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伴随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国报业也不断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报业信息化成为影响报业长期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在各方关注和努力下,报业信息化发展迅速,为报业的下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文章重点对近几年报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具体特征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希望报业发展的特点能够给其他领域提供一点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报业广告经营从无到有,从低速运作到快速发展.广告经营对报业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尤其是在目前报业竞争激烈、政府已经终止或终止部分财政支持、报业多元化经营在短期内难以实现的背景下,广告经营对报业集团的发展至庆重要,而体制改革也成为报业产业化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3.
在新媒体环境下,报业必须适应前所未有的挑战才能生存和发展.本文通过对新加坡报业控股(SPH)的观察、访问、调研,力图全面描述新加坡报业的发展现状,并以此为基础剖析报业控股(SPH)发展中的一些独特经验,以期给处于转型期的中国报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报业市场的竞争从来没有今天如此激烈。即使在报业市场发展并不充分的格局下,每一个省会城市都会有几张定位相似、市场相同的综合性日报——无论它叫都市报或晚报、晨报、快报、早报。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刺激着中国报业的发展,而发展的报业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速率下则拼命争夺着读者、争夺着广告。  相似文献   

5.
在报业资源整合、多媒体融合的.发展要求和更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下,作为报业集团中的一个数字资源存储与传递部门,资料中心如何在信息网络环境下,适应报业发展的需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相似文献   

6.
江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对新闻出版工作明确提出了“加强管理,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的总要求。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条件下,这一要求既是报业体制改革的需要,也是报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一、报业发展的过程就是“加强管理,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的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间,我国报业能够在坚持党性原则,坚持实事求是,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的前提下持续、健康地发展,得益于“加强管理,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报业经营管理思想从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报业与市场长期隔绝的局面被打破。目前,我国报业已由上级全包经费或部分拨款、递减包干逐步发展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报业的出版发行、经营销售职能得到扩大。报业管理从被动执行型转向主动开拓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用户  相似文献   

7.
在融媒体背景下,传统报业受新媒体的时效性、多样性、共享性等优势冲击而日渐衰落.传统报业转型成为业界共同探讨的话题.文章通过分析报业的转型形式和转型误区,提出了报业转型途径及报业未来融合发展的走向.  相似文献   

8.
媒体融合的趋势 “十一五”期间是我国报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在与同业以及新媒体竞争、读者需求变化、技术发展的大环境下,传统报业正面临着挑战和机遇。通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传统报业和新媒体共存并不断融合,报业正积极开创报业主体业务与新兴业务共同发展的新模式。着眼未来的发展,融合是传统报业的发展之道,这种融合首先是报社的内容资源整合共享,再才是报业的纸媒体、互联网、手机报等各种子媒体业务的融合。  相似文献   

9.
在市场经济下,报业的区域化是相对于传统报业在计划经济下,形成“四级办报”的体制,其发展区域与行政区划高度一致的状况而言。报业的区域化与经济发展的区域化进程密不可分,或者说,报业作为信息产业的一部分,报业区域化本身就是经济区域化中特殊的一部分。作为一个较为成熟的报业市场,南京报业的发展状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报业区域化的基本前提是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已经形成区域化。作为长三角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南京的经济影响力辐射其江苏各市和安徽东部,一般称为“南京经济圈”。在南京已经成为该区域的中心城市的条件下,南京的报业是否…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报业发展迅猛,变化深刻.报纸已不仅仅是党的重要的舆论宣传阵地,她还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计划经济体制下"财政拨款、报社办报、邮局发行"的报业发展模式大势已去,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报业改革发展、竞争创新的需求,以市场为主导的,编采、广告、发行"三轮"驱动的报业发展模式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1.
李夏 《青年记者》2007,(22):111-112
《中国报业发展报告2007(》报业蓝皮书,下同)在总结近一年报业发展时提出一个新问题:在传播媒介日益丰富的背景下,报业的读者遭遇到了网络和无线通讯等新媒体形式的分流,尤其是  相似文献   

12.
数字技术给传统报业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并存。一方面,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的竞争加剧了,报纸生存和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数字化进程将给报业格局与报业市场、报社和报业集团的运作经营以及报业从业人员的工作方式等带来深刻的变化,拓展传统报业新的发展空间。应对挑战,抓住机遇,要求我们加快推进数字报业发展战略,推动多元传播格局下报纸出版方式和报业经营模式的转型,实现报业核心竞争力与信息网络传播技术的深度融合,牢牢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条件下舆论宣传和市场竞争主导权。本期《前沿关注》讨论的主题是:“数字报业的实践及前景”,刊发的5篇文章分析了数字报业给传统报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目前发展数字报业需要着力解决的几个问题,介绍了一些报社进行数字报业建设的具体探索。展望数字报业的发展前景,我们对报业的未来充满信心。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是一个经济繁荣、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世纪。可以肯定地说,新世纪一定会为中国的报业改革带来广阔的前景,也为报业经济的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 报业改革的必要性 报业改革的必要性,首先表现在报业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过去,在计划经济的条件下,报社是事业单位、财政补贴,“给钱办报,花完再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  相似文献   

14.
左国辉 《新闻窗》2006,(3):77-77
财务管理策划是为更好开展财务管理活动、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目标而进行的运筹和谋划。在国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报业经营与管理进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期。在提高报业经济效益促进报业自身发展的时代要求下,传统的报业财务管理的思维模式需要拓展、财务管理机制需要创新,现代报业财务管理需要策划意识。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媒科技》2007,(9):63-64
<正>报业创新需要进行流程再造在新媒体的冲击下,报业要真正赢得媒体竞争优势就需要在报业内部不断进行深化改革,推进报业业务和管理流程重组,把报业的核心业务从版面的制作、报纸的出版,提升到适时、互动、个性化的新闻和相关信息内容的创造上来,这是报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之一。  相似文献   

16.
报纸不仅仅是党的重要舆论宣传阵地,还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计划经济体制下"财政拨款、报社办报、邮局发行"的报业发展模式已经过去,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报业改革发展、竞争创新的需求,编采、广告、发行"三轮"驱动的报业发展模式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传统传媒管理体制下,业外资本是不能进入报业领域的。但自从1978年我国传媒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双轨体制后.使我国的报业逐步走上了报业市场化、产业化发展道路,在国家财政拨款逐渐减少乃至完全“断奶”的现实情形下,报业也逐渐在实际上成为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激发了报业主体的内在资本扩张需求;  相似文献   

18.
中英近代报业发展呈现不同模式.英国近代报业的起源发生在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是一种内生型报业发展模式.中国现代形态的报刊出现并非是内生的,而具有外生性.西方现代早期报业的出现是文化转型的结果;而中国近代报业的出现则是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不同文化碰撞的结果.中英报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也存在一定的异同,革命战争在中西报业发展中都起到刺激推动作用,而新闻出版管制的存在则均制约了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现今的中国报业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都已经并正在发生重大变化。许多传媒人都在思考着同样的问题:中国报业应如何面对新媒体的竞争与挑战?如何创新报业的经营管理?在数字化趋势下的中国报业将如何发展?天津日报报业集团的答案是:数字报业,创新发展。我们在数字化趋势下主要做了三件事:一是从发行切入并引领数字报业的改造;二是整合资源,强强联合,以印务剥离代表集团在主业上的转型;三是在高新技术手段的运用上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20.
肖景辉 《传媒》2006,(2):9-12
1月12日,在全国第一家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成立10周年之际,由中国记协主办的"报业集团的创新与发展"论坛在广州举行.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等相关部门的有关领导、全国39家报业集团负责人、中国传媒界知名专家学者聚首广州日报社,总结中国报业集团10年历程,共谋下一个十年的发展大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