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2 毫秒
1.
科技创新视域中的体育自主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主创新是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也是体育发展的必经之路。体育自主创新理应纳入国家创新体系并形成自己的体系。科技创新视域中的体育自主创新是现实国情决定的,是体育产业发展的需要,也是突破体育科技封锁的主要措施。要大力加强体育原始创新,集成创新,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未来高科技将向体育自主创新不断渗透,体育自主创新的整体水平将不断提高,群众体育自主创新将发挥潜力并日益受到重视。对科技创新视域中的体育自主创新进行探索和研究必将更好地促进体育科技的发展,进而促进整个体育事业的发展,使体育更好地为人类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2.
摘要:体育制造企业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是在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背景下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分析体育制造企业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存在的困境并提出解决策略,有助于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从顶层设计上提高体育产业发展水平。以体育制造企业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存在的困境为切入点,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法、访谈法和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展开综合研究。结果表明:体育制造企业在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时,存在的问题包括:申报指引缺乏对应行业门类、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造成企业不符合申报条件、对政策了解不足使企业缺乏申报动力等。对策提出:国家应该积极修改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申报指引,将体育产业纳入其中;地方政府应该加强政策普及,积极服务企业需求,为企业发展提供公平的社会环境;企业应该通过加强自主创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标准,完成认定,并因此为契机,通过自身的发展,达到提高体育产业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构建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是政府保障公民基本体育权利的制度安排,是促进体育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对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相关研究进行概述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从体育公共服务的基本理论问题、体育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提供、体育公共服务的运行机制、体育公共服务的绩效与可持续发展等四个方面构思了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基本理论框架,并提出了实践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单一的体育产品供给体制影响了农民享受体育公共服务的质量,阻碍了社会主义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体育公共产品供给模式开始向政府、社会和企业共同承担的多中心供给模式转变。在这种转换过程中,政府、社会、企业各司其责,保证农村公共体育产品的价格和质量,完善衣村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相似文献   

5.
完善我国体育组织绩效评估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国内体育组织绩效评估现状,对我国体育组织绩效评估未来的研究提出思考:(1)完善的体育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需要完善的绩效评估体系;(2)体育组织中的绩效评估层次将向个人绩效评估与组织绩效评估相结合发展;(3)我国体育职业化的发展需要完善的、客观的绩效评估机制来支持.  相似文献   

6.
利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法,对我国体育事业绩效评估内容体系进行研究。研究认为:我国政府体育事业绩效评估已经成为践行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重要体现。当前我国政府体育事业绩效评估已经组织实施了公共体育组织绩效评估、公共体育政策绩效评估、公共体育项目绩效评估、体育系统公务人员绩效评估、公共体育经费预算绩效评估等。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英国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体系运行的环境、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主体及相互关系、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资源投入以及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绩效评估等,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英国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体系的特征,提出了英国经验对我国体育强国战略背景下强化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体系建设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企业的自主创新是创新体系建设的根本。从东方电机近年来自主创新方面的主要成果,对搞好企业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对策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采用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以杭州市160个不同社区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社区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以完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支持与保障系统即健全完善社区体育设施、打造社区体育生活圈,加大公共投入、改革体育投融资体制,发展第三部门、拓展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渠道,构建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绩效评估体系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体育用品制造企业数字化的内涵,剖析其转型动力,并结合问题提出推进策略。认为,体育用品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体育用品制造企业通过技术赋能业务活动向信息化、智能化、平台化方向发展,打造“以客户为中心”的产品供给与服务模式的过程,国家政策、技术创新、市场需求、企业理念变革是体育用品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主要动力。针对体育用品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的技术创新不足与人才供给相对短缺、平台协同低效与信息资产流动受限、产品质量不高与企业竞争压力较大、制度供给不足与数字法规相对缺失等困境,提出:夯实数字基建,强化科技投入与人才培养;鼓励平台搭建,推动多方合作与业态创新;培育客户群体,重视产品质量与风险防范;完善顶层设计,健全体育法规与监管体系,旨在推进体育用品制造企业数字化顺利转型。  相似文献   

11.
体育产业是经济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也正焕发勃勃生机,除财政资金加大投入外,还吸引了各方投资,开成了良好的投资机遇。充分考虑体育产业的产品大都是精神产品,带有创新性文化产品特征,立足于的投资者角度,从文化视角来探讨体育产业发展投入资金的使用效益评价指标设置,突破性确定了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的指标体系,满足了体育产业投入资金项目是满足社会共同精神文化需求难以直接量化的特性;又使体育产业投入资金使用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涉及到社会的多个方面,其信息量和统计数据都受到时间、技术等多方面的制约的情况下,能准确地度量出体育产业投入资金使用的实际效果;同时还能引导投资者改善体育产业盲目投资。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体育产业应抓住机遇,结合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以奥运会为契机,加大彩票业、体育广告业投资力度,优化体育产业及区域结构,促进我国体育产业向国际化方向发展。在此背景下,提出了在扩大内需背景下推进体育产业发展的思路,建立多元化体育产业发展战略、加强人才培养、完善立法、拓宽融资渠道等措施,加快我国体育产业体制改革,打造自主品牌,使体育产业快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3.
中外都市体育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都市层面切入,参照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与方法,运用特尔斐法构建了中外都市体育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选取17个中外代表性都市,综合运用主观赋权层次分析法、客观赋权主成分分析法,从中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野,多角度剖析都市体育产业竞争力现状。研究发现,这17个都市体育产业竞争力水平可分为6个层次,纽约和伦敦体育产业竞争力最强;在洲际比较方面,欧美国家都市体育产业竞争力整体最强,亚洲城市整体最弱,尤其是中国都市体育产业竞争力非常薄弱。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提升中国都市体育产业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确立合理的评价原则是科学、公正地评价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重要保证.在对体育科学研究成果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现有体育社会科学评价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原则:1) 社会效益优先,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它的社会意义和作用;2) 重视创新,将鼓励创新和重视原创性作为一种内在的精神贯穿于整个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体系之中;3) 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4) 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区别;5) 科研管理部门评价与专家评价相结合.  相似文献   

15.
职业体育组织资本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战略目标、组织结构与组织文化构成的组织资本是一个有机整体.战略目标创新为职业体育组织的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组织结构创新满足了组织战略目标的功能需要,保证了职业体育组织的正常运行.职业体育组织通过组织文化创新不仅增强了内部凝聚力,而且在公众中塑造了良好的社会形象,为提高职业体育组织的经营效益发挥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我国体育管理体制的特点与现状,并且指出了新旧体制转型期间我国体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原因的分析,最后提出了我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途径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市体育竞赛表演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法、专家调查法和因素解析法等研究方法,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和进行广泛调查的基础上,结合上海体育竞赛表演业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上海市体育竞赛表演业国际竞争力分析的理论模型、评价原则、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为科学准确评价上海市体育竞赛表演业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以职业道德建设为着眼点,以我国企业经营型体育产业组织为载体,分析了此类组织的道德现状、道德标准和道德建设评价体系,旨在提高企业效益和引起管理者对道德决策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重新构建大学体育课程体系和评价体系,在对大学生进行系统体育教育的基础上,掌握一般健身理论和健身技能,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兴趣.大学体育教育要重视学生体育态度、体育健康知识、体育情感与自主运动能力的培养.实验结果表明,重新构建的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体系是可行的.这种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体系,集教育性、健康性、公平性、快乐性、现实性于一体,强化了终身体育意识的教育,体现了大学体育健身教育的作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