少女,又有饱经生活磨难,沉沦到社会底层的少妇、妓女,无论是哪一类女性形象,她们人性的善良与纯朴总闪烁着别样的光辉。通过分析沈从文笔下不同女性形象的特点、风貌、心理,展现湘西女性特有的"美"。  相似文献   

7.
古往今来,女性一直是历代文人常写不衰的对象.文章以古代和现当代的两个善于塑造女性形象的作家的作品为例,一个是北宋著名的大词人柳永的词作,一个是现代文坛沈从文的作品,将他们放在一起比较,是因为他们在作品中都塑造了一类特殊的女性形象——妓女.他们对妓女形象的描写体现出了文人对以妓女为代表的底层女性人生的关注,更蕴含着从古至今传承不变的文人的人道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8.
妓女是处在社会最底层的一群人,是被社会所放逐的一群人,是处在道德之外的一群人。在莫泊桑的短篇小说中,作者描述了不同阶层的妓女形象,不仅深入剖析了她们的形象特征;同时让我们看到,女性在男权文化下处于从属、服从、被控制、被建构的地位。女性人格并不独立,在父权和夫权的夹缝中艰难求生。莫泊桑不仅刻画出了一群自我丢失的妓女形象,而且还有一群敢于追求自我的女性,正是这为数不多的女性,她们试图通过主体间性,建构一个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9.
妓女作为被放逐的“另类女子”群体,游离于礼法之外,被贴上无耻、堕落、卑贱、下作的标签,被主流社会鄙夷,被传统道德唾弃。但在影视作品中,她们却永远是以另一种面目出现的,不乏善良、可爱、重情、隐忍、爱国,讲气节,有着超越凡俗的独特美学意义。本文从影视作品中的“妓女”形象塑造入手,通过对一系列影片的分析解读,探讨了创作者对另类形象的影像呈现规律,提出了影视创作中的一个值得深究的命题——影像人物塑造的悖反法则,并尝试从不同层面解读其原因和意蕴。  相似文献   

10.
霍小玉和玛格丽特是中法文学艺术长廊中的两个妓女形象的典型,两人都美丽纯洁、忠贞刚烈,最终也都因遭遇爱情悲剧而悲惨死去.她们的爱情悲剧的外在表现形式虽不相同,但其根源却都是由万恶的阶级社会等级制度、等级观念造成的,所以她们的死也就构成了对阶级社会的强烈批判.  相似文献   

11.
妓女,被人们认为是私有制社会以后产生的最丑陋的形象,但在许多文学作品中我们却看到了迷人的妓女形象,她们的故事往往经久不衰,脍炙人口。而在这其中,《茶花女》这个作品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作者小仲马通过对玛格丽特人物形象的刻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肮脏、黑暗的一面,对社会小人物充满同情与怜悯。本文拟对《茶花女》的悲剧性进行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晚明拟话本中活跃着一批妓女形象,为了摆脱受践踏的地位,过上有爱有尊严的生活,她们时刻在为从良做准备。拟话本作者面对世风日下的晚明社会,也希望妓女从良,将妓女与嫖客的金钱契约关系转变为婚姻契约关系,并纳入社会伦理道德的规范范畴,从而挽救世道人心。  相似文献   

13.
在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妓女是常见的人物形象。这类人物形象的不幸遭遇和悲惨命运,真实地再现了她们置身其中的时代特征以及作家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通过王韬文言小说中的异国妓女形象,可以看到她们在中西文化的历史进程中的继承与交融。  相似文献   

14.
青楼生活是宋代传奇作家颇为关注的题材.这类作品反映了新的生活内容,在妓女形象塑造方面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主要表现为:多取材于现实生活,对妓女生活的描写更为世俗化;推崇妓女之"才",塑造了大量的"才妓"形象;理胜于情,道学色彩十分浓重.宋代传奇中青楼题材的作品虽无法与唐传奇中的佳作相媲美,但它们带有更为明显的时代色彩,具有一定的文化蕴涵,在中国小说史上有其独特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元杂剧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喜爱的文艺形式之一。其中士子妓女爱情剧塑造了各具特色的妓女形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元代社会的文化生活,有其独特、深厚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6.
晚清时期,苏州评弹与妓女群体结合而成"妓女弹词"。她们在上海租界的社会环境中勃兴与衰落,先后与传统文人、新兴商人阶层发生密切互动关系。她们的公众形象的确立与塑造过程,均有传统文人的积极参与,集中反映在品评色艺层次和开办"书仙花榜"之中。日常生活中,她们与传统文人的交往是昔日士大夫娱乐文化在上海租界的延续;她们与新兴商人阶层的结盟,又开启了以商业化为特色的娱乐文化。这在传统文人看来是一种文化的"背叛",也体现了传统文人在上海租界变动环境中身份认同的矛盾和无奈。  相似文献   

17.
杨宁  王莉 《天中学刊》2007,22(4):81-83
描写妓女的剧作是元杂剧的一种重要类型,在思想上、艺术上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其所描写的妓女具有独特的形象特征:她们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思想的约束,展示了她们顽强的反抗精神和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这种女性自我意识的凸显是和当时的社会文化、知识分子思想意识的发展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8.
宋代传奇中的“节妓”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妓女是古代小说中常见的一类人物,在唐传奇中就出现过霍小玉、李娃等深受读者喜爱的形象。在宋代传奇中,妓女生活仍是小说家关注的焦点。宋代小说家塑造的妓女形象不如唐传奇中的形象生动、可爱,但相对而言,这些形象也有优点,那就是更为真实,也更有时代感。  相似文献   

19.
女性难以走出的迷幻花园--论苏童的小说《红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童的《红粉》从一个与众不同的角度揭示了妓女在改造过程中鲜为人知的辛酸与苦涩。出身下层又不愿自力更生的女性在社会中总是被迫以“性——金钱”的方式生存着,妓女的改造不仅意味着她们自身的改造也包括普通人的道德观念的改造。社会要求她们改造,但社会又不接受她们,她们依然在社会的边缘游走。  相似文献   

20.
苗族现代作家沈从文塑造了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从这些女性形象的生活状态及对待生活的态度入手,对她们作谱系梳理,可分为纯朴的湘西少女、顽强善良的女性形象、被生活所迫的妓女形象、挣扎与反叛的女性形象、"堕落"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是各种人性的"面影",透过众多女性形象的文化意蕴,映照出沈从文忧国忧民的思想,他带着忧思探寻理想的生命形态,力图重塑民族灵魂,振兴民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