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植物在生长的过程中 ,必须不断地从外界环境中取得日光能、水分、氧气、二氧化碳、无机盐等。同时 ,植物又不断地在身体内进行改变 ,破坏和分解 ,把不需要的物质和能量排到外界环境 ,不可避免地影响环境 ,改变环境。对植物有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叫做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分为 :非生物因素 ,包括光、热、水、空气和土壤 ;生物因素 ,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人类影响。下面就药用植物与生态因素的关系作简要阐述。一、光与药用植物光包括光质、光强和光照时间。光强和光质与药用植物的生长和光合作用有关 ,通过不同色膜对人参遮阴 ,发现人参的生…  相似文献   

2.
1教学目标1.1知识目标举例说出光、水、温度等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生存的影响;举例说出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举例说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及设计实验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生态调查 ,可以让学生观察不同生物的栖息环境 ,分析各种环境中的阳光、温度、湿度等非生物因素以及生物间的相互关系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生态学知识的兴趣。本文就如何教会学生进行生态调查 ,谈一谈我们的做法。1 确定调查内容调查内容一般包括 :①非生物因素———测量气温、水温、大气湿度 ;观察光照强弱 ,有时还要看看周围是否有工厂、农田 ,是否有污水、废气排放或是否有农药、化肥堆积等等。②生物因素———在调查的地块中 ,陆生植物、水生植物的名称。观察和寻找上述植物上的昆虫 ,用捕虫网在植物上扫一扫 ,往往就…  相似文献   

4.
参考答案 1.B提示:本题考查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影响绿色植物在高山上、水中、森林中以及不同纬度环境下有规律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分别是温度、阳光、阳光和温度。  相似文献   

5.
1.非生物因素中阳光、温度和水对生物的作用以及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很容易作为理、化生及地理学科综合命题的切入点,如有关光的物理性质、水的理化性质、气候条件、土壤理化性质等与生物的分布之间的关系,还会与生态系统的其他内容如生态系统的成分、营养结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生态平衡等知识结合起来综合命题。  相似文献   

6.
程祖伦 《贵州教育》2007,(15):29-30
教学设计思路与理念 生态系统作为自然界生物与非生物的和谐的统一体,由生物因素(动物、植物、真菌、细菌和病毒)和非生物因素(空气、土壤、水、阳光和温度、湿度等)共同组成.其中的生物因素作为有机界和非生物因素作为无机界,永不停止地进行着物质循环.  相似文献   

7.
环境是指植物的外围给植物以影响的因素。包括:气候因素——光、温度、水、大气、风等; 土壤因素——土壤养分、酸碱度、物理性、化学性、地温、土壤水分、通气性等; 生物因素——动物、微生物、寄生植物、共生植物等; 复合因素——坡向、海拔高度、孤山、群山等;  相似文献   

8.
植物次生物质在植物防御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次生物质是植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植物与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章阐述了植物次生物质在对环境胁迫的适应、植物与植物之间的相互竞争和协同进化、植物对昆虫的危害、草食性动物的采食及病原微生物的侵袭等过程的防御作用及其机制。  相似文献   

9.
一、"课外课"教研活动的内涵(一)理化生三科的联系及新课程标准理化生即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科,三者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生物圈就是一个最大的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其中的植物、动物受非生物因素光、温度、空气和水的影响,维持生态平衡时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正是生物界中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因此,生物学科是以物理、化学为基础,物理、化学研究的某些领域又是有关生物的形态结构或生理功能。进行教研时将三科结合在一起有助于学生建立整体认识,便  相似文献   

10.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能从自己的生活中举出影响生物生存的非生物因素的例 2.能从自己的生活中举例说明生物和生物之间的关系。 3.能举例说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教材主要阐明的是生物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从教材内容看 ,包括两大方面、四小方面。两大方面为 :生物是地理环境的产物 ;生物是地理环境的创造者和改造者。四小方面为 :环境影响植物的分布 ;植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 ;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 ;绿色植物在保护环境、改善生态方面的作用。教材从两个大方面分别展开 ,四个小方面具体阐述 ,讲述了生物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二、教学目标1 了解气候条件中的热量、光照和水分各是怎样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分布的。2 理解植物为什么能指示环境及怎样指示环境。3 理解生物在陆地环境形…  相似文献   

12.
一、环境因素和生态因素的概念辨析例1下列环境因素中,那一项不属于生态因素()A.大气的成分和pH B.海拔高度 C.生物种类和数量D.雨水的季节分布解析生物的环境因素是指生物体周围直接地或间接地影响生存的所有因素,而生态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的因素,如光、温度、水分、空气等。海拔高度、  相似文献   

13.
<正>1问题高华山[江西省万安中学(343800)]温度属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吗?"无机环境"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又是什么关系?2讨论2.1教科书上的论述存在矛盾刘聪[贵州省仁怀市城北中学(564500)]北师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认为:"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空气、水分、温度和湿度等多种因素。"而在《生物学》八年级(下册)关于生态  相似文献   

14.
拟态是生物适应环境最为典型的例子.动物的拟态研究较为广泛,而植物的拟态却未引起人们足够重视,原因一是过去主要研究植物与其物理环境(非生物因素)之间的关系,二是植物的拟态看上去远不如动物的拟态普遍.事实上德国植物学家Christian K.Sprengel于1793年就观察到植物象动物一样可以模拟其它生物.他发现某些植物特别是兰科植物不能分泌花蜜,但它们模拟生活在同一环境中的可以产生花蜜的植物的形态.然而,直到本世纪,当生态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出现时,在环境中植物与其它生物的关系才成为人们仔细研究的课题.这方面的研究已揭示了动、植物间的各  相似文献   

15.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课程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为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人教版新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个完整的探究性实验是"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目的是学生通过实验能够积极主动参与科学探究,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深刻体会并认同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生活的影响。本实验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具有活动,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光是决定植物生理和分布的重要生态因素。光照强度直接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阳生植物需较强的光照才能正常生长,而阴生植物适于蔽荫条件下生长。光照强度和光质对水生植物在水域的垂直分布起主导作用。光周期是地球上非常准确的时间信号,很多生物的“生物钟”的调拨都与之相关.植物开花受光  相似文献   

17.
环境因子可以诱导化感物质丁布的合成与释放,这是其在进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对环境的适应性机制。从丁布的微生物诱导、害虫诱导、植物诱导等生物诱导因子和物理诱导、化学诱导等非生物诱导因子以及诱导机理等方面进行了概述,并对今后丁布的研究和利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1考点链接   (1)生态因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生物因素(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生态因素的综合作用.   (2)种群和生物群落:①种群的特征(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②种群数量的变化: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③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④生物群落的概念.……  相似文献   

19.
水杨酸在植物非生物胁迫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杨酸是一类酚化合物,它除了诱导植物对病原菌等生物胁迫产生抗性外,还参与植物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本文介绍了近10年来有关水杨酸在植物非生物胁迫中作用及其机理.  相似文献   

20.
教材分析 《生态因素》一课主要讲述了生态因素的概念、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态因素的综合作用等内容。根据近年来高考命题的发展趋势,这部分内容中非生物因素的判定及影响,生物因素的确定及对其图像变化趋势的分析,生态因素综合作用的主导因素的判断,依旧是高考命题的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