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两晋时期,中国历史呈南北分治的政治格局,西晋末期以后,北方中原及河西地区先后出现了前、后赵国,前、后秦国,五凉政权的区域王国,以及最后一统中原各势力的北魏王朝等诸少数民族政权.其间,仇池地方政权虽地处陇南一隅,但存在时间却是百年之久,并且与上述诸政权均发生了或战或和的民族交往关系.本文以仇池政权为考察中心,从仇池的角度探索其与它民族之间的交往活动,力图反映出仇池国丰富的民族关系.  相似文献   

2.
仇池,是西晋王朝倾覆之际出现在氐族故地(约今陇南、陕南、川北交界处)的以氐族为主体的地方性割据政权。在十六国时期,为建国自雄的氐族三政权之一;进入南北朝后,又历事宋、齐、梁及北魏各朝,对南北朝政局亦有一定的影响。本文拟对其前期历史做些粗略的探讨。一仇池政权肇自氐酋杨茂搜率部返回仇池。西晋元康六年(296),关陇爆发了以齐万年为  相似文献   

3.
刘宋在西晋之后继续推行宗王出镇制,其根源在于门阀势力仍然较强,皇帝不得不任用家族成员以保持力量对比上的优势。这一制度对刘宋政治产生了双重影响:一方面,在刘宋初期对巩固政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出镇宗王势力过大,在孝武帝以后开始成为皇权的威胁。孝武帝及明帝采取各种措施削弱出镇宗王的势力,却导致了异姓势力的兴起,并最终导致了刘宋王朝的灭亡。  相似文献   

4.
参合陂之役是后燕和北魏之间进行的一次影响深远的大战。战前两国曾有过短暂的结盟。两两国的分歧在于后燕欲控制北魏,而后则寻求独立,矛盾在争夺贺兰部众问题上爆发,导致两国绝交。当作为缓冲区的西燕势力被消灭后,两国的战争遂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5.
阴平国是仇池杨难当族弟杨广香助魏征西将军皮欢喜在刘宋升明元年(477年)12月攻杀难当族孙杨文度后建立的。刘宋升明元年,杨广香在皮欢喜麾下攻占葭芦,杀了杨文度,广香自立为阴平王,魏封广香为阴平公,葭芦镇主、阴平太守,据守阴平(今甘肃文县)。太和二年(478年)秋七月,南朝刘宋大将刘准遣将寇仇池,阴平太守杨广香击退来犯之敌并占据了仇池立国的基础之地仇池  相似文献   

6.
关于麦积山石窟第78窟的开凿时代,有后秦和北魏两说。本文以造像壁画制作工艺流程为切入点,认为现存的焚烧木枋和仇池镇壁画是同一时期作品,不存在相互叠压关系,故该窟的开凿年代应为北魏时期。  相似文献   

7.
公元472年,杨文度建立了武兴国,这在南北朝历史中是一件重要事情。杨文度,杨僧嗣从弟,父杨伯宜,乃原仇池国主杨盛第二子,即杨唯当之弟。杨僧嗣从弟仇池国主杨元和因国小民弱,加之本身懦弱,虑不能自立而投降北魏后,僧嗣遂自立为武都王于葭芦(今甘肃武都东南)。宋明帝泰  相似文献   

8.
南朝宋齐皇帝为巩固皇权,预设一些重要异姓武将存在谋反等重罪,而迅速捕杀之.屠杀之后,方开出谋反证据,以证明其惩治的合理性.是为南朝宋齐皇帝的“预制重罪”政策.“预制重罪”政策的首创者为南朝刘宋文帝,其重要表现是诛杀名将檀道济父子及道济手下勇将薜彤、高进之等人.刘宋以后继立的皇帝继承了这项政策.南齐建立后,齐武帝延续了刘宋皇帝惩治武将的“预制重罪”政策,其重要表现是处死名将垣崇祖、张敬儿,南齐此后的皇帝继续执行这种政策.南朝宋齐皇帝以“预制重罪”的政策屠杀拥有实力的武将,从而扭转了东晋以来君弱臣强的态势,但“预制重罪”一方面削弱了刘宋、南齐对抗北魏的实力,另一方面又造成了严重的政治危机,破坏了统治集团的凝聚力,加速了本朝的灭亡.梁武帝开国之后,放弃了这一错误政策,从而在与北魏作战中获得两次前所未有的大胜.  相似文献   

9.
陇南、天水一带是伏羲氏早期活动之处,汉代荣氏《遁甲开山图》中言仇夷山(即仇池山)为伏羲生处。陇南也是秦人发祥之处。同时,我国历史上最早、最大的两个少数民族氐族、羌族也以陇南为中心活动区域,并先后建立仇池国、武都国、阴平国、宕昌国。陇蜀通道为蜀绣、蜀锦运往长安等地的通道之一,是丝绸之路东端支脉所在。也因此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宋代以后陇南又成为茶马交易的中心地区。对当时的军事、政治和经济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陇南、天水一带是伏羲氏早期活动之处,汉代荣氏《遁甲开山图》中言仇夷山(即仇池山)为伏羲生处。陇南也是秦人发祥之处。同时,我国历史上最早、最大的两个少数民族氐族、羌族也以陇南为中心活动区域,并先后建立仇池国、武都国、阴平国、宕昌国。陇蜀通道为蜀绣、蜀锦运往长安等地的通道之一,是丝绸之路东端支脉所在。也因此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宋代以后陇南又成为茶马交易的中心地区。对当时的军事、政治和经济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补录《全唐诗》及其续补著作失收作者胡生并诗三首,刘采春诗一首,《南岳魏夫人传》中诗一首,补道士吴子诗二首并删正作者名条;考订《全唐诗续拾》卷五七所收作者贾松实为晚唐曹松;考订《全唐诗》及《全唐诗续拾》所收李山甫诗本事及题赠对象。  相似文献   

12.
魏燕战争前后北魏与高句丽的交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魏太武帝太延元年(435年),高句丽王琏首次向北魏派遣了名叫安东的使臣,随后北魏也向高句丽派出了第一位使臣李敖。但是,北魏与北燕战争的爆发,影响了北魏与高句丽的交往。北魏灭北燕以后,高句丽接纳了流亡的北燕国主冯弘,北魏与高句丽的关系一度处于僵持状态。两年以后冯弘被杀,北魏与高句丽之间的紧张局势终结。此后双方的关系向着友好的方向发展,一直维持到北魏末年。  相似文献   

13.
北宋时期的秘密宗教法禁政策,继承了唐律中"造妖书妖言"和五代敕令中"夜聚晓散"的规定,发展为"夜聚晓散、传习妖教"的罪名,并把禁止妖教的法令从地方法规上升为中央法规。方腊事件后,南宋政府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吃菜事魔"条法。宋政府对秘密宗教的法律治理,深刻反映了宋代官员的地方治理政策。  相似文献   

14.
魏夫人的词作虽大都语言清雅秀媚,但有时也用俗语俚辞,真率直朴,天然本色,带有鲜明的民歌风调,反映出宋词庶民化的显特色。朱淑真是一位有独立人格意识和反常思维习惯的、很有艺术天赋的女性,在北宋历时近百年的思想解放和人性觉悟的学新潮后出生并成长起来的她,敢于用许多士大夫都不敢用的词来表现个人的“私情”,证明其新化人身份和反礼教的叛逆女性的形象。李清照是宋型化的标准产儿,是中唐到北宋化转型的新化观念、新价值思维所孕育的一位新型女性的代表。她在其词作中所表现的对生命激情的体验中,升华了自己对丈夫的爱,也升华了内心世界的审美的人生。  相似文献   

15.
中国石窟艺术自北魏迄盛唐,多有模仿之迹,至宋代而成为真正的佛教艺术。宋代石窟艺术的独特风格,主要表现为民族性、世俗性、含蓄端庄、重细节刻画。宋代石窟艺术在我国漫长的石窟艺术史上抹上了最后一笔耀眼的色彩。  相似文献   

16.
汉石经又称熹平石经,刊成后曾被董卓之乱及永嘉之乱战火殃及,冯熙、常伯夫任职洛州期间又将其毁弃分用,此后曾被委于榛莽;复经由洛阳迁至邺,又由邺迁回洛阳,再由洛阳移至长安三次搬动。黄初补其缺坏,北魏崔光曾修复之议,北齐时又被施列学馆,然至唐魏征收集时,石经已十不存一。唐宋时期曾有少量残石出土,民国时期数百方残石出土后散于公私之手,而建国后发掘和征集的残石近千块。  相似文献   

17.
从墓葬的形制与结构判断,西高穴大墓应该是一座东汉晚期的高等级贵族墓;由出土的圭可以确定其是一座东汉晚期的某一个王的墓;由出土的具有“魏武王常所用”铭文的石质器物,可以进一步确定西高穴大墓的墓主人是东汉晚期被封为魏王、死后曾被谥称为魏武王的曹操.因此,考古学界对于西高穴大墓即曹操高陵的判断正确,定性准确.以两宋为界,北宋以前,曹操高陵的所在,文献中一直有明确的记载,不存在疑问,更没有所谓疑冢之说.自南宋始,曹操“七十二疑冢”说产生并流布开来.究其原因,这主要与曹操高陵的西晋被盗以及后来北宋的修复有关.曹操墓在西晋被盗后,墓葬暴露,其所在成为尽人皆知的事实.北宋对曹操墓的修葺与保护,使曹操高陵因被盗而形成的识别标识湮灭;加之地表植被的恢复,原本“不封不树”的曹操墓与周边环境统一,外表已难辨识;北宋末年金人南侵,北宋灭亡,守冢户逃离,曹操墓就渐渐成为人们不知所在的疑问.  相似文献   

18.
《续世说》是北宋孔平仲仿照刘义庆《世说新语》的体例编撰而成的一部世说体小说,内容上采录魏晋南北朝至五代中的有关史书文献史实,体例上承袭了《世说新语》的分门别类、依类而立的文体形制,但在具体的门类数目、门类名称、门类排序等方面有所增删和改动.与《世说新语》的突出名士风流不同,《续世说》意在突出朝堂政事.在立意选材方面,反映了孔平仲的思想倾向,体现了宋代世说体小说的创作特点.  相似文献   

19.
北宋是继唐末五代混乱之后的又一次统一 ,在统治时期里 ,其政风由最初的清静无为变为固守祖宗之法 ,旋又转为积极变法 ,后期则政风动荡 ,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关于北宋政风的演变 ,民国时期学者刘咸灯斤在《史学述林·北宋政变考》中有一个整体的概述 ,本文拟就此试做论述 ,以供诸家指正。  相似文献   

20.
所谓“筋力于王微,成就于谢胱”,并不是指江淹诗风受到了谢胱的影响,而是指江淹试图融情入景的努力在谢胱处得到发扬。刘宋一朝,高门士族复兴了汉魏以来重抒情的清怨诗风,但是如何将其与当时新兴的“如印之印泥”、“酷不入情”的山水诗风整合在一起.是当时诗坛必须面对的问题。江淹在调和两大诗风的过程中下启谢胱,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