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程带来新理念,新理念呼唤新课堂。实施新课程几年来,现在的美术课堂教学怎么样呢?大部分老师均致力于适应新课程理念,进行美术课堂教学的改革,但总还有一种浮躁、生硬、华而不实、流于形式之感,教学效果差,整个课堂教学不够实在。美术课到底怎么上?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美术课?我想老师们应该在“实”字上下功夫,即课堂教学要“实实在在”。  相似文献   

2.
教学要“恰到好处”──听课札记常来旺近年来,我听了30多位小学教师的语文课,大部分教师的讲课,能够达到“恰到好处”。可是也有部分教师,不研究讲课艺术,或者“不及”,或者“过”,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益。那么,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做到“恰到好处”呢?一、介绍时...  相似文献   

3.
诗歌创作讲究“诗眼”,散文创作讲究“文眼”,数学课堂教学也与此同理,课,也有“课眼”。即在课堂教学中,蓄“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势,使学生由情境而生困惑,因困惑而求探索,促使每一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学是一种教起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设活“课眼”,能有效拨动学生的心弦,产生情绪高涨、心境愉悦、智力振奋的活跃状态,从而使教师的教和学生学习的心理产生共鸣,获得最佳教学效果。那么掀起课堂教学高潮的“课眼”应如何设“活”呢?我认为,应从“巧”字入手…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标准为我们中小学音乐教师指明了通彻的教育方向,同时作为一种精神理念,它又始终贯穿于我们的教学实践。但在这个实施过程中,我们还是不断地产生着困惑,困惑于教师的激情昂扬与学生索然无味的对比;困惑于教师始终觉得简单的知识却得到学生云里雾里的一脸茫然;困惑于教师认为是神圣美好的音乐却不及那些连歌词都不清不楚的所谓流行……这些困惑的存在,有时候就直接产生了“剃头担子一头冷(学生)一头热(教师)”的课堂教学现象。于是很多教师在反思中感叹最多的就是音乐课怎么了?……  相似文献   

5.
课改之后,曾有许多老师有过这样的感慨:不会上课了,不知怎么上课才好。也有老师焦急而又困惑地发问:“什么是课改课?”我们对这样的感慨和困惑是否可以理解为什么样的课,或者说怎样的课堂教学,能够得到领导和专家的肯定?老师们不怕吃苦受累,只怕费力不讨好,更怕承担误人子弟的罪名。  相似文献   

6.
一位母亲的困惑:钱,给与不给都是问题 “妈妈,给点钱。”“做什么?要多少?”“过生日请同学一起吃饭,要500块。”  相似文献   

7.
当前,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教学新理念已经得到广大教师的赞同;但对于如何实施新课程,很多教师是有困惑的。在引导函授班学员讨论新课程标准时,很多学员提出自己的问题:一节课只有40分钟,教学进度很紧张,哪有时间进行发现式学习?班上有50多位同学,讨论要分成10个组,课堂没有办法维持起码的秩序,怎么判断学生“合作”了没有?课程改革主张给学生选择的自由,学生选择“不学习”怎么办……问题很多,但核心是一点:新课程倡导的学习理念是好的,但在课堂教学中很难实施。  相似文献   

8.
李辉 《吉林教育》2006,(6):36-36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度”。因此,把这个理论引伸到新课程改革中来,检视我们的课堂教学,可以发现出现的种种问题,都与“度”的把握恰当与否息息相关。也就是说在将新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的确有一些“度”需要我们把握。那么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把握哪些“度”呢?谈谈我的一点想法。  相似文献   

9.
张卫星 《教师》2011,(31):90-91
中庸是传统儒家的核心思想。欲把握“中庸”的精义,有必要先揭示孔子所说的“过”与“不及”所包含的意旨。《论语·先道》篇记载着孔子和子贡的一段问答:“子贡曰:‘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子贡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孔子认为做任何事,“过”与“不及”都是不好的。因为它们都背离了“中庸”,...  相似文献   

10.
林友哲 《云南教育》2004,(16):44-45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新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应尽力满足学生这种愿望和需要。所以.教学时要积极创造条件、提供机会,让学生成为一个发现者、探究者,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下面谈谈新理念下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几点感受。  相似文献   

11.
在新课程、新理念的指引下,现在的课堂教学特别注重采用“讨论”这一环节来解决学习过程中的很多问题。的确,通过“讨论”,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但是,课堂教学中的“讨论”是否多多益善?是否热热闹闹、轰轰烈烈就能取得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由于有些教师对课改的新理念缺乏深入的理解,对新的教学方式没有很好的把握,盲目地追求“时髦”,使一些课堂教学组织出现了形式主义,教学低效甚至无效。因此追求有效教学成为大家的共识。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本人认为关键应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  相似文献   

13.
“客随主便”是我们中国人待人接物时有礼貌、有涵养的表现,可在欧洲人看来,“客随主便”却是令人十分困惑的思维方式。在荷兰大使馆任职期间,我曾与荷方代表一起接待过许多国内来访的代表团,而这些荷兰的接待人员最怕听到的,就是我们最常说的那丽个字——“随便”。  相似文献   

14.
笔者曾读了一篇四年级小学生的习作《我帮妈妈拖地》,短短百余字的文章就用了8个“拖”字。我困惑:拖地这件事。怎一个“拖”字可以表达?是哪项训练的缺失,使我们的学生习作步履维艰,动词运用如此贫乏?  相似文献   

15.
优秀教师怎么了?优秀教师为何缺失稳定持久的发展动力?这是笔者一直感受到的最大的困惑。通过反复思考,笔者认为,优秀教师之所以不能保持可持续性发展,主要原因就在于以下“六个缺失”:  相似文献   

1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在接下来的具体目标中,又明确提出要“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经验”等。但如何把课程改革的新理念真正落实、转化到具体课堂教学实践中,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最有效的等问题使教师陷入新的困惑。  相似文献   

17.
现代课堂教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而要体现这一新理念的关键,就是教师要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正如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所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才有动力。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各种问题情境,引发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和困惑,激发起他们的探究欲望。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创设问题情境。  相似文献   

1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进行,“课改”的重头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实践“课改”理念,并通过反思改进,不断提高,不断发展;教研组要通过以听课、评课为主要形式的校本教研活动,帮助教师深入理解新理念,共同进行教学创新。近来,许多教师和教研员都提出一个问题:今天我们应怎样评价一堂课呢?既然教师要进行课后反  相似文献   

19.
当“互动”“对话”这些课改新理念逐渐成为大家的共识,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得以体现,语文教师传统的拿手“绝活”——“点拔”在今天的课堂教学中还有价值意义吗?如果有,我们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又该如何运用?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下面的两篇文章回答了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20.
学生的发展需要什么样的语文课?语文课究竟该怎样上?苏教版小语教材主编张庆老师针对“语文课程改革应怎样进一步深化”这一问题,提出了语文教学要“倡简、务本、求实、有度”的观点,这给困惑、迷茫中的一线教师指点了迷津。可是,说来容易做起来难,这些观点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应如何操作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