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古典诗文是传统文化中的奇丽瑰宝。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朗读诗歌,感受音乐美、想象图画美;巧妙分析诗歌,领略诗歌的情感美;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意境美、人文美,使学生感受到诗中的美。  相似文献   

2.
孙凡友 《时代教育》2014,(6):135+137
诗歌是一门审美的艺术,在诗歌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是当前语文课的重要内容。从美学的角度看,诗歌的艺术美具体表现在韵律美、画面美和意境美三个方面。诗歌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感受诗歌艺术美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审美趣味,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3.
胡记霞 《快乐阅读》2011,(1):125-125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是情感的浓缩。诗歌特有的音韵之美,确定了其特别适合朗读的特点。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能够真正地贯彻"读"这一环节,采用各种读法让学生去体会诗歌婉曲精练、含蓄蕴藉的语言,从而让学生在"读"中去想象、去联想、去享受诗歌的韵律美、意境美,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阳光的灿烂,雪山的美丽,沼泽的诱人,才能真正实现诗意的飞翔。  相似文献   

4.
语文是文学,语文是美学,语文是人学。语文教学旨在引导学生以审美姿态去怡然地对待天、地、人,给学生以情感的滋养和艺术美的熏陶。在教学中,教师要活化教材,挖掘教材,引领学生体味美,指导学生积极走进自然,走进生活,走进社会感悟美,从而拿起笔来抒写人生创造美,让学生的心田在美的滋养下逐渐丰润起来。  相似文献   

5.
郭玉娟 《考试周刊》2013,(82):22-23
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的语言凝练,节奏鲜明,讲究平仄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感。比起其他体裁的文学作品,古典诗词更适合诵读。反复诵读不仅利于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而且利于学生感受到诗歌的音乐美、意境美,进而让心灵浸润在古诗词创造的唯美艺术殿堂中。  相似文献   

6.
李媛 《教师》2010,(10):78-79
中国是诗的国度,天地精华成就了一代又一代诗人.每一首古诗词都蕴涵着诗人们对家乡、对友情、对山水、对生活的深厚情感。而语文中的古诗词教学.就是在引领学生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因此在古诗词的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确学习古诗词的意义。进而激发他们学习古诗词的热情,引导他们从朗读开始,体会诗词的韵律美,品读鉴赏,领悟诗作的艺术风格.品读意象,感悟诗词的意象美、意境美。  相似文献   

7.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创设美的意境——和谐课堂 意境是我国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它体现了艺术美,在艺术创造、欣赏和批评中常常把“意境”作为衡量艺术美的一个标准。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不是作家独创的,而是作者与读者共同创造的,这就要求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创设一个美的意境与和谐课堂,教师与学生、情感与心灵的高度融合,使学生进人最佳的主体角色,  相似文献   

8.
张卫香 《文教资料》2009,(35):53-54
美育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形象、情感去熏陶感染学生,净化、丰富学生的情感。语文课中那些古今中外的文学名篇,熔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结构关和语言美于一炉。因此,语文教学的课堂是对青少年进行审美教育的阵地。教师要将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联系起来.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欣赏作品的社会美、自然美、形式美和艺术美。  相似文献   

9.
有位诗人说过,诗歌集中着美,突出着美。反转过来,加深强固着人们美的认识。在中学语文教材中,诗歌占有一定的比重,这些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各自“依据美的法则”,再现了自然美、生活美、语言美、意境美等美的形态,有着很高的美学价值,是向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好教材。教师抓住这些具有美育特质的教材,引导学生疏通赏析,学生就会获得美的享受和陶冶,从而兴味盎然地投入学习活动。在潜移默化的美育熏陶中,激发爱国情感,牢固地掌握语文知识.培养年青一代高尚的情操。本文对诗歌美育的教学和赏析作一粗疏探讨。一、以诗歌的画面美…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形成了独特的美学体系,优美的诗歌作品,往往蕴涵着丰富深邃的意境和情感。精炼优美的语言,生动多彩的形象,都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因此,上好诗歌教学课,对培养初中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提高语文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诗歌教学要围绕"三美"展开,即音乐美、意境美、情感美,让学生充分感受诗歌的审美层次和审美韵味。  相似文献   

11.
本文作者认为古诗教学可从三个方面入手:把握诗歌的意境美,让学生对诗意情感艺术的理解;把握诗歌的音乐美,让学生自主诵读,完成语言积累和情感熏陶;把握诗歌的语言美,让学生背诵积累,增强其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2.
分析古代诗歌艺术美,要捕捉意象,感受诗歌的艺术美;要在“炼字”中体会意境美;还要从声律角度欣赏艺术美及从写法美去体会艺术美,赋、比、兴的手法分析有助于我们分析鉴赏诗歌艺术美。  相似文献   

13.
蔡永华 《考试周刊》2013,(69):35-36
学习诗歌有利于学生感受社会风貌,体会人文情感,提高人文素质.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诗歌让学生吸取人类文化中的精髓,在诗歌阅读鉴赏中体会情感,进而感受生活,感悟生命.开展诗歌教学对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丰富与积累语言文化知识,提高语言的感悟与鉴赏力、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享受音乐、感受艺术美的前提。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音乐带来的欢乐,喜欢艺术,就应该先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等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创设情感氛围,拨动美的心弦,让学生愉快地学习音乐。  相似文献   

15.
在语文教学中,注重情感教学,可以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创建和谐课堂,顺利实施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课堂教学的成效、学生学习兴趣与感情的激发、思想道德素质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言语。语文学科的人文属性不是凭借简单直白的道德说教文字承载的,而是借助一篇篇有血有肉的文学作品表现出来的。通过音乐创设场景和氛围能使学生感受到美的形象,理解体会到美的意境。  相似文献   

16.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指导学生阅读诗歌,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感受诗人的情感。对于小学生来说古诗创作的年代距离他们较为遥远,他们很难体会古人含蓄内敛的思想。要让学生体会古诗精练灵动的特点,教师还要重点指导学生品悟古诗语言之美;古为今用,联系生活体会诗歌中的情感;采用电教等现代化技术促使学生更直观地体味诗歌的意境。  相似文献   

17.
古典诗歌的艺术形式具有特殊性,它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比任何一种艺术更集中,所蕴含的美学因素也更多,如音乐美、绘画美、情感美等。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充分挖掘诗中各种美的因素,引导学生去感受美、领悟美、表达美,那么古诗教学就会成为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阵地。  相似文献   

18.
大多初中生认为,语文这门学科无非是写、读、背几个步骤,十分枯燥。但事实上语文中有无数种美,如:自然美、艺术美、人格美、意境美等。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去感知语文中的美,引领他们透过文字去领悟其中的美感,让学生体会语文的魅力,从而提高审美和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从美学的角度来看,语文有着独特的魅力。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的语言简练生动,描绘了一幅幅形象、生动的画面,创设了明丽怡人的意境,表达了诗人的丰富的情感,流传千古,为人称颂。诗中的画面美、意象美、音乐美等与艺术巧妙地融为一体,审美的艺术价值很高。如果能在语文课上由教师引导学生去感受、领悟、体验古诗词中本有的美感、诗意、情趣和思想,让学生学会去细细体味,那么可以为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和审美意识打下基础,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的效果。如何把美育渗透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这就需要教师有意识地组织教学活动,把美育巧妙渗透,让学生融入诗词,感悟诗词的内涵,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与意识。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用了不少文质兼美、意境深远的古诗,这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宝贵遗产。诗歌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作者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充分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但是由于小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浅、表象储备贫乏,对诗歌中所描绘的社会时代、人物思想、风土人情感到疏远,在普遍缺乏对古典诗文的文化价值、教育价值、艺术价值足够认识的今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