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提升本科实验教学水平,将科学研究与实验教学相融合已成为目前实验课程改革的趋势。多孔材料的制备与表征实验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因而被许多高校设计为教学实验项目。文章对目前的无机多孔材料、有机多孔材料及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等多孔材料实验教学研究进行了分类评述,并对该领域的教学研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合成8种多孔二氧化硅材料,并用所制备的多孔材料作为吸附剂,考察了其对苯蒸汽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饱和吸附量主要取决于吸附剂材料孔径和比表面积的大小;骨架的有机化将有利于其对苯蒸汽等有机分子的吸附;比表面积较大的二氧化硅气凝胶对苯的吸附性能最好。在结构特点上总结了影响多孔材料吸附性能的众多因素,为作业场中苯的吸附处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有机合成化学和有机金属化学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中发现很多过渡金属有机化合物,过渡金属盐及过渡金属本身。对杂环化合物骨架形成的反应中具有特殊的催化作用。因为在没有这些有效的有机过渡金属化合物作为催化剂时,在形成杂环化合物骨架的反应中,很多情况会发生复杂的付反应,难以高产率地得到希望合成的目标分子。所以,尽可能地减少付反应,而高产率地合成希望得到的杂环化合物成为有机合成化学的重要课题的之—。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4种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0%,原状,30%,40%)对多孔沥青混合料骨架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分别采用二维数字图像处理、飞散试验、混合料破碎试验以及渗透试验,评价针片状对多孔沥青混合料的体积指标、骨架接触特性、耐久性、骨架稳定性和渗透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针片状含量对多孔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骨架接触线长度、骨架接触点个数、集料破碎率和渗透系数具有显著的影响.由于粗集料针片状的破碎,多孔沥青混合料的有效空隙率、高温性能、长期耐久性以及骨架稳定性随着针片状含量的增大而衰减.与传统密级配沥青混合料相比,由于多孔沥青混合料具有开级配骨架,从而对针片状含量更加敏感,多孔沥青混合料应采用更严格的针片状含量要求.  相似文献   

5.
构建了"实验设计-材料制备-结构表征-性能测试-结果分析"的实践教学模式。通过溶剂热法制备出以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s,CNT)为核,金属有机骨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颗粒为壳的CNT@MOFs多孔材料;再以CNT@MOFs多孔材料为载体,采用溶液浸渍法负载相变芯材十八酸,制备出CNT@MOFs基复合相变材料。通过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热重分析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导热系数仪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及性能测试。采取从材料制备到结构表征及性能测试的设计思路,可操作性强,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严谨规范的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6.
针对当前能源环境材料的研究热点,将新型多孔材料的吸附分离特性内容设计成研究性实验教学项目。实验分析了4种金属有机骨架MFM-300材料孔隙结构和形态,估算了MFM-300中的吸附等温线和选择性,通过分析吸附热及其差异,阐明了4种MFM-300材料中气体的吸附量和选择性变化,确定了气体吸附过程中影响吸附的机理及本质因素。教学实践表明,该实验项目有助于扩展教学思路和增强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为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实验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7.
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以其丰富的储量、低廉的价格以及良好的环保效应成为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甲烷的存储是天然气作为车载能源应用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分别介绍了几类存储甲烷材料,包括分子筛、多孔碳材料、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的功能特点以及近年来储甲烷材料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储甲烷材料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金属-有机骨架(MOFs)材料是通过金属离子与有机配体结合而成的配位化合物。MOFs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结构可调控、较高的孔隙率和功能化修饰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气体储存、吸附、分离、催化、传感以及医疗等领域。对MOFs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在传感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金属有机骨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是一种新型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因其比表面积大、孔隙度高、结构多样性及可调控等特点,已成为光催化领域研究的热点.综述了近年来MOFs作为光催化剂在光催化降解有机物、光催化氧化还原物质以及光催化产氢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与现状,对MOFs光催化材料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进行了讨论,对其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具有明确活性位点、可调控结构等特征,是潜在的高效非贵金属氧还原反应(ORR)催化剂.基于此前沿热点课题,该文设计了一种Co/Ni-MOF催化剂催化ORR的综合性实验.采用超声法在常温条件下制备两种MOFs(Ni-MOF和Co-MOF),并对制备的MOFs进行SEM、FTIR、XRD、XPS、...  相似文献   

11.
以琼脂为原料,氯乙酸为羧甲基化试剂,制备了羧甲基化琼脂(CMA),并对其进行了结构性能表征。结果表明,与原琼脂相比,随羧甲基化程度的增加,羧甲基化琼脂的溶解温度、凝胶温度、凝胶再溶温度、凝胶强度以及硬度、脆性、粘附性、胶粘性、咀嚼性都呈下降趋势,而其凝胶的弹性和内聚性呈上升趋势。羧甲基化琼脂和原琼脂水溶液都表现出剪切变稀的假塑型流体的特性;羧甲基化琼脂凝胶与原琼脂凝胶的骨架结构均为多孔网络结构,但羧甲基化琼脂凝胶的骨架结构更加致密。  相似文献   

12.
以硫酸亚铁为催化剂,琼脂与双氧水反应制备了氧化琼脂,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表征。性能测试结果显示,氧化后琼脂的凝胶温度、凝胶再溶温度、凝胶强度、溶胶旋光度、溶胶表观粘度均降低,而保水性增强;氧化琼脂与原料琼脂的凝胶骨架结构均为多孔性网状结构;质构特性参数中硬度、脆性、弹性、咀嚼性随琼脂氧化程度的增加逐渐降低,而内聚性却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3.
粉末微电极的制备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粉末微电极是用一般的粉末材料填入被腐蚀了的微盘电极空腔中制得的微电极.它是多孔电极与微电极的有机结合.粉末微电极的端面具有微盘电极的直径以及表观面积,而粉层部分具有多孔电极的性质.因而,相对于平面微盘电极,粉末微电极的实际有效反应表面积显著提高.相应地,粉末微电极上氧化还原电对的表现交换电流密度以及表现可逆性显著增加.这些特征已成功地应用于化学电源、电催化以及生物电化学等领域.  相似文献   

14.
多孔金属材料作为一类区别于致密材料的新型材料,具有高比强度、高比刚度、高强韧、高阻尼、高能量吸收等优良机械性能,以及减振、散热、吸声、电磁屏蔽、渗透性优等特殊性质,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多功能工程材料,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简要的介绍了多孔金属材料在一般工业领域、国防科技领域及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Based on the theory of porous media, the quasi-static and dynamical bending of a cantilever poroelastic beam subjected to a step load at its free end is investigated, and the influences of its permeability on bending deformation is examined.The initial boundary value problems for dynamical and quasi-static responses are solved with the Laplace transform technique,and the deflections, the bending moments of the solid skeleton and the equivalent couples of the pore fluid pressure are shown in figures. It is shown that the dynamical and quasi-static behavior of the saturated poroelastic beam depends closely on the permeability conditions at the beam ends. Under the different permeability conditions, the deflections of the beam may oscillate or not. The Mandel-Cryer effect also exists in liquid-saturated poroelastic beams.  相似文献   

16.
研究浓缩型(正铵盐型)改良剂和有机型(有机酸型)改良剂在原位修复只受重金属Pb和Cd单独污染的土壤过程中的传质关系.对污染土柱浸泡,并通过分析其水浸取液中Pb、Cd的pH值变化、质量浓度变化来表征其迁移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浓缩型改良剂和有机型改良剂都可以作为经济的重金属污染修复材料使用,但浓缩型改良剂比有机型改良剂修复效果好,修复效果稳定.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腐植酸的一般结构特征、腐植酸对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综述了腐植酸金属络合物在农业、生物医药、石油钻井液、环境以及在有机合成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的来源及其含量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水体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的主要来源,影响水体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的自然因素,其中包括沉积物-水界面环境条件、有机质和微生物活动等。  相似文献   

19.
将有机改性膨润土用于吸附重金属Hg^2+离子和有机污染物苯酚,实验结果表明膨润土有机改性后,吸附重金属离子和有机污染物能力增强,其中巯基改性样品的吸附性能又优于氨基改性的样品.有机改性膨润土对污染物稀溶液的吸附能力强于浓溶液,再生样品的吸附性能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20.
在0.3mol/L草酸中采用阳极氧化法制备了多孔氧化铝纳米材料,原子力显微镜观测孔径约为55nm.利用物理吸附,在纳米孔中填入有机荧光分子Rh6G,与溶液中的发光现象相比,Rh6G的光谱发生了蓝移,表明有机分子填入高度有序的AAO纳米孔中时,有机分子的聚集形式发生改变,纳米孔中Rh6G的发光接近于单分子发光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