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联小知识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对联的要求是既要有“对”,又要有“联”。形式上成对成双,彼此相“对”,上下联的内容互相照应,紧密联系。一副对联的上联和下联,必须结构完整统一,语言鲜明简练。  相似文献   

2.
对联,俗称楹联、联语、对子,是我国传统文化领域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它格律严谨,对仗工整,韵律和谐,蕴意丰富,深受人们喜爱。历史教学中如能恰当引用对联,则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巧借对联艺术,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兴趣是知识入门的向导。利用对联,可以使乏味的知识变得妙趣横生。如在讲“袁世凯的独裁统治”一课中“护国运动”这一小节时,为了让学生对袁世凯有一个较为完整的印象,笔者给学生出示了一幅对联:“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然后引导学生从对联的基本常识入手分析:此联中的“千古”对“万岁”,符合对联要求,而…  相似文献   

3.
对联也称楹联,其历史悠久,深受人民喜爱。追根究源,是因为对联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绝”,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其他语言文字无法比拟的、神奇而又有趣的文学形式,也可以说是一门综合艺术。  相似文献   

4.
余俊 《初中生》2006,(7):19-22
【考点突破】 作为我国化艺术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对联在2005年中考试卷中闪亮登场,全国共有二十多个省市的中考试卷中出现了对联题。对联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独特的学艺术,也是大众所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它内容博大精深,是一部浓缩了的化史。《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认识中华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化智慧……吸取人类优秀化的营养。”可以说对联题会越来越受到命题的青睐,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5.
《课外阅读》2006,(8):39-39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英译为“couplets”。对联通常言简意赅、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6.
【考点突破】作为我国文化艺术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对联在2005年中考试卷中闪亮登场,全国共有二十多个省市的中考试卷中出现了对联题。对联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也是大众所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它内容博大精深,是一部浓缩了的文化史。《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可以说对联题会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青睐,前景看好。对联,又名楹联,也称“对仗”,在同学们的知识链上居于“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对偶”一节上。对联原出于诗词,但它又不…  相似文献   

7.
对联漫谈     
对联,俗称对子,它作为我国文艺花丛中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有它的由来及其发展过程,有它的构成形式和艺术特点。本文就此作些粗浅的探索,以期引起同好和研究者的兴趣。门上贴对联是我国古老的风俗,它源于古代的桃符,迄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了。古代人们辞别旧岁、迎接新年时是没有对联的,只有一些斗方式的“桃符”上写着“元  相似文献   

8.
趣联趣谈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它言简患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这里我们推荐给同学的关于对联的两篇文章,可谓是沧海一粟,但希望能有助于你欣赏、领略我国这份独特、珍贵的文学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9.
对联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它一般比较短小,精 志无比坚定的革命意志和顶天立地、气贯长虹的英雄气概。警深遂,并能包含深刻的思想内容,同时又具有律诗对仗的艺术 6.鲁迅自题联:美,读来铿锵有力,易于记忆。对联既可明心言志,又可咏物抒 横眉冷对千夫指,怀,可歌可泣,文白相间,雅俗共赏,历来为我国广大人民群众所 俯首甘为孺子牛。喜爱。不少对联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为背景材料,在学习的 上联“横眉”加“冷”眼,下联“俯首”并“甘”心。形象生动、对过程中,恰当地运用对联,不仅…  相似文献   

10.
活动目的1.初步了解对联的特点,感受对联的含义,尝试练习对简单的对联。2.丰富学生的积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感情,了解悠久的民族文化,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活动过程一、温馨点击对联俗称“对子”,雅称“楹联”,是我国独有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种文学形式。它由字数相等、词性相同、内容相关、平仄相对的两部分文字组成,具有对仗工整、用字简洁贴切、含意隽永、音韵优美的特点,故享有“诗中之诗”的美誉,外国人对之称赞为“汉语言文学中最美的文字”。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对联乐园”。二、艺海拾贝这组对联对得可真妙啊!你知道它们分…  相似文献   

11.
对联是我国独有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是异彩纷呈的艺术百花园中一枝别具风姿的奇葩。它语言精练。含义深刻,意境优美,韵味隽永,遣词典雅,格律严谨。它既有实用价值,又有欣赏价值;能给人们的生活增添色彩,又能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近年高考语文试题常设对联题,因为对联题直接指向的是对考生语文素养的考查,从对联中可以衡量出考生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本中时常有对联,学习掌握它对语文教学很有帮助。对联称“楹联”,俗称“对子”,是中国独特语言艺术和书法艺术的结合体。渊源是桃符。五代除夕题联已成习,宋代沿袭明朱元障一道圣旨,拳联遍布金陵取代“题桃符”对联上下联字数相等,结构相同两个句子排列在一起艺术形式。可按形成、内容及用途分门别类。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同志在伟大的革命实践中,撰写了一部分对联。这些艺术珍品闪耀着毛泽东思想的光辉,是毛泽东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对联是文学样式的一种,是作者对生活独特感受的一种反映形式。毛泽东的对联表现了一个伟大思想家、革命家、军事家和人民领袖的思想、意志、品格和情感,部分地记载了中国革命不同时期的目的、任务和策略。这些对联,无论是从思想内容方面,还是从形式特点,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4.
对联是中国文字特有的传统艺术样式,源于五代,盛于明清。它集文字、书法、艺术于一炉,平仄考究,对仗工整,情趣高雅,意韵悠长,具有丰富的知识性和“奇”、“妙”、“趣”的特点。适逢春节,特选我国历代名家迎春与自勉对联一组,供全国小读者阅读欣赏。———编者  相似文献   

15.
对联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种特有的艺术形式。在对联中嵌入数学知识,能产生妙趣横生、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下面撷取几幅,以飨读者。两位数学老师喜结良缘,因为他们的爱情之路十分曲折,有人撰赠一副意味深长的喜庆对联:“爱情如几何曲线;幸福似小数循环。”另一副贺联是:“恩爱天长,加减乘除难算尽;好合地久,点线面体岂包完?”含蕴丰富,读之令人感慨不已。民国初,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窃国大盗袁世凯假称“人民拥戴”,竟恬不知耻地演出了称帝的闹剧,有人便为他写了一副对联:一二三四五六七孝悌忠信礼义廉此联上联隐去了“八”,下联隐去了“耻”,…  相似文献   

16.
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在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式和多元化评价手段下,历史教师应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为此,笔者将对联引入到历史教学中,指导学生开动脑筋,创新思维,用对联的形式展示历史人物的魅力、体现历史事件的真谛,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对联又叫楹联(楹即柱子)或楹帖,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特有的语言艺术形式。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也是为我国人民所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把对联引入历史活动课的问题谈一些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7.
对联是我国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也是我国文艺百花园中的一支奇葩。它以独特的艺术形式、无所不包的丰富内容,博得了人民群众的喜爱、专家学者的青睐。正因如此,故一般诗词不可取而代之,对联有对联的特点、作用,也就是说,对联就是对联。李可珍、郑天佑二同志在《对联与语文教学》(1994年第一期湖北大学主办的《中学语文》第25页。以下简称《对》)一文中,提出了一个很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值得语文教师借鉴。不过,文中列举的对联多有不当,没有达到对联的要求,有些对联还不算对联。其不当之处,归纳起来有如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对联是我国富于民族风格的独特艺术。中学生掌握了写对联的基本方法,学会了对对联的艺术,既有利于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趣味,激发学习兴趣,丰富知识,更有利于培养想象力和创造能力。我在教学之余,组织学生开展写对联的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的具体作法是: 一、结合学生思想,讲古今大师的故事,激发学生写对联的兴趣。开始,学生认为是搞单纯的文字游戏,“没意思”,“不如看小人书痛快过瘾”。我就给学生讲古今历史上对联大师巧对的故事。  相似文献   

19.
高华 《语文知识》2014,(2):27-28
近年全国各地高考题还经常考到对联题。对联是我国独有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是异彩纷呈的艺术百花园中一枝别具风姿的奇葩。它语言精炼,含义深刻,韵味隽永,格律严谨。它既有实用价值,又有欣赏价值;能给人们的生活增添色彩,又能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答好对联题并不容易,创作对联的要领是什么呢?要领是掌握对联的一般特点。(1)时代性对联产生于一定的时代,必然受时代精神的熏染,为时代服务。如"何物动人?二月杏花八月桂;有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彭云端的这副自题联打上了明  相似文献   

20.
对联又称为“楹联”,是一种应用文体。它要求两个分句字数相同,声调和谐,结构相同,意义相近、相连或相反,有独立、完整的意思,有实用价值。你可知道,有不少成语都能组成回味无穷的对联呢!以下的成语对联,你不妨先细细品味一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