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究性阅读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的阅读方式:"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  相似文献   

2.
现今学生讨厌阅读、视阅读为负担、阅读能力低下的现状令人担忧."阅读过程是享受",要使儿童喜欢阅读、自主阅读,就要"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教给阅读方法,鼓励课外阅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阅读方式"使学生感受到阅读成功的快乐,感受到人类文化的博大精深及其蕴含的丰富情感,不断产生阅读的兴趣和愿望.  相似文献   

3.
提高小学低段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多种多样,形式各异。低年级阅读教学以"读"为主线,在课堂上要为学生开辟阅读空间,体现学生自主阅读的地位,通过读体味文本情感,接受文本思想与情感的熏陶。此外,低段学生年龄小,可以用兴趣培养的方式让学生专注于阅读、提高阅读的自制能力,同时要注重评价环节的激励作用,及时发现学生阅读中的闪光点,对学生进行激励评价,对学习产生巨大的激励作用,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臣萍 《科学大众》2015,(3):30+139
学生阅读能力的差别往往表现在对文章的个性化理解,这就要求教师教会学生探究性阅读,对文章有自己的情感认识,对作者的情感有独到的理解。研读文章不求笼统,讲求"以点带面",抓住文章关键词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的好方法。抓住课题中的关键词,重点句段中的动词性关键词,形容词性关键词,激发学生多角度有深度的阅读,引发探究性阅读,从而不断提高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研究性阅读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研究性阅读就是在教师指导下,以研究探索的方式自主地进行阅读,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陶冶情操,提高语言综合素养的一种个性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本人从发挥研读的自主性、尊重体验的独特性、体现交流的真实性、提倡学习的选择性四个方面来具体阐述在研究性阅读中发展学生个性的策略,旨在使每位学生的个性获得最优发展。  相似文献   

6.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培植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同时还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一直是我们阅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何做好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导向,走进学生阅读的情感世界是关键,而本人认为重点应从激发兴趣、开发情感、注重实践、发展个性入手,才能抓好阅读中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8.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培植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同时还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  相似文献   

9.
文言文教学应以"读"为主,包括默读、范读、领读、朗读、讲读、诵读,在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兴趣,让学生渐入意境,进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新课标对小学低年级学段课外阅读做出如下要求: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在阅读过程中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积累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等。我觉得低年级语文教师必须注重"趣"与"法"的融合,以此来对低年级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  相似文献   

11.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目标中提到: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很显然,阅读是一种个性鲜明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平常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走进文本,读出个性。  相似文献   

12.
杨杰 《知识窗》2010,(4X):26-27
<正>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指出:"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  相似文献   

13.
王秀贵 《科教文汇》2008,(17):69-69
探究性阅读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的阅读方式:“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认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而从“引导学生个性选择,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尊重学生个性解读,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鼓励学生个性质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这三个方面则能培养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能力,使其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全面完善自我。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如何抓好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采取初读重感知、精读重感悟、积累重运用的递进式策略,是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教师科学地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加强学生的阅读实践,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提倡多读书、读好书、读书与习作结合。学生通过大量阅读、仿写,能丰富情感,增强语言积淀,从整体上提高语文素养,为他们进一步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潘建兰 《知识窗》2014,(24):50-5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这个理念下,教师应大力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阅读教学是个双向的过程,一是教师要悉心体会阅读,才能在教的过程中起引领性作用,二是学生要从阅读中有所体味,方能在学的活动中占据主动地位。没有阅读就没有语文,没有好的有效的阅读方法就不可能有理想的语文课的教学效果。阅读既是语文课程中基础性的训练,更是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全程中的关键一环。体会阅读,就是教师要把握阅读课文的篇、段、句、词、字在整体文章中的效果、层次之间的联系、用运意图、感情表达,带来对学生产生的记忆、接受、理解、应用、情感上的影响,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学习掌握运用语文要素的能力和对自我精神世界的陶冶、思想价值上的收获,形成正确的、科学的、有意义的知识情感能力运用的综合,凝结为人生价值观、世界观、是非观、生命观的奠基石。体味阅读,就是学生要在主动的情绪之下,通过读的训练,进入文本创设的情境,通过咀嚼关键的有质感的字、词、句、段的精神活动和情感体验,来实现对课文内容的吸收,通过对语感、语气、语调的体味和咀嚼,来体验语义、语境、语态等,本文重点从理论的阐发和实践的尝试即运用双轨合一的互证方法来推重"体验阅读"并确认"体验阅读"是把"教课文"变为"教语文"的最好途径,从而实现贯穿教学过程中的"以生为本"的教学终极意旨,实现创新语文阅读教学和探索更为科学高效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实现与时俱进的阅读教学方式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8.
语言文字是情感的载体,在阅读教学时,教师要积极创设多种多样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悟文本,把学生带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之中去读书,去品味,去欣赏,诱导学生在情感上引起共鸣,使学生产生"目视其文,耳醉其音,意会其境,心同其情"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9.
<正>阅读是根,写作是叶,"根深"才能"叶茂","厚积"才能"薄发"。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以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提出了几点有益的做法,无疑对初中语文教学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