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诗是百花之蜜,一切学问的精髓,智慧的本质,天使的词语。”在英国文学史上,英语诗歌一直是占主导地位的文学形式。但对于我国学生来说,学会欣赏英诗绝非易事。现行英语教材中英语诗歌较少,通观2001年版高中英语教材,74个单元中,只有一首诗歌。而2004年版的高中英语教材中也只有两首诗。学生对英语诗歌接触较少,本身又欠缺英美文化知识。英诗的语言不同于一般文学语言,常会出现一些日常不用的词语,在句法上也打破常规。这些都阻碍了学生的理解。笔者以SEFC Book2A Unit4 Dusto/Snow一课为例,探讨英语诗歌教学法。  相似文献   

2.
英语诗歌是英美文学中的珍葩,在英美文学作品中,特别是早期作品中,如史诗及戏剧,都以诗歌的形式出现。英语有韵体诗,自由体,无韵体诗;本文通过英诗体及修辞、用词等阐述英诗形式的诸多方面知识,这些是英诗的欣赏一些基本知识。  相似文献   

3.
目前高校英语专业英语诗歌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学生理解和欣赏困难,诗歌教学枯燥乏味等诸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难题,可以从英诗教学活动中诗歌素材准备和改善学生诗歌学习心理方面入手,继承传统诗歌教学的精华,更要注重英诗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的革新。通过一些实用英诗教学方法的应用,改善英诗教学现状,使英语诗歌发挥其应有的功用。  相似文献   

4.
张亚芬 《文教资料》2014,(24):183-184
英诗与汉诗,同为诗歌,在实际语言教学中的地位却大相径庭。汉语诗歌在整个汉语言教学中贯穿始终,而英文诗歌直到学生进入大学才正式在课本中有所涉及,且仅在大学英语教程的练习部分有所涉及。本文试从诗歌的历史文化意义、文学地位,以及学生的艺术需求等方面,阐述大学英语教学中英诗引入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高健先生的《英诗揽胜》一书,出版于1992年6月,全书收入译诗94首和赏析文章94篇,全部是作者翻译和撰写的,确是一部英诗名篇佳作的集粹,深受广大英诗爱好者的欢迎和译界的好评。翻译文学作品难,翻译诗歌更难,而翻译名诗则难上加难。长期从事大学英语语言文学教学,浸淫于中西诗学数  相似文献   

6.
诗节同节奏,韵律同为英诗格律的组成部分,本从英诗不同诗行的组成情况及英诗常用诗体两方面,进一步阐述了英诗格律的基础知识,旨在帮助有一定英语基础的学生更好地欣赏英语诗歌。  相似文献   

7.
英诗是英美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英语爱好者却往往望而生畏。本文对两首音诗的韵律作粗浅的赏析,初探英诗的音韵美,试图激励英语爱好者拿起敲门砖,敲开艺术宝库的大门。  相似文献   

8.
刚开始接触英语诗歌的学习者面对一首英语诗时,常常不知从何入手探寻其意义。熟悉英语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与其独特的韵律格律可以有一定帮助,但此外还有许多因素影响着每首诗传递思想与抒发情感的方式。倘若我们将英语诗歌分分类,了解每一类诗歌特有的表现形式,也许能更准确而全面地把握这些纷繁的因素,同时也能获得将诗歌横向比较的依据。如果我们能了解一首诗如何遵循某类诗歌的表现形式,又如何突破这些法则,我们就可以更全面深入地理解这首诗的意义。英语诗歌作为文学类型(genre)的一种,又可细分为许多种。这里介绍几种最常见且在英语…  相似文献   

9.
<正>【引言】引导学生赏析诗歌,首先要让学生了解诗歌语言的特征,即要懂得"诗家语",懂得诗歌语言的变形。这是诗词鉴赏的基础。诗歌艺术分析的依据首先是语言。严羽说"诗有别材",其实诗也有"别语"。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练性、跳跃性。中国诗歌多半是短小的抒情诗,一首诗里词语数量并不多,其意蕴却非常丰富。要借助非常俭省  相似文献   

10.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是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新收录的课文,在收集论证这篇作品进入教材积极意义相关观点的基础上,去寻找诗作的“诗眼”是文本解读的重要着力点。“力”是《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的诗眼,教学时教师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去体验诗中的各种“力”。站在学生的角度,只有从诗眼处解读这首诗,才能真正感受诗歌的宏伟力量。  相似文献   

11.
王文钰 《考试周刊》2014,(32):104-104
正诗歌是一种运用高度精练、有韵律且富有意象化的语言抒发情感的文学样式,是具有一定外在形式的语言艺术。诗歌用优美的形式表达思想、传递情感,诗可以咏志,诗可以言情,诗可以表意。诗歌之所以具有如此大的力量,就在于其能够引起人的审美愉悦感,唤起欣赏者强烈的情感共鸣。现行的高中英语教材涉及诗歌的韵律、节奏教学,并集中介绍了不同内容和形式的简单诗歌。这些英语诗歌语言精练,意境优美,寓意深邃,不仅能使学生开阔美的视野,陶冶美的情操,还能培养  相似文献   

12.
浅谈英诗欣赏的基本技巧杨丽杰在英文诗歌、小说、戏剧这三种主要文学表现形式中,人们普遍感到难以欣赏的便是诗歌。读过一遍后,常常是不知所云,即便是将所有不懂的单词查过一遍后,还是理解不了诗的深层含义,因而对英诗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种“恐惧”感,觉得英诗神秘莫...  相似文献   

13.
诗歌是人类语言的精华。诗歌的语言极富有音乐性,主要是由于它的节奏。一首好诗是音韵美和节律美的结合。不同语言有不同的节奏,如汉语古诗强调平仄互协,英语诗歌也有其特有的格律方式。 从“英诗之父”——乔叟(1350—1400)时代起到自由诗的出现,格律诗走过了五百多年的历史,产生了许许多多的伟大诗人和传世之作,给人类留下了卷帙浩繁的文化遗产。因此,诵读英诗时,了解一点英诗格律是很有必要的。 英诗格律主要由节奏(rhythm)和押韵(rhyme)两个因素构成。  相似文献   

14.
诗歌是一种常见的文学体裁.它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诞生得最早,普及面最广,成就也最高,对整个文学的产生和发展有着强大的影响和渗透力.我国素有“诗国”之称.在古代,诗歌修养代表着一个人的文学修养.在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中,语文总课目是172课,221篇,诗歌共选入17课44首诗,约占9.9%,约占篇目19.9%,其中教读课文33首,自读课文11首,分置在1—6册中.足见编者对诗歌的重视.但由于种种原因,近年来,在语文教学中,有不同程度,不同表现形式的忽视诗歌教学的现象.这是一种误区,不仅对诗歌教学本身不利,对学生语文知识能力的全面提高也将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5.
杜甫诗歌《客至》一直是许多高中教材的入选篇目。2005年6月第1版的人教版第五册《教师教学用书》在“课文鉴赏说明”中说:“这首诗是杜诗中难得的一首风格明快的诗歌。……整首诗从头至尾洋溢着‘喜’的心情。”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文学首发于诗,诗歌在初中语文教学内容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诗经》、汉魏六朝乐府、唐宋诗词、元曲、明清诗歌,直至现当代诗等,都在教材中不断现身,六册教材中,仅"诵读欣赏"一项就有48首诗歌,另外还有多首外国诗歌入选,因不同历史背景形成各自相异的美学特点;但不管怎样,它们还是具有共性的,词语、情感、意境、韵律等元素共同支撑起诗歌独特的美。在赏析课教学上,教师可以从体裁、背景、关键语、写法等  相似文献   

17.
诗歌是文学的最高形式。每种语言都有独特的诗歌,英语也不例外。正如理解和欣赏中文诗歌那样,要理解和欣赏英诗,读者也应对英诗韵律和节奏等有一个基本的概念。通过对英诗韵律、节奏等基本特点的分析、概括,有助于我们对英诗表现形式和内涵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英诗汉译始于晚清,第一首翻译成中文的英诗是约翰.弥尔顿的商籁体诗《失明,》1854年发表在香港的中文期刊《遐迩贯珍》上。英国传教士开了英诗汉译的先河,后来才有中国人翻译的英文诗歌。晚清用来翻译英文诗歌的语言是文言,诗歌的体裁为中国古典诗歌,晚清的诗歌翻译采用高度归化的策略,读起来犹如用中文创作的诗歌,几乎看不出经过翻译的痕迹,使得英文诗歌的他异性在翻译的过程中消失殆尽。  相似文献   

19.
由于现代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教材也在不断的更新和改进,译林牛津版高中英语教材是现代英语教学的选修模块,它不仅能让不同英语水平的人接受,而且还能促进学生更好的去学习英语,那它又是如何来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的呢?下面我们就对译林牛津版高中英语教材的导入为高中英语提供的一些非常宝贵的资源来进行一下简要的赏析。  相似文献   

20.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是粤教版的语文选修教材之一,通常是安排在高二下学期讲授。在此之前,学生学过必修三中唐诗五首宋词四首以及拓展阅读中的三首诗歌。而到艚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其中有唐诗42首,宋词17首,若按照顺序一篇篇教下来,老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也没趣,效果定然不理想。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教学中运用的教授循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