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昌鱼为生活在现代海洋中的一种鱼形脊索动物。我国厦门、青岛、烟台沿海均有分布。有人认为它是鱼类的祖先,笔者以为这一看法值得商榷。所谓鱼类的祖先,是指鱼类由其直接演化而来。它先于鱼类出现在地球上.在身体形态、内部结构。器官发育及其功能等诸多方面又最接近原始鱼类。鱼类起源于4亿年前,而文昌鱼生活在现代,它怎么可能成为鱼类的祖先呢?如果文昌鱼是鱼类的祖先,说明它已经进化成了鱼类,那么,哪里还会有现代的文昌鱼呢?既有现代的文昌鱼,说明它并未进化成鱼类。就这一点而言,文昌鱼是鱼类祖先说也是讲不通的。由于没…  相似文献   

2.
生命起源于海洋,地球上的绝大多数动物至今还留着它们祖先在洋中生活的游泳本能,人类的祖先也同样具有这种本能。在人类进化的过长岁月中,人类的体型不断变化,直立行走使下肢增长,体腔缩小使身体比重增加,人类已不适应在水中作卧状姿势的活动。人类在其进化历程中的这一系列变化导致人类游泳本能的衰退。游泳本能的衰退是现代游泳技术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人类是鱼虫——云南虫衍变而成.所以说,鱼虫是我们人类的远祖.许多人会说:“怎么会是鱼虫,不是类人猿是我们人类的祖先吗?”是的,这样说也没错,不过类人猿只是人类几十万年前的祖先,而类人猿的祖先则是这些海中的软体动物,这已是5亿3千年前的事,这就是生物界神秘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相似文献   

4.
心理学家弗洛姆指出:“人诞生在那本能的顺应能力已退化到最低限度的进化点上,就这个意义上说,人是一切动物中最无能的,但这种动物上的弱点恰是人显示伟大力量的基础,是人发展自己独特人类特性的大前提。”我们祖先赖以谋生的本体技能——跑、跳、攀、投等在动物界里是微不足道的,比人类跑得快、跳得高、力气大的动物比比皆是。人类利用自己独特的思维,创造工具,创造文明,最终主宰了这个世界。在人类的文化史上曾经出现过许许多多令人叹为观止,盛极一时的文化现象。然而伴随着岁月的流逝,以及那个特定社会时代的告终,这些文化现…  相似文献   

5.
钓出快乐,钓出健康。这是钓鱼人追求的境界,不少人做到了,但不免留有遗憾:有些人很想达到这一目的,但效果不理想,甚至适得其反。因此,宣传这一宗旨,努力使广大钓鱼爱好者向这一目标奋进,仍是我们的任务。原始人垂钓,是为了填饱肚子,鱼类又是美食。刚刚从哺乳纲灵长目动物进化为人类的祖先,能发明鱼线、鱼钩,用饵把鱼从水里钓上来, 就说明他们与一般动物有了根本的区别。钓鱼已能产生快乐:钓到了就快乐,钓不到就不快乐;钓  相似文献   

6.
漫谈灵璧石     
我国石文化源远流长,从传说中的女娲炼石补天、精卫以石填海,到远古时期人类祖先以石为器、击石取火、琢石为佩、制石为磬——石头开启了人类进化的文明史。  相似文献   

7.
鱼类的演化     
古生物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得知早在4亿年前的奥陶纪的岩石里发现了远古时代的鱼类,它叫星甲鱼。迄今,它仅发现于美国中部各州的淡水碎屑岩层中。可见脊椎动物起源于淡水,后来才迁居到海洋中去。可是无脊椎动物则是起源于海洋。 大家都知道鱼类是一种脊椎动物,它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一直是众多的生物学家十分感兴趣的问题。这其中主要的原因是,由于鱼类的出现,它标志着从无脊椎动物向着脊椎动物进化的一个质的飞跃。通过研究鱼类的演化已被证实的鸟类和哺乳类是从冷血的爬行类演化而来的;爬行类是从两栖类演化而来的;而两栖类又是…  相似文献   

8.
<正> 前言舞蹈,可以说是人类文化中最古老的内容之一。现在存在着无数的由各个民族在各自的传统生活中创造、培育出来的、内容丰富的舞蹈。这些宝贵的文化财富,必须向后世传播。作为舞蹈的表现物——人体,自从从动物进化到直立姿势后,获得  相似文献   

9.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比如有的鱼类能往外放电。在能发电的鱼类中,电鳗可称为“冠军”。它能放出500伏特甚至超过800伏特的高压电流。这么强的电流,足以击毙水中的各种动物,即使是强大凶猛的鳄鱼,也常常因捕食电鳗而被击中。所以说捕捉发电鱼可不是  相似文献   

10.
鱼类是终生营水生生活的低等脊椎动物,能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沉浮邀游。其出色的游泳本领,来自于身体诸多方面的特殊结构和功能。1.特殊的体形和体表粘液:鱼的体形可谓多种多样,但多为纺锤形、流线形和扁形。这些体形很符合流体力学原理,在水中运动阻力小,运动快。这也是鱼类长期生活在水中,为了更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逐渐进化的结果。在鱼的体表还附着有大量粘液,这是由皮肤分泌而来的,其作用之一就是填充体表间隙,润滑身体,减小与水的摩擦力,让鱼类的游泳更加迅速快捷。2.特有的感觉器官——侧线:我们看见的侧线实际上…  相似文献   

11.
狗与人类的友好历史可以上溯几千年,在这么长的时间内,狗一直是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作为宠物被家养的狗都是犬属家族成员,可以这样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动物会像狗那样有这么多不同的种类。据不完全统计,现在世界上有超过400种不同的犬种,不同的犬种具有各不相同的优良特性。根据犬的功能不同,大致可分为狩猎犬、助猎犬、(犭更)犬、实用犬、工作犬和玩具犬。《环球宠物科技》从本期开始将陆续为大家详细介绍来自世界各地的170多种最流行的犬种,相信会让大家更加了解我们身边这位最忠实的动物朋友——狗。  相似文献   

12.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比如有的鱼类能往外放电。在能发电的鱼类中,电鳗可称为“冠军”。它能放出500伏特甚至超过800伏特的高压电流。这么强的电流,足以击毙水中的各种动物,即使是强大凶猛的鳄鱼,也常常因捕食电鳗而被击中。所以说捕捉发电鱼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相似文献   

13.
一个朋友总是迷恋吃煎得三分熟的神户牛排,说那真是人间美味。而生鱼片等美食也是他的最爱。我总嘲笑他是没有进化好的人类,因为,在所有动物中,只有人类是吃熟食的。但,不能不承认,和我这个朋友有同好的人其实是越来越多了。生食,对于他们来说不存在任何障碍,而他们也从中得到了特殊的美味感受。  相似文献   

14.
上次说到。从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角度来看,OFF(进攻型)小拍面较之DEF(防守型)大拍面,应该属于更为现代的“物种”。而现代人又在达尔文老祖宗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人在“胚胎时期”,也就是妈妈肚子里的短短 个月中,就会把祖先用千万年才完成的进化史极快地再经历一遍,等婴儿进化得像个现代人类了,也就到了母亲该进产房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5.
邢乐仁 《垂钓》2009,(10):35-35
人类、动物、昆虫都有领域性,鱿类也不例外。鱼类的领域性和我们垂钓活动有什么关联呢?  相似文献   

16.
鱼类的呼吸     
任何动物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须 不断地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鱼类也同样要进行这样的气体交换,只是方式不同。陆生脊椎动物是靠肺从大气中吸收氧气,鱼类则利用鳃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氧气。 那么鱼类到底是怎么进行呼吸的呢?有的人看到水池里的鱼,嘴巴一张一合,便以为鱼是在呼吸;还有的人认为鱼也像人一样,用鼻子呼吸,这种说法,都是不确切的。鱼类虽然有鼻子,但它的鼻子只是一种嗅觉器官,而且不和口腔相通。鱼类是靠嘴和鳃盖的运动使水出入鳃部管呼吸作用的。鳃盖下面的鳃是由梳子状整齐排列的鳃丝组成的,鳃丝的两侧又排列着鳃小…  相似文献   

17.
邹思全 《垂钓》2020,(2):38-38
垂钓时,天气变化是影响鱼类开口觅食的重要环节,这在冬天更为明显。选择适合鱼儿活动觅食的天气出钓,丰收的概率就很大,反之"空军"的概率就很大。冬天,我们在水边钓鱼时,常听钓友说这么一句话:"这么好的天气(晴朗、暖和的天气),鱼肯定好钓。"可现实往往事与愿违,到了下午收竿时,钓友又说:"这么好的天,怎么就没有鱼咬钩呢?"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们不妨先了解一下鱼类的生活习性。在北方地区,冬钓的主要对象鱼以耐寒的鲫鱼为主,偶尔也会有鲤鱼咬钩。  相似文献   

18.
刘长军 《中国钓鱼》2012,(11):60-61
鱼类是牛活在水中的精灵,有着完善的嗅觉、味觉、触觉、敏觉、听觉、视觉、痫觉等感受器官,以及水生脊椎动物特有的侧线感受器官,远比我们人类所了解的要复杂得多。  相似文献   

19.
鱼的视觉     
受进化程度和生存环境、生活方式的影响,鱼类的视力不能与人类相比,即使是鱼类中视力最强的鲷,其视力从距离、宽度上也无法与人类相比。鱼类的视力大致与眼珠的大小成正比,眼珠越大的鱼,视力越强;相反,眼珠越小的鱼,视力越差。长期的水中生活,使鱼的眼睛形成了一套特殊的结构和调节的方法。我们吃鱼的时候,会看到每条鱼的眼睛里都有两颗很硬的白色的小圆球,这就是鱼眼的晶状体,  相似文献   

20.
阿牛学钓记     
冬季可垂钓的鱼类:冬日里究竟有哪些鱼种可以钓?是不是春、夏、秋季节中能钓到的鱼在冬季里也能钓到呢?答案显然是NO!因为鱼类属于变温性动物,所处的地理环境、水温条件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