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个已知条件两步应用题”说课设计□瓦房店市三堂乡中心校李登俊一、说教材1.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87—88页例3,并且完成做一做和练习二十二1—2题。2.教材分析:这个例题是含有两个已知条件两步应用题。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一...  相似文献   

2.
小学数学教材把根据应用题的已知条件提问题和根据应用题的问题填条件的内容正式编为例题进行教学。虽然这种提问题和填条件的例题只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手段而并非最终目的,但它却是帮助学生理解应用题数量关系,掌握一步应用题的结构,培养学生用分析法和综合法解答应用题的重要基础。现就第二册有关“提问题”的教学作如下建议。一、以旧引新,初识结构教材第二册第66页例2首先编排了较容易的根据已知条件选择合适的问题,让学生完成“做一做”题目后,再编排根据已知条件提出问题的例3。学生初学这种形式的加减应用题,感到陌生。…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六年制九义教材小学数学第九册应用题例3及练习三十一的第11一17题.教学目的:在已学过的归总应用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解答三步应用题,使学生掌握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4.
小学数学第六册第四单元应用题简析及教学沈长生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第四单元“应用题”一节,设置了五道例题,主要是连乘连除应用题,归一和归总应用题。连乘应用题(例1)、连除应用题(例2),都是从所求问题出发,分别根据有关已知条件,寻求需知条件...  相似文献   

5.
两步应用题是“九义”数学第五册的一个教学重点。教材中除扩展含三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这种结构外,又出现只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其中一个已知条件要在解题过程中用两次。每个例题后都安排了数量关系相似、解题思路相近的变式训练,同时将三个己知条件(例1、例2)和两个已知条件(例3、例4)的例题分三组进行教学。两步应用题的解答都涉及找“中间问题”这个难点。为了解决这个难点,教材用线段图展示条件和问题,直观地反映出例题中的数量关系。通过与复习题比较,学生容易找出两种基本数量关系,并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寻求解…  相似文献   

6.
“九义”教材小学数学第一册所编排的简单应用题,是应用题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应用题的启蒙阶段,它的教学直接影响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落实.因此,要十分重视.  相似文献   

7.
两步计算应用题广西南宁市华东路小学谢英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六年制第五册第87、88页[例3]二、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只给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结构和解题方法。2.通过尝试练习,使学生能辨别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一步应用题和两步应用题,从而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体会到,抓住应用题的基本结构,掌握解题的基本规律,能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之效。这对学生获取新知识,开发智力,提高能力具有积极作用。现以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五册87页例3为例,谈谈我的教学体会。这道例题是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计算应用题。这类应用题尽管类型多,但其基本结构是相同的。我在讲例子时,把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掌握应用题的结构上。为了解决这个重点,首先从分析一步计算应用题入手:“饲养小组养10只黑兔,6只白兔,一共养多少只兔?”其基本结构是:已知条件十已知…  相似文献   

9.
一、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学第六册第102—104页例2 ,练习二十三第1—4题。二、教材分析本课教学之前 ,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除法的计算和连乘应用题的解答 ,初步掌握了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 ,这些知识都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本课教材有层次地显示了连除应用题的知识结构 ,教材中的例2要求学生用两种思路去分析、理解。例2第一种解答方法 ,教材通过线段图 ,帮助学生理解已知每队平均分成3组 ,要求每组多少人 ,需要先算出每队多少人。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加深对题意的理解 ,还有助于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 ;第二…  相似文献   

10.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 ,是训练学生正确思维的重要途径 ,也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内容。为了充分发挥应用题的这些功效 ,使学生顺利地学好应用题 ,教师应入情入理地引导学生把好读题关。下面举例谈一谈应用题读题的“三部曲”。一读 ,系统感知 ,领略题目大意即从整体着眼 ,通读题目 ,让学生初步感知应用题的大意 ,了解题目所属类型、已知条件是什么、未知条件是什么。这一环节 ,一般可采用低声自由读。学生边读边思考 ,并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有利于培养学生默读的习惯 ,发展学生的有序思维品质。例如 ,九义教材五年制第九册第…  相似文献   

11.
小学教学基本功“说课”举例柳州市教科所骆显仁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第一组)是“九义”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一单元第二节的教学内容之一。这部分内容包括两个例题和一个练习,用三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教学例1,第二课时教学例2,第三课时综合练习。一、说教材本课题...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义务教材五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第139页例4.教学要求: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含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分析的方法,能正确解答,提高分析解答两步应用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一、全面分析教材,切实把握编写意图。 “九义”教材第五册“混合运算和应用题”这一单元,编者编排了求两个积(或商)之和(或差)的三步计算的混合运算式题,以及已知三个条件和只含有两个条件的两步计算应用题。这部分教学内容,既是学生已在第四册学习过的两步计算的混合运算和两步计算应用题在知识上的扩充,又为第六册进一步  相似文献   

14.
“九义”六年制数学教材第十二册(下同)关于正、反比例应用题的教学目的,是进一步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能用比例解答有关的应用题,教材第31-32页例1和例2先用旧知识解题,然后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判断正、反比例关系,列出议程解比例应用题,这样做,使新旧知识融合贯通,有利于培养学生灵活选择解题方法的能力,教学建议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一、把握数量关系,明确题组结构五年制数学第四册对应用题的编写是按数量关系相近,解题思路相同的编为一组。本册两步应用题分为三组。第一组是含有三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教材安排了两个例题,例1是求比两个数的和多(少)几的数的应用题;例2是比例两数差与倍数关系的应用题。第二组只给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  相似文献   

16.
相差、倍数关系应用题,是简单应用题中较难教学的部分,分别编排在“九义”小学数学教材的第二册和第三册。根据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下面就怎样抓好相差、倍数关系应用题的教学,谈谈笔者的几点认识和做法。一、选准教学的突破口,注重操作实践,强化有关概念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九义”小学数学教材第五册中的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编排特点是:1.从整体入手,按其结构特点分为三组进行教学。2.在每个例题之前安排了一道相关的一步计算应用题,为学习两步应用题作了铺垫,起到了衔接新旧知识的作用。3.在每个例题之后,安排了“想一想”的两道题。这类题改变了例题中的第三个已知条件,而不  相似文献   

18.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教案执教者梧州市北环路小学黎冬莲教学内容:九义教材第二册P33例2、例3教学目的:1.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初步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用减法计算。2.会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3.培养动手操作的能...  相似文献   

19.
九义”小学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中正、反比例的应用题,是比和比例概念知识的综合运用。这类应用题,学生在四则应用题中已经学会用归一、倍比的数量关系来解答。通过学习用比例的知识来解答,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从而加深学生对正、反比例概念的理解,沟通各种解法包括方程之间的联系,也为中学的数、理化等学科的学习做一定的准备。为了强化知识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学会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方法,以教材例1、例2为例谈谈对教材的处理。一、突出“照这样的速度”,理清解题思路例1: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40…  相似文献   

20.
严海燕 《云南教育》2002,(31):43-43
小学数学第五册教材中“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在编排上注意了承上启下,从旧知识迁移入手,在每道题前都安排了一道一步计算的简单应用题铺路搭桥。因此,教学每组应用题时都应从学生已学过的一步计算应用题引入,通过改变其中一个已知条件,变成两步计算应用题。使学生看出两步计算应用题同一步计算应用题的联系与区别。教材把这部分内容分为三组应用题。第一组中有比较两数差与倍数关系的复中有比较两数差与倍数关系的复合应用题;第二组在数量关系上的特点是已知两个数的倍数关系与其中一个数,求两数和;第三组中教材通过改变例4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