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女性主义文学的角度来看,张爱玲小说中女性主体的构建,是从四个方面进行的:畸形/变态中的女性;梦想/幻灭中的女性;无奈/堕落中的女性;青春/叛逆中的女性。  相似文献   

2.
家族·女性·历史——女性家族叙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家族叙事是一种不同于男性作家讲述家族故事的文本实践。它由女性作家创作,以女性为叙述者,以家族故事中的女性为关注重点。本文从女性与家族史、家族叙事中的女性以及女性视域中的男性形象几个方面,分析女性作家对家族故事的讲述和对女性命运的言说,观照女性反观男权文化的独特体验和视角。  相似文献   

3.
《淞滨琐话》作为王韬最成熟的文言小说,本文在分析它的成书时间、版本问题以及创作动机的基础上进入其具体作品的分析,把《淞滨琐话》女性形象进行细致分类,以题材为标准,用表格的形式对女性形象进行统计分类,分为志怪题材中的女性、爱情题材中的女性、世情题材中的女性、武侠题材中的女性、宗教题材中的女性、历史题材中的女性和非小说篇目中的女性,使读者对作品内容和众多女子形象的特点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4.
中外父系文化充斥着对女性的歪曲与敌视。检视惠特曼诗歌中的女性形象,我们惊喜地发现,惠特曼对女性十分尊重。他以博大的胸怀、火热的情怀讴歌女性、赞美女性、同情女性,表达了男女平等的积极的女性观。惠特曼诗歌中的女性形象丰富多彩,性格各异,寄托了作者对生活的无限深情。他诗歌中的母系文化烙印具有弥足珍贵的文化价值和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5.
《三色》系列塑造了不同的女性生存姿态。影片中的女主人公朱丽、多米尼克和瓦伦蒂娜各自代表了想像界中的自恋女性、象征界中的菲勒斯女性和实在界谜一般的女性.展现了女性主义历史发展中对女性主体的渐进探求。电影因此揭示了后女性主义语境中真正女性主体的生成之路。  相似文献   

6.
庐隐、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极具女性意识的作家。作为女性写作的代表作家,二者的作品都体现出强烈的悲剧色彩。尤其是她们的小说都善于描写女性心理和情感,表现动荡时代中的女性生活。通过对庐隐和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可以探讨出二者女性意识在小说中的不同反映。庐隐所塑造的女性形象的基调是悲哀,张爱玲所塑造的女性形象的基调是苍凉。  相似文献   

7.
语言与思维之语言中的女性歧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家羽 《文教资料》2010,(29):46-47
本文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切入,讨论了语言中的女性歧视现象.并通过分析女性歧视思想和女性歧视语言的关系.指出消灭社会和语言中的女性歧视现象的必由之路是提高女性的经济地位.从而根除人们对女性的性别歧视。  相似文献   

8.
电视广告以浓墨重彩书写着对于女性的美好想象.概而言之,电视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可分为五类,其表现特点为:电视广告中的女性多集中在年龄、相貌、身材占优势的女性身上;电视广告将女性与广告商品类型进行概念化定型;电视广告通常夸张和放大了女性的外在性特征;电视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内涵相对缺失.电视广告女性形象的建构会产生不良社会影响:固化和加深既有社会性别定型;广告竞争同质化;广告观众审美疲劳.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女性意识中,对自审意识的追求是健康的女性观中的重要因素。《作女》中的卓尔和《春天的二十二个夜晚》中的毛榛两位女性形象,其自审意识的有无则显现了不同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10.
电视广告以浓墨重彩书写着对于女性的美好想象。概而言之,电视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可分为五类,其表现特点为:电视广告中的女性多集中在年龄、相貌、身材占优势的女性身上;电视广告将女性与广告商品类型进行概念化定型;电视广告通常夸张和放大了女性的外在性特征;电视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内涵相对缺失。电视广告女性形象的建构会产生不良社会影响:固化和加深既有社会性别定型;广告竞争同质化;广告观众审美疲劳。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初期,贤妻良母主义盛行,与男性话语中的"贤妻良母"不同,女性知识分子从女性角度出发,赋予了它独特的含义,这其中有社会原因也有个人生活经验.她们重构了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定位,提高了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在思想观念方面为女性解放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2.
从文化多元视角关照女性形象,不难发现在文化观念演变的过程中,女性形象与社会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小说中的女性在作品中的形象嬗变也昭示着时代和观念的变迁。文章通过剖析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若干个女性形象及其意义,梳理出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承载的特定时期民族文化价值取向,从而探讨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深刻社会学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探寻苏童的长篇小说《米》中的女性形象,首先是从女性身份的层面来审视《米》中的女性形象,小说中女性所承担的女儿、母亲和妻子的身份都出现迷失、分裂,在一定程度上,女性特质出现异化;其次是从女性对男权社会的反抗方式来探究《米》中女性形象的独特之处,在《米》这部小说中,女性的反抗性和自身对男性的依附性也矛盾交织于一体,使文本中的女性形象具有了更加复杂深沉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从“五四”前后开始,现代女性作家作品中的女性意识逐渐发展开来,从起初的隐晦而不违封建礼教,到大胆追求女性意识的独立,最终在建国之前开始消解。这种女性意识在女性文学作品中的显现与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来的女性文学走向。  相似文献   

15.
田颖 《文教资料》2014,(29):140-142
王全安电影中的女性,无一例外地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境,而导演着重凸出的是这些女性在困境中的态度,影片中的女性似乎比男性更加勇敢,她们以一种主动、勇敢、强势的姿态与不公的命运对抗着,导演给予了女性充分的观照。尽管这些女性的结局是不尽人意的,但面对困境,她们所呈现的那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以及女性意识的不断觉醒,足以震撼人心。  相似文献   

16.
女性社会称谓语始终受到众多语言学研究者、学者的关注。因此,有必要从典型作品中的女性社会称谓语与个别常见女性社会称谓语等两个方面,对近十年女性社会称谓语的研究进行综述,并扼要对女性社会称谓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7.
研究新时期女性小说中的性爱内容,从叙事话语、角色转换、性爱观念三个方面剖析、归纳女性小说性爱内容的演变过程,解读各个阶段女性小说诠释女性世界的不同角度与方式,全面、系统地对女性小说中的性爱内容在女性世界里的价值建构过程及作用进行文化思考.  相似文献   

18.
《西游记》中的女性称谓语非常丰富,有对上古女性亲属称谓语的继承,也有明代这一时期女性称谓使用的独特之处。小说中的直系女性称谓、姻亲女性称谓各有用词、使用上的特点,体现出了明代这一时期汉语称谓的特色。  相似文献   

19.
夏仁娟 《文教资料》2011,(14):19-20
毕淑敏的小说对女性的关怀和解读有着独特的视角。本文通过整理毕淑敏小说中的几个典型女性形象,来分析其作品中的女性意识和女性价值。本文主要从女性的社会意识、母爱意识、灵魂救赎三个角度来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20.
宋时,元宵节已经成为重要的节日,这个时期的元宵节中隐含着丰富的女性民俗内容。本文以元宵节中的女性角色作为切入点进行考察,从元宵节形成过程中女性因素谈起,介绍了元宵节起源中的女性形象和元宵节演变历程中的女性特质的内容,叙述了宋朝元宵节期间迎紫姑、祭蚕神和祈夫求子等独具特色的女性民俗活动,从而论述了女性民俗活动的独特意义,力图通过"以民俗观词"的方式来促进女性民俗的学习和研究,加深对宋朝元宵节期间女性民俗独特意蕴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