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長江流域西器東傅的概念、分期及特點 從静態角度分析,文化一般分爲器物、制度、風俗和觀念四個層面,器物是文化形態中最淺表的層面;然而從動態角度分析,文化又是一倜整體,器物中也浸潤和蕴含着制度、風俗和觀念的成份。以器物爲視點去觀察文化,旣可專注以往人們比较  相似文献   

2.
卢风 《华夏文化》2013,(2):21-24
文化分析的方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思想方法。用文化分析的方法,可以证明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是不可持续的。此处所说的"文化"是广义的"文化",其涵义与广义的"文明"大致相同,是历史学和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或"文明"),指人类超越动物生存方式而创造的一切。学界通常认为,文化有三个维度,器物、制度与观念,可大致对应我们常说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这三个维度始终处于复杂的相互作用之中。  相似文献   

3.
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是新农村文化的生长点。乡村优秀文化可以从四个层面进行系统分析:物态文化层面包括乡村山水风貌、乡村聚落、乡村建筑、民间民俗工艺品等;行为文化层面包括生活习惯、传统文艺表演、传统节日等;制度文化,包括农村生产生活组织方式、社会规范、乡约村规等;精神文化即观念文化,包括孝文化、宗族家族文化、宗教文化等。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将发挥凝聚认同价值、塑造新农民的价值,保持文化多样性、原生态的特点,促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发展开发。  相似文献   

4.
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已成为21世纪大学教育的发展趋势.我国高等教育中的确存在着一个普遍事实,即高校人文精神大面积失落,大学生人文精神严重欠缺.本文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从时代特征、社会背景、教育观念和教育制度等方面分析了当今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原因,提出了一系列教育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5.
彝族镇物     
彝族镇物李世康镇物,又都“镇物”、“辟邪物”、“厌胜物”。陶思炎先生在《中国镇物文化略论》一文中,考察分析了中国镇物文化的历史演变、分类、功能以及镇物与民族文化心态、巫术、神话之关系,指出:“镇物以有形的器物表这无形的观念,帮助人们承受田各种实际的灾...  相似文献   

6.
关中风俗与地理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俗具有地域性特点。俗话说 ,十里不同风 ,百里不同俗 ,风俗的地域差异是划分文化区域的主要指标 ,也是构成一个地区直观和特色文化的因素。班固在《汉书·地理志》中说 :“凡民函五常之性 ,而其刚柔缓急 ,音声不同 ,系水土之风气。”此言点出了风俗与地理环境的紧密关系。风俗包括的内容较为庞杂 ,各地的风气习尚、婚丧礼仪、迷信淫祀、民歌俗谚无不包含其中。总的来说 ,风俗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区域文化性格 ,即人的性格、气质、意志、语言和社会意识、社会观念、行为方式、生活习惯 ;二是风俗的形成、发展和变迁受自然环境、社会环…  相似文献   

7.
江南镇物文化蒋明波镇物是一种有形的器物,它用来表达无形的观念,帮助人们承受由各种实际的灾祸、危险以及各种虚妄的神怪带来的心理压力,克服困惑和恐惧。在中国,镇物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文化现象。下面就江南的几种镇物文化现象略作介绍。一、江南建筑与镇物文化从江南...  相似文献   

8.
休闲文化已经成为成都市的城市名片,成都市正致力于打造"休闲之都"。从市民个人的微观层面提升休闲文化观念,从休闲企业的中观层面完善产品供给,从政府引导的宏观层面强化休闲文化的社会支持系统,是建设发展成都市休闲文化的可行之道。  相似文献   

9.
《中外文化交流》2008,(11):91-91
该书分玻璃、金属胎珐琅、玉石、陶瓷与有机材质等各章,依材质共介绍200件北京故宫博物院所收藏的清代鼻烟壶之美。鼻烟壶和中国的古代器物如钟表、雕漆、瓷器、酒器等相同,随着国力强弱、各朝钻研、文化迭渗、地方特性的冲刷,除器物本身的造型与质地千变万化,装饰手法的演变和器物与其他类别工艺的共同表现,亦有可累牍论之的发展。而清代在时间上的晚来,  相似文献   

10.
汉语成语同英语谚语一样,作为一种语言形式,是人们在长期生活经验中总结出的,具有一定哲学道理和思想依据的、精炼化的语言表达形式。古往今来,各式各样的行为动作、风土人情、自然景物,都曾被人以文字的形式浓缩在中英成语或谚语当中,诠释着一种精神、一种文化。本文将着重对成语当中的动物形象进行研究,并通过中西方文化意识形态的比较,对其因历史、地域、习俗文化等方面的差异而引起的具体形象的不同表达进行阐释。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希望从文化对比和分析的角度,为从事中英文语言和风俗文化学习与研究的学生找到较为贴近生活的突破口,使之更透彻地理解中西方风俗文化和思想认知上的区别。从而引导语言翻译和文化传播在更科学有效的途径中进行,使汉语学习者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更精准,在语言的翻译过程中,更高效地传神达意。  相似文献   

11.
张旭 《寻根》2022,(2):47-51
关于士族婚姻观念,学人叙述颇详.瞿兑之阐述了汉代婚嫁风俗.闫婷婷则从西晋士族的生活风尚入手,研究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吴成国、李铁坚、孔毅、陈利娜从婚姻和政治角度探讨了从东晋到南朝门阀士族身份内婚制状况及逐渐瓦解的原因.高诗敏、李雯、郑芳、和庆锋、徐伯勇、范兆飞等系统地研究了五姓的起源、发展脉络、婚姻观念及唐初形成五姓七宗...  相似文献   

12.
藏族传统上将其居住地域分为“卫藏“、“安多“和“康“三大区域,“康藏“、“西藏(卫藏)“它们二者既是方言区,也是历史地理区划。虽在整体上存在共性,但因地理环境、经济类型、历史文化等因素的不同,二者的历史传统、文化面貌、社会形态乃至风俗民情等均存在差异。本文从历史、社会发展的角度分析二者这些差异。  相似文献   

13.
赖祥亮 《寻根》2007,(5):9-14
作为河洛文化的传人,客家先民的文化形态中保留了较多中原文化传统。同时,作为一支历史悠久的民系,客家文化形态中也残存了较多的原始巫术观念。巫术是生产力十分低下的原始人类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一种认识途径和控制方式,客家巫文化之所以能顽强地生存于客家聚居地,得益于山高水险的岭表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求生存求发展的强烈愿望和当地原住民崇尚巫鬼的习俗。  相似文献   

14.
历史在思想文化的层面上与现代性的相遇是20世纪中国的原生事件,而中国现代文学即是建立于现代中国独特的想象方式基础之上的,对于现代中国社会现状与国民心理的叙事。本文从现代性的角度解析中国现代小说独特的叙事形态,并将其归纳为两种叙事模式,重点论述了鲁迅、沈从文、张爱玲的小说创作与这两种叙事模式的纠缠与疏离,以及巴金的小说创作所具有的这两种叙事模式的标本特质。  相似文献   

15.
庄小芳 《寻根》2012,(1):41-44
台湾岁时节庆及风俗民情,几为闽南风俗的翻版。杂糅闽越文化、中原文化及海洋文化的闽南风俗,经闽南移民流传至台湾,在台湾深深扎根,浸透到台湾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福建岁时节庆风俗中与女性相关的部分,也成为台湾妇女生活的一部分,有些还在流传中被赋予新的内容和形式。  相似文献   

16.
龙山 《寻根》2013,(2):90-95
20世纪60年代描写塔吉克民族的电影《冰山上的来客》,以其高原冰雪风光、艳丽的服饰和独特的民族风俗文化留给几代人美好的印象。居住在帕米尔高原上的我国塔吉克族,现仅有3万多人,但很纯正地保持着自己民族几千年沿袭下来的文化和生活习俗,在我国56个民族中独具特色。不久前,笔者去帕米尔高原,走访了塔什库尔干自治县一些地方,调查了解塔吉克民族风俗文化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7.
少数民族农民工是城市中的特殊群体,异地就业文化适应的难度比一般农民工更大。该群体异地就业文化适应不仅事关其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而且事关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本研究以凉山彝族异地就业农民工为例,从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面以及十二个维度分析其异地就业文化适应状况:每个具体维度适应程度各异,但有规律可循——越浅层越表面的东西越容易适应,而对于语言文字、谋生手段、消费方式以及较深的制度与精神层面的适应相对艰难和缓慢。  相似文献   

18.
黄林 《寻根》2013,(4):73-78
休闲,不仅是现代人崇尚的时风,也是各民族源远流长的一种传统文化。就我国藏区而言,各地也不乏多种风格和形态的休闲传统风俗。每当此时,藏族同胞们就会在平时的忙碌中停歇下来,到大自然中去享受阳光、河流、清新的空气和山川美景带来的惬意。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讨论三星堆一金沙出土器物是用于古蜀国祭祀礼仪中的贵重器物,不同的器物及其组合,认为祭祀礼仪在不同时间,以不同内容和不同形式举行,每种仪式都按照规定的程序完成,整个祭礼活动是以动态行为进行的。主要形式如面具、神树、神坛、神殿等组成大型祭祀礼仪中心场景,表现出古蜀国已具备比较规范的礼仪制度,特别是乐舞的出现,代表着古蜀王国最高等级的祭祀规格。  相似文献   

20.
近代以来关于中华民族民族性的研究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一个长期走在世界发展的前面、自视极高的中华民族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屈辱。面对国难当头、民族危亡,一批批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寻求救亡图存的真理。他们先从学器物始,继而学制度,试图变法维新,终则从文化整体上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