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些中学语文教师经常抱怨说,中学生文言文水平提高很慢,教师出力不少,收效不大.究其原因,我认为问题的症结在于文言实词的教学上.应当承认,中学生文言文学习的最大障碍是文言实词.吕叔湘同志在《语言的演变》一文中指出:“语言的变化涉及语音、语法、语汇三方面.语汇联系人们的生活最为紧密,因而变化也最快,最显著.”语汇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这种变化,给现代人阅读文言文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文言虚词数量有限,学生还比较容易掌  相似文献   

2.
<正>小古文是文言文的一种,它篇幅短小、语言精练,读来朗朗上口,适宜诵读。小古文内容大多活泼生动,适合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在小学阶段开展小古文教学,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的价值。正如提倡小古文教学的朱文君老师所言:"第一,文言,让白话的表达更精妙。第二,文言能让白话的表达更有节奏和音韵。第三,文言,是我们不能拒领的文化遗产。第四,为了初中和高中的文言学习能够有个台阶,有个预备,小学也应该学一点浅易的文言,积累一定的语汇,培养文言的语感。"而反观教  相似文献   

3.
《赤壁赋》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经典名篇.教学设计既关注文言文的“言”这个教学基点,又注重“文”的方法与情感;既依“言”助“文”,强化对文言词汇、语汇的积累与运用,立足字词解文意、把文脉、察文情,又以“文”养“言”,在对作品的文法及情感的解读中,自觉形成对文言词汇、语汇的不断积累与灵活运用.如此一来,文言文教学方能摆脱“文”“言”脱节、环节生硬机械的桎梏,还原古典文学的精气神.  相似文献   

4.
[说明]成语是联接古汉语和现代汉语的桥梁.归类比较成语中的一字多解,不仅能帮助我们在讲话写文章时语汇丰富,表达恰当,同时也有利于掌握文言词语(特别是实词)的一词多义,具有费时少、印象深、收效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现代汉语由古代汉语发展渐变而来,由于组成语言的的语音、语汇、语法都发生了变化,所以给我们现在学习古汉语带来很多困难。而语音、语汇、语法这三者以语法变化较为缓慢,由此,我们在了解掌握文言语法的时候,较为容易从现代汉语中找到文言语法的某些遗迹。尤其是相对稳定的固定词组——成语,更是较多地保留着文言语法的某些特点,巧用成语来复习文言语法,可以起到一石三鸟的功效。这就是既加深了词语意义的理解,又复习了文言语法知识,还使学生了解到古今汉语的渊源关系。 文言语法中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词类活用,这种现象在一些成语中仍保留下来。 名词活用为动词  相似文献   

6.
鸿门宴 【一课一法】文言虚词学习法 文言虚词是文言语汇中与文言实词相对应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总数量虽然远远少于实词,但就单个与单个相比,尤其是那些常见的文言虚词,其使用频率之高,在古文中出现次数之多,往往为常见实词所不及。因此,如何学好文言虚词,对掌握文言词汇、提高古文阅读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文言虚词学习法”是一种兼顾语言客观特点和人的认识规律两个方面,对文言虚词作总体把握的一套综合性学习方法。其要领可概括为四句话:  相似文献   

7.
王艳红 《考试周刊》2013,(57):51-51
新课改下的文言文教学,教师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具体方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不断丰富文言语汇,让学生在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同时充分感受古典文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8.
文言诗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词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文,无不属于文言诗文的范畴.中学语文教材之所以收录了大量的文言诗文作品,正因为学习文言诗文,懂得一些文言知识,具备阅读浅易文言诗文的能力,不仅有助于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还能够加深对现代汉语的理解,提高现代汉语的语言修养和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9.
从语文科的角度切入,针对学生文言作品阅读中涉及较多的历史知识,分析借助历史知识的引导帮助学生阅读文言作品的问题,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文言作品,减少疑问和理解误区,进而提高学生素质。  相似文献   

10.
高中语文教学中,文言词汇教学是个难点。有些中学语文教师经常抱怨,中学生文言文水平提高很慢,教师出力不少,收效不大。究其原因,我认为问题的症结就在于文言词汇教学上。应当承认,中学生文言文学习的最大障碍是文言词汇,尤其是文言实词。语汇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变化最快,这一特点无疑给阅读文言文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相似文献   

11.
多年来.高考文言文阅读测试的第一题往往都是让考生判断"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这是全国各省市高考对文言实词词义考查的常规题型,也是考生失分较多的一个考点。为此.归纳高考文言实词考查设误类型.揭示文言实词命题规律,有利于考生明确复习备考方向.更有利于提高考生对文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7,(53):93-94
林语堂和辜鸿铭同以英文著述和汉语文化典籍翻译著称。本文以归化和异化理论在语篇和遣词两个层面分析林语堂与辜鸿铭英文著述及英译作品中中国文化负载语汇的处理方式。两相比较,林氏作品的更倾向语篇归化-词语异化,而辜氏作品则更倾向语篇-词语归化。他们在译作上对中国文化负载语汇的处理有明显的时代烙印,对目前政治、经济、教育等领域涉及的中国文化负载语汇的英译有重要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中学文言教学中,要把握的无非是语汇和语法两大要素,尽管语法相对于语汇变化幅度不大,但毕竟在语序安排上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对判断句、宾语前置句、被动句等,讲述比较详细.业已被学生掌握和接受,但有的尚缺少全面系统的归纳总结,不同程度地困扰着学生,使其难以搞清文言及现代汉语中相同结构类别的对应关系,故有必要进行归纳,现就文言中偏正结构——定语和中心语的关系、状语和谓语中心语的关系谈点粗浅的认识,以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14.
每个中国人天生就是一个儒者,这是由与生俱来的文化基因决定的,表现在一思一行之中. 儒家文化基因的基本载体即为文言文本. 解文言文本者,须有“三识”:学识、见识、胆识. 一 自先秦至“五四”,无论是书面的抑或口头的,文言文本对汉民族而言都是一个巨大而真实的客观存在.从呱呱坠地始,国人就浸染其中,或耳濡目染,或吟咏唱和.国人之一思一行,无不受其陶铸.直言之,文言文本乃国人文化血脉之一支,文化基因之一种.然乾坤旋转,时移势易,自从科举废止,白话盛行,复加欧风美雨洗礼,百年以来及至今日之文章,无论语汇、句法、篇章、文风诸类,皆非昨日面目,更不论口头语、网络语之草率粗鄙,近乎失范.今人或欲一逞古典文心,而终究力有不逮,徒叹奈何.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文言文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分量不断增大,而对文言文教学探讨日臻热烈。该怎样让孩子从学习文言,到会读文言,到爱读文言成了许多老师思考并探究的问题。我在平时教学中常常思考:何不突破常规文言教学方法,反弹琵琶,从把白话翻译为文言人手学习文言文呢。  相似文献   

16.
在先秦,文言不但发生在散文领域,亦发生在诗歌领域。《诗经》中的作品均经过文言,在组句上采用复叠手法是《诗经》文言上的一大特点。《楚辞》中的作品有更鲜明的文言特征,句式上的对偶和辞藻上的求丽是《楚辞》文言上的两大特点。《诗经》、《楚辞》,尤其是后者,对吾世之文言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收录了许多经典的文言作品,学习文言作品对提高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至关重要。本文就当前文言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成因,提出四种有效的教学策略,旨在改变文言文课堂中的浅层教学现象,使文言文走向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18.
高中文言文教学在做好应做的分内事的基础上,更要注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文言学习的兴趣。具体可从三方面着手:营造文言文学习的良好氛围,消解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恐惧感;培养文言兴趣,提高文言素养,提升精神品位;加强课外文言阅读,推行大语文观。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文言文教学,容量大,涵盖广,文化视野更开阔,人文内涵更丰富。学习先贤们的经典文章,可以倾听圣哲之教诲,沐浴母语之灵光。但是,文言文教学依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因为文言文作品,远离学生生活,语言深奥难懂,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总有“隔”的感觉。所以要么耗时费力在文言字句疏通、文言知识积累的初级层面上,要么在空泛的索引考据中兜圈子。  相似文献   

20.
正初中语文的学习对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出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要求,例如把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等方面都归为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环节。本文以初中语文文言字词的学习为探究载体,深入剖析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之道。一、阅读明清小说,关注文言字词的积累,增强语感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刚刚接触文言文的学习,学生兴趣强烈,麻烦自然也不少。文言的学习不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