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最近,花岗岩混合成了花岗岩研究的热点,国内外许多学者探讨了花岗岩混合问题,并尝试用不同端元组分不同比例的混合来解释花岗岩的地球化学变化.本文从花岗岩与玄武岩的对比出发,探讨了花岗岩混合的可能性和局限性.作者认为,花岗岩混合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但是次要的和局部的.岩浆混合的能力或能干性(competence of mixing)主要取决于岩浆的黏性和温度,而黏性又与硅氧四面体有关.相对于玄武岩,花岗岩的SiO2含量高,温度低,因此,花岗质岩浆的混合能干性很低.玄武质岩浆的混合是mixing(以化学混合为主),而花岗质岩浆的混合通常只是mingling(以机械混合为主),只有在少数情况下才能达到mixing的程度,例如,埃达克岩与地幔混合形成的高镁安山岩或高镁埃达克岩.许多人认为,花岗岩中的暗色微粒包体是花岗质岩浆混合作用最显著、最直接证据.研究表明,花岗岩中的暗色微粒包体大多是闪长质成分的,其初始成分大多是玄武质的.因此,暗色微粒包体不是花岗质岩浆混合作用最显著、最直接证据,而是玄武质岩浆混合能力强过花岗质岩浆的证据.与玄武质岩浆的起源比较,花岗质岩浆从一开始熔融就是不均一的,这源于源区的不均一及熔融过程的复杂性.花岗质岩浆原始均一性的假定是不可能的.花岗岩成分的变化以及在哈克图解中成分点的"连续谱系",主要是由源区不均一性引起的,混合和分异可能有一定的作用,但毕竟是次要的.花岗质岩浆从源区生成、迁移、直至在地表喷出或在浅部定位的全过程,是一个不断均一化和不均一化的过程.但是,由于花岗质岩浆的黏性大,上述过程及岩浆演化的程度和规模都受到限制,也限制了岩浆混合的程度和规模.许多人仅从花岗岩地球化学成分的变化来研究花岗岩的成因,而很少考虑花岗岩物理性质对岩浆演化的制约.对比玄武岩与花岗岩,我们认为,地球化学方法在花岗岩中应用的范围和程度可能远远不及玄武岩,我们应当重新考虑花岗岩的地球化学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2.
一、套管气简介 在原油开采过程中,地层内的油、水、气混合流体通过采油装置被提送到地面,混合流体中的部分天然气进入油管与套管的环形空间,这部分天然气被称为套管气.当套管气产生的压力较高时,使动液面大幅下降,造成各类采油泵气蚀现象,会对原油生产产生较大影响,尤其是对电动潜油离心泵影响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3.
采用气一固环流反应器与输送床烧焦管相结合的结构形式.建立了一套适应石油焦或气化余焦燃烧要求的大型冷态实验装置.在不同操作条件下,采用差压变送器测定了环流混合段内环区及外环区内床层轴向压力梯度及密度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内环床层密度分布可分为底部密相区和上部湍流扩散区;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后混合磨料射流所使用的单射流侧进磨料流线收敛型喷嘴为研究对象,利用流体仿真软件对喷嘴内部的两相流流场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从而得出了轴平面上压强和湍流强度分布云图,进而分析了喷嘴内部的动力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流线收敛型喷嘴内部动力特性过渡十分平缓,流体冲击较小,喷嘴的使用寿命较高。  相似文献   

5.
《中国发明与专利》2011,(7):125-125
专利申请号:200910172346.9 该培养基是由植物粉、矿物质、动物粉、有机酸等原料加待治理污水或城市综合性污水后,混合发酵后过滤而制得的滤液;该微生物菌群组合剂是分别从好氧菌群、厌氧菌群、兼氧菌群中优选出镰刀菌、曲霉菌、球衣菌、小口钟虫、光合菌、甲烷菌、脱硫弧菌、硝化菌、荧光假单胞菌等菌株经扩大培养后,  相似文献   

6.
针对DCT系数的非高斯性以及广义高斯分布和α稳定分布在音频DCT系数建模上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混合模型.该模型由广义高斯分布和α稳定分布线性加权而成,其加权系数由遗传算法产生.模型的准确性由衡量2个概率分布之间差异的物理量Kullback-Leibler Divergence(KL散度)测量.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混合模型接近于真实分布,并可用于音频检索和隐写分析.  相似文献   

7.
风、潮对河流羽流发展影响的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三维斜压海流模型模拟了潮汐混合、离岸风以及上升流风对河流羽流发展的影响。尽管潮汐混合和风的搅动作用均能削弱河流冲淡水浮力引起的垂直层化现象,但是其控制机制有所不同:潮汐混合是通过湍流动能自下向上的耗散来完成的,风搅动的方向恰好相反。通过检验河流羽流在潮汐和渤海夏季多年平均风场共同作用下的发展特征,发现计算得到的表层海水盐度分布与实测值相当吻合,因此可以认为河流羽流发展对于渤海夏季盐度分布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多孔介质多相流领域中,润湿性是影响流体分布与流动的主要因素之一,油气储层真实润湿性为混合润湿状态这一观点越来越被广大学者所认可。本文对混合润湿体系的基本分类、两相流规律实验以及理论研究中的部分主要研究成果进行分类讨论与分析,总结了目前混合润湿体系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混合润湿体系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便对国内混合润湿体系的研究起到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用分叉和混沌的观点来研究湍流的发生与发展的机理所取得的某些进展。重点介绍了以下三方面的研究成果:1.用分叉与混沌的观点来解释湍流转捩的根本机制。2.用奇怪吸引子和分形的观点来解释湍流运动的不规则性和无序性。揭示湍流运动是流体内在随机性的表现。3.用拉格朗日观点来研究流体的运动,探讨在物理空间内混沌运动与湍流运动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发明与革新》2014,(5):42-42
成果简介:本实用新型技术涉及采用喷射原理,利用高压流体的能量,将被引射的低压流体增压的装置,是一种可调节喷射式压缩器。本技术可用于各种介质的喷射式压缩器,包括弹性介质及非弹性介质的两股不同压力各种介质流体进行混合,进行能量交换,形成一股设定工况压力各件下的各种柏态的混合流体。适合于各种可压缩与不可压缩流体介质用于高品位能量流体,替代了传统的造成能量贬值的质量调节和简易流量的调节喷射式压缩器,可以广泛用于需要变工况及进行参数调节的电厂、不凝性气体排出系统、废热蒸汽回收、工业生产的蒸汽喷射真空系统(真空蒸发、真空蒸馏、真空结晶、真空干燥等),优化生产达到节能改善工艺操作和清洁生产目的。  相似文献   

11.
复杂流体流动的耗散粒子动力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硕  赵钧  范西俊  王丹 《科技通报》2006,22(5):596-602
综述了耗散粒子动力学在复杂流体流动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利用耗散粒子动力学研究液滴变形及破碎行为、微通道中DNA分子悬浮液的流动以及毛细血管中红细胞凝聚机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同时,也简要介绍了并行计算技术在耗散粒子动力学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在德国勃兰登堡州的普伦茨劳.世界上第一座风力-氢气混合发电站投入运营。混合发电站可以把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氢气、生物沼气、地热能等能源形式结合起来.用来解决可再生能源并网电量不稳定的问题。德国的这座电站可把风力发电产生的多余电量用来电解制取氢气.氢气可以直接用于电动汽车的氢燃料电池或者在用电高峰期和天然气混合用来重新发电。  相似文献   

13.
主导产业与产业系统耗散结构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系统是由多种产业组成的一个整体.各产业在系统中的地位并不相同.主导产业在产业系统的发展变化中起着带头作用。着眼于产业系统的耗散结构.探讨主导产业对产业系统的耗散结构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4.
报道了一个带耗散性元件和过电压保护的张弛振荡电路模型,它由一个保守映象和一个耗散映象不可逆耦合而成的分段光滑映象描述。在这样一个半耗散系统中,我们的数值计算表明在一定参数范围内,系统的动力学行为完全由类耗散性支配,并且发现了"类激变",所得结果与实验一致,这是首次在半耗散系统中发现类激变。  相似文献   

15.
混合的决策树/遗传算法的核心思想集中在数据挖掘的小析取式问题上。此算法的基本理论是属于大析取式的例子用决策树产生的规则进行分类,而那些属于小析取式的例子用遗传算法产生的规则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两相流的湍流结构研究现状和今后研究的途径。全文的第1部分阐述了两相湍流研究的重要性,第2部分阐述了两相湍流中粒子的运动形态及其对湍流场和边界的影响.流体中的悬浮粒子将对湍流结构发生影响,有改变湍流场边界的作用,从而形成特殊的相干结构,第3部分提出了应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12月5日下午.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该校宇航学院15位大学生设计研制的“北航二号”固液混合火箭发动机探空火箭飞行试验取得成功。这是我国首次以固液混合火箭发动机为动力的探空火箭成功进行发射和回收。固液混合火箭发动机将传统固体和液体发动机的优点结合在一起,它不会爆炸,能被调节,成本低,对环境无害。这种火箭发动机设计相当复杂.至今在全世界都是一个没有被完全突破的技术难点。国内航天领域的许多专家都在致力于研究这种新型发动机,但是没有做到真正的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8.
所谓水文生态.实际上就是水文生态系统。它由水文系统和生态系统复合而成,是集水循环与生态进化及其共同的自然环境、人工环境于一体的。具有耗散结构和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的、动态的、非线性的复杂巨系统。水是生命的源泉.  相似文献   

19.
流体在管道流动过程中,由于湍流而产生一定的流动阻力,其阻力的大小和流体的粘度密切相关。特别在原油管道输送中,因原油粘度很大,往往都是采用升高输送温度,增加输送泵站的方法,消耗了大量能量,限制了管道的输送能力。在被输送的油品中(煤油、汽油、柴油、原油等)添加少剂量(从几到几十ppm)物质以减少油品输送阻力,增大流动速度,从而达到减少输送能耗、提高管道输送能力、降低输送成本的目的,这种物质称为油品  相似文献   

20.
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不断壮大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根基的重要任务,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实现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良性互动,提高国家竞争力。本文在分析当前国有企业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阐释了在新一轮国企改革中发展混合所有制的重要意义.并就如何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