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中国素有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改革开放使我国家教事业进人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一方面,家庭教育的法律政策环境不断优化,家庭教育的队伍日益壮大,家庭教育的工作经验更加丰富,家庭教育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另一方面,儿童青少年的成长遇到了新的问题,许多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整天情绪低落,  相似文献   

2.
强调一下“养不教,父之过”──从一个典型案例引发的思考江苏镇江市南门小学周明人家庭是孩子最早的“学校”,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有着不可取代的独特功能。我国历来重视家庭教育,自古就有“孟母三迁”和“岳母刺宇”的典训。为什么要如此强调家庭教育的...  相似文献   

3.
孔杰 《早期教育》2003,(7):16-18
我国是一个十分“重视”家庭教育的国家,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孩子的教育、成长是家庭的事。似乎小孩子上不上幼儿园只是家长乐意不乐意的一个决定。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早期教育政策的落实和作为就显得比较艰难,建立和完善我国早期教育政策的保  相似文献   

4.
《家庭教育指导》2002,(1):26-27
家庭是社会的一个细胞,它是儿童生活的第一个社会,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的好坏,将影响到孩子一生的发展。我国自占以来就非常重视家庭教育,比如“孟母择邻”、“三娘教子”、“岳母刺字”等故事为人所知。但是,从目前家庭教育的现状来看,存在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5.
日本家教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家庭教育观念与方式。我曾经在日本早稻田等大学进行过创造性研究、中国人与日本人心理比较研究,对日本家庭教育作过观察。日本的家庭教育有如下突出特点。一、重视礼仪教育日本家庭教育非常重视对子女的礼仪教育。母亲做好了饭没告诉孩子吃,孩子是不能自己先吃的。孩子在吃饭前,必先说一声“那就不客气了”。孩子离家或归家都有一套礼仪规矩。孩子每次出门都要和母亲、父亲说一声“我走了”;每次回家进门都要说一声“我回来了”。日本孩子文明礼仪行为已成为他们的习惯。  相似文献   

6.
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与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不论从家庭教育的内容来看,还是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关系看,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工作中都处于基础的地位,起着基础作用。因此,各国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教育工程中,都很重视家庭教育这一环。然而,我国的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工程中是薄弱的一项,本文拟就中国与美国的家庭教育作一粗浅比较,并从比较中得到一些启示。一(一)家庭教育观念的不同“望子成龙”与“望子成人”是中美家庭教育观念的区别所在,也是中美家庭教育的本质区别。1.着眼点不同美国家庭教育的着眼点在于培养孩子具有适应各种环境和独立生存能力的人。基…  相似文献   

7.
家庭教育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然而就目前来看,我国的家庭教育却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归纳起来有八个方面的误区,希望能引起家长朋友们的关注。第一、重视物质给予,忽视心理关爱。许多家长无节制地满足孩子物质方面的要求,无论是高档玩具,还是高档服饰,只要孩子提出来,他们都会百依百顺,有求必应。而对孩子的缺点和错误却往往放任自流,片面地认为“树大自然直”,很少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在这种家庭教育环境里,孩子往往会出现胆小、懦弱、固执、自私等心理异常,只知…  相似文献   

8.
家庭教育是人类全部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一起构成一个国家教育的有机整体。但是,这个相当重要的“部分”,许多家长并不理解其重要性,行动上也没能给予足够的重视,有的甚至还振振有词地说:“从古以来,父母管教孩子,哪还讲什么责任、原则?自己的孩子,爱怎么管就怎么管。”事实上,我国历史上有着重视家教的优良传统,其  相似文献   

9.
刘兴才 《今日教育》2004,(11):41-43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密切配合,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通过中美两国家庭教育的比较,指出了我国家庭教育望子成“龙”成“风”的弊端.提出了家庭教育应当以“望子成人.成才”为培养目标。在培养方法上.强调家庭教育应着重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浓厚的兴趣、独立的意志和意识、创新精神以及自我管理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孩子的潜能.从而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0.
王羲之被后世誉为“书圣”,在他的影响下,他的七子一女皆擅书法,“知名者五人”,这些都与王羲之非常重视家庭教育有关。王羲之家庭教育的特点为:翰墨育人、德育为先;在书法教育中注重培养孩子的高雅情趣;重视言传身教,着力培养孩子勤奋刻苦的精神;重视通过家训来树立家风、传承家庭教育精华。对当前家庭教育的启示为:家庭教育应首先重视品德教育;父母应重视言传身教,磨炼孩子的毅力;家庭应传承好家训,培育好家风。  相似文献   

11.
李玉莲 《甘肃教育》2011,(14):24-24
马克思说过:“法官的行业是履行法律.家长的行业是教育孩子。”我国古代也流行过“子不教,父之过”的说法,可见,家庭教育非常重要。父母是孩子不可选择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人们永不毕业的学校。父母对子女不仅有生育、养育的义务,更有教育子女成才的责任。由于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社会的缩影.所以家庭教育的成败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社会教育是从家庭教育开始的,应该使父母懂得。在社会面前。他们的责任和对社会的主要任务是教育自己的孩子。”众所周知,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2.
据《光明日报》载,近日,海南省教育资源研究发展中心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海南的家长普遍重视孩子教育,但缺少教育孩子的必要知识和技能,家长存在“教育缺乏”问题的比例竟然高达96.8%。窥一斑而知全豹。应当说,家长教子知识的缺乏,海南省并不是特例,它只不过是我国时下家庭教育现状的一个缩影。教子知识之于家庭教育,好“似氧”之于“鱼”,没有了适宜的教子知识护佑的家庭教育,注定是缺氧的教育,置身于如此氛围中,不仅家长会有一种茫然的感觉,也增加了孩子的烦恼,甚至激起其逆反情绪。纵观一个人受教育的过程,往往包含三个环节,即家庭教…  相似文献   

13.
一个孩子举起榔头 ,杀死自己的亲生母亲 (事件发生在金华四中 ) ,连基本的人性都没有了。我们的老师、家长一次次发出疑问 :压力人人都有 ,负担大家都重 ,为什么“儿子杀母”悲剧偏偏会发生在这个家庭 ?这是不是教育的悲哀 ,是不是家庭教育的失败 ?是不是与整个社会只重视学校教育 ,不重视家庭教育 ;只重视孩子学习 ,不重视家长素质提高有关 ?中国有句古话 :“养不教 ,父之过” ;又说 :“言教不如身教”。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基础 ,孩子教育的根在家庭早就被人们所接受。但是 ,社会发展到今天 ,我们的家庭教育却没有发展 ,请听部分家长的谈话吧…  相似文献   

14.
一、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家庭教育传统家庭教育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人很早就认识到“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的道理。春秋时期的著名学者曾参重视言传身教,为了兑现妻子给儿子杀猪吃肉的许诺,不惜杀掉家中仅有的一头猪,以此教育孩子养成诚实的品  相似文献   

15.
随着“70后”、“80后”独生子女进入婚育年龄,他们已成为我国第一代“独生父母”,家庭教育也随之进人“独二代”时代。由于只有一个孩子,“独二代”家庭普遍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启蒙教育越来越早,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很多孩子才两三岁,家长就带着去识字、学英语、绘画、算术等,导致孩子的学习负担越来越重。  相似文献   

16.
《小学生》2005,(10):30-30
我一直记得一位家长的话——“为人父母是一门艺术”。他说当父母的要学习家庭教育知识,要创造良好的育儿环境,要重视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他说了很多,我的感触也很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给我们的教育和影响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每个人的性格品行和思维方式总体上来自父母的言传身教。因此。为人父母与家庭教育的艺术行为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中国家庭教育的社会支持系统冯晓霞一、家庭教育的社会支持的目的和意义我国有三亿一千多万儿童,生活在约两亿七千多万个家庭中。家庭教育的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到孩子的前途、家庭的幸福,也关系到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昌盛。80年代初,我国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18.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重要基础,孩子的成功是家庭的最大幸福,家长培养一个成功的孩子,就是对国家、对社会最大的一项贡献.所以家长都应该重视家庭教育,加强学习,力争做得更好.  相似文献   

19.
家庭教育对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有重要作用。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家庭教育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但部分家长由于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当孩子出现的问题时表现出不知如何应对的情况。在“双减”背景下,国家减轻了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负担,且要求要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培养,但仅凭教师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为此,班主任要在“双减”背景下引导家长展开家庭教育,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0.
璐甘讼不要让兔子游泳1.1做事业型的父母21一定要重视和改进家庭教育4.1培养孩子独特的个性51尊重孩子的权利6.1打开面向世界的窗口”71迎接时代挑战,抓好家庭教育8.1走进心灵,读懂孩子这本书9.1培养孩子学会关心学会爱10.1写给孩子11.L改善两代人的关系12.1 本翔话口现代家庭教育—呼唤民主、平等的新型亲子关系5.4孩子就是孩子.让孩子玩出快乐的童年 6.4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孩子为师74富裕后的家庭应该怎样教育子女?8耳“减负”,何去何从?11.4“减负”后学生课余生活何处去11.5 专.报道探索创新型家庭教育新途径7.6让“减负”成为家长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