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新课标的出台,教育界掀起过众多的改革热潮,也提出多种教育构想,其中"以学定教"的教育理念再一次备受专家、学者、教师的关注。可见"以学定教"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时代性。语文学科是基础学科的基础,从社会的要求、学科的要求、学校的要求、师生的要求几方面来看,对"以学定教"下语文教师的行为进行分析是符合教学规律的,也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必将使教师、学生获得最大的利益。然而,目前对"以学定教"的研究多是侧重其内涵、实践途径、影响因素等研究,缺乏对新课程背景下"以学定教"的重新认识,更缺乏对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行为的具体探讨。为此,本文试图对"以学定教"理念下语文教师的行为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以学定教”的教学方法让教师与学生都受益匪浅.“以学定教”让学生学会如何学,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师生共同研究解决问题;“以学定教”让教师放手课堂,更有针对性、更灵活有效地应对课堂.但是,“以学定教”实施的两年来,也产生了一些困惑和疑问.  相似文献   

3.
以学定教,是指教师的教学行为"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学,一切有利于学生的学,一切促进学生的学。教和学的关系问题,是贯穿教学活动的基本问题,教和学、学和教是相伴而行的,在音乐课堂中实施以学定教,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教学气氛异常活跃,但在这种看似活跃和学生自主的背后,课堂的有效性却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学生的收获却不多。那么,如何提高音乐课堂以学定教的有效性呢?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改革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以发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采用以学定教的教学策略,教师由以往课堂教学中的领导者转变成引导者,学生则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成主动的学习者,这对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学定教"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思想在教学中的体现。生态课堂是运用以学定教理念真正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它将学生的学习过程看成学生生命成长的过程,其根本目标是通过教学过程提升学生生命的质量。教师唯有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教学,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态,才能体现对学生生命价值的尊重,才能让课堂焕  相似文献   

6.
<正>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和教学实际的需要可知,学生应是课堂的主体.所以,在制定教学方案时必须做到"以学定教".通过"以学定教",可以让教学方向和目标更加贴合学生的发展要求,并且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故"以学定教"是高中数学教师必须认真对待的一项课题.在数学课堂中渗透"以学定教"机制,首先需要教师变革自身的传统教学  相似文献   

7.
对"以学定教"理念进行了实践性解读,认为"以学定教"中的"学"应当包含学生学情和教学内容两个方面,有效的教学需要加强学生研究及深刻理解教学内容。要让教为学提供高品质的服务,就应当设计"有过程"的教学,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教师要在互动对话中引领思维,并依据学生的课堂状态灵活地调整教学。  相似文献   

8.
"以学定教"是一种新颖的教学理念,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方案,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学定教"在初中科学课堂中的应用,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地体现出来,而教师在教学中则主要起主导作用。本文就基于"以学定教"的初中科学课堂生成策略进行分析,希望能够提高初中科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引入"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为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奠定基础.本文通过分析以学定教在试卷讲评中的重要意义,探究其在初中试卷讲评中的具体应用,为构建和谐课堂,有效提升学生数学素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少教多学,以学定教"能有效地约束教师的教学行为,较好地落实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能有效地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然而,有些课堂的"先学后教"已经矫枉过正了——他们在课堂上强调"学生为主体",却忽视了教师在教学中应有的作用,"学"与"教"关系的新型错位,使教者陷于尴尬的境地.现从兴趣缺乏、理解失误、困惑不解、思维偏离、课堂失序等几个方面,就如何准确把握课堂的导学时机、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学生的全面素养与综合实力是当下教育教学中最为重视的内容,也是教育改革最主要的培养方向。"以学定教"的教学方法顺应了改革的方向,教师教学任务的安排,需要依照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学习能力。一改传统教育中教师在课堂中的完全权威地位,以学生为教学中心,突出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位置。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对于该阶段的学生来说是困难且无趣的,急需以学定教的教学方法,改善课堂教学的状态,唤醒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热情。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调整课堂教学的方案,关注学生的学习需要,改善数学教学。本文将浅谈以学定教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究如何依据学生需要制订学习计划,激发学生的数学潜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新课标下的预设从"以教定学"转到"以学定教"这一新理念上来,但是在具体的课堂实践过程中教师并没有真正地关注课堂的教学生成.促使生成的课堂绽放精彩,课堂实践中可以着眼于以下几点:捕捉生成亮点,为生成教学确立起点;尊重学生视点,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及时调整课堂看点,挖掘其中"问题"资源.  相似文献   

13.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和发展.我认为,是否有效,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关注了学生,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一、以学定教,营造质疑氛围 从学生的角度来分析,我们发现,学生对学习内容缺乏兴趣,对学习活动缺乏挑战精神是导致课堂无效的主要原因.学习源于好奇,源于问题.我觉得理想中的课堂应该达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这要求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始终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想方设法地让学生沉浸在生疑、质疑、解疑、存疑的氛围中.  相似文献   

14.
蔡呈腾 《现代教学》2011,(1):117-117
“以学定教”作为一种教学理念,引领了当前课堂教学的潮流。它把课堂过多地关注教师层面的教学设计、教学资源开发等因素转变为关注学生层面的学习思维、知识建构。但即便都是以“以学定教”开展的课堂教学,对于“学”的理解也颇有差别。下面以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第五节《显微镜下的各种生物》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为例来说明“以学定教”。  相似文献   

15.
"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以学定教"是新一轮课堂改革的要求."先学后教"约束了教师地教学行为,较好地体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能有效地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充分的体现了教材的多维功能.事实上,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存在,而且应该发挥得更高级,更得体,更需要老师有目的、有步  相似文献   

16.
李丽茹 《华章》2007,(6):70-70
新的课标强调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重,以关注学生的认知起点、知识体验和学习行为为重;强调以学定教.这样,新旧教学观念便产生了磨擦,从而使老师产生困惑,感到失败.如何走出困惑,摆脱失败,笔者通过实践教学总结了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研究基于课堂生成的微教学策略.以具体教学案例为依托,提供了三种基于课堂生成的微教学策略,并指出课堂是一个动态生成的教与学的场所,教师要充满教育关怀,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内心体验,做到“以生为本,以学定教”,关注课堂生成,珍惜学生的感悟、体验,更好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真正把语文课教“活”.  相似文献   

18.
<正>新课标下的数学高效课堂,如何就"以学定教"循序实现"教学相长"的终极目标?笔者认为,"以学定教"正是从学生的本位出发开展教学深入课堂的有效抓手,必将提升初中数学课堂的实效。因为,"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不仅有利于实现教学的有效性,也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和学生的进步。"以学定教"不仅具有深厚的理论依据,也具有诸多的利于教学发展的因素,那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将"以学定教"这一理念投射到教学中从而推进教学的发  相似文献   

19.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应该创新教学理念与方法,给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注入新的活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学定教"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能力与个人特点等确定教学方法的先进理念,与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中的"因材施教"理念类似.文章在分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探索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以学定教"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邱裕琴 《考试周刊》2014,(13):100-101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于当代教育活动的要求。新的教学思想不断涌入,越来越多的创新型教学方法成为推动当代教育工作前进的动力。以学定教是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方法,是肯定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的一种教学方法。新课程标准的提出,使得以学定教的教学方法成为一种值得使用与推广的教学方法。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利用以学定教的教学手段,可以大大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本文以以学定教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分析为题,对以学定教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