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陈晓华 《生态文化》2006,(2):45-46,50
四川省汶川县草坡乡大熊猫自然保护区没有了老虎,大熊猫、豺狗、野猪、黑熊、牛羚、白唇鹿等动物,尤其是野猪、黑熊便胡作非为,横行霸道,做起坏事来。据保护区的村民讲:“没成立保护区以前,农耕区的村民常遭野兽的侵扰。种植的农作物玉米、豆类,常被猴子、野猪等动物吃得所剩无几。”每到农作物成熟时节,猴、猪、熊为争吃食,往往大打出“手”,争斗得你死我活,抑或遍体鳞伤,头破血流。传奇猎人吴老三山里一位有30多年打猎经验的猎人,名叫吴老三。30年前他是快50岁的人了,什么也没攒下,除了一支猎枪,一副绳套外,穷得叮当响。没有住的地方,就以…  相似文献   

2.
歪斜的视线     
每天在上下班的路上,我都会在同一地点看见一位乞讨的老人。当心情不错又有零钱的时候,我就会往他那破得不能再破的帽子里扔几个硬币,然后便得意洋洋地离开。那天天色已经很晚了,远远地看见那个老人。心想,"他也在加班?很有敬业精神嘛!"不过等我办完事情重新经过那条路的时候,老人却不见了。我正在纳闷,却突然发现他正接过从中餐馆叫外卖送过来的糖醋肉段,坐在角落里津津有味地吃着。我顿时张口结舌,乞讨的人竟然也叫外卖送糖醋肉段来?忽然觉得这么长时间给他的钱真是可惜了。从那天以后,我开始用轻蔑的目光看那个老人,甚至连十块钱的硬币也不给他。换句话说,老人己失去了我对他的怜悯和关心。几个月后的一天,下着雨,我  相似文献   

3.
一个喜欢打猎的人买了两只纯种塞特猎犬并将其训练成优良的捕鸟犬。他把它们关在后院的宽大围栏里。一天早晨,他看见一只小牛头犬从他家后面的小路一溜小跑下来。它看见那两只狗,就从栅栏下挤了进去。男主人想也许应该把猎狗锁起来以免它们伤害小狗,但又改变了主意。也许它们能"给小狗一点教训",他理所当然地想。正如他所料,狗毛开始飞舞,而且全是小牛头犬的毛。那精气十足的闯入者不久就吃足了苦头,又从栅栏下挤了出去,逃之夭夭。而让那人惊讶的是,小牛头犬第二天早晨又来了。它从栅栏下爬进来,再次挑战那两只塞特犬。和头一天一样,它很快就被挤出围栏,落荒而逃。  相似文献   

4.
关羽 《文化博览》2006,(2):28-29
这是谁家的狗?这个城市里到处都是迷失的动物,我也不知道这是谁家的狗,我把它从一个下水道里拉上来时,它还对我伸了一下舌头,那是乖巧的问候。看得出这是一条聪明的狗。那天,我带了一只猫回去养的时候,房东的儿子哭了,他无限愤怒地拿出他的弹弓要送我的猫上西天,问了原因才知道我的猫惊吓了他的鸟。他有一只会说"你好"的鸟,虽然从来没有对我说过,但他们都说,那是一只会说"你好"的鸟。我的猫胸无大志,眼波流转看上去很聪明,但肚子却是诚实的,它可能觉得吃了那只鸟,自己才算完成了一种善良——所以我只好把它丢掉了。我几乎因此不敢带任何动物回家  相似文献   

5.
安宁 《文化博览》2006,(2):16-17
弟弟第一次到北京读大学的时候,与我是同样的年龄。在父母的眼里,17岁,只不过是个孩子,而且,又是没出过县城连火车也没有见过的农村少年。母亲便打电话给我,说要不你回来接他吧,实在是不放心,那么大的北京,走丢了怎么办?我想起这么多年来,一个人走过的路,很坚决地便拒绝掉了。我说有什么不放心的,一个男孩子,连路都不会走,考上大学有什么用?!  相似文献   

6.
哦,高原(续)     
苍茫阿里之旅近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而我总觉得还没有真正尝到青藏高原的风风雨雨,我决定重整行装,去闯青藏高原两大无人区之一的阿里。在号称“八百里路无人烟”的阿里地区,走过了我人生最艰苦的旅程。8月9日,从拉萨到日喀则后,打听到乘邮政车可以到达阿里地区的措勤县,便找到邮车站开车的师傅,他答应让我搭车,但要坐在货厢上,我备好了一些食品(包括压缩饼干),据说路上很冷,还去购买了一床军用棉被。早晨6点,开始出发,中午到达拉孜渡口,在小镇上,和师傅们一起吃了碗面条,车继续前进。渐渐地开始感觉汽车不像是在公路上开,我打开后帘布放眼望去,原来是汽车跑出来的路,有沙土  相似文献   

7.
大熊猫趣事     
四川省汶川县搞旅游开发,确定由县人大牵头,县旅游局等单位派员参加,成立了《汶川县草坡乡旅游资源调查组》,我有幸进到了草坡乡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在旅游资源调查中,收集到一些有关大熊猫的轶闻趣事,现在归纳整理几则于后,以飨读者。熊猫耍赖每到寒冷的冬天,是保护区的村民们家家户户杀猪熏腊肉的时候,腊肉的香气四山飘溢,令竹丛中的大熊猫馋涎欲滴。待到沟里夜深人静的时候,大熊猫便悠哉游哉地下山前往村民家中作“客”。不过,它的作客倒不是主人“恭候光临”的“贵宾”,而是不请自来的“不速之客”。别看大熊猫憨笨,呆头呆脑的,但翻窗入室却是它的“拿手好戏”。作起“案”来全无一点斯文像。进到屋里后,它对什么都感兴趣,什么都要“事必躬亲”地“品尝”一番。即便是猪狗之食,也要吃饱喝足;毫不客气地翻箱倒柜地找食物,损坏坛坛罐罐、彩电冰箱,再所不惜。主人发现后吆喝它,它还不理不睬,心想:“自己反正是珍贵的国宝,是受保护的,看谁敢对我非礼!”这一切似乎它都心知肚明,驱赶它不仅不走,反而稳坐泰山似的,睁圆两只眼睛似怒非怒地盯着主人,好像是“我不与你们一般见识”。保护区口福。大熊猫能瞅准猎人或挖药人不在岩穴或窝棚里的时候,大摇大摆地走进去找到东西就吃...  相似文献   

8.
周日,吃过早餐,我骑上摩托车要进城。我住的小区离城里有十公里的路,临出门时我拍了拍爱人的肩,嬉笑:"你说我今天最想做什么?"爱人猜了有十多样事,我都一一摇头。"新茶下来了,我想到城里买点新茶,喝茶,别的,什么也不做。"爱人望望我:"就这呀,有什么乐的。"回到家,我把手机调到"振动"状态,放进抽屉。搬出藤椅,坐在院内。茶叶在玻璃杯里上上下下地漂浮,像小海马在海水里吐着气泡游动。阳光如温柔的猫咪,静静地卧在我的身边。一只水瓶在右,一只方凳在左,一本杂志,一堆的报纸,胡乱地堆在脚下。  相似文献   

9.
吕老六毛遂自荐要当村长,村干部们问他,你当村长准备给村民们做些啥?吕老六说,我领着他们栽树。干部们就笑,笑得前仰后合一塌糊涂。村民们知道吕老六毛遂自荐当村长的事儿,也问他,老六,你当村长能给俺们做些啥好事儿:吕老六说,我领着你们栽树,把所有的荒山秃岭都栽上树。村民们就笑,也笑得前仰后合一塌糊涂。  相似文献   

10.
没底的杯子?     
山西孝义。他开着几十万吨生产能力的焦化厂,没有环保设施。村子就在离它不到50米的地方,裹在烟里什么也看不清。空气里都是焦油的臭味,致癌物超标至少9倍。他对着镜头满腹委屈:"光说我不环保,怎么不说我慈善啊,这个村子里的老人,我每年白给他们六百块钱,过年还要送米送面。"他冷笑:"当儿子都没有我这么孝顺。"  相似文献   

11.
陈仓 《文化博览》2005,(3):30-31
1982年夏天的一个午后,正当我与父辈们一样,冒着酷暑在玉米地里劳作时,盖着红色大印和凹凸钢印的一张录取通知书邮寄到村子.我是本村第一个通过考试出去的农家子弟,为此,乡亲们说了很多话,而每个中老年人都不约而同地说:"落叶归根,告老还乡,将来退休一定要回到家乡."后来,憨厚的叔父多次对我说,"出门在外不容易,过得不好就回来,有地有力气,饿不死人".  相似文献   

12.
逸名 《文化博览》2007,(11):42-43
在深圳,我什么都没有,没有亲戚朋友,没有名牌学历,没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坐机关的日子,在深圳看来什么都不是。那一年,是1995年,房地产最热的时候。在黑龙江还是大雪纷飞的三月,我成了一名售楼小姐。我不会讲白话,英文也说得不太好,而且一点销售经验都没有,只能摸索着慢慢前行,一边努力地背诵着售楼广告的宣传词,一边用心地向同事们学习。  相似文献   

13.
我依然活着     
那时候我真的不知道能活到今天,我那时并不懂得什么是活着,只知道活着是要呼吸的。可我知道什么是死——闭着眼睛,脸色苍白,躺在那里一动也不动,任凭自己的亲人怎样哭喊。死的情景是我在医院里看到的,我见过和我住一个病房的孩子死了。我几乎不去想活着的事,我太小了,只有八岁。但我已经朦朦胧胧地觉得活着不好:我要打针吃药,要做手术……那一切太可怕了。其实最可怕的还是孤独,还有夏天,没有电扇。妈妈上班前,让我倚着被子坐好,把一个盛满凉水的罐子放在我身旁,她说你要是热了就把手伸到水里。我守着一罐凉水过了一天又一天,每天都那么漫长,都让人不耐烦。我没有玩  相似文献   

14.
难忘老榆树     
我的老家在胶东半岛上,面朝大海。碧波荡漾的大海一望无际,遥远之处与天相接,便形成了水天一色的景致。我的老家少山少树,但有一棵老榆树。老榆树有多少岁了,这是儿时萦绕在我脑海里许多年的问题。稍长大一点时,便问村里年纪最大的老人,那年他已经九十多岁了。老人告诉我说,他也不知老榆树多少岁了,只记得他,小、时候,他的爷爷常讲老榆树的故事给他听。那时,他也同样问过他的爷爷老榆树有多少岁  相似文献   

15.
在银行门口,遇到一个人,总觉得面熟。我在银行里存好了几百元钱,乐癫癫地出来,又看到他靠在一辆丰田车上抽烟,我还是觉得他面熟。我便试探着问,他说,是我呀,我也觉得你面熟,就不敢叫你。他是我以前的一位同事,在同一家工厂里呆过。但我五年前从工厂辞职出来,就不知道他的境况了。  相似文献   

16.
每当我想起那个站在收银台附近的中年人时,总感觉他看起来像个大人物,他身上有种与众不同的气质。就连收银员也好像觉察到了,他敬畏地望了一眼那个中年人,手中的活也不由加快了速度。我试图找出中年人的不同之处,却发现他也没有什么特别。他的相貌并不出众,穿一件普通的休闲运动服。直到他正要离开时我才注意到,他走路的姿势似乎很引人注目。他昂首挺胸,从容大方地走出了超市。这与其他人形成了多么鲜明的对比啊!我观察了一下其他的购物者,他们都耷拉着脑袋,盯着购物篮。我自己呢?在商店侧门的镜子里,我看到的是一个疲惫不堪的家庭妇女,看起来好像提着许多杂货袋,多得都快承受不了了。忽然,在我成长过程中母亲重复了无数次的话在我耳边响起,并被赋予了新的意义,"身体站直了!就像有一根细线在向上提你的耳朵一样"。想着我被细线往上拉,我的头和身体上部不由自主地伸直了。当我  相似文献   

17.
特别试验     
两个外乡人来到一座小城,投宿在一家旅店。他们自称是弗尔逊市的著名医生,要在这里住上一个月,做一项特别的试验,还特别叮嘱店主不要告诉任何人。店主不禁好奇地问是一项什么试验。外乡人神秘兮兮地说:"我们在弗尔逊市创造了一个奇迹,能让死人复活。"说着,他们向店主出示了弗尔逊市市长签署的一张证明。很快,店主就把这个惊人的消息传播开了,人们只是付诸一笑。但没几天,这两个外乡人的古怪行径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原来他们常常在墓地里徘徊,而  相似文献   

18.
张科 《文化交流》2009,(9):38-42
著名学者、杂文家何满子先生是2009年5月8日在上海瑞金医院去世的。他的大女婿王土然在电话里告诉我,何老生前对生死很达观,没有留下什么遗言只留下他所写的50本著作。  相似文献   

19.
一枚硬币     
最近,我去拜访一位商人,和他谈话时,他一直在旋转一枚硬币。我忍不住好奇,问他为什么把玩一枚硬币。他说:"我在念大学时,一次和室友穷得只剩下一枚硬币。我们靠奖学金和打工勉强凑够了学费。我们都是家族里第一个考上大学的,父母以我们为荣。我们的生活主要靠父母每月寄来的不多的钱维持,可是这个月我们的家里都没有汇钱来。他说他已经和家人谈过了,他们家也实在拿不出钱了。那是一个星期日,我们总共只剩下一枚一角硬币了。"我用那枚硬币给500里外的家里打了一个电话。母亲接的电话,我从她的声音听出家里出事了。她说我  相似文献   

20.
爱,一夕忽老     
他是被学校开除出去的,自此便在小镇上跟着一群痞子瞎混,而且很快地,因为一起行凶抢劫案件,被关进了监狱,判了三年的刑期。他的父亲,是一所中学备受尊敬的老师,他却从没有喜欢过父亲,而且,固执地在任何人面前只肯称呼他沈。他被抓走的那天,小镇上很多熟识的人来围观。沈哭着从人群里疯狂挤进来的时候,他已被强行塞进了警车。他看见沈在一大堆人的劝说里,慢慢蹲下身去,双肩急剧地颤抖着,那个一向腰杆笔直的男人,那一刻,灵魂轰然倒塌;而带着手铐的他,心里,竟然是快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