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家王蒙既有良好的音乐修养,而音乐也极大地影响了他的文学创作,他的很多作品与音乐相关、相融、相亲、相依,又饱含着他对音乐的深沉"相思"。他的很多作品或以音乐为标题,或以音乐为写作对象,或以音乐为情节线索,或以音乐为构思机缘,或以音乐为风格特色,或以音乐为结构模式……音乐使王蒙的作品更加优美、更加灵动、更加丰富、更有情味,让人获得新鲜的、多重的艺术享受。  相似文献   

2.
美国怀俄明大学的音乐教授Michael Griffith到上海大学进行了半个多月的讲学。他为同学们进行音乐欣赏和乐队课程的授课。教授的讲学深入浅出、形象生动,使同学们感受到形式丰富的西方音乐。他把一些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溶入到形式多样的音乐欣赏方式中。教授的一些教学方式,值得我们音乐教师思考与学习。  相似文献   

3.
吕成千是宜兴县实验小学的音乐教师,近几年来,他越来越引起同行们的注目。他大胆地对小学音乐教学进行改革,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被省命名为优秀教育工作者,被无锡市命名为劳动模范。是从事音乐教学数十年的老教师吧?否!他今年才34岁,真正从事小学音乐教学还不满十年。那一定是音乐专门学校的高材生?也不是。他仅仅是“文革”时期的初中生。是什么力量使他在小学音乐教学改革中闯出一条新路来的呢?话还得从头说起。  相似文献   

4.
陈宴 《山东教育》2010,(4):10-11
情感是幼儿音乐教学的灵魂和支撑,趣味是幼儿学习音乐的基础和动力。音乐教学的情趣性,是要变单调为丰富多彩,变刻板为生动活泼,变机械为愉快灵活,是促发审美情感体验的重要因素。音乐教学的情趣化,不仅给幼儿带来极大的快乐,而且会使他们对音乐发生深厚的兴趣,使“要他唱”变为“他要唱”,  相似文献   

5.
内容梗概:伴随着莱茵河的阵阵波涛声,约翰·克利斯朵夫呱呱坠地。音乐像海洋,涌出欢乐的巨流,使幼小的克利斯朵夫陶醉,他的思想随着波浪起伏。在祖父的教育下,他的音乐才华显责任编辑/夫 捷露出来,成为音乐神童,远近闻名。8岁的克利斯朵夫成了宫廷的一名小提琴手,并担负起养家的重担。然而宫廷生活使他窒息。因此,莱茵河畔是他最爱去的地方,并在那里结识了许多朋友。但各种痛苦也随之而来,他感到苦闷和绝望,也开始像父亲那样出入酒馆,放纵自己。舅舅的到来,使他重新认识了自己,并决心为新生活而创作。他正视周围的一切,反抗德国的虚伪和艺术…  相似文献   

6.
陈绚 《文教资料》2010,(2):87-88
刘半农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优秀的新诗、散文及杂文,但是他在音乐方面的成就并不为人所知。他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中国音乐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丰厚的成果;支持刘天华的音乐事业,使其取得巨大成就;积极引导刘北茂继承和发扬刘天华遗志.并最终成为我国民族音乐大师,等等,这些都是刘半农对中国音乐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本文从刘半农的音乐研究方面入手,共同追忆他短暂却不平凡的一生。  相似文献   

7.
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成为他自己,"变成他自己"。本文以音乐通识教育为着力点,通过对国内通识教育的现状分析,借鉴国外高校通识教育的经验与做法,针对国内通识教育的弊端,对高等旅游院校的音乐通识教育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8.
破格选拔的院士莫扎特的巡回演出获得了空前的成功,他那神话般的音乐天才也使一些音乐专家认为简直是不可思议。于是,在他十四岁那年,德国波恩音乐学院因此给他举行了一次特殊的考试,他们把小莫  相似文献   

9.
舒曼在西方音乐评论史上创造了一种独特的个性特征与表现方式,使其音乐评论达到了相当的艺术高度。他音乐评论的鲜明个性特征是:敏锐的历史敏感和切中时弊的政论批评,真情实感,客观公正的辩证态度,强烈的诗意与文学性。他创造“大卫同盟”这一虚拟组织作为代言人,运用性格迥异的人物辩论表达辨证的音乐思想。本文以舒曼音乐评论的主要作品《论音乐与音乐家》批评文本为研究对象,试对舒曼音乐评论的个性特征与表现方式进行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0.
日本著名教育家铃木先生曾说:"教音乐不是我的教育目的,我想造就良好的公民,使他获得一颗美好的心。"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也说:"音乐是人类最大的欢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这些都道出了音乐的教育功能,也启示着我们在音乐教学上始终应牢固树立德育意识,以教材为内容,课堂为  相似文献   

11.
鲁迅的小说具有音乐美,具体表现为作家对音响美、节奏美和旋律美的追求。鲁迅的个性和悲剧人格,艺术地投射到他的创作中,使他小说中的音乐美呈现出一种独特性,即音响的怪诞性和旋律的不和谐性。鲁迅小说的音乐美,是他的小说具有强大的艺术生命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田华黎 《成才之路》2010,(26):68-68
西方音乐史上重要的伟大作曲家、印象主义音乐的创始人克洛德·德彪西.非常热爱音乐。他试图让音乐脱离使它受到抑制的贫乏的传统束缚,他的音乐是热情洋溢的自由艺术,像自然界那样无边无际,像风、像天空、像海洋。绝不是把音乐关在屋子里,成为学院派艺术。  相似文献   

13.
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散文家和诗人,他为古文运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并提出了“不平则鸣”等重要文学理论.韩愈“不平则鸣”文学理论在其音乐、诗歌中的具体体现,说明韩愈不仅是一位具有音乐修养之人,而且其一生的坎坷遭遇并没有使他颓废,反而在音乐、诗歌的世界中找寻到了内心的净土和为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让儿童拥有丰富的音乐体验,才能使他代发自内心地热爱音乐,更积极主动地投入音乐。重点探讨了为何要在儿童早期音乐中采用体验模式,并分析了儿童早期音乐体验的三种内容选择的类型以及选择策略。  相似文献   

15.
现代音乐教学是使学生感受音乐,体会音乐,而进行这种体会的最佳场所非多媒体教室莫属.因为多媒体教室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全方位、个性化的音乐环境,并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接受刺激.这必将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他能够把抽象的教学内容赋予形声并茂,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使教学活动情景交融,从而增强了学生的感知力,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对音乐的表现也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16.
舒曼是浪漫主义作曲家的代表人物。他用自己曲折但勇往直前的一生,为德国浪漫主义音乐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不同时期的钢琴作品,都展现出丰满与美妙的情感个性,而沸腾的热情、激烈的冲动以及浪漫的想象,使他自成一家。并被世人称为世界音乐史上最大胆的革新者。  相似文献   

17.
《音乐新课标》指出模仿是学习音乐的必经之路,通过模仿可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创造学习。总结媒体与社会的发展,发现从模仿开始最终成为名家的事例不胜枚举。如赵本山的徒弟小沈阳就是最好的见证,以前他曾模仿阿杜、刀郎、阿宝等名歌手的演唱音色和风格,使人们渐渐地了解和喜欢上他而成了红人。现在著名人士反而模仿他了,如名主持朱军模仿他的口头禅,老毕模范他的装束及腔调、动作等。他的事例给我的启示是:在音乐教学中我们也可用有效的"模仿"手段,使师生达到先得"规摹变化之诀",然后有"化腐为新之功"。  相似文献   

18.
段春芳 《成才之路》2012,(22):61-61
正高萩保治先生是当今日本一位音乐教育家。独特的音乐教育教学实践和学术社会活动经历,造就了这样一位既能够指导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实践,又具有高深学术素养的音乐教育家。他曾任小学、初中、高中音乐教师,后担任大学音乐助教、教授。由于他亲身经历了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的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实践和大学期间学术理论研究,使他能够以细微洞察的笔触、亲切平实的语言,写下《音乐学科教学法概论》这本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具体实践操作性的著作。他还曾任全日本音乐教育研究会理  相似文献   

19.
音乐之父巴赫巴赫(1685—1750),德国伟大的音乐家。他的家庭十分贫穷,父亲是一个贫寒的面包师,但却是一个音乐传统悠久的庞大的音乐世家,家族中曾经出现从事音乐的有78人之多,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巴赫。巴赫是近代音乐的创始人,人称“音乐之父”。父亲是巴赫的音乐启蒙老师,从小教他弹钢琴。不幸的是,巴赫9岁时母亲逝去,10岁时父亲又去世,接连的打击,使他成了一个孤儿。他的音乐成就就是在这样艰难的条件和环境下造就的。童年的巴赫经常饿着肚子,徒步一整天去拜师学艺。  相似文献   

20.
中世纪的教会是利用音乐作为他传教和布教的手段,同时音乐也借助于教会使自身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因此,这一时期音乐的发展,堪称音乐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由于中世纪复调音乐的出现推动了记谱法的初步完善,为和声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而记谱法与和声学正是欧洲音乐发展中最重要的两大因素,因此,我们说中世纪教堂复调音乐的产生和发展是推动欧洲音乐发展的原动力,是欧洲音乐史上一座不可磨灭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