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报纸是时代的记录者,是城市变迁的见证者。《深圳特区报》地处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是透视改革开放的一扇窗口,因而在中国报业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在《深圳特区报》创刊30周年之际,由华中科大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张昆教授、《深圳特区报》总编辑陈寅领衔主编的《旗报——〈深圳特区报〉史稿》一书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隆重推出。这部30万字的著作是当代报纸个案研究的一大收获,是学界与业界通力合作的结晶,它体现出了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2.
耿伟 《新闻前哨》2012,(10):24-26
2012年5月24日,在《深圳特区报》创刊30周年的盛典上,一部记述该报激情燃烧岁月的专著《旗报——深圳特区报史稿》(下简称《旗报》),引起来自全国各地嘉宾的浓厚兴趣。这部专著由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张昆、《深圳特区报》总编辑陈寅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旗报》出版后,引起中国新闻史研究专家和报界的热切关注。《新闻实践》等新闻核心杂志陆续刊出了《风云收眼底妙手著华章》等一批评论。8月7日,来自人大、清华、复旦、暨大等全国名校的10位新闻史专家,以及有关研究人员,汇聚深圳报业大厦38楼会议室,召开了《旗报》学术研讨会。专家们对这部专著的选题、研究方法、内容记述、资料核验等,  相似文献   

3.
2007年4月14日,时值《深圳特区报》创刊25周年,由深圳报业集团举办的“党报创新与发展研讨会”召开,30多位新闻学界人士参加会议。研讨会上,学者们以《深圳特区报》为例,讨论了以下问题:新时期党报应如何面对变化的新形  相似文献   

4.
《国际新闻界》2012,(6):128
近日,一部记载深圳特区报30年历史的专著《旗报——〈深圳特区报〉史稿》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中国新闻史学会名誉会长方汉奇教授为《旗报——〈深圳特区报〉史稿》一书作序,高度评价深圳特区报30年成就。方汉奇教授认为:纵观这份报纸30年的历程,一直以高扬改革开放的旗帜为使命,从这个意义上说,《深圳特区报》堪称"旗报"。  相似文献   

5.
赵泓  张昆 《新闻大学》2012,(3):21-27
本文将《深圳特区报》的30年历史分为3个阶段,具体分析了它在这3个阶段的表现,从中可以看出《深圳特区报》的发展轨迹,以及它在中国改革开放中所发挥的窗口作用。文中还总结出了《深圳特区报》每每在历史关键时刻敢于抢先发声,在党报的权威性和贴近性、服务性及可读性之间寻找结合点,以及报业经营走在全国前列这三大特点。  相似文献   

6.
由深圳市出版协会组织的赴欧洲新闻出版考察团,于7月14日至28日,先后赴法国、荷兰、德国、奥地利、意大利、卢森堡、瑞士、梵蒂冈等八个国家考察.考察团由深圳市新闻出版局新闻出版处处长李丽任团长.除《深圳特区报》外,还有《特区理论与实践》《特区经济》《深圳青年》《红树林》《深圳人》《焦点》以及《中国建设报》《国土资源报》驻深圳记者站等新闻出版单位共16人参加了此次考察.……  相似文献   

7.
深圳市有一条深南大道。中共深圳市委机关报——《深圳特区报》社的大楼就座落在毗邻市委机关的一边。 1991年11月中旬,我第一次访问深圳特区报,虽说时间匆匆,但一切都感到新  相似文献   

8.
《深圳特区报》明年将迎来30华诞。作为中国经济特区第一份报纸,《深圳特区报》肩负改革开放的窗口历史使命,从12平方米的铁皮房起步,发扬敢闯敢拼的深圳精神,迅速发展成为一份立足深圳,辐射南粤,面向全国,影响海外的重要党报。面对当前新的传播环境,《深圳特区报》坚持传播改革强音,报道权威资讯,秉持读者为本,弘扬特区文化,立志  相似文献   

9.
2007年5月24日是《深圳特区报》25周年华诞. 从1925年五卅运动中共党报史上的第一份日报--《热血日报》算起,党报的历史已有80余年.从1942年延安《解放日报》改版形成党报新的工作传统,到2002年《广州日报》树立党报改革的典范,社会环境的变迁促使党报不断摸索、调整、改革.从1982年创刊,到2007年形成独特的"特区报现象",《深圳特区报》作为我国首个经济特区的党报,在不断变迁的市场经济时代处在改革、创新的前沿.  相似文献   

10.
信息速递     
集团 深圳报业集团成立 由深圳特区报业集团和深圳商报社合并重组而成的深圳报业集团9月30日正式挂牌成立。深圳报业集团成立后,旗下拥有《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深圳晚报》、《晶报》、《香港商报》、《深圳都市报》、《深圳日报(英文)》、《深圳青少年报》和《深圳周刊》、《焦点》、《游遍天下》、《汽车导报》等8报4刊。  相似文献   

11.
《深圳特区报》——特事特办面目一新深圳,在闽粤四个经济特区中,建设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经验最丰富。深圳新闻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也走在几个特区的前面。刚到深圳,便有人告诉我们,深圳市委和市政府有两大宠儿,一个是深圳大学,一个便是《深圳特区报》。在深圳,一般单位都是市里给权,但不给钱,资金要自己筹措。而这两个宠儿,则又给权又给钱。《深圳特区报》从一九八二年创刊到现在,市里已投资两千多万元。来到  相似文献   

12.
《深圳特区报》自1982年5月创刊之日起,已经走过了25个年头。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广告与报纸结缘,通过宣传媒体提高了产品知名度,在商品与消费者之间架起了一座金桥,而在众多的报纸广告中《深圳特区报》虽创办时间短,却独领风骚,使人耳目一新,并带给人以强烈的现代意识冲击波。 细细品味,不难发现《深圳特区报》广告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色和优势: 一、图片为主,标志图案突出。 该报四分之一版以上广告很少只发文字,如多以  相似文献   

14.
周斌 《当代传播》2000,(1):67-68
由深圳市出版协会组织的赴欧洲新闻出版考察团,于7月14日至28日,先后赴法国、荷兰、德国、奥地利、意大利、卢森堡、瑞士、梵蒂冈等八个国家考察.考察团由深圳市新闻出版局新闻出版处处长李丽任团长.除《深圳特区报》外,还有《特区理论与实践》《特区经济》《深圳青年》《红树林》《深圳人》《焦点》以及《中国建设报》《国土资源报》驻深圳记者站等新闻出版单位共16人参加了此次考察.……  相似文献   

15.
金文蓉 《青年记者》2016,(19):21-22
“旗报”的改革与创新 2012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了一部记载深圳特区报30年历史的专著《旗报——<深圳特区报>史稿》.这本书从历史的视野,全景描绘了深圳特区报30年的成长历程.“旗报”二字,是对深圳特区报党报文化的精炼概括: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面旗帜,深圳特区报是报业改革发展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16.
刘洁 《报刊之友》2012,(10):153-153
常说“新闻是历史的草稿纸”、“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报纸承载着记录当下成为历史的责任,报纸与历史是“近邻”,但是,中国当代报纸修史的很少,《旗报——〈深圳特区报〉史稿》就是这“很少”中的一部著作,它面世本身就显得有些特别。中国记协原主席、人民日报社原社长邵华泽认为《深圳特区报》“以编修报史的方式来总结过去,着眼未来,不失为一着妙棋”。  相似文献   

17.
《旗报<深圳特区报>史稿》一书仅三十万字,描述的也只是《深圳特区报》三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但它的很多编写原则与技巧却能给时下的新闻史研究以很大的启发:著史者不可贪大求全,而应精选研究对象;挖掘新史料与引进新方法对历史研究同样重要;写作当代新闻史尤其要重视立论公允;提高新闻史的科学性、严谨性,不应以牺牲可读性为代价.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新闻系在向本刊推荐此文的信中说:“学员李国良暑假中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自己联系到《深圳特区报》实习。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发表新闻作品22篇(含与他人合作)。其中,有4篇被《深圳特区报》评为优质稿。深圳8·5大爆炸发生后,他与报社记者一起,冒着生命危险,以第一时间赶赴抢救现场和火灾现场,采写了大量的报道,成为最先到达第一线采访的军队新闻工作者。最近,南京政治学院党委给他荣记三等功一次  相似文献   

19.
2005年8月,《深圳特区报》改版,该报品牌版面、社会新闻园地——《鹏城今版》从原来的每天三至四个版扩张到五至七个版,社会新闻报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在两年多来进行的四五次阅读率调查中,《鹏城今版》次次都高居榜首,为《深圳特区报》赢得了读者,扩大了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江式高 《青年记者》2012,(13):47-49
《深圳特区报》是1982年5月24日创刊的,但实际上,在这一年前的1981年6月6日,就已经试刊了.虽为"试刊",也是证照齐全的注册报纸,是合法的新闻出版物,同样永久载入新闻史了. 《深圳特区报》的办报思想、办报方针、办报风格也是从试刊开始形成的;有些有文字可循,有些则是潜移默化地继承和发展下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