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言虚词“虽”主要有两种用法:一是表示轻微转折的连词,翻译为“虽然”;二是表示让步的连词,翻译为“即使”。学生对这两种用法不易分清。如何区分呢?  相似文献   

2.
《<论语>六则》“思考和练习”在谈到“而”字的顺接和转接用法时,曾这样写道:“转接,指用‘而’字连接的两个部分,意思有转折,如‘学而不思’。这里的‘而’字同白话里的‘可是、但是’相当。”我以为似可商榷。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句中,两个“而”字虽都表示转接,但在句中的作用却并不表示转折关系,而是表示假设关系,这是一种特殊用法。“学而不思”和“思而不学”,分別表示两种假设条件,“罔”、“殆”则是在这两种假设条件下出现的情况或结果。  相似文献   

3.
传统观点认为“虽”在文言文中一般翻译成“即使”,这样的观点不够准确。真实的情况是:“虽”在文言文中既可以表示“虽然”,又可以表示“即使”,具体表示什么,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确定。表示“虽然”时是转折连词,后面接的情况一般已经存在或发生;表示“即使”时是让步假设连词,后面接的情况一般并不存在或尚未发生。  相似文献   

4.
让步复句是一类语义关系较为复杂的复句,本文主要以让步标记“虽使”的历时演变情况为切入点,分析让步复句关联标记的形成和发展乃至消亡,认为语言结构的重新分析是“虽使”这一类词语得以成为让步标记的主要原因,同时也讨论和分析了让步复句分句间的语义关系、让步标记搭配模式以及现代汉语中“虽使”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5.
高诗令 《文教资料》2010,(10):45-47
《论语》中孔子的话语中用来表示第二人称的代词有“女”、“尔”两个字。但“女ru”只表作第二人称单数代词,而“尔”既可作单数,又可以作第二人称复数代词。从孔子话语中表示第二人称单数代词的不同用字.我们可以看出《论语》并非一人理事编撰而成。  相似文献   

6.
《论语》中“然”字共出现了38次,其中有1次是用作构成人名(季子然)的;《孟子》中“然”字共出现184次,其中有6次是用于构成人名(然友)的;我们将用作人名的“然”排除出研究范围,对比《论语》中的37处“然”和《孟子》中的168处“然”用法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7.
陈志祥 《现代语文》2003,(11):45-45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辑出版的初中语文第五册《醉翁亭记》的练习二“本文用25个‘而’字,表示前后词句并列、承接、递进、修饰、转折等到关系。说说下列语句中‘而’字用法,体会它们各自语气的轻重。”其中第4题材是“溪深而鱼肥”。人教社中学语文室编著的《教师教学用书》的参考答案是“溪深而鱼肥’(‘而’表示并列关系,可不译)”。人教社中学语文室编著的《教师教学用书》将“溪深而鱼肥”中的“而”解释为并列关系的连词的依据,可能是《辞海》。《辞海》“而”字条注⑦“语助词。表示并列关系。欧阳修《醉翁亭记》‘泉香而酒洌…  相似文献   

8.
“却”、“但是”和“倒”都是现代汉语中常用的虚词,有转折意味,但它们在语义、语篇连接和语用功能等方面存在差异。“却”是语气副词,“但是”是连词,其基本语法意义是表转折关系。而在语篇中,“却”可连接两个句法成分,“但是”不能;“但是”可连接句子和段落,“却”不能。“却”和“但是”多用于书面语中,“却”多表示说话者持不同的态度。“但是”侧重客观叙述。“却”在表示转折关系时有时候没有语义侧重点,“但是”的语义侧重点多位于转折项。“却”和“倒”都是语气副词,能在表转折关系时表达一定的语气并起强调作用。在复句中,“却”可位于后一分句中,而“倒”既可位于后一分句,还可以位于前一分句。“却”用于书面语中,“倒”一般用于口语中。“却”在表示转折关系时有时候没有语义侧重点,“倒”的语义侧重点多位于转折项。  相似文献   

9.
文言虚词“虽”主要有两种用法:一是表示轻微转折的连词,翻译为“虽然”;二是表示让步的连词,翻译为“即使”。学生对这两种用法不易分清。如何区分呢?先请看一组句子:1.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传》2.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屈原列传》3.刘豫州虽败于长坂……——《赤壁之战》4.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5.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张衡传》6.时不与法俱在,法虽今而在,犹若不可法。——《察今》第1、3、5句表示轻微转折的连词,翻译为“虽然”,第2、4、6句表示让步的连词,翻译为“即使”。是蔺相如对门客的自谦之词,只有译为“虽然”才能切合语境。再如“故余虽愚,率或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愚”是宋濂对马生自谦,当然要译为“虽然”了。表述对象为他人,表示对他人的赞美与歌颂的,取“即使”意。如第2句,此句是对屈原精神的高度赞美和歌颂。再如“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不能察”是对曹刿的高度评价与赞美“,虽”当译为“即使”。区分依据之二:事实存在与否。表示事实,或事实已经发生的取“虽然”意。如第3句,刘豫州长坂之败已经发生了,当然应译为“虽然”了。再如...  相似文献   

10.
“信”在《论语》中主要有五种涵义;“信”在对人的要求上,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即对“一般人”的要求,对“君子”的要求,对居“上位者”的要求。对《论语》中的“信”进行解析,可为当今社会倡行诚信教育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关于“夫子”,一般都认为是古代对老师的敬称,这种解释虽无大错却欠准确。例如《论语》,共有39处出现“夫子”一词,其中31处是孔子学生称呼孔子的。但要真正弄清“夫子”的本源与变化,还得推敲一番。其实,“夫子”得名于上古的大夫。“夫”指大夫,“子”是对男子的尊称。春秋时期,凡大夫以上的人才可称“夫子”,这在《论语》另外8处的“夫子”用法中可得到印证。如《季氏》里“夫  相似文献   

12.
“虽”和“于是”在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中都常使用,其用法古今有相同之处,但也有不同之处。这不同之处学生难于掌握,这是教学中的难点。文言教学中如何辨析以上两词的用法,现略述其标准如下,供教学参考。“虽”字用法辨析“虽”字在文言文中最常见的用法有两种:一是表示“虽然”的意思,一是表示“即使”的意思。如何将这两种用法区分开呢?(一)当“虽”用于让步转折句时,是“虽然”的意思,当用于假设句时是“即使”的意思。让步转折,是指上句承认某事为事实,下句表示不能因  相似文献   

13.
在古文中“红”本为粉红色、浅红色。《论语·乡党》:“红紫不以为亵服。”(亵服:家居所穿的,相对于朝服、礼服而言。)古人认为“红”是一种不庄重、不正当的颜色,所以叫“间色”。刘勰《文心雕龙·情采》:“间色屏于红紫。”(把粉红、紫色这些不正的颜色除掉。)“红”表示大红,则为后起义。如白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  相似文献   

14.
陆琦 《文教资料》2011,(29):38-39
苏教版《〈论语〉〈孟子〉选读》的教学,具体方法的选用向来令广大教师“疾首蹙额”。作者结合数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主问题”、“建构型”及“对话式”等三种较为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人教版高语第三册《言常用句式》一在谈及定语后置一类句式时,将“缙绅而能不易其志”作为典型例句列举,并在括号内注明其正常语序为“能不易其志之缙绅”。而《教师教学用书》在《五人墓碑记》中归结“而”的用法时,又说“……一是表示前后词语的转折关系,如‘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这就让人犯糊涂,孰是孰非呢?  相似文献   

16.
陈虎 《语文知识》2004,(10):33-33
人教版新课标教材七(上)第十课《(论语)十则》中,将“士不可以不弘毅”中的“弘毅”解释为“强毅”(见教材第46页注解⑤),笔认为不妥。  相似文献   

17.
一、高中地理教材中的活动归类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教材,“活动”栏目按能力要求分为“思考”、“探究”和“实践”三种类型。《地理Ⅰ》、《地理Ⅱ》、《地理Ⅲ》三册必修教材共有“活动”193处,根据教学实践,可将活动分为以下类型,见表1。  相似文献   

18.
《论语》之“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句,自汉以来,学者注疏分歧较大,虽后世正统注疏较多采用全句不断之分法,然此说未免与文章之本意有不合之嫌。文章着重结合清人史绳祖之说,就“与”字在《论语》中之用法,以及孔子本人对待“利”、“命”、“仁”三者的不同态度问题,对该句重新解释,从而指出:此句应为“利”、“命”后俱有断,其意亦了然,乃孔子罕言“利”,旨在不赞同,而对“命”、“仁”则是赞许之意。  相似文献   

19.
在《论语》学说中,德性成为关切的中心、人们生活的主要目的。在孔子那里,人生的一切生命实践、为人之道,皆为“学”也。《论语》中“学”的范畴充分诠释了一个人一生所成就的全部就是德性的实践,以“学”的范畴辐射到“仁”、“道”、“礼”等主要范畴。因此,《论语》中的伦理思想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依照“学”来构建的。“学”贯通“礼”、“仁”、“道”,是诠释孔子伦理思想的最根本范畴,具有独立的意义价值。“学”的过程即是成仁(人)的过程,而成人的层次是不断提升的。“学”可谓是生命本身的存在形式。  相似文献   

20.
许兴亮 《山东教育》2004,(18):37-37
如何理解《(论语)十则》中“学而时习之”中的“习”呢?修订后的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一册(第125页)是这样解释的:时习,即按一定的时间复习——也就是说,编者把“习”解释为“复习”。这种解释较早源于宋代学者朱熹。他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说:“习,鸟数飞也。学之不已,如鸟数飞也。”“学之不已”就是不停地学习,也就是复习。长期以来,编者如是编,教师如是教,学生如是学,大家似乎都认同了这一解释。事实上,这个解释并不符合孔子的本意,是对孔子“学而时习之”这一名言的误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