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在移动端产品数量异军突起的今天,"脸萌"凭借其对用户需求的深度挖掘、利基化趣味性功能定位、趣味性话题传播等因素大获好评,本文以"脸萌"为研究案例,结合移动终端设备特征、移动互联网用户媒介使用习惯和心理特质等,整合提出移动端产品设计的四大法则,即洞察人性需求,提升情感投入;聚焦产品定位,保证用户体验;构建趣味话题,形成口碑传播;延展产品功能,强化用户黏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移动端推送博物馆展览是博物馆信息化的重要内容,但不少博物馆面临数字化应用无法实现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的预期,导致下载量和使用量较低的处境。本文以“故宫展览”数字化项目为例,通过对开发数字产品观念意识、展示设计能力的分析,总结出在设计数字产品中结合博物馆需求与观众需求,结合观众心理习惯与博物馆特色,构建以“物”为核心的展示内容,兼顾知识性与趣味性的展示形式,应用分众化传播策略等方法,探讨借助移动端数字应用对博物馆以教育为目标的传播属性起到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谈沪豫 《青年记者》2020,(11):80-81
目前,抖音已经成为企业、媒体、政府机构重视的传播平台.在城市形象传播的过程中,抖音以其独特的产品特性发挥着显著的作用.抖音:城市形象传播的载体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城市形象的传播要求发生了变化.移动端短视频替代传统互联网图文传播成为主要模式.同时,城市形象传播的主体也相应发生变化,从政府单一宣传到以政府为主导,联合社会力量共同传播.因此,立足城市文化和城市居民,以用户需求为驱动,以用户生产为内容来源,以短视频为载体的手机App,更符合移动互联网时代城市形象传播的要求.抖音既为城市形象传播提供了平台,又为其制造了话题热度,承载了城市影像呈现与文化表达,在城市形象传播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人们的健康意识和健康需求不断提升,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健康传播也向手机端转移,"移动互联网+医疗"已成为健康传播的发展趋势。本文以"丁香医生"的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微传播矩阵为例,探析移动医疗背景下的健康传播。研究发现,丁香医生的微传播矩阵具有即时方便、信息多样、关注情感需求的优势,也存在用户隐私安全隐患、科普信息通俗化不足、传播形式欠佳、过度追求商业利益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移动支付的发展以及大众健康意识的增强,用户对于健康信息的需求逐渐上涨,对学习的广度和深度有了更多的需求,健康传播迎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医疗健康作为入门门槛较高的民生话题,相关线上知识产品的出现为大家获取更加系统化、专业化的健康信息提供了便利的平台.本文以育学园app为例,基于知识付费背景,研究健康传播的...  相似文献   

6.
李风 《新闻实践》2014,(12):57-58
宁波晚报在媒体融合发展中,稳步拓展互联网用户,以面向移动终端为主攻方向,以注重用户体验为手段,通过交互式传播,增强产品意识和服务意识,提高媒体影响力、舆论引导力,挖掘品牌价值,促进了转型升级,形成了自身特色。一、拓展用户,重视终端,打造宁波晚报"双百万读者"自2011年宁波晚报探索媒体融合发展伊始,即以移动传播为主,重点拓展移动终端,进一步延伸、扩大了宁波晚报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媒体开放平台"虽然都冠有"媒体""开放"和"平台"三个关键词,但彼此性质各异,甚至大相径庭。腾讯的开放是对用户的内开放,即内部应用的开放与打通;搜狐的开放只是在移动新闻客户端,还没有全面覆盖到桌面端、移动端的所有搜狐产品;百度的开放是对都市类媒体的局部运作,且只是在贴吧这一个产品上,影响力有限;360是对所有微博客类自媒体的开放,忽视了有优质内容资源的传统媒体。从当前情况来看,已有的媒体开放平台,其开放对象、方式、领域、运作以及开放度,都离真正的"媒体开放平台"还有一定的距离。  相似文献   

8.
学术论文因专业性强等特点与移动阅读不尽契合,但是,不能因此否定学术论文移动出版的潜力和价值.学术论文移动出版可带来轻松的、非功利的科研信息接收状态;节约科研用户时间;满足用户浅阅读需求.然而,学术论文移动出版的现状不尽理想:各自为阵,发展不均衡;过于注重通俗化、趣味化加工;未能较好满足科研用户的核心需求.学术论文移动出版各主体宜发挥所长,实现资源互补;聚焦科研用户,逐步扩大目标受众;学科内期刊互建链接,为集群发展奠定前期基础;不宜过于考虑移动端特点,需平衡学术特性与移动特性,最终提高学术论文移动出版的用户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9.
徐延章 《青年记者》2016,(26):89-90
如今,移动互联网进入了注重用户体验的时代,用户从APP使用者转变为参与者,在智能手机交互设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智能手机APP的设计从关注功能设置转向关注用户体验,从满足日常功能所需转向满足身心愉悦的精神需求.易观智库发布的2015年移动APP排行榜数据显示,微信以54507.5万月均活跃用户量位居榜首,QQ以40820.6万月均活跃用户量名列第二.①用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分析,用户通过微信、QQ实现了朋友之间的语言、文字、图形等的交流,满足了用户的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在这些需求层次之间,真正体现用户需求的是用户之间的情感传播.微信、QQ正是抓住了情感传播这一关键点,满足了用户的多层次的需求,获得了用户的肯定.在注重用户体验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只有把握用户情感传播的需求,才能有效优化用户体验,智能手机APP交互艺术设计应把握情感传播这一方向.  相似文献   

10.
姚烨  冯喜增 《中国广播》2014,(12):31-34
本文从传播规律、模式探索、实战经验等不同层面论述河北电台以"听众"到"用户"转变为核心目标,打造移动客户端探索省级广播媒体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1.
杨涔  邵波 《图书情报工作》2021,65(12):65-72
[目的/意义] 从用户体验的视角,构建一个融合影响服务质量、服务能力和服务满意指标的评价体系,试图引导移动端图书馆系统完善用户服务。[方法/过程] 结合已有研究文献以及相关的在线评价,与专家讨论后,选择四大类16个指标构建基于用户使用体验的移动端图书馆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这些评价指标的权重。[结果/结论] 移动端图书馆系统应该增加电子数据库和多媒体资源供给量,以满足用户对数字信息资源的需求;移动端图书馆系统要进一步完善在线下载、在线阅读等功能,以帮助用户有效使用馆藏资源服务于其工作和学习;移动端图书馆系统要不断优化系统性能和人机交互界面,从而简化操作逻辑,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相似文献   

12.
数字阅读在满足人们功能型需求和休闲型需求的同时,呈现出移动化、交互化、全息化、全业务化、微传播化等鲜明特征。数字出版应充分研究各类渠道,结合自身内容特征与优势进行产品策划与设计,通过多渠道发布、多层次产品的提供赢取结构化利润。专业出版应在重视用户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产品的多层次开发;教育出版应从满足用户的某一点需求出发构建自身产品的竞争优势;大众出版应深度发掘内容的媒体价值。  相似文献   

13.
张小波 《传媒》2018,(13):57-58
"场景"意味着用户媒介消费的情境和习惯完全不同,其为媒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场景同时孕育了极具价值的新媒介形态.在场景革命下,移动阅读新场景的形成需要信息传播形态适配这种阅读场景,因而适配移动场景才是王道.新闻H5产品通过构建浸入式的移动阅读场景,满足了用户的多种消费需求,通过调动用户的生产力,形成了全新的UGC生产场景,也满足了用户社交需求和情感归属,还通过形式适配、内容适配和体验适配,满足了用户的移动阅读场景需求,为新闻业注入了新鲜血液.  相似文献   

14.
桂步祥 《新闻通讯》2014,(11):40-42
移动互联的便利性,让每位用户手指轻轻一点即可实现信息的再传播。微信的诞生,催生新旧媒体的变革。然而伴随传播技术的进步,媒体内容生产从PGC("专业产生内容")向UGC(用户原创内容)的转变过程中,侵犯版权、侵犯隐私、自曝隐私等法律层面或伦理道德层面的隐忧却日益突显,微信用户在未来的信息分享中应当多些理性、少些盲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研究移动互联网络环境下舆情信息传播路径和传播规律,为相关部门加强社会舆情信息监管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在理论研究层面,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从点度中心性、中间中心性和接近中心性3个属性出发,对移动端和非移动端雾霾网络舆情信息传播进行对比分析;在应用研究层面,以新浪微博中雾霾话题信息为例,采用Java编程方式接入新浪网API开放平台获取新浪微博数据,使用Gephi软件及数理统计分析工具绘制有关图表.[结果/结论]揭示了移动环境下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特点,验证了社会网络分析法在移动环境下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研究中的有效性,并为移动环境下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为实践层面移动环境下网络舆情信息监管提供了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16.
毛晓慧 《新闻实践》2014,(12):21-23
微信作为一款通过移动网络快速发送文字、语音、图片和视频的手机通信软件,迅速占领了用户市场,特别是微信的朋友圈,借助腾讯QQ的强关系链,其传播到达率之高、速度之快、范围之广,让我们意识到,媒体在移动互联网上发生的变革,正从微信公众号开始。杭州电视台综合频道也选择微信作为新媒体的主战场,开启向"指尖"延伸的用户人际传播之路,试图走进更多观众的"朋友圈"。  相似文献   

17.
李传杰 《传媒》2016,(24):75-77
"互联网+"背景下,流行音乐的传播方式日益数字化、移动化、网络化,其产品推送方式也更加视觉化、个人化.但移动网络的碎片化信息传播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流行音乐的规模化传播效果,自媒体平台的推送式传播与用户的个人化音乐需求存在错位.流行音乐应借力于自媒体文化集群效应下的精准化分众传播、圈层扩散传播,以便更有效地拓展自身的受众市场,提升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8.
左珊 《新闻世界》2011,(5):48-49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大众文化迅速崛起和蔓延,消费主义观念开始渗透到文化的创造和传播过程中,《快乐男生》和《非诚勿扰》作为当前最火的两档真人秀节目,其制造的"伪娘"、"拜金"等娱乐话题成为大众媒介为迎合时代的需求,不断创造各种能满足人类欲望话题的典型。  相似文献   

19.
全国两会历来是各大媒体大比拼的时刻。在移动优先策略下,不少媒体推出创意十足、制作精良的移动端融媒"爆款"产品。仔细梳理发现,与传统媒介产品相比,这些移动端爆款产品并不只是形式的革新,而是从生产理念到传播路径的再造。  相似文献   

20.
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大众传播为了满足人们生活工作中的信息需求推出了移动媒体这类犹如"快餐"式的传播形式。移动播客就是其中之一。移动播客基于电信运营商的庞大客户群,为信息的快速传播提供了便捷的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