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7 毫秒
1.
我是去年才踏入渔具界的,在 怀柔的渔展会上,因为看到“拉直一只赔五包”的令人心动的承诺,使我一下子从安徽千秋渔具的摊位上购入了大批的鱼钩。 今年的怀柔会,我把没卖完的鱼钩带来,找到千秋渔具店,要求更换。他们的李淮经理问明情况后说:“只要是我们售出的鱼钩,没问题,可以退换。”并亲自动手清点钩数。除少数换货外,余下全部返回现金。 千秋渔具这种重质量讲信誉,一心为客户着想的做法在现今的商战中是十分可贵的,相信他们的这种精神,一定会感动上帝──顾客的购千秋鱼钩 无后顾之忧@张允涛!辽宁海城  相似文献   

2.
刘定龙 《钓鱼》2012,(23):15-15
不同品牌、型号、种类的鱼钩用过很多,近几年笔者使用千秋钩较多,感觉现在的鱼钩质量和过去比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在鱼钩问题上,有一些经验愿意和大家一起探讨。  相似文献   

3.
萧俊田 《垂钓》2005,5(1):50-51
鱼钩的种类繁多,用于垂钓活动的统称“娱乐钩”。由于国内外对鱼钩的生产都没有统一的规格标准,所以目前在市场上出售的鱼钩不仅品牌多,且每个品牌又有大小不同的多种规格:它的品牌名称来由非常有意思,有的以人名命名;有的以地名命名;有的则以钩形状命名;还有的以钓什么鱼来命名。鱼钩的大小虽都是以编号来区分,但这些编号实在叫人摸不出头脑,例如有的号大钩亦大,  相似文献   

4.
江苏王涛、湖北李明路来信问: 买鱼钩时怎样进行挑选?垂钓时又怎样进行配置?他们说走进渔具店,只见形状各异的鱼钩,编号大小各不相同,尤其是那些稀奇古怪的名称,大都是一些读不懂的“天书”,请予详细介绍。 尽我所知,将鱼钩的挑选和使用介绍于后。 鱼钩趣闻 鱼钩的种类繁多,用于垂钓活动的统称“娱乐钩”。由于国内外对鱼钩的生产都没有统一的规格标准。所以目前在市场上出售的鱼钩不仅品牌多,且每个品牌又有大小不同的多种规格。它的品牌名称来由非常有意思,有的以人名命名;有的以地名命名;有的则以钩形状命名;还有的以钓什…  相似文献   

5.
对于鱼钩的鉴别、选购和应用,看起来好像很简单,其实,要想使你选购的鱼钩,称心如意恰到好处,还需下一番功夫。现今钓具市场空前繁荣,鱼钩品牌更是数以千计,大小型号一应俱全。在野生水域或猾鱼水域中垂钓,如果钩号选用不当,则很难取得满意钓获。但我们有些钓友,临场吃不准该选用何种钩号为宜,或不知道钩号大小对垂钓效果会产生什么影响。往往同塘垂钓时,别人频频上鱼,自己无鱼咬钩则茫然不解。因此,垂钓时力求用准用好钓钩,是垂钓者值得研究、探索的一门学问。以下就鱼钩方面的有关问题,谈点认识和体会。常用鱼钩的种类渔具市场上鱼钩种类很…  相似文献   

6.
《垂钓》2011,(9):83-83
“土肥富”系列钓钩,1892年诞生于日本传统制钩基地兵库县。一个多世纪以来,凭借领先的制钩工艺,“土肥富”已成为国际钓具市场最畅销的钓钩品牌。在中国十余年市场拓展中,“土肥富”每年都针对中国钓具市场需求推出系列新品,  相似文献   

7.
马建华 《钓鱼》2007,(4X):22-23
(三)鱼钩。目前,市场上鱼钩种类繁杂,针对性较强,这种现状造成了钓友在选择上的盲目性。应用于竞技比赛,在钓以鲫鱼为主的对象鱼时一般使用钩条细、钩锚长的袖型钩为主,在钓混养鱼情时,新关东钩型是不错的选择。但用于钓鱼情不定的野钓时却不能以此为标准,野钓时如果从既能钓上小鱼又不至于跑掉大鱼角度出发,对鱼钩的选择除了品牌要求外,小号粗钩条应该是一个标准。小号钩可以保证大小鱼都能入口,钩条粗一方面是从野生鱼吃口重,对钩子重量大小要求相对比较低方面考虑,另一方面也是从大鱼不容易拉豁鱼钩造成跑鱼方面做出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日本的鱼钩制造业集中在兵库县,然而不管哪个品牌,在进入中国市场后必须接受三方面的检验才能被我们接受。一是鱼情;二是钓技;三是消费观念。20年前,我因为集邮认识了一位汉语说得相当流利的日本教师,他的家在兵库县的八鹿町。双方书信往来中,我告诉他我还爱好钓鱼,并有幸与日本著名钓鱼人小西和人在比赛中相遇。可是,这位名叫宫谷胜史的朋友对钓鱼一窍不通,给我寄来的注册商标是一只翔鹰的鱼钩,经不起大鱼挑战,都拉直了。随着中日贸易的发展,中国市场上的日本鱼钩多了,可是用了八九个品牌,都是锐利有余而经不住大鱼的考验──相信这不是我…  相似文献   

9.
阿牛学钓记     
吴世雄 《钓鱼》2005,(3):12-13
鱼钩:“钓鱼要用鱼钩”小儿科的常识谁都懂,但如何正确地选用鱼钩,可是有讲究的。你可别小看这小小的鱼钩,它在整套钓系中是唯一能与鱼儿做亲密接触的“家什”。所以用钩的正确与否,对鱼获的意义比较重大,初学者往往在这一点上比较盲目或者概念上模糊不清。市面上出售的鱼钩品种很多,样式有宽或窄钩门的、长柄或短柄的,倒刺与无倒刺的、钩条有粗有细的这些钩型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张炎冰 《钓鱼》2006,(14):60-60
日本的鱼钩造业集中在吴库县,然而不管哪个品牌,在进入中国市场后必须接受三方面的检验才能被我们接受。一是鱼情;是钓技;三是消费观念。  相似文献   

11.
在风和日丽的星期天,日本鹿儿岛港附近的海滩就会涌来许多钓鱼爱好者,他们一人一个小冰箱,钓到的鱼都放进冰箱保鲜。钓具十分讲究,就连鱼钩都是成包的,且都已系好鱼线。不一会儿,就有人钓到了鱼。鱼钓上来后,他不将钩从鱼口中取出,而是用把小剪子将渔线剪断,带线头的钩仍留在鱼嘴里,接着又拴上系好线的鱼钩。久观之后,我发现人人如此。我们钓鱼,一枚鱼钩是要长久使用的,直到损坏。而他们一枚鱼钩只用一次。在日本一次性商品很多,不过多为非耐用品。而鱼钩是钢铁做成的,并非不耐用,这就奇怪了。后来友人告诉我,日本人钓鱼,很少有人从鱼嘴中取…  相似文献   

12.
鱼钩是钓鱼必不可少用品,面对市场上五花八门的鱼钩,很多人却根本无从选择,不仅钩型多种多样,价格也是千差万别。究竟鱼钩怎么选择呢?鱼钩的品类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只要有那么一款适合我们垂钓的鱼情就足够了。  相似文献   

13.
日本鱼钩的主要特点有三:一是强度高、弹性好;二是钩尖锐利且耐磨;三是防锈性能好。进人我国大陆市场的大部分厂家在日本都有几十年甚至百年历史,制造工艺先进,鱼钩的质量堪称世界一流。但各个厂家对鱼钩的质量侧重点有所不同。由于强度与锐度是相互矛盾的,故有的厂家重视锐度,牺牲一些强度;有的厂家强调强度,可能损失了一些锐度。我们知道相同物质的物体强度是由其截面积所决定的,截面积越大其强度也就越大。以直径0.70毫米的钢丝为例,若直径减少0.03毫米则截面积减少8%左右,强度也随之大幅度减少,故若在材质与制造工艺相…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适用于钓 各种中小型鱼类的各种牌号的细条钩,但由于多种原因,有相当一部分钓手对细条钩的使用还存在一些异议。 下面我略谈一下垂钓中使用细条钩的一些特殊性。大家知道,鱼进食时大多都是吸食。细条的鱼钩自重轻,隐蔽性好,鱼即使用很小的吸力也能轻易地吸入口中。而细条的鱼钩一般来说钩尖异常锋利,中鱼率很高。挪威钩针对广大钓友对细条钩的需求,推出了标准钩系列,该系列钩重量轻,钩型优异,钩尖锋利,在水中飘逸性好,鱼吸入时负重感小,灵敏度高,能极大提高钓刁滑之鱼的中钩率。 一枚型号相同的鱼钩,钩…  相似文献   

15.
郑巍 《钓鱼》2010,(18):12-13
国人对日本鱼钩的好评始于伊势尼。此前,我们对国产鱼钩的认定主要是安装饵和钓法需要,从钩柄长短、钩门宽窄、钓底还是钓浮去选择合适的钩形。如钓底用蚯蚓、蚕蛹、虾装钩,多选择钩柄较长的袖形、鹤嘴形、环形:用煮熟的红薯块、面团、玉米粒装钩,则用钩柄短而钩门宽的丸形。  相似文献   

16.
宿聚生  张天林 《垂钓》2001,(9):59-60
我国进口的日本钩,主要是以伊势尼型和チヌ型钩为主。这两种进口钩的价格虽然比较昂贵,但因其质量优于国产普通钩,很多钓友们还是纷纷购买使用.所以销售量很大。目前,我国的一些中外合资厂家生产的鱼钩在市场上大量出现.质量也不错。在这里,有必要提醒初学者注意,当前国内市场上所销售的进口鱼钩,有一一部分是假冒产品,不要轻易购买,最好由有经验的钓友帮助挑选。  相似文献   

17.
《钓鱼》2007,(8)
(三)鱼钩。目前,市场上鱼钩种类繁杂,针对性较强,这种现状造成了钓友在选择上的盲目性。应用于竞技比赛,在钓以鲫鱼为主的对象鱼时一般使用钩条细、钩锚长的袖型钩为主,在钓混养鱼情时,新关东钩型是不错的选择。但用于钓鱼情不定的野钓时却不能以此为标准,  相似文献   

18.
《钓鱼》2010,(4)
来自于日本鱼钩之乡兵库县加东郡东条町的岸田渔具,此次带来了最近在欧洲渔具市场大出风头的一款鱼钩——kafulong(卡富隆)。这种钩是欧、美洲最近才兴起的一款新品种,音译叫它铁富隆。  相似文献   

19.
陶世君 《垂钓》2010,(5):45-45
“土肥富”系列钓钩,1892年诞生于日本的传统制钩基地兵库县。一个多世纪以来,凭借领先的制钩工艺,“土肥富”已成为国际钓具市场最畅销的钓钩品牌。1995年,在第三代社长土肥芳郎的开拓下,廊坊阳光钓具有限公司慧眼识珠,独家引进了“土肥富”系列钓钩。  相似文献   

20.
陶世君 《垂钓》2011,(4):86-86
“土肥富”系列钓钩,1892年诞生于日本传统制钩基地兵库县。一个多世纪以来,凭借领先的制钩工艺,“土肥富”已成为国际钓具市场最畅销的钓钩品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